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15-^3H]青蒿酸为前体用青蒿匀聚浆体进行青蒿素和青蒿素B的生物合成.实验结果表明, 在青蒿植物由MVA生物合成青蒿素和青蒿素B的途径中, 青蒿酸是关键性中间体.  相似文献   

2.
青蒿素生物合成的研究1. 青蒿素体内青蒿酸的生物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幼苗水培法或顶株扦插法, 在青蒿植株体内以[2-^1^4c]-3,5-二羟基-3-甲基戊酸-δ-内酯([2-^1^4C]-MVA)为前体, 成功地生物合成了青蒿酸(3).  相似文献   

3.
应用幼苗水培法或顶株扦插法, 在青蒿植株体内以[2-^1^4c]-3,5-二羟基-3-甲基戊酸-δ-内酯([2-^1^4C]-MVA)为前体, 成功地生物合成了青蒿酸(3).  相似文献   

4.
应用幼苗水培法或顶株扦插法,在青蒿植株体内以[2-~14C]-3,5-二羟基-3-甲基戊酸-δ-内酯([2-~14C]-MVA)为前体,成功地生物合成了青蒿酸(3)。  相似文献   

5.
我们不久前报道由青蒿酸的11R(-)-双氢甲酯3通过2的光化反应合成了青蒿素(1),本文报道以10R(+)-香草醛4为原料合成3的结果,从而实现了青蒿素的立体控制性的全合成.  相似文献   

6.
青蒿酸(1)与抗疟新药青蒿素(2)共存于植物青蒿中,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它的结构和立体化学已经确定,并被用作合成青蒿素及其一类物的原料。本文报道以R-(+)-香草醛(3)为原料合成1。  相似文献   

7.
中药青蒿的化学成分如挥发油、烯炔、香豆素、黄酮和倍半萜类化合物等已有文献报道,其中青蒿酸(1)可能是青蒿素的生物合成前体。从青蒿提取青蒿酸后,在母液中我们分离到1lR-(-)-双氢青蒿酸(2),它可能是青蒿酸转化为青蒿素的一个中间体。本文主要报告它的分离和结构鉴定。从青蒿中提取青蒿酸已有报道,我们改用碱提取法,较简便地分离得到青蒿酸。青蒿酸的结晶原母液用重氮甲烷甲酯化,产物用制备性薄层层析分离得青蒿酸甲酯(3)及另一组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从青蒿素经六步反应转化成异氢化青蒿酸。青蒿素经酸处理得失碳倍半萜内酯3,3经硷水解再酯化生成α,β-不饱和酮酯5,然后由Wittig反应得共轭双烯酯6,用RaneyNi(W_2)催化氢化生成异氢化青蒿酸酯7,最后经硷水解得到异氢化青蒿酸8。  相似文献   

9.
青蒿素1是中药青蒿(Artemisia annua L.)中的抗疟有效成份,它具有与其他抗疟药完全不同的独特结构,近年来,李英等已报道了从青蒿素合成得一系列疗效更高的衍生物,而Schmid等和许杏祥等曾分别独立完成了青蒿素的合成。由于合成其它青蒿素衍生物的需要,我们计划发展较为实用的方法。鉴于目前易于获得天然的青蒿素,因此我们在研究全合成的同时,也探索利用由青蒿素获得接力中间体重组青蒿素和合成青蒿素衍生物。通过酸性降解研究,我们从青蒿素经两步可制得双酮酯化合物3,产率较高。该化合物保持青蒿素中原有的构型,因此是一个理想的接力中间体,本文报道由此化合物重组青蒿素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青蒿亦称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为菊科植物,我国民间用于治疗疟疾。据报道,该植物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烯炔和倍半萜内酯。倍半萜内酯有青蒿素、青蒿甲素、青蒿乙素及青蒿丙素(脱氧青蒿素)。此外,还有青蒿酸、香豆素及黄酮等。我们由山东七、八月所产青蒿提取物中分到青蒿素、青蒿甲素、青蒿乙素、青蒿丙  相似文献   

11.
青蒿琥酯的钠盐(2)是最早的水溶性青蒿素衍生物,它用于静脉或肌肉注射以抢救危重的疟疾病人[1].但它的水溶液放置不久,就水解、析出二氢青蒿素(1),引起注射困难.因此为寻找稳定的水溶性青蒿素衍生物,我们曾合成化合物3,它们的有机酸盐的抗鼠疟效果高于青蒿琥酯,但在猴疟试验中不如青蒿琥酯而被淘汰[2].考虑到不少抗疟药(如Amopyroquine 4)含有曼尼希碱[3],因此,我们又合成了一种含有曼尼希碱的衍生物5.它由二氢青蒿素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与乙酰氧基苄醇缩合,然后硷性水解得到含有酚基的青蒿素衍生物.经曼尼希反应生成目标物5.有时,粗产品中含有曼尼希碱一取代和二取代的二种衍生物,经仔细柱层析可分得纯品.这些游离碱与有机酸结合生成水溶性的青蒿素衍生物.所有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都经元素分析和光谱分析(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确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次报道从青蒿素(2)转变为△~(11(13))-脱氢青蒿素(1)的结果。青蒿素(2)在 LDA 存在下,与溴苯硒反应,得到11-苯硒基青蒿素(3)(27%)、11-溴代青蒿素(4)(15%),△~(11(13))-脱氢青蒿素(1)和△~(7(11)-脱氢青蒿素(5)(46%)。用二苯二硒的硒化反应只回收原料青蒿素。3用30%H_2O_2氧化,生成天然的1,产率95%。根据CD 光谱,推定3中的苯硒基和4中的溴原子均处于α-构型。  相似文献   

