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钨磷酸及其盐的酸性与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红外法研究结果表明12-钨磷酸Fe3+、Mg2+和Na+盐都具有L酸点和B酸点。用Benesi法测得10种12-钨磷酸盐的酸强度顺序为(Al3+、Fe3+、La3+、Cu2+、Cd2+>Zn2+>(Ca2+、Mg2+>(Na+、Li+,其酸量与抗衡阳离子的离子势和电负性大体成线性关系。还看出酸量与所含结晶水量有关。催化剂的酸量与其对异丙醇脱水反应和丁烯-1异构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可用“体相型”和“表面型”催化作用的不同特点来解释。  相似文献   

2.
助浸剂NaCl可提高硫酸在常温常压下浸取低品位复杂铜矿时铜的浸出率,但也形成了含铜的混酸溶液。二(2-乙基己基)-(N-(2-乙基己基)氨基)甲基膦酸酯(Cextrant230)对混酸(H2SO4+HCl)溶液中Cu2+、Fe3+、Co2+、Mg2+和Al3+的萃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extrant 230对混酸溶液中的Cu2+和Fe3+具有良好的萃取能力和选择性,而对Co2+、Mg2+和Al3+的萃取能力较弱;Cl-可促进Cu2+的萃取,而SO42-和HSO4-对Cu2+的萃取起抑制作用;Cu2+的萃取过程是放热反应;当水相初始pH值为1.16...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体中的环丙沙星和氟甲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璐  刘菲  陈鸿汉  秦晓鹏 《色谱》2013,31(6):567-571
为了满足实验室测试和野外测试需要,也为其他学者研究不同抗生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相关的资料,本研究选用环丙沙星(CIP)和氟甲喹(FLU)作为代表,建立了一种简单、稳定、易普及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同时快速测定水体中两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含量,并讨论了不同流动相及其比例和水样中几种常见阴、阳离子(Ca2+、Mg2+、Fe3+、Al3+、SO42-和HCO3-)对抗生素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乙胺对改善柱效有明显效果;低浓度离子对测试影响不大,但Fe3+和Al3+可能与固定相的表面羟基或测试组分发生配合作用,造成基线不稳。实验结果对其他研究者对于流动相的选择与优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K+、Na+、Ca2+、Fe2+、Mg2+含量变化,并研究其与心肌梗死患者之间的关系。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AMI患者37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依据入院时或体检时收集的抽血样本进行临床生化分析,比较两组间血清K+、Na+、Ca2+、Fe2+、Mg2+含量,采用判别方程、主成分分析法(PCA),判断分析哪种金属离子对于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大。结果表明,AMI患者的血清中Ca2+和Fe2+含量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基于血钙、铁水平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以它们为基础进行判别分析,获得判别函数式。将血清中K+、Na+、Ca2+、Fe2+、Mg2+  相似文献   

5.
用金属硝酸盐、稀土氧化物和乙酸锰为原料,用燃烧法合成了Ce3+、Tb3+、Mn2+共激活的铝酸盐绿色荧光粉,在Ce3+和Tb3+共激活的铝酸盐体系中掺入Mn2+后,发射峰中出现锰的特征峰.通过对其结构的分析,对Mn2+发光和最佳掺杂量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同时研究了不同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代替Mg2+时,对Mn2+发光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聚合物分散剂对氟虫脲水悬浮剂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定药物颗粒界面Zeta电位和平均粒径, 研究了聚合物分散剂苯乙烯磺酸聚合物钠盐(GY-D08)用量、pH和盐离子对氟虫脲水悬浮剂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分散剂GY-D08的加入量与水悬浮剂分散效果密切相关, 制备质量分数为5%氟虫脲水悬浮剂的GY-D08最佳用量为2%, GY-D08用量过多或过少都会使分散效果下降; pH影响分散剂GY-D08在水中的电离能力, 当pH=9时, GY-D08分子完全电离, 能为颗粒提供较大的静电位阻, 水悬浮剂分散稳定性最好; Mg2+或Ca2+压缩颗粒界面的双电层, 降低Zeta电位, 使颗粒因带电量减少而聚结, 导致水悬浮剂分散稳定性变差, 且Mg2+或Ca2+浓度愈大, 其分散稳定性愈差; 当离子浓度相同时, Ca2+压缩双电层的能力比Mg2+强, 添加Ca2+后的水悬浮剂的分散稳定性更差.  相似文献   

