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含毒死蜱残留茶叶的自然基体标准样品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与真实检测样品完全一致的含毒死蜱残留茶叶自然基体标准样品,建立了其制备方法。以每亩约31.2 g毒死蜱用药量对茶树喷洒0.22 g/L毒死蜱药液,监控检测施药后茶叶中毒死蜱含量,适时采茶,正常制茶,磨粉过网筛获得含毒死蜱残留茶粉样。经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协同定值和不确定度评估,制得检测质量控制用含毒死蜱残留茶叶自然基体标准样品。  相似文献   

2.
<正>环境保护部修订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将于2016年生效实施。专家认为,这不仅会影响汽车生产厂家,对第三方检测机构也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北京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副总工胡玢认为,如果象新机动车3C认证(汽车产品安全性的强制性认证,不达标不能上市销售)和尾气监测一样执行《标准》,环境保护部会遴选国内几家权威的机动车检测机构,承担新车上市前的车内空气质量检测业务,其它一般的检测机构不能承担此项业务。同时,《标准》的出台,会增加零部件检测的业务量,这  相似文献   

3.
《化学分析计量》2007,16(4):13-13
继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正式实施后,今年4月初,欧盟茶叶委员会(ETC)再次提高了欧盟及德国茶叶新农药残留标准。农残标准的不断提升,对我国茶叶出口企业提出巨大挑战。如何破解“农残之困”?目前,一些茶叶出口企业已开始在茶源、茶农、农药管理等环节提升自身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标准出版社获悉,从2009年3月1日起,又有310项国家标准开始实施。茶叶标准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在310项标准中就有7项茶叶国家标准,其中3项产品标准分别是茉莉花茶、工夫红茶和白茶。另外4项是检测方法标准,是茶叶中稀土元素的测定以及固态速溶茶的取样的实施、总灰分测定和水分测定。这些国家标准对提高茶叶的产品质量至关重要。在新实施的标准中,与淀粉相关的标准多达15项,都是检测方法标准,包括白度、斑点、灰分、氮含量、二氧化硫含量、磷总含量、硫酸化灰分、氯化物含量、酸度、水分、淀粉水解产品还原力和葡萄糖当量、淀粉水解产品含水量测定、细度、粘度、总脂肪。肉与肉制品的检测方法标准也是一个系列,包括胆固醇含量、氮含量、葡萄糖酸-δ-内酯含量、羟脯氨酸含量、水分含量、维生素A含量、维生素B1含量、维生素B2含量、维生素E含量、游离脂肪含量、脂肪酸含量、淀粉含量、总糖含量,还有一项取样方法标准,共14项。消费者日常使用的淀粉、食用肉与肉制品竟然需要检测这么多的指标,而且这些指标还未必是全部,可见标准无处不在。受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纺织业正处于结构调整、产业重组的关键时期。3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中,包括14项...  相似文献   

5.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5种农药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茶叶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尤以绿茶、乌龙茶、普洱茶、花茶等闻名于世。然而为了防治茶树病虫害,各种化学农药在茶园中被广泛使用,不可避免地导致茶叶中的农药残留超标,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茶叶质量安全的焦点之一。欧盟和日本作为我国茶叶出口的两大市场,均对茶叶制定了苛刻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1-2]。而我国的相关标准相对滞后,建立和完善茶叶中多种农药残留同时检测的分析方法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茶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郭升平 《色谱》1996,14(6):464-466
研究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茶叶中茶氨酸的方法。以异硫氰酸苯酯(PITC)作衍生剂、醋酸钠缓冲液与乙腈梯度洗脱、C18柱分离、紫外243nm检测,探讨了茶氨酸的提取方法。比较了不同茶叶中茶氨酸的含量。方法具有快速、精确、灵敏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纺织品后整理过程中使用的甲醛整理剂会损害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已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限制纺织品中甲醛的残留量,并对进口纺织产品进行严格监督及检验,明令禁止不合格产品入境。我国强制性检测标准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对纺织品中甲醛含量也有明确的限定界限及规定,检测结果不合格的纺织品不允许上市销售。由此可知,加  相似文献   

8.
利用氟离子选择电极,采用一种改进的标准加入法的数据处理方法测定湖北宜昌几种茶叶中的氟含量.与传统的标准加入法不同的是:以加入标准溶液后测得溶液中待测物质(如:氟离子)的总质量(样品及加入标准液后氟离子的质量之和)对加入标准液的中该物质的质量(标准液中氟离子的质量)作图.湖北宜昌某品牌茶叶中的氟含量为46.8±0.5 mg/k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9%,加标回收率在98.0%~102.5%之间.改进后的标准加入法的数据处理方法简单、快速,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如:加标回收率).  相似文献   

9.
对市售茶叶崂山绿茶、茯茶、安溪铁观音、乌龙茶、茉莉茶王中微量元素Ca、Mg、Fe、Cu、Zn的含量进行考察.采用V(高氯酸)∶V(硝酸)=1∶4混酸消解的方法将样品在低温下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定量.实验测得5种茶叶中均含丰富的Ca、Mg,其中茯茶含Fe最多;崂山绿茶含Cu最多;安溪铁观音和崂山绿茶含Zn多.各元素工作曲线相关系数r0.9948,加标回收率94.38%~105.00%,相对标准偏差在2.26%以下.实验方法快速、定量准确,测得各品牌茶叶中微量元素含量可为消费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由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国家标准审定会在福州举行,审定专家组对福建省中心检验所承担的《茶叶中稀土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国标计划20068833-T-442号)国家标准科研成果进行了认真、严格的审核和评定,对该标准研究给予高度评价。专家组认为,该检测标准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创新性,不但填补了国内空白,其检测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1.
欧盟新的食品中农药残留标准(EC149/2008)于7月29日起正式执行。由于欧盟是我国茶叶重要的出口市场,这意味着茶叶出口又面临新的绿色壁垒。  相似文献   

