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入可控进气量和具有独立操作的增、减压缓冲瓶的调压装置,使气压调节缓慢可控,能连续调节缓冲瓶内气体压力以适应不同温度点的液体饱和蒸气压;可通过控制U形液柱缓慢移动来读取气液平衡状态下饱和气压值,较好地克服了以往实验中存在的调压操作困难、易发生空气倒灌及未知蒸气饱和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周慧珍 《化学教育》2016,37(3):72-73
以气体实验微型装置中的双球管为主,设计了合成氨的微型实验,完成了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备、净化,氨的合成与分离及剩余尾气的收集等操作,实验前不用单独制备氢气和氮气,简单易做,可以适用于学生独立实验操作,方便了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3.
基于EHS(Environment-Health-Safety)理念的考虑,对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实验沸点仪作了相应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在保持原有装置操作方便、测量准确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满足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贯彻EHS理念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林美凤 《化学教育》2005,26(12):53-54
1问题的产生 凡是涉及到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实验,都涉及到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学化学中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是属于学生要求掌握的基础实验操作。学生对常用的制气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比较熟悉,而对加以改进的实验装置或者新情景下的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往往不能正确作答。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学生答得多种多样,但正确的答案却寥寥无几。怎样才能对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作出正确的解答?  相似文献   

5.
活性炭纤维对氙的动态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态吸附实验装置,研究了吸附温度、原料气浓度和原料气流量对活性炭纤维动态吸附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273K),随着温度的升高,活性炭纤维对氙的平衡吸附量明显下降/同时,活性炭纤维对氙的平衡吸附量分别随着原料气浓度及原料气流量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谭瑞芳 《化学教育》2021,42(9):101-101
正1利用虚拟实验突破课堂实验教学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亲自动手进行探究实验成了学生的一种奢望,虚拟实验则给课堂带来新尝试。比如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在电子触摸屏上利用拟真仪器设计实验装置,进而处理产物检验、尾气处理、操作顺序等问题,不断完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又比如在气体制取复习课上,教师在虚拟实验室上展示有关药品和仪器,让学生拖动仪器连接装置和变动装置以满足不同的实验需求,从而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实验原理,突破实验复习课。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液体饱和蒸气压实验装置的改进和实验方案的选择,确定了一种可用于测定水的饱和蒸气压的新方法。改进后的实验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实验成本,而且操作方便。用经过改进以后的实验方法测定温度范围为50~75℃的水的平均摩尔气化热,数量级与文献值一致,相对误差小于3%。  相似文献   

8.
现行中学教材,采用量气法测定乙醇分子结构,操作麻烦,效果欠佳。虽见改进,但仍避免不了量气操作。采用称重的方法,虽操作简单,但因氢气质量太小,托盘天平的称量误差太大,故也难以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人教版必修1中“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该实验装置虽简单易操作,但实验成功率很低,故笔者对该实验装置进行了小改进,设计了一种实验装置同样简单易操作,但实验现象更明显,实验成功率更高的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10.
对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中卤代烃消去反应实验的3次修订做了比较研究。结合卤代烃消去反应的原理,进行了实验反应物用量、反应装置、反应条件、产物检验的分析与思考。提出在教材实验改进中应使操作更规范、现象更明确、指导更具针对性,及对反应条件选择和实验装置创新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用于气/固吸附的微分吸附热测定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套吸附热测定装置, 它是对法国SETARAM高温量热计进行了适当变动后而建成的。用它可以测定在室温~800 K范围内气/固吸附的微分吸附热。在实验过程中, 吸附量是用光标微压计进行测量。用电标定法代替标准物质法来测定该装置的热定量因子, 这更适合于在恒温条件下的吸附热测定。用这套装置测定了吡啶在HY分子筛上于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热。  相似文献   

