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良好耦合有利于乡村资源要素的整合,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带动乡村经济健康发展. 本文构建了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熵值法和线性加权平均法得出浙江省整体及11个地级市两大系统综合发展水平, 借助耦合协调模型, 分析两大系统耦合协调程度. 结果表明 (1)2011—2020年浙江省两大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处于波动上升状态, 耦合协调水平由低水平协调逐步过渡到良好协调; (2)浙江省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属于乡村振兴主导型发展模式; (3)浙江省各地级市两大系统发展水平以及耦合协调水平都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 (4)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各地级市旅游资源丰度、旅游文化服务功能以及人才引入等是影响浙江省各地级市两大系统综合发展水平以及耦合协调程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新疆旅游资源类型、特征的分析、归纳,应用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对不同成因、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资源)的生命力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自然环境、人工建筑、人造景观、特殊活动等不同旅游产品(资源)在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中具有不同的生命力曲线分布.得出:新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现阶段必须以政府主导开发,资源的规划、开发除因地制宜外,要从旅游资源的成因类型特征上进行合理配置,开发是为了保护,保护重于开发.准确地把握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乌苏市南部山区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旅游区的开发区位条件、旅游环境和旅游市场进行了综合的评价,认为巴音沟风景区包括乌拉斯台休度假产品,乌斯图森林公园,布鲁浩特沟平台青少年活动基础,金三角游猎场和第三纪公园科教探险区)是重点开发区域,并对巴音乌拉斯台休闲度假产品做了比较详细的开发规划。  相似文献   

4.
库车(古称龟兹)是我国历史上古代丝绸之路北道要冲,有丰富多样和独具特色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本文着重分析该县旅游资源及其特色,阐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开发方向及目标,提出旅游资源开发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一直以来存在着矛盾的关系。作为新兴的一种旅游方式,生态旅游根本目的在于使二者达到一种平衡,本文选择典型生态旅游区的昌吉州作为研究靶区,对生态旅游在生态区开发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WebGIS和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兴技术WebGIS和虚拟现实(VR)的日益成熟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首先分析了WebGIS在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营销决策、旅游引导中的具体应用,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现实旅游中的应用,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WebGIS和虚拟现实技术为核心的旅游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并给出了实验成果.最后预测了两者在旅游业发展中应用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7.
京杭运河(杭州段)旅游资源及其旅游功能开发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分析运河杭州段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入手,对其旅游开发条件进行了评价,揭示了杭州城市旅游业发展与运河间的相互关系,提出运河杭州段旅游开发的功能定位与形象策划,并对运河各区段的旅游开发方向提出了建设的性的总体构想。  相似文献   

8.
城市旅游规划的实施困境与实施要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城市旅游规划蓬勃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施问题,针对这些具体问题,从规划层面,法律层面,管理层面,技术层面提出四方面的实施要则,以期能够更好地解决城市旅游规划的具体实施问题.  相似文献   

9.
鄱阳湖区国内旅游市场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鄱阳湖区旅游客源市场的构成、有利条件和旅游者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旅游客源市场需求变化,对旅游产品进行了细分,确定了鄱阳湖区旅游开发的主要产品,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了旅游产品经营、市场促销的方法和旅游市场分销体系建设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是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而增权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以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羌寨为例,运用社区增权理论,从经济、社会、心理、政治4个维度对当地居民的权利感知和旅游增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经济权能是最核心的维度,居民对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乡村振兴的信心较足,但由于缺乏科学的引导与管理,经济增权后劲不足;居民对社会增权的感知表现为旅游对社区凝聚力的增强作用,但由于受益机制不完善,社会去权不容忽视;居民对心理权能的感知也较明显,表现为较高的文化自豪感和通过教育培训提升自身水平的愿望,但因其综合素质跟不上旅游发展需求,心理增权尚显不足;在政治权能方面,社区实现了基本的民主自治,但多数居民并未意识到自己的“权利”状态,同时信息不对称、制度不完善等导致政治去权现象严重。基于以上发现,从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强化社区教育增能、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增权建议。  相似文献   

