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稀土 (La3 + ,Pr3 + )在酸性条件下与DBS 偶氮胂发生配位反应。首先对光谱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法处理从而判断出只生成一类配合物 ,进而采用线性回归法计算配合物组成、摩尔吸光系数、表观稳定常数及配位体浓度。实验结果表明 :在 1mol·L-1HCl介质中 ,La3 + 、Pr3 + 与DBS 偶氮胂形成M∶L =1∶3的配合物 ,其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 1 399× 10 5和 1 5 17× 10 5L·mol-1·cm-1,表观稳定常数logβ3 分别为 15 36和 15 34。  相似文献   

2.
利用硫化锌法火焰原子吸收间接测定胱氨酸(Cystine,Cys-Cys)。在碱性条件下,胱氨酸能与硫化锌悬浮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碱式胱氨酸锌配位化合物,在pH9·40时达到最大浓度,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最大浓度时的配合物含量,并对碱式胱氨酸锌稳定常数进行了测定和理论计算。碱式胱氨酸锌的稳定常数平均值β稳为9·916×1032,其logβ稳=32·996。表明原子吸收光谱不仅可用于微量元素的测定和有机化合物的间接测定,同时也可进行配合离子的物理形态、物理常数的研究和测定。  相似文献   

3.
稀土(La^3+,Pr^3+)在酸性条件下与DBS-偶氮胂发生配位反应,首先对光谱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法处理从而判断出只生成一类配合物,进而采用线性回归法计算配合物组成,摩尔吸光系数,表观稳定常数及配位体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在1mol.L^-1HCl介质中,La^3+、Pr^3+与DBS-偶氮胂形成M:L=1:3的配合物,其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399*10^5和1.1517*10^5L.mol^-1.cm^-1,表观稳定常数logβ3分别为15.36和15.34。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席夫碱(SALEN)与镍的配合物Ni3(SALEN)2(NO3)6·H2O及镧系镍的异核配合物Ln2Ni3(SALEN)6(NO3)12·H2O(Ln=La,Nd,Sm,Gd,Yb,Y).以紫外、红外光谱、磁化率,特别是1HNMR及EPR波谱等方法研究了它们在组成、结构和配位等方面的异同.GdNiSALEN配合物的EPR谱表明其在低温THF中呈“单峰效应”.文中讨论了配合物在不同溶剂中峰宽的相对关系、配合物晶体场强度及Gd3+周围局部对称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鲁桂  沈联芳 《波谱学杂志》1998,15(4):327-332
合成了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席夫碱(SALEN)与镍的配合物Ni3(SALEN)2(NO3)6·H2O及镧系镍的异核配合物Ln2Ni3(SALEN)6(NO3)12·H2O(Ln=La,Nd,Sm,Gd,Yb,Y).以紫外、红外光谱、磁化率,特别是1H NMR及EPR波谱等方法研究了它们在组成、结构和配位等方面的异同.Gd-Ni-SALEN配合物的EPR谱表明其在低温THF中呈"单峰效应".文中讨论了配合物在不同溶剂中峰宽的相对关系、配合物晶体场强度及Gd3+周围局部对称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0.1mol/L pH 7.2,Tris-HCl缓冲溶液和室温条件下,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差光谱研究了Ga3 与N,N'-乙烯-二[2-(2-羟基苯基)甘氨酸](EHPG)的配合反应.结果表明:Ga3 与EHPG的配位比为1/1.随着Ga3 的不断滴加,EHPG的荧光光谱在310nm处的最大荧光峰强度逐渐降低,其紫外差光谱在240nm和293nm处的吸收峰逐渐增强.当Ga3 达到一定量时,310nm处的荧光强度、紫外光谱中240nm和293nm处的吸收峰强度不再发生变化.通过计算可得:在240nm处配合物Ga-EHPG的摩尔吸光系数为ε=5.41×103 L·mol-1·cm-1,条件稳定常数为lgKGa-EHPG=22.83.  相似文献   

7.
氧化石墨烯薄片(GOSs)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片状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丰富的表面含氧官能团以及良好的光热稳定性。而稀土配合物通过无机稀土元素与有机配体的结合表现出优异的荧光特性。为了将两类材料具有的物化特性结合起来应用于紫外光谱探测领域。选取了合适的有机配体啉菲罗啉(1,10-邻二氮杂菲,phen)、2’2-联嘧啶(bpm)作为桥联分子,把氧化石墨烯(GOSs)与稀土配合物通过氢键自组装作用进行复合,制备了高效稳定可调的GOSs-稀土配合物复合荧光材料GOSs-Eu(BA)3phen和GOSs-Eu(TTA)3bpm,并且制备了相应的聚乙烯醇(PVA)共混紫外增强薄膜,对其光谱特性与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等方法,对紫外增强材料进行了性能表征。采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方法,对紫外增强薄膜进行了性能表征。此外,通过热重测试(TGA)表征了GOSs氢键复合前后紫外增强材料的热稳定性,通过荧光强度-紫外光照次数表征了GOSs氢键复合前后紫外增强薄膜的光稳定性。红外光谱分析发现,进行配位前后有机配体的特征峰产生了频移,表明稀土配合物中Eu 3+与配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配位作用。在进行复合之后,桥联配体的特征峰也产生了偏移,表明GOSs与稀土配合物通过桥联分子的氢键作用进行了进行复合。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测定结果表明增强薄膜吸收峰在200~400 nm,荧光主峰在612 nm左右,为Eu 3+特征红色荧光峰,且不同配体可以实现不同范围的吸收产生差异化的荧光表现。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清晰地展示了稀土配合物复合前后的微观形貌,即颗粒状稀土配合物附着在石墨烯薄片上。光稳定性测试表明经过GOSs氢键复合之后,Eu(BA)3phen和Eu(TTA)3bpm稀土配合物荧光材料在进行25次荧光强度测试后光漂白程度分别下降了4.26%和6.41%,提高了其光稳定性。热重测试也表明在经过GOSs氢键复合之后,稀土配合物的热稳定性有了很大提高。总之,得益于GOSs和稀土配合物的特性结合,所制备的紫外增强材料表现出优异的荧光特性与稳定性,必将在紫外探测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镧(Ⅲ)-邻氯苯氧乙酸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邻氯苯氧乙酸(HL)为配体,合成了与稀土La3+离子的二元固体配合物LaL3H2O。并对该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IR、UV、TG-DTA、1HNMR等的测试分析。该配合物属螯合双齿配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XL-200型超导NMR谱仪对镧系离子与L-组氨酸配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测得微酸性条件下的顺磁诱导位移,对这些诱导位移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各磁性核的配合物生成位移、接触位移和准接触位移,同时以准接触位移为依据,对配合物结构进行模拟,获得了有关的结构参数.并对镧系离子在磁学性质上的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DTPA双酯Gd (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弛豫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乙三胺五乙酸双酐与甘醇单醚反应,得到含多氨基多羧基双酯配体,配体与GdCl3·6H2O反应生成非离子配合物.配体及配合物用IR、1H NM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配合物的驰豫率,其中3种配合物的弛豫率比已用于临床诊断的Gd (DTPA)强,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金属离子Mn(Ⅲ),Fe(Ⅲ),Rh(Ⅲ)和Pd(Ⅱ)原卟啉Ⅸ-二甲酯(PP)和四