12.
高真空实验技术在装置设计、加工制作以及操作实施方面需要实验人员具备熟练的玻璃烧接技术;细颈的制作及反应装置的退火处理是较为关键的操作;考虑到聚合反应装置的体积较大,对火封操作进行了设计改进,使其能够应用于位置固定的装置;对操作中频繁采用的易碎封口安瓿进行了设计改进,使实验操作更为便利;针对已封闭装置预留的细颈部位,设计...  相似文献   

13.
数字计算机在化学实验室中已经很普遍了,除了数字计算之外,还大量用于实验过程的控制、数据采集,实时的或随后的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显示。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系统必须和化学实验装置直接相连,这就是计算机的接口问题。这里,一般是指实验装置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问题和开关量的控制问题。数字计算机本质上只能处理时间上和幅度上都是离散的量,而实验仪器却经常以连续量作为输入信号,它的探测器所测量的量通常也是连续的,即所谓模拟量。如果用计算机控制仪器,则要求计算机给出的量必须转换成模拟量,一般是电压或电流,这一工作由数/模接口来完成。由测量单元测得的模拟量也必须转换成离散的数字量,交由计算机处理,这种转换由模/数接口完成。除此之外,为了使实验装置在规定的时刻进行规定的操作或监视工作单元的工作状态,必须有相应的开关控制接口。  相似文献   

14.
郑耀东 《化学教育》1990,11(2):42-43
一、在有关气体实验中的妙用(一)改进集气、洗气装置1. 装置如图1—4所示接入气球后改进的集气、洗气装置,具有下列优点:①可形成容积可变性密闭系统。具有一定的缓冲功能。②作尾气处理装置。  相似文献   

15.
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创意与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后雄 《化学教育》2004,25(4):36-39
本文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命题的选材及创意的特点,提出了高考化学实验试题装置、操作创新设计的基本要求,并以启普发生器反应器的设计、防止液体倒吸发生装置的设计、测量气体体积装置的设计、喷泉实验装置的设计、具有特殊作用的实验改进装置的设计、Fe(OH) 2 的制备操作装置的设计为例剖析了高考实验命题与解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詹晓渊 《化学教育》1994,15(5):36-36
我设计了一种新的实验装置,使喷泉实验即使在烧瓶不烘干的情况下也能成功。一、实验装置如图,左边部分为气体发生装置,右边为喷泉字统奖冒.导管A为特快瓶内率气排出决瓶的通道。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自由基共聚合微型化实验,研究了微型化实验条件下,聚合反应工艺条件对共聚产物性能及转化率的影响,说明了高分子微型化实验的可行性。同时,通过微型实验与常规实验相比,进一步阐述微型高分子化学实验不仅装置精巧、新颖,还有利于减少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几率,而且原料用量及废液量大幅减少,具有节约和环保的双重意义。微型化学实验由于简化了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将其用在教学或科研上,比起常规实验更加简单易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气提热脱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水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提热脱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水中有机物的分析方法。在我们以前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良的气提装置,实现了气提装置与玻璃毛细管柱的连接,采用PEG-300做标准样(或内标)溶剂,柱后分流用FID、ECD检测。本文报导有关这些方面的技术情况及评价结果。实验装置及方法 1.装置:图1是气提瓶的结构图。气提瓶容积约400ml,内径40mm,筛板为40ml耐酸漏  相似文献   

19.
在二维射流流化床装置中,考察了压力对颗粒和气泡运动的影响规律.通过使用摄像技术详细的记录了压力下气泡的行为,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由此解决了较高压力下测量流态化性质较为困难的问题.数值研究通过CFD双欧拉模型模拟了带有V形分布器和中心射流的二维流化床内压力对气泡大小、床的膨胀率和射流深度的影响.实验和理论结果表明,在加压状态下,射流气速和分布板气速对气泡的产生、大小及形状有不同的影响.在较高的操作压力下,射流气速增加,气泡变长;分布器气速增大,气泡则变大;射流高度随着分布器气速的增加而降低.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由此该模型为研究较高操作压力下射流流化床流化性质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教材中检测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介绍了改进后实验装置的电路图、装置图,并对整个实验装置的准备、实验的操作与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作了一个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