7.
在高浓度有机溶剂中工作的RNA切割型脱氧核酶(RNA-cleaving DNAzyme,RCD)及其构筑的分子器件不仅拓展了DNA作为酶的能力,还可将功能核酸推进新的应用领域.本文研究了一个需要二甲亚砜才能工作的RCD(命名为E3)对金属离子的需求,发现二价金属离子对其催化活性至关重要,活性顺序为Zn2+,Mg2+>Fe2+>Pb2+>Mn2+>Co2+.以Mg2+或Zn2+为辅因子,表征了E3的速率-pH值关系及其与二者的结合比例.E3的催化速率-pH曲线在Mg2+存在下为“钟形”,高速率的pH值范围为7.0~9.0;Zn2+存在下为“尖峰”,速率最高时pH=7.0;E3与Mg2+和Zn2+的数量结合比例均为1∶1.另外,E3以Fe2+为辅因子时易失活,Fe2+  相似文献   

8.
稀土离子跨人血红细胞膜的荧光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Fura-2荧光浓度指示剂对红细胞的稀土跨膜作用进行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稀土离子不能通过完整的红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通过与离子载体实验相对照,发现细胞ATP耗竭后,低浓度的稀土离子(5×10-6mol/L)不能跨膜进入ATP-耗竭红细胞.KCl去极化及加入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刺激剂Bay-K8644对稀土离子的跨膜也没有促进作用.在Ca2+内流正常的情况下,低浓度稀土离子(5×10-6mol/L)对钙离子内流无影响.增大稀土离子浓度到5×10-4mol/L,用显微镜观察此时红细胞已开始溶血.在模拟胞内离子组分的缓冲液中(pH=7.05),比较了La3+,Eu3+和Ca2+对Fura-2的敏感程度.此条件下Fura-2对La3+和Eu3+的检测限分别为10-12和10-14mol/L,对Ca2+的检测限为10-8mol/L,并测得Fura-2-La3+(Eu3+)的络合比为1∶1,表观离解常数为1.7×10-12和4.95×10-14mol/L,表明用此法检测稀土离子跨膜行为相当灵敏有效.  相似文献   

