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关于脱字:古书《数术记遗》跟其他古书一样,原文都未加句读:“珠算”的注文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
徐岳的《数术记遗》成书于东汉末期。书中列有14种算法,其中第十三种是“珠算”。所谓记遗,则其所记之遗,当是记载该巨著问世之前所被遗漏的计算方法。足见珠算方法的产生,至少不迟于东汉,甚至可追溯至认定  相似文献   

3.
(1962年~1988年)十、中国珠算协会何时启动珠心算中国珠算史专家、中国珠算协会顾问李培业,通过考证证明,人们自从会计算那天起,就有心算的本能。此论可以成立。公元二世纪的《数术记遗》,其中记有“珠算”,也记有“既舍数术,宜从心计”的“计数”(心算)。中国珠算协会从成立(包括筹委会)之日起,就不是单项“打算盘”,当时情况历历在目,有珠算,有心算,有笔算(简称“三算结合”),还有手指算,也支持电算。在“珠协”大框架下,有“百川汇海”之势。当然,中国珠算协会的主旨,还是弘扬民族文化,发展珠算科学。发展珠算科学,其主要内涵就是发展“…  相似文献   

4.
珠算历史工作已近尾声。最早记载珠算的是东汉末年徐岳撰写的《数术记遗》,近二百年来围绕这本书的主要问题有三争:真伪之争、评价之争,还有中国算盘外来诸说,称为学创之争。现在这三争基本上得到澄清。 真伪之争 《数术记遗》伪托说始自四库全书。现经  相似文献   

5.
汀州、杭州: 《数术记遗》在宋代曾一度遗失,南宋鲍浣之复得之于七宝山三茅宁寿观道藏书中,这七宝山在何处,有异说: 鲍浣之《数术记遗叙》:“唐以明算取士,其立于学官者曰九章、海岛、孙子、五曹、张邱  相似文献   

6.
小说珠算不得不谈论《算经十书》、《数术记遗》。在谈论《数术记遗》前我们也来看一下有关算盘的传说。  相似文献   

7.
中国珠算史专家、中国珠算协会顾问李培业,通过考证证明,人们自从会计算那天起,就有心算的本能。此论可以成立!公元二世纪的《数术记遗》,其中记有“珠算”,也记有“既舍数术,宜从心计”的“计数”(心算)。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无事,对《数术记遗》进行了反复阅读,并对李培业老师的《数术记遗解释与研究》进行了学习,有了新的理解和发现。尤其对于《数术记遗》中的五行算和九宫算,有了新的理解和探索。下面谈一谈心得。原文:"五行算,以生兼生,生变无穷。"注文:"五行之法,水玄生数一,火赤生数二,木青生数三,金白生数四,土黄生数五,今为五行算。色别九枚,以五行色数相配为算之位。假令九亿八千七百六十五万四千三百二十一者,则以白算配黄为九亿,以青算  相似文献   

9.
《数术记遗》记载了我国古代14种算法,除第14种“计数”为心算,无须算具外,其余13种均有计算工具,分别是:积算(即筹算)、太乙算、两仪算、三才算、五行算、八卦算、九宫算、运筹算、了知算、成数算、把头算、龟算和珠算。唐宋以后,《数术记遗》中所述13种算具,除珠算沿用至今外,所有算具均相继失传。而此书以“记遗”的形式,内容比较简单,只有文字介绍,更无算具图样,其历史原貌,已经无人知晓。成为我国古算史上的千古之谜。后世中外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并试图还原其本来面目。惜无定论。  相似文献   

10.
关于《数术记遗》中的算具,有许多专家和学者都进行过研究。尤其对四种用珠计算的算具.如日本的户谷清一、上三义夫,中国的余介石、许莼舫、李培业等教授都据原文,设计了各自的推想图。我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也对此有了新的看法和理解。现就珠算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四种珠算算具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数述记遗》在唐代明算科取士,作为《算经十书》外兼习之书,至五季纷乱而遗失。至宋景祐元年(1034)王尧臣奉敕撰《崇文总目》,以昭文、史馆、集贤、秘阁四馆所藏书。分类编目而成,其中就有《数术记遗》。而记录中却已不知何代人所作,可见其创作年代在北宋时已成问题。此后一直失传,“民间藏书之家,亦无其本。”元丰七年(1084)秘书省虽刻了几部算经,但未有《数术记遗》。至南宋嘉定五年(1212),鲍瀚之在杭州七宝山  相似文献   

12.
《数术记遗》在宋代曾一度遗失;南宋鲍浣之复得之于七宝山三茅宁寿观道藏书中,这七宝山在何处,有异说。  相似文献   

13.
正引子2006年9月,黄山市召开纪念珠算家程大位逝世400周年国际研讨会。会上,有日本学者向中国珠算家提出四个问题,前两问题有人解答,第三个问题:"贵国除了《数术记遗》证明珠算的历史是1800年之外,还有证据吗?第四个问题:你们对程大位的撞归还有没有发展?98÷99是怎样计算的?"这两问题由于具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4.
珠算、心算,古代是两种算法。有据可考的是东汉后期编撰的《数术记遗》。该书记有算法十四种,而最后的两种就是珠算、心算(心算原文:既舍数术,宜从心计)。  相似文献   

15.
珠算心算事业是一项既古老又年轻的事业,是中国五千年古老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说它古老,早在东汉后期,徐岳编著的《数术记遗》一书中,就介绍了“计数,既舍数术,宜从心计”的心算方法。说它年轻,是因为它是在吸取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珠算文化与中国数学相结合的最新成果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6.
周全中 《黑龙江珠算》1994,(6):F002-F003
珠算历史工作已近尾声。最早记载珠算的是东汉末年徐岳撰写的《数术记遗》,近二百年来围绕这本书的主要问题有三争;真伪之争、评价之争,还有中国算盘外来诸说,称为学创之争。现在这三争基本上得到澄清。  相似文献   

17.
珠算是我国一项流传相当久远的算学技艺,早在东汉时代《数术记遗》一书即已记载珠算的计算方法。宋元之后,由于商业经济逐渐发达,计算的应用需求大幅提升,又因算盘计算具备方便实用的优势,珠算蓬勃发展,成为近千年来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华人文化圈最主要的计算工具。同时,也由于在历史长河中的长期应用,珠算早已不知不觉融人传统文化,成为一种“计算”、“用脑”、“商业”、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珠算历史源远流长,从陕西岐山出土的西周陶丸,到散见于历代文学艺术作品中算盘的写实,无不说明珠算早就与人们的劳作、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笔者业余喜欢收藏珠算古籍,拟谈谈明代珠算古籍成就。明以前的珠算古籍,因朝代更替,战火纷乱,流失严重,资料稀缺,据不完全统计,仅存最早著录珠算的《数术记遗》和《杨辉算法》、《算学启蒙》等寥寥数种。  相似文献   

19.
<正>《数术记遗》载: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五行参数者:设位之法依五行,已注于上是也。"已注于上"当指前文:"唯有九宫,守一不移,位依行色,并应无穷"。九宫算乃《数术记遗》载"古算十三品"之一。其算法今人多有介绍,且多有高深的推理及演绎。我理解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珠算是中华文明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对世界的一大贡献。1800多年前,《数术记遗》所载的"古算十三品",大部分被历史的潮流湮没,流传后世且广为世人所用者唯筹算与珠算。"五升十进制"是中华民族最早发明和使用——它是中国算学对世界数学的一大贡献。以"控带四时,经纬三才"的有梁有档的珠算盘为算具的中国珠算是完整意义上的"五升十进制"的最佳载体。据考证,珠算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