11.
西部民族社区在旅游开发中由传统封闭的生活空间迅速转变为开放的旅游接待场所.在该转变过程中,当地妇女的时间利用方式受到旅游开发的深远影响,而现有旅游研究并未给予过多关注.以四川桃坪羌寨为例,利用时间日志和半结构访谈法获取当地妇女的时间利用数据,在与未参与旅游妇女的对比中,研究参与旅游妇女的时间利用行为.结果表明,参与旅游妇女劳动时间的增长挤压了其生活和休闲时间;旅游开发使得参与旅游妇女扮演“双重角色”,进而承担“双重劳动”;社区旅游为参与旅游妇女协调家庭传统角色和新角色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旅游流与区域交通系统的耦合发展对区域旅游市场开发与合作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西北5省1995~2014年旅游流与区域交通系统的相关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GIS分析法,对西北5省旅游流与区域交通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间演变特征与空间格局进行了历时态与共时态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西北5省旅游流与区域交通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曲线呈现由低向高演进的态势,总体标准差均值分别为0.251和0.294,且区域内部差距逐渐凸显;(2)西北5省旅游流与区域交通的耦合协调度演变曲线呈现历时性波动上升且趋同发展态势,总体标准差均值为0.173,且区域内部差距逐渐扩大;(3)西北5省旅游流与区域交通耦合协调度类型实现了由严重失调向初级协调的转变,耦合协调度由低层次趋同向高层次趋异演变,并最终演变成"哑铃型"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3.
贯彻新发展理念需要解决城镇化中土地开发与公共品供给之间结构失衡与比例失调的问题,推动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利用浙江省2002—2016年地级市的数据,采用离差系数最小化模型对浙江省土地城镇化和公共品供给两要素间的协调度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浙江省土地城镇化与公共品供给两者之间经历了失调(2002—2003年)、过渡(2004—2009年)和协调(2010—2016年)3个阶段。2006年以来的土地城镇化速度放缓与公共品供给提速,推动了协调发展度的提升。两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度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化,浙东北地区的城市普遍优于浙西南地区。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需要分类调整要素的供给规模与结构比例,进一步提升要素间的协调发展度水平。  相似文献   

14.
组织承诺和组织有效性是组织行为学中重要的研究概念和研究对象,但应用于古村落旅游研究的还比较少.对不同经营模式下(外来资本主导型和社区主导型)古村落旅游经营户的组织承诺及旅游组织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古村落旅游经营户的组织承诺由情感承诺、继续承诺和规范承诺3个维度构成,组织有效性则由旅游发展有效性和社区公共服务有效性构成;组织承诺中的“情感承诺”在不同经营模式下存在较大差异;组织有效性中的“旅游发展有效性”维度在不同经营模式下也显著不同.此外还在因子层面研究了组织承诺对组织有效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引导旅游者实施环境责任行为是应对传统村落环境困境、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以刺激-机体-反应理论为基础,引入中介变量怀旧和调节变量道家生态价值观,用以探讨传统村落情境下旅游真实性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边界。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对宏村349名游客的问卷调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客体真实性和存在真实性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怀旧分别在客体真实性、存在真实性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关系中扮演中介角色;(3)道家生态价值观显著正向调节怀旧情绪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4)道家生态价值观分别调节怀旧在客体真实性、存在真实性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据此,应加强对传统村落资源的保护,注重打造原生态体验等,不断增强旅游者的真实性感知和怀旧情绪,进而在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中提升旅游者环境保护的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和度假休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速获得成功并在旅游业独树一帜的"洋家乐"被认为是乡村旅游和度假休闲产品的双重典型,因而全面了解其成功因素和未来可持续发展方向对我国旅游业意义重大.从游客角度系统分析了动机、感知价值和满意度对行为意愿的影响.根据对10家"洋家乐"的497位游客样本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逃离人际束缚动机、感知功能价值、炫耀价值、个人价值和独特价值对"洋家乐"游客的未来行为意愿有显著影响,满意度在其中发挥完全或部分的中介效应.最后,从"洋家乐"业主以及政府和社区居民的角度提出了"洋家乐"未来发展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探究一种既留得住“乡愁”,又能适应当代乡村居民实际生活需求与愿望的乡村人居环境发展模式,迫在眉睫.开展乡村中观空间系统研究,从“空间、实体与活动”这一反映村落空间肌理最本质的内容着手,上承宏观地理学,下启微观建筑学,实现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体系的无缝对接与整合;通过内外机制兼修,即自组织与规划发展控制双管齐下的策略实现乡村文脉传承与现代乡村人居空间环境发展的双赢.以金华曹宅古村落为例,具体阐述了理论发展模型之内容.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及PSR模型, 构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分析框架, 测算中国31个省域单元2006~2018年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2大系统的综合水平、耦合度及协调度, 并从发展趋向、耦合协调空间分异和空间类型3个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1)中国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共经历高速发展和稳定发展2个阶段; 各省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耦合程度总体较高, 协调程度总体中等, 耦合及协调程度省域差异明显. (2)中度协调生态环境滞后区和中度协调新型城镇化滞后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 低度协调区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低度耦合区则多分布在西南及西北地区; 新型城镇化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2大系统耦合协调的强弱, 因此,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依然是多数省域需要持续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