9.
稀土铈对铝合金LY12CZ微生物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勇  薛文斌  刘宏芳 《物理化学学报》2011,27(11):2618-2624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S)、最大可能数法(MPN)、循环阳极极化法、电化学阻抗谱(EIS)和表面荧光显微法(EFM)研究了不同含量稀土Ce3+离子对硫酸盐还原菌(SRB)生长及LY12CZ铝合金微生物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e3+离子能够促进SRB生长,而高浓度时则抑制其生长;循环阳极极化曲线表明,稀土Ce3+离子的加入使铝合金LY12CZ的点蚀敏感性降低;电化学阻抗谱表明,在纯培养基中,随稀土Ce3+离子浓度的增大,铝合金耐蚀性增大.而在接种1%SRB的培养基中,当Ce3+浓度为0.376 mg·L-1时,生长旺盛的生物膜与Ce3+间产生协同作用,增加了基体铝合金耐腐蚀性能.随着Ce3+浓度的增加,SRB生长受到抑制,不能形成致密的生物膜.此时SRB的存在促进铝合金腐蚀,显著减弱Ce3+对基体铝合金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酰胺(HPAM)是油田常用的驱油聚合物,用油田污水配制HPAM溶液易导致其黏度明显降低,影响驱油效果。依据埕东油田污水实测的各种金属阳离子含量来配制HPAM溶液,测得各金属阳离子对其黏度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Fe2+>Ca2+>K+>Mg2+;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金属阳离子导致HPAM溶液降黏的机理,Na+、K+、Ca2+、Mg2+主要是通过与HPAM链上的羧酸根阴离子静电引力相互作用,降低HPAM分子表面原有的电荷密度,造成分子链卷曲,同时减弱了极性基团的溶剂化能力,释放大量的"束缚水",从而使黏度显著降低;Fe2+离子主要是与水中溶解氧共同作用,引发自由基反应,导致HPAM骨架水解断裂,致使黏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仲小飞  秦晓鹏  杜平  陈娟  张云慧  何赢  刘菲 《色谱》2018,36(11):1167-1172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捷的手性配位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地表水中氧氟沙星及其手性异构体的方法,并研究了常见金属阳离子(Ca2+、Mg2+、Fe3+、Zn2+)和腐殖酸(HA)对二者分离的影响。采用C18色谱柱(25 cm×0.46 cm,5 μm),流动相为pH值4.5的20%(v/v)甲醇水溶液(含4 mmol/L异亮氨酸(配体)和3 mmol/L CuSO4),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93 nm。氧氟沙星及其手性异构体左氧氟沙星可在18 min内分离,分离度(R)为2.70。结果表明,不同金属阳离子和腐殖酸对手性分离未见明显影响,但会降低氧氟沙星及其手性异构体的峰面积,其中Fe3+和高浓度腐殖酸的影响最大。该法能够快速高效测定地表水中氧氟沙星及其手性异构体,但在测试中需考虑Fe3+和高浓度腐殖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开采主要通过浸矿剂离子与吸附在黏土矿物表面的稀土离子发生离子交换浸出反应实现。以(NH4)2SO4为浸矿剂,采用多级逆流浸取的方式研究了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浸矿过程,通过在逐级浸取过程中浸出液组分的变化分析了矿土中稀土离子(RE3+)和主要杂质铝离子(Al3+)的浸出行为,并基于浸矿剂的消耗规律探讨了浸矿剂离子与RE3+和Al3+的离子交换反应机制以及原矿土的净吸附量。结果表明,在浸矿液逐级浸取新鲜矿土的过程中,浸出液中的RE3+和Al3+浓度逐渐增加,铵根离子(NH4+)逐渐消耗,交换进入浸出液中的RE3+和Al3+逐级减少;同时,浸出液中的硫酸根离子(SO42-)逐级损耗,说明新鲜矿土除因发生离子交换反应消耗NH4<...  相似文献   

13.
针对燃煤电厂湿法脱硫浆液中Hg2+易被还原的特性,研究Hg2+在模拟湿法脱硫系统中的迁移机制,考察了浆液温度、pH值以及SO32-、Cl-、Ca2+、Mg2+浓度等因素对Hg2+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g2+还原率随着浆液中SO32-浓度的增大而降低;pH值对Hg2+的还原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pH值为5.5时还原率最高;温度的升高不利于浆液中稳定的二价汞盐络合物存在,导致Hg2+还原率增加;Ca2+、Mg2+以及Cl-浓度的增加有利于形成稳定化合物,从而抑制Hg2+的还原。  相似文献   

14.
稀土矿在浸出过程中杂质离子将随稀土离子一同浸出进入稀土料液中,针对稀土料液中Al3+离子杂质对后续萃取过程乃至最终稀土纯度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根据同时平衡原理,对Nd Cl3-Al Cl3-H2C2O4体系进行热力学平衡计算,绘制出该体系中各离子lgc-p H图,对其中的计算过程思路与依据进行解释说明,分析了边界条件变化以及各沉淀稳定区形成原因。通过改变草酸浓度,对体系中总钕与总铝含量以及沉淀稳定区域随p H变化的情况进行讨论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理论上1

