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第七届欧亚脉冲功率会议暨第二十二届高功率粒子束国际会议(EAPPCBEAMS 2018)于2018年9月16日在湖南长沙世纪金源大酒店拉开帷幕,会议由国防科大高功率微波技术研究所承办。此次两会合办的联合盛会,主要围绕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以及高功率粒子束展开讨论与交流,主题覆盖脉冲功率技术、高功率微波、辐射物理与粒子束技术等多个领域,是一次大规模的多学科、综合性和高水平的国际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2.
2011年6月13日至17日,由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承办的第八届全国高功率微波学术研讨会在宁夏银川隆重召开。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子所、中电科技集团、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等32个研究单位及院校的18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强激光与粒子束》编辑部也派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规模超出历届。会议共收到投稿论文达到了184篇,其中175篇被收入会议文集,投稿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比历届有较大提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高功率微波技术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3.
简讯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兴荣 《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17(12):1856-1856
为了交流全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在激光、微波和惯性约束聚变技术领域内近两年来的学术成果,增进友谊、提高学术水平,在国家高技术863-802,803,804,806,807专家组和中国物理学会的共同主办下,在中科院福建物构所、中国光学学会激光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量子电子学和光电子学分会的协助下,“第八届全国激光科学技术青年学术交流会”于2005年11月14日~19日在福州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30余篇,特邀报告6篇;与会优秀论文评审专家有30余人、青年代表120余人,《强激光与粒子束》编辑部派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4.
第四届全国高功率粒子束学术交流会于1990年11月2日至5日在西安举行。到会代表共50人,他们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电工所、中国科学院电子所、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等18个单位。我国的高功率粒子束研究近几年取得了重要的技术进展,继闪光—Ⅰ之后,相继建成了4MeV感应电子直线加速器和双“0.9”装置(即0.9MV,0.9MA)。最近,这台双“0.9”装置被正式命名为闪光—Ⅱ号,实现了“闪光闪光,再放新光”的宿愿  相似文献   

5.
简讯     
全国等离子体科学与核聚变技术应用讨论会于1986年10月6日至10日在大连工学院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26个研究部门和高等院校,共50余人。这次会议是我国首次从事高温与低温等离子体应用的研究人员一起进行交流的讨论会。大会比较集中地讨论了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成膜和高能粒子束注入表面改性等方面的内容。此外,还有低温等离子体和核聚变技术在其它方面应用的研究报告、综述报告。大会报告的论文共35篇。  相似文献   

6.
李洪涛 《强激光与粒子束》2004,16(11):1480-1480
第15届高功率粒子束国际会议(简称Beams 2004)于2004年7月18-23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的圣彼得堡大酒店召开,会议由俄罗斯科学院、俄联邦能源部、俄联邦教育与科学部主办,Efremov电物理研究所承办。本届Beams会议收到来自俄、美、中、日、法、英、德、以色列等15个国家共计272篇文章,涉及全世界111个单位,参会人数221人,其中俄罗斯125人,来自美、法、德、英、中、日、以色列、捷克、智利、荷兰共  相似文献   

7.
今年5月5日至8日在上海,19日至22日在北京,分两个阶段在我国组织了一次国际性的激光会议.这是在我国第一次召开的有关激光学科的国际性会议.来自奥地利、法国、意大利、日木、瑞士、美国、西德的科学家和我国的科学家共聚一堂,共同研讨了激光学科的最新进展和本学科的未来趋势.在这次会议上共宣读了113 篇论文,我国代表的论文有48篇.这些论文都是在广泛的评选基础上产生的.这也反映了我国在激光学科方面的若于工作及成就.会议的正式代表80余人,列席代表60余人.会议期间国际技术公司与中国科学器材公司合作组织了一个小型激光仪器展览会,接待…  相似文献   

8.
该书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刘锡三等翻译,黄世明等审校,由原子能工业出版社出版。著名科学家王淦昌为该书撰写了前言。作为当前国际上一项热门的前沿科学技术,高功率脉冲技术和强流粒子束(包括电子束和离子束)物理在抗核加固、闪光X射线照相、高功率激光器、惯性约束聚变、高功率微波以及聚变等离子体物理、粒子束等广泛的研究领域都有着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压学术会议于1983年6月5日至10日在四川成都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高等院校以及各工业部所属的有关研究所和部分广矿等 51个单位的146名代表.四川省科委等有关单位的代表也应邀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程开甲教授等11人组成的组织委员会主持.大会报告9篇,专题报告96篇,散发资料10余篇.专题报告中静态高压技术20篇(包括用于合成超硬材料的高压高温技术4篇),超硬材料的高压合成19篇,高压物性26篇,冲击压缩31篇.论文主要包括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3,(10):2779-2779
<正>刊物简介《强激光与粒子束》(High Power Laser and Particle Beams)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四川核学会1989年2月创办的国内外公开出版的科技期刊,2003年改为月刊,2008年增加了中国核学会为主办单位。主要报道我国高能激光与粒子束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实验与应用研究的成果和最新进展。内容涉及高功率激光、高功率微波与粒子束的产生、传输及其物质的相互作用,加速器及高功率脉冲功率技术。主要学科包括:  相似文献   

