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次声波武器及其物理基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秀敏 《大学物理》1999,18(5):43-44
分析了两次声波武器的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主要特征加以简要分析。概述了次声波武器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2.
3.
我们对次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物理性质进行整理, 结合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此外对产 生次声波的声源进行整理, 对其在次声监测等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对产生次声波的多种方法进行整理. 较全面地 刻画出次声波物理性质的真实图景, 对引导人们以客观理性的态度认识次声波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次声波及次声武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分析了次声波的产生、特点和对人体危害的基础上,介绍了次声武器的杀伤机理、特点、发展概况及应用前景,并指出了次声武器实用化所必须克服的两大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5.
杨亦春  郭泉  吕君  滕鹏晓 《物理学报》2014,(13):224-237
研究了一种在大地震前出现的异常次声波,揭示其与地震发生的空间、时间、强度的对应关系.利用CASI-ICM-2011型次声测量传感器在一系列Ms6.0级以上大地震发生前2周以内检测到的一种频率范围0.001 Hz至0.01 Hz的次声波,其特征有:幅值范围50 Pa至200 Pa,持续时间0.5 h至4 h,传播速度10 m/s至30 m/s,震级越高信号越强.通过建立广域次声传感器网络,成功定位了芦山地震前4天出现的异常次声波,以及巴基斯担地震前12天出现的异常次声波.通过对8年时间连续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了这类次声波的出现规律.同时,对其产生机理提出了大地起伏激发次声波的假设,进行了理论论证,并用智利地震测量信号和玉树地震测量信号证明S波可以激发出本地同振的次声波.文中所列举的数个震前异常次声信号的观测结果对于地震预测的信息获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强地震的前兆次声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邵长金  唐炼  李相方 《应用声学》2005,24(3):152-156
利用在北京昌平安装的次声三点阵,对强地震前兆次声波进行了5年的连续观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强震前约10天内常能测到振幅很强的前兆次声。其三维动态频谱的特点是,振幅由弱逐渐加强,达到极值后变弱;先为长周期波(10-20分),紧跟着短周期波(5-10分),然后又出现更长的周期波,最后长短周期波一起出现。提前时间与三点阵到震中距离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与震级之间也没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每根钢管都有一个声音节点,在此节点上固定钢管敲击时,就会发出特别清脆悦耳的声音.实验发现节点位置处于钢管长度的三分之一处,声音频率反比与钢管长度.空气柱与钢管的共振可以说明这个现象.  相似文献   

8.
人耳听阈曲线的测定实验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用听觉实验仪测定听阈曲线的原理和方法,并对实验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吕君  赵正予  周晨 《物理学报》2011,60(10):104301-104301
基于有限时域差分方法将大气中近似到二阶的非线性波动方程进行离散化,得到了数值模拟所采用的差分方程. 在此基础上,对线阵列辐射的脉冲声波在非均匀运动大气中的垂直和斜向传播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模拟了武汉地区(114:20°E, 30:37°N)在夏季和冬季UT=29000 s时开始传播的脉冲声波在不同时刻的声压分布. 模拟时通过采用Msise00和HWM93 两个大气模型,考虑了由于大气温度和密度变化以及大气风场存在所引起的大气不均匀性和运动性. 通过研究上述两季有风与无风条件下的声压差值pr,可以发现:风场对次声波在传播中声压分布的影响较大;由于不同季节和不同传播距离上"有效声速"的不同,导致了两季pr分布波形存在差异;风场对声波非线性传播的影响要远大于其对线性传播的影响. 关键词: 次声波传播 非均匀运动大气 有效声速  相似文献   

10.
雷雨次声波的三维动态频谱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昉  田维 《应用声学》2002,21(2):16-21,34
采用三台电容式次声接收器,在北京昌平安装次声三点阵,并测量到2000年7-8月15次强雷阵雨的次声波P-t曲线及其三维动态频谱,频谱分析结果表明:(1)雷阵雨的次声波主要来自雷次声。(2)雷次声的频谱有三大特点:其一是听到雷声越响时,雷次声振幅越强;其二是特强振幅持续时间很长;其三是周期范围时而连续、时布分布在周期较长和较短端,形成谱图上一个个空洞。据此可区别与其它次声波。(3)初步探讨了雷次声的产生机理和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11.
周晨  王翔  赵正予  张援农 《物理学报》2013,62(15):154302-154302
本文基于Nonlinear Progressive Equation (NPE方程)开展了对非均匀大气中次声波超视距传播特性的研究, 通过数值模拟实验对武汉上空四季次声波传播情况以及路径传输损耗进行了模拟, 获取了次声波在非均匀大气中的超视距传播特性. 计算结果表明, 非均匀大气的性质及其中存在的风对次声波传播有明显的影响, 平流层折射与风速和声波传播方向密切相关,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当高斯声源主频为0.1 Hz时, 在不同的背景风场传播条件下, 存在着两个反射高度, 其中40 km 高度反射传输损耗约为25 dB, 110 km反射传输损耗约为50 dB. 关键词: 次声波 超视距传播 非均匀大气 平流层折射  相似文献   