11.74条件下均能保证钕沉淀而铝不沉淀析出,结合实际生产情况,着重考察高酸度条件下Nd2(C2O4)3的沉淀稳定区。草酸浓度超过与钕离子完全结合生成草酸钕沉淀所需浓度时,Nd2(C2O4)3  相似文献   


15.
杨程  赵文秀 《化学研究与应用》2020,32(11):1953-1959
一锅法分别合成了巯基乙酸和巯基丁二酸稳定的碲化镉量子点,研究了两种量子点在Ca2+或Mg2+存在下与大肠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在一定浓度的Ca2+或Mg2+存在的条件下,量子点大量吸附于细菌表面,使细菌标记上荧光,且该吸附是可逆的,依赖于Ca2+或Mg2+的存在。最后提出该吸附的可能机制是量子点表面的羧基与细菌表面带负电的基团通过Ca2+或Mg2+的静电桥接作用连接,使量子点吸附在细菌表面。  相似文献   

16.
电解质水溶液结构研究进展及前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房春晖 《化学进展》1996,8(4):318-330
叙述盐湖中主要离子Li+ 、Na+ 、K+ 、Mg2+ 、Ca2+ 、Cl- 、SO2-4 、NO-3 的水溶液和纯水的结构, 简单介绍了主要的研究方法, 分析讨论了溶液结构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计算了吡啶取代的Lindqvist型多酸(POMs)的线性(最大吸收波长, λmax)和非线性光学(NLO)[超瑞利散射(HRS)的第一超极化率, βHRS]性质, 探讨了其作为潜在阳离子检测剂的可能性. 金属离子吸附能计算结果表明, 吡啶取代的Lindqvist型多酸配体与金属离子之间均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强度大小顺序为Ni2+>Cu2+>Co2+>Fe2+>Zn2+>Mg2+>Ca2+. 电子光谱和βHRS计算结果表明, 引入适当的供、 受电子基团对该多酸配体进行修饰可有效调节线性和二阶NLO性质; 同时, 吡啶取代的Lindqvist型多酸对7种金属离子(Cu2+, Zn2+, Ca2+, Mg2+, Ni2+, Co2+, Fe2+)表现出了不同的检测行为.  相似文献   

18.
掺铥硫氧化钇的特殊余辉性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迄今为止,稀土长余辉磷光体已见文献或专利公开报道的激活离子主要有适于紫外光激发的三价铈离子(Ce3+)和三价镨离子(Pr3+)、适于可见光激发的铕离子(Eu3+和Eu2+)及钐离子(Sm3+,Sm2+),尚未涉及到铥离子Tm3+或Tm2+.我们在Tm3+离子激活的硫氧化钇体系Y2O2S:Tm3+中发现了长余辉荧光特性.特别是在该磷光体中还发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余辉现象.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Ce3+、Tb3+、离子及Ce3+-Tb3+离子对在Sr4Si3O8Cl4基质中的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初步讨论了Ce3+、Tb3+离子之间发光敏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胶体离子超级电容器的比容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胶体离子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的超级电容器,其同时具有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高的独特优势。 目前已经发展了包括多种过渡金属阳离子和稀土阳离子,例如Mn2+、Fe2+、Co2+、Ni2+、Cu2+、Sn2+、Sn4+、La3+、Ce3+、Er3+和Yb3+的胶体离子超级电容器体系。 在电化学反应中,识别出电活性物质的存在形式对研究电极反应机理和提高比容量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主要通过对电活性物质比容量的探讨,理解这种新型胶体离子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储能机理。 评述了胶体离子超级电容器的比容量核算方式,提出了以阳离子为标准核算比容量的原因,并与传统超级电容器的核算方式进行了比较,表明胶体离子超级电容器在提高能量密度方面具有潜在优势,有望突破现有电化学储能设备的技术瓶颈,实现下一代高能量储能器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