12.
将经典基础化学实验“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中微量的氟”实验改进为“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茶叶及茶水中的氟含量”。实验内容由自来水中氟含量测定,拓展到茶叶及茶水氟含量、茶叶氟浸出率的测定;并增加了茶水比、冲泡温度、冲泡时间、冲泡次数、茶叶粒度对茶叶氟浸出率的影响等研究性内容;五大代表性茶样氟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饮用黑茶有氟摄入过量的风险;此外,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氟的应用领域及微量氟的其他检测方法等方面将该实验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研究性内容的引入及分组实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团结协作精神;探索性且具挑战力的实验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茶与健康通识内容的渗透,贴近生活,增强了学生的健康意识。本实验内容丰富,趣味性强,易于操作及推广,适合在本科低年级学生中开设。  相似文献   

13.
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邻苯二甲酸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同时检测茶叶中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的气相色谱(GC)-氢火焰离子(FID)检测方法,并对市售部分茶叶中的PAEs含量进行了测定。茶叶样品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处理后以HP-5石英毛细管柱分离,GC-FID法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5种PAEs在各自检测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线性相关系数均达到0.999以上,检出限(LOD)为2.63~8.42μg/L,加标回收率在78.2%~111.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方法可以满足实际茶叶样品中5种PAEs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4.
以石墨烯量子点为荧光探针,基于二氧化锰纳米片与石墨烯量子点之间发生有效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构建了一种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荧光检测新方法。MnO2纳米片使石墨烯量子点的荧光淬灭,而茶多酚能与Mn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其还原成Mn^2+,使体系荧光恢复。茶多酚含量与荧光强度增量在20~750μg/mL范围内成线性相关,线性方程为F=1.0574c-114.9,线性相关系数为R=0.9936。将该方法用于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检测,结果与国标法接近。方法有望应用于食品中其它抗氧化物质的实时检测。  相似文献   

15.
《化学分析计量》2014,(4):41-41
<正>1新标准采用无损检测法不久前,据国家家具及室内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称,《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国家标准》修订已起草完成。根据新标规定,未来家具可整体放入环境气候舱进行检测,检测后家具不会被破坏。据了解,目前国家采用的木家具检测方法是将产品"大卸八块",这不仅是直接破坏家具,同时也给消费者的维权道路增加了诸多困难。而在木家具的新标准里,将采用无损检  相似文献   

16.
正丁醇萃取-原子荧光光谱法间接测定茶叶中的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正丁醇萃取原子荧光光谱法间接测定茶叶中钼的方法。基于As?和钼酸铵在0.3 mol/LH2SO4介质中能形成砷钼杂多酸,且形成的杂多酸可以被有效地萃取到有机溶剂中,原子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有机相中的砷,间接得到钼的含量。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钼含量在0.09~15.0-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是0.09-g/L,相对标准偏差为2.3%,据此对不同茶叶样品进行分析,加标回收率为95.2%~96.9%。本方法对茶叶中Mo的检测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相符合。  相似文献   

17.
将超声搅拌悬浮液进样技术应用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茶叶中Fe、Mn、Zn、Ca、Mg的含量。结果表明,加标回收率97.1%~103.2%,RSD为2.1%~5.5%,该法快速、简单、准确。有利于人们了解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合理科学饮茶和开发茶叶保健饮品。  相似文献   

18.
《化学分析计量》2009,(3):72-72
不久前,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中国农业大学完成的“乳品真蛋白检测技术研究与方法筛选”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2008年“三鹿肾结石奶粉事件”被曝光后,课题组及时推出了可以对乳品中真实的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的标准:NY/T1678—2008。该标准是迄今国内外与“蛋白质”相关的标准中,唯一不会将三聚氰胺误判为“蛋白质”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一种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测定茶叶中香叶醇(Geraniol)的方法。通过考察萃取头型号、茶水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解吸附温度和解吸附时间等影响因素,确定最佳HS-SPME条件为:DVB/CAR/PDMS型号萃取头、茶水比1:6、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60 min;气相色谱最佳解吸附条件为:进样口温度240℃、解吸附时间3 min。在优化条件下茶叶样品中的香叶醇得到较好的提取,GC-MS检测线性范围为0.08~16.50μg/g,检出限(S/N≥3)为9.42×10-3μg/g,空白基质加标回收率为89.8%~105.9%。在对24种茶样进行检测后,香叶醇含量范围为0.13~11.85μg/g,相对标准偏差为1.8%~9.7%。方法能满足茶叶样品中香叶醇分析测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基于BrO3-与I-在酸性介质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具有紫外吸收的I3-的性质,采用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体中微量溴酸盐含量,方法加标回收率在98%~1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1,检测限为4.0μg/L,能满足现有标准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