12.
均方误差函数是深度学习单通道语声增强算法最常用的一种代价函数。然而,均方误差值的大小与语声质量好坏并非完全相关。为了提高算法性能,该文在深度神经网络训练中引入了两类与人耳听觉相关的代价函数。第一类是加权欧氏距离代价函数,考虑了人耳听觉掩蔽效应;第二类是Itakura-Satio代价函数、COSH代价函数和加权似然比代价函数,强调语声谱峰的重要性,侧重于恢复干净语声谱峰信息。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结构分析比较了两类代价函数在深度学习单通道语声增强算法中的性能,并与均方误差代价函数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加权欧式距离代价函数的深度神经网络单通道语声增强算法能够获得更好的语声质量和更低的噪声残留。  相似文献   

13.
张海洋 《物理通报》2011,40(7):66-67
声音是人类从外界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人类更擅长用眼睛获取外界信息.所以如何把声音这种听觉实验与视觉实验结合起来是这个演示实验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4.
 人们依靠声音传递语言和相互交往,声音帮助我们传递信息、了解世界,它的频率在20Hz至20000Hz之间。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大家习惯称之为声波中的“小字辈”。虽然次声波看不见,听不着,可它却无处不在。狂风呼啸、火山爆发、强烈地震、枪炮发射、火箭起飞、热核爆炸时,都可发出次声波,科学家借助仪器可以“听”到它。次声波由于振动频率很低,波长很长,传播时能量损耗小,所以它传播的距离很远,能传到几千以至十几万千米以外。  相似文献   

15.
基于薄膜动圈式声-电转换原理,利用次声波产生的空气微压波动带动薄膜上线圈受迫振动,引起线圈内磁通量的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将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进行采集,设计便携式次声监测装置.在模拟简谐次声环境中的测量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准确地测量出振动频率,并对其幅度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6.
 人能利用双耳定位声源并能从听觉世界中不和谐音调中辨别出个别的声音。早在120年前,瑞利就了解部分定位过程。他发现,如果声源位于听者的右方,则听者的左耳就被头部所遮挡。因此,右耳得到的声强大于左耳得到的声强,这种差异是判断声源方位的重要线索。如今人们用图1所示的声音定位设备进行了有趣的物理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研究。研究表明,根据声音的多种信息,包括强度、时序和频谱,人的大脑能从听到的声音再现声学景观的三维图像。一、耳间级差耳间级差(ILD)是指两耳处声强级的差值,用分贝表示。这种效应的大小可以通过计算球面两个相对的极点间的声强来估算。  相似文献   

17.
陈阿林  张素 《应用声学》1989,8(1):41-46
本文介绍了世界各国目前声音理解研究动向。主要介绍了美国DARPA第二次声音理解研究计划和日本国际电气通信基础技术研究所(ATR)的自动翻译电话系统计划。包括各项基础研究,实验系统结构,各处理部分所用方式、功能、以及计划达到目标等。并对我国声音识别,特别是汉语声音识别, 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听觉模型的耳语音的声韵切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慧  栗学丽  徐柏龄 《应用声学》2004,23(2):20-25,44
本文分析了耳语音的特点,并根据生理声学及心理声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资料,提出了一种利用听觉模型来进行耳语音声韵切分的方法。这种适用于耳语音声韵切分的听觉感知模型主要分为四个层次:耳蜗对声音频率的分解机理;听觉系统的时域和频域非线性变化;中枢神经系统的侧抑制机理。这种模型能反映在噪声环境下人对低能量语音的听觉感知特性,因而适于耳语音识别,在耳语音声韵母切分实验中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正>陈克安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348页,定价:128元声学是声音的科学,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和效应。声或声音原指人耳听觉所能觉察的空气中传播的振动现象。人类认识声音自语言始,通过观测声学现象,研究其规律,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声的波动性质,并创造了声学设备(主要是乐器),发展了测试方法,取得不少重要结果。但直到17世纪初伽利略提出频率和周期的概念止,都没有对振动和波动的本质的研究,当然也没有声速的概念。原因在于没有找到描述特定声学(物理)现象的特性的物理量及其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20.
曾素琼 《物理实验》2002,22(4):18-21
对超声波换能器频率测试系统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装设想,分析了所研究的简易超声波换能器频率测试仪的电路原理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