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Na2PdCl4与(2-NC5H4)C(H)=N(C6H4OH-2)在不同溶剂中合成了两个钯配合物 Pd{2-(NC5H4)C(H)=N[2-(OH)C6H4]}Cl2(Complexe 1)和 Pd{2-(NC5H4)C(H)=N[2-(O)C6H4]}Cl(Complexe 2)。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在配合物1和2中,氯离子的配位个数对所形成的配合物的四边形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两种钯配合物的催化活性通过空气中在醇溶剂体系下4-碘甲苯和苯硼酸的Suzuki-Miyaura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催化产物4-甲基联苯的产率可达98.72%和92.31%,副产物联苯的产率小于1.15%,进一步通过配合物的单晶结构数据分析了不同配位模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有玻璃态和液晶态的胆甾烯基苯并菲的合成及介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质琼  赵可清  胡平  汪必琴 《化学学报》2008,66(11):1344-1352
将盘状液晶基元苯并菲与手性向列型液晶基元胆甾烯基结合的化合物, 可望出现全新的性质. 合成了含有胆甾烯基的苯并菲化合物C18H6(OC5H11)5(OC5H10COOCh) (2), 2,7-C18H6(OC5H11)4(OC5H10COOCh)2 (4), C18H6(OR)3(OCnH2nCOO- Ch)3 (R=C5H11, C7H15, C9H19, C11H23, n=1, 5, 10) (6a~6f), C18H6(OC5H10COOCh)6 (Ch: cholesteryl) (8). 偏光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这些化合物的热致介晶性研究结果显示, 化合物 4, 6a~6e具有手性盘状向列相和玻璃态, 8呈现近晶B相(SB)和玻璃态. 随间隔基长度n和烷基链R碳原子数的增加, 化合物玻璃化温度和清亮点呈下降趋势. 随着胆甾烯基数目减少, 化合物的玻璃化温度和清亮点降低.  相似文献   

3.
方霄龙  李斌  金杰  段宁 《有机化学》2022,(5):1407-1413
将系列o-二苯基膦苯胺配体构成的Ru(Ⅱ)配合物[(PPh3)(o-PPh2C6H4NH2)RuCl2]2(1)、(o-PPh2C6H4NHR)2RuCl2(R=H, 2; Me, 3; Et, 4; CH2Ph, 5)和(o-PPh2C6H4NH2)[(CH2NHR)2]RuCl2 (R=H, 6; Me, 7; Et, 8; iPr, 9)应用于催化丙二酸二甲酯加氢制3-羟基丙酸甲酯或1,3-丙二醇.围绕催化加氢性能,系统探究了配合物结构、助剂种类及用量以及溶剂等反应条件对底物转化率和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配合物8性能最优.同时,配合物8在催...  相似文献   