13.
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导法测定青蒿素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青蒿中青蒿素含量测定的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导法,Tris—H3BO3(H3BO3浓度为1.5mmol/L)为电泳介质,乙醇为有机添加剂,在15kV高压,pH9.0的碱性条件下柱端电导法检测了青蒿中的青蒿素含量,着重探讨了缓冲溶液种类、浓度、酸碱度及其操作电压、进样时间对检测的影响。该法的线性范围为20-280mg/L,检出限为3.2mg/L;结果表明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青蒿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入研究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疟活性和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运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以6-31G*为基组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二氢青蒿素、蒿甲醚和青蒿琥酯进行了优化计算.从分子的几何构型、NBO电荷及前线轨道能等方面分析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疟活性与结构之间的关系.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结构中的过氧桥键是其抗疟作用的活性位,O17和O_20带负电荷越多、ΔE_(LUMO-HOMO)越低、E_(HOMO)能级越高,分子的抗疟活性越强.结果表明,4种化合物的抗疟活性顺序为:青蒿素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与临床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青蒿素类似物的立体专一性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杏祥  黄大中  朱杰  周维善 《化学学报》1982,40(11):1081-1083
青蒿素(1)是从青蒿中分离到的一个具有独特结构的抗疟新药.它的结构包含一个C—O—O—C基团并连接着C—O—C—O—C的交替排列,这种特殊的结构可能与其抗疟活性有关.我们曾用青蒿酸(2)进行光敏氧化,经由⊿5-烯-4-氢过氧化物3合成了天然青蒿素B(4)[1].因而若从5得3的双氢化合物6,再经臭氧化和内分子缩酮反应,似可在C4和C6位之间架一个过氧桥,从而得到一个类似青蒿素结构的化合物.根据这一设想,我们已成功地合成了这个化合物.具有这种独特结构的过氧化物还是首次被合成.  相似文献   

16.
青蒿甲素(1)与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2)共存于植物青蒿之中,它是一个新型的失碳倍半萜内酯,其结构已经测定,本文报道它的合成. 青蒿酸甲酯(3)用间氯过苯甲酸氧化,得4α,5α-环氧青蒿酸甲酯(4).4在二氯甲烷-吡啶中进行臭氧化,得α-酮酸酯(5),产率88%.5用碱性过氧化氢氧化降解,得羟基内酯(6),产率92%.6用POCl_3-吡啶脱水,即得1,m.p.151~153℃,[α]_~(10)-40°(c 0.57,CHCl_3),与天然品的混合熔点不降低,其IR、~1H NMR、MS、TLC R_1值和GC亦完全一致. 在推定6的结构时,我们曾将5的碱性过氧化氢氧化反应分步进行.先用碱水解,结果得  相似文献   

17.
青蒿酸与抗疟新药青蒿素共存于植物青蒿中, 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 它的结构和立体化学已经确定, 并被用作合成青蒿素及其一类物的原料, 本文报导以R-(+)-香草醛为原料合成青蒿酸。  相似文献   

18.
青蒿酸甲酯(5)用NBS溴化产生的溴化物,经NaBD~3CN或NaBD~4氘解,生成[15-^2H]-青蒿酸甲酯(6),其结构由MS,^1H,^2H和^1^3C的NMR确定。(6)经水解生成[15-^2H]-青蒿酸(4),用同样方法以NaB^3H~4为氘化试剂与溴化物反应,合成了[15-^3H]-青蒿酸(1)。  相似文献   

19.
夏志强  黄敬坚  汪猷 《化学学报》1991,49(12):1514-1518
青蒿酸甲酯(5)用NBS溴化产生的溴化物,经NaBD~3CN或NaBD~4氘解,生成[15-^2H]-青蒿酸甲酯(6),其结构由MS,^1H,^2H和^1^3C的NMR确定。(6)经水解生成[15-^2H]-青蒿酸(4),用同样方法以NaB^3H~4为氘化试剂与溴化物反应,合成了[15-^3H]-青蒿酸(1)。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异脱氧青蒿素3是从 10R( )-香草醛4所得的失碳倍半萜内酯5经图式1所示的反应合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