11.
<正>刊物简介《强激光与粒子束》(High Power LaseR and Particle Beams)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四川核学会1989年2月创办的国内外公开出版的科技期刊,2003年改为月刊,2008年增加了中国核学会为主办单位。主要报道我国高能激光与粒子束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实验与应用研究的成果和最新进展。内容涉及高功率激光、高功率微波与粒子束的产生、传输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加速器及高功率脉冲功率技术。主要学科包括:  相似文献   

12.
<正>《强激光与粒子束》(High Power Laser and Particle Beams)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四川核学会1989年2月创办的国内外公开出版的科技期刊,2003年改为月刊,2008年增加了中国核学会为主办单位。主要报道我国高能激光与粒子束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实验与应用研究的成果和最新进展。内容涉及高功率激光、高功率微波与粒子束的产生、传输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加速器及高功率脉冲功率技术。主要学科包括:  相似文献   

13.
<正>《强激光与粒子束》(High Power Laser and Particle Beams)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四川核学会1989年2月创办的国内外公开出版的科技期刊,2003年改为月刊,2008年增加了中国核学会为主办单位。主要报道我国高能激光与粒子束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实验与应用研究的成果和最新进展。内容涉及高功率激光、高功率微波与粒子束的产生、传输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加速器及高功率脉冲功率技术。主要学科包括:强激光光学,激光器与加速器,高功率微波,脉冲功率,等离子体物理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博士生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进一步加强学术科研工作方面的交流合作,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2012年"高功率微波技术研究进展"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将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承办,拟定9月14日-17日在湖南长沙召开。本次论坛将邀请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的10余名专家进行高功率微波技术研究进展学术报告。论坛将评审出优秀论文,并推荐至学术期刊《强激光与粒子束》  相似文献   

15.
《强激光与粒子束》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四川核学会创办的国内外公开出版的科技期刊。主要报道我国高能激光与粒子束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实验与应用研究的成果和最新进展。内容涉及高功率激光(含高功率微波)与粒子束的产生、传输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加速器及高功率脉冲功率技术。主要学科包括:强激光光学,激光器与加速器,高功率微波,脉冲功率,等离子体物理,  相似文献   

16.
《强激光与粒子束》2008,(2):254-254
《强激光与粒子束》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四川核学会创办的国内外公开出版的科技期刊。主要报道我国高能激光与粒子束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实验与应用研究的成果和最新进展。内容涉及高功率激光(含高功率微波)与粒子束的产生、传输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加速器及高功率脉冲功率技术。主要学科包括:强激光光学,激光器与加速器,高功率微波,脉冲功率,等离子体物理,  相似文献   

17.
<正>《强激光与粒子束》(High Power Laser and Particle Beams)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四川核学会1989年2月创办的国内外公开出版的科技期刊,2003年改为月刊,2008年增加了中国核学会为主办单位。主要报道我国高能激光与粒子束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实验与应用研究的成果和最新进展。内容涉及高功率激光、高功率微波与粒子束的产生、传输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加速器及高功率脉冲功率技术。主要学科包括;强激光光学,激光器与加速器,高功率微波,脉冲功率,等离子体物理,惯性约束聚变,粒子物理,纳米技  相似文献   

18.
由国家863计划高功率微波专题主办、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承办的第四届全国高功率微波学术研讨会于 8月 5 8 至 10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 会议组织者共收到文章100篇,涉及内容基本涵盖了高功率微波领域的各个主要研究方向。具体包括脉冲功率技术、高功率微波源及器件、高功率微波传输与发射技术、高功率微波测量技术、高功率微波电子系统效应及生物效应、高功率微波应用等。这些论文集中体现了近两年来我国高功率微波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将收录在《第四届全国高功率微波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 参加会议的代表共…  相似文献   

19.
高功率粒子束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文评价了高功率粒子束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文中以闪光-Ⅰ强流脉冲电子束加速器为例,论述了机器的基本技术和它的工作特性 高功率粒子束目前已经应用到许多重要研究领域。包括:核辐射效应模拟源、闪光X射线照相、高功率激光器研究、惯性约束聚变、高功率微波的产生、离子集体加速等方面。 报告中简述了我国在高功率粒子束加速器建造和开拓应用方面取得的进展。 最后,也指出了高功率粒子束技术今后发展有关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0.
1982年美国光学学会年会于10月18日至22日在美国阿里桑那州的图森(Tacson)举行.约有2000人出席会议,报告文章约600篇(包括邀请报告、展讲报告和过期报告在内).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N.Bloembergen和A.L.Schawlow出席了会议,并主持了“激光和非线性光学发展史”的专题演讲.这次会议的指导委员会由贝尔实验室、航空与宇航协会、罗彻斯特大学、阿里桑那大学、林肯实验室和Times光纤通讯公司的代表组成,由阿里桑那大学光学科学中心的H.A.Macleod教授担任节目委员会主席.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除美国外,还有世界各国的代表.约有30名中国代表(包括在美的访问学者)出席会议和宣读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