4.
赵可清  高彩艳  胡平  汪必琴  李权 《化学学报》2006,64(10):1051-1062
合成了三个系列, 共二十四个有两种不同软链的对称和非对称苯并菲盘状液晶化合物, C18H6(OR)3- (OCH2COOEt)3, C18H6(OR)3(OCH2COOBu)3, C18H6(OR)3(OCH2CONHBu)3, 其中R=C5H11, C6H13, C7H15, C8H17. 化合物通过柱层析纯化, 结构通过1H NMR, IR, 元素分析等确证. 化合物热稳定性通过TGA测定, 并显示出较高的热稳定性. 通过偏光显微镜和差视扫描量热法对这些化合物的热致液晶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对于苯并菲液晶化合物C18H6(OR)3(OCH2COOEt)3, 非对称性化合物较之对称异构体化合物有更低的熔点和更高的清亮点, 因而非对称性化合物有更宽的介晶温度范围. 对于分子中含有酰胺基的苯并菲液晶化合物C18H6(OR)3(OCH2CONHBu)3, 对称化合物有比非对称异构体更高的清亮点和更有序的六方柱状介晶相, 且其与具有同样软链长度的分子中不含酰胺基的化合物系列C18H6(OR)3(OCH2COOBu)3相比较, 由于柱内分子间氢键的形成, 不仅有更高的熔点和清亮点, 而且有更丰富的柱状介晶相.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3个β-羟亚胺配体(2,6-emPr2C6H3)N=C(Ph)CH2CH(Ph)OH(1a), (2,6-emPr2C6H3)N=C·(Ph)CH2C(Ph)2OH(1b)和(2,6-emPr2C6H3)N=C(Ph)CH2C(C12H8)OH(1c)及其二(β-羟亚胺)二氯化钛配合物[(2,6-emPr2C6H3)N=C(Ph)CH2CH(Ph)O]2TiCl2(2a), [(2,6-emPr2C6H3)N=C(Ph)CH2C(Ph)2O]2·TiCl2(2b)和[(2,6-emPr2C6H3)N=C(Ph)CH2C(C12H8)O]2TiCl2(2c)的合成, 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在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作用下, 以化合物2b为主催化剂, 研究了Al/Ti摩尔比、 反应时间、 温度和聚合压力等对乙烯聚合的影响, 发现该催化体系在较宽的反应条件下均可得到很高分子量的聚乙烯, 熔点均在140℃左右. 以化合物2a~2c为主催化剂对乙烯进行催化聚合, 发现在β碳位上取代基的立体位阻对催化剂活性有很大影响. 当化合物2b上引入2个苯基取代基时, 催化剂显示出最佳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DFT)在M06-2X/def2-TZVPP//B3LYP/def2-TZVPP+ZPE水平下, 对以开环的(η5-C5H7)2Ru为前驱体生成闭环(η5-C5H5)2Ru的各种可能的反应路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最终确定其反应机理为: (η5-C5H7)2Ru的一个η5-C5H7发生端碳成键的成环反应形成(η3-C5H7)Ru(η5-C5H7), 经过两步氢原子迁移到Ru原子上, 之后脱掉一个氢气分子形成(η5-C5H5)Ru(η5-C5H7), 而后另一个η5-C5H7再重复成环并进行两步氢迁移以及氢气分子消除而得到最终的产物(η5-C5H5)2Ru.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2,6-二甲基-γ-吡喃酮、咪唑和吡啶铈(Ⅳ)的氯化物,化学式为(C7H8O2H)2CeCl6、(C3H4N2H)2CeCl6和(C4H9NH)4CeCl8.采用差热、热重分析法比较了上述三种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并配合以电导、红外、紫外光谱等手段进行了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使不对称Ru-Fe化合物能在表面上自组装形成单分子膜,对trans-RuCl(dppm)2(C≡CFc)[Fc=C5H4FeC5H5,dppm=(C6H5)2PCH2P(C6H5)2](1)进行修饰,得到Ru(dppm)2(C≡CFc)(C≡CPhOCH3)(2),[Ru(dppm)2(C≡CFc)(N≡CCH2CH2NH2)][PF6](3)和[Ru(dppm)2(C≡CFc)(N≡CCH2CH2NHC(O)·(CH2)10SH)][PF6](4),并详细研究了该系列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循环伏安结果显示出Ru周围配体得失电子能力的差别,直接影响了Ru中心的氧化-还原性,但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共轭的炔键传递到二茂铁中的Fe中心.化合物4可以在Au表面上自组装形成稳定、有序的单分子膜.还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单分子膜的形成过程及其表面覆盖率.  相似文献   

9.
C2H5SPCl2与Co2(CO)8反应的产物经柱层析分离得3条带,第一条为深棕色,经IR谱、1HNMR、谱、元素分析、X光单晶结构分析,确定该带产物为七核钴原子簇CO77-S)(μ4-PSC2H5)(μ-SC2H5)2(μ-CO)2(CO)12,是八面体骨架Co4PS和四面体骨架Co3S结合的松散原子簇合物。  相似文献   

10.
激光烧蚀Al+与乙醇团簇的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激光烧蚀-分子束法对Al等离子体与乙醇团簇的反应进行了研究.飞行时间质谱测得的主要反应产物有Al+(C2H5OH)n (n=3~10)与H+(C2H5OH)n (n=1~14)团簇正离子和(C2H5OH)n(H2O)OH- (n=0~8)团簇负离子.实验发现,烧蚀产生的Al等离子体与脉冲分子束的不同位置反应,对团簇离子的类别、大小及强度分布均产生很大影响.Al等离子体与脉冲分子束的前段反应,主要产生金属-复合物团簇离子Al+(C2H5OH)n,且信号较强;Al等离子体与脉冲分子束的中段及后段反应,主要产生质子化团簇离子H+(C2H5OH)n和团簇负离子(C2H5OH)n(H2O)OH-,同时还出现强度较小的其他水合团簇离子,如H+(H2O)m(C2H5OH)n (m=1~2)等.  相似文献   

11.
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线性扫描伏安法及lgi~E法研究了双水杨醛缩乙二胺烷基钴(Ⅲ)配合物[RCo(Salen),R=CH3,C2H5,n-C4H9,i-C4H9]在Au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动力学过程,测定了RCo(Salen)的电极反应的速率常数ks、电子转移数n1、电荷传递系数a、标准电极电位E0、扩散系数D;同时,还测定了氧化产物化学分解加速率常数kf及分解产物电解氧化的电子转移数n2等参数,实验表明RCo(Salen)的电化学反应是ECE过程,R基对E0、kf等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无水乙醇中,使低水合氯化稀土(RE=La, Pr, Nd, Sm)与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和1,10-邻二氮菲(σ-phen·H2O)反应,制得其三元固态配合物.用化学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它们的组成为RE (C5H8NS2)3(C12H8N2) (RE= La, Pr, Nd, Sm).IR光谱说明RE3+分别与3个PDC-的6个硫原子双齿配位,同时与σ-phen的2个氮原子双齿配位,配位数为8.用精密转动弹热量计测定了它们的恒容燃烧热ΔcU,分别为-17776.94±7.72, -17810.41±7.93, -17762.71±7.91和-17482.42±9.35 kJ·mol-1;并计算了它们的标准摩尔燃烧焓和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17792.43±7.72, -17825.90±7.93, -17778.20±7.91, -17497.91±9.35 kJ*mol-1和-83.05±8.60, -64.70±9.40, -104.77±8.78, -388.70±10.13 kJ·mol-1.估算出未研究的同类配合物Ce(C5H8NS2)3(C12H8N2)和Pm(C5H8NS2)3(C12H8N2)的和分别为-17815, -17660 kJ·mol-1和-60, -217 kJ·mol-1.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硅宾/有机铝组成的Lewis酸碱对(LP)体系引发丙烯酸酯类单体聚合的性能,合成了4种硅宾:L(Ph2P)Si(Si-1, L=Ph C(NtBu)2)、L[4-MeC6H4(Ph2P)N]Si (Si-2)、L[2,6-iPr2C6H3(1,5-C8H14B)N]Si (Si-3)、L(LSi)Si (Si-4)和6种有机铝:Al(C6F5)3、AlMe(BHT)2、AliBu(BHT)2、AliBu2(BHT)、AliBu(BHT*)2、AliBu2(BHT...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脉冲色谱微型反应器研究了CO,C2H4,C2H2和C6H6在稀土金属间化合物LaNi5上的催化加氢作用,并且在同一装置上与纯Ni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1)LaNi5的催化活性与被加氢物质的性质有关。与纯Ni相比,LaNi5对被加氢物质所显示的催化效率按下面次序变小:CO>C2H4>C2H2>C6H6,但对苯而言,LaNi5的活性却比纯Ni低。(2)在H2中经升温处理过的LaNi5比未经升温处理的LaNi5具有更大的催化活性。(3)CO甲烷化反应在LaNi5及纯Ni上均遵从一级反应速度规律,其活化能分别为15.5Kcal/mole和31Kcal/mole。  相似文献   

15.
低贵金属Pt-Rh型三效催化剂空燃比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浸渍法制备的低贵金属Pt-Rh型三效催化剂对C3H8, CO, NO的催化活性. 主要考察了CeO2-ZrO2和BaO的添加对催化剂空燃比性能的影响, 通过氧化反应、水气变换和蒸汽重整的性能研究, 探讨了催化剂三效工作窗口扩大的原因. 结果表明, 催化剂中只添加CeO2-ZrO2时即具有优异的水气变换性能, 蒸汽重整在250 ℃左右发生, 并且在450 ℃以下时C3H8的转化率一直保持在20%左右; BaO添加到含有CeO2-ZrO2的催化剂中对水气变换和蒸汽重整则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能进一步扩大催化剂的三效工作窗口; 催化剂中只添加CeO2-ZrO2时, 能明显提高催化剂对CO的氧化反应活性, 但对C3H8的氧化反应的影响则不明显; BaO和CeO2-ZrO2同时存在于催化剂中时, 能进一步提高CO的氧化反应活性, 对C3H8的氧化反应则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20(8):1172-1178
利用Co2(CO)8与[Cl3CC(O)OCH2]2的反应合成了以C(O)OCH2CH2OC(O)桥联两个Co3C四面体骨架为特征的新型双四面体簇合物[(CO)9Co33-C)C(O)OCH2]2(1);1与不同物质的量比的Na[M(CO)3C5H4R](M=Mo,W;R=H,C(O)Me)反应,得到一步交换的产物(CO)9Co33-C)C(O)OCH2CH2OC(O)(μ3-C)Co2M(CO)8(C5H4R)[M=Mo,R=H(2);M=Mo,R=C(O)Me(3);M=W,R=H(4);M=W,R=C(O)Me(5)]或两步交换的产物[(C5H4R)(CO)8Co2M(μ3-C)C(O)OCH2]2[M=Mo,R=H(6);M=Mo,R=C(O)Me(7);M=W,R=H(8);M=W,R=C(O)Me(9)].5或9分别与Na[Mo(CO)3C5H5]以12的物质的量比反应得到含一个手性四面体骨架(CoMoWC)的(C5H5)(CO)8Co2Mo(μ3-C)C(O)OCH2CH2O·C(O)(μ3-C)CoMoW(CO)7(C5H4C(O)Me)(C5H5)(10)或含两个手性四面体骨架(CoMoWC)的[(C5H5)(C5H4C(O)Me)(CO)7CoMoW(μ3-C)C(O)OCH2]2(11);对化合物1_11进行了CH元素分析、IR和1HNMR等表征.结果表明,在金属交换反应中处于不同簇环境下的Co(CO)3基团反应活性不同.对化合物1进行了晶体X射线衍射分析.化合物1的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14)空间群,晶胞参数a=0.933 0(2)nm,b=1.519 7(4)nm,c=1.178 3(4)nm,=91.16(2)°,Z=2,F(000)=972.分子结构呈中心对称.  相似文献   

17.
张俊峰  甘欣  傅文甫 《化学学报》2007,65(11):1071-1075
通过亲核取代反应, 在2,2'-联苯二酚氧基环氯磷腈母体N3P3(O2C12H8)2Cl2 (1)和N3P3(O2C12H8)Cl4 (2)上引入2-醛基吡啶与对胺基苯酚形成的席夫碱侧基, 合成了两种新型环磷腈化合物N3P3(O2C12H8)2(p-O-Ph-N=C-Py)2 (3)和N3P3(O2C12H8)(p-O-Ph-N=C-Py)4 (4), 这些化合物是一类能形成配合物的多齿配体. 通过元素分析, IR, 1H NMR, 31P NMR和TOFMS确定其结构, 研究了它们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H和Cu离子对其光谱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两种化合物的吸收和荧光光谱对H和Cu离子异常敏感, 因而在作为这些阳离子的荧光探针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系列Ln(Ⅲ)配位聚合物(Ln=Eu,Sm,Tb,Pr,Gd)的合成及其荧光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艳红  李野  牛淑云  金晶  迟玉贤 《应用化学》2010,27(9):1055-1060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4个具有1D结构的Ln(Ⅲ)配位聚合物,[Eu2(C9H7O2)6(C9H7O2H)(C2H5OH)]n(1)、[Sm(C9H7O2)3]n(2)、[Tb(C9H7O2)3]n(3)和[Gd(C9H7O2)3]n(4)(C9H8O2=肉桂酸)。 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这4个Ln(Ⅲ)配合物中,Ln(Ⅲ)的配位数均为9,桥配体均为肉桂酸根,但其配位方式有差异。 对配合物进行了IR、UV-Vis-NIR和荧光光谱等表征。 分析了各配合物的荧光发射,结果表明,在可见区,配合物1发射较明显的红光,配合物2、3发射绿光,配合物4发射蓝光,但很弱。 讨论了具有刚柔相混杂性质的肉桂酸配体对配位聚合物的构筑及稀土离子发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陈红梅  赵可清  胡平  汪必琴 《化学学报》2007,65(14):1368-1376
全氟烃链的憎氟效应(fluorophobic effect)可有效地促使棒状分子形成近晶相, 并稳定液晶相. 为进一步探讨氟效应对盘状分子介晶性的影响, 合成了一系列全氟酯链的苯并菲化合物C18H6(OCnH2n+1)5(OCOC2H4C6F13) (a), 以及另一系列相对应的不含氟化合物C18H6(OCnH2n+1)5(OCOC8H17) (b), n=4~9. DSC检测和偏光显微镜观察显示两类化合物都为柱状相热致型液晶. 化合物a与相对应的化合物b比较, 其熔点和清亮点上升, 柱状相的热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20.
休克尔分子轨道(HMO)法对C4H4和C8H8单环多烯体系进行处理时会将其默认为共轭离域的三重态分子,这与其真实分子的单重态结构不符。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分别对其单重态和三重态进行结构优化,并计算出更为精确的四元环、八元环的π键键级。基于DFT计算结果,我们提出了解决HMO法计算C4H4和C8H8单环多烯体系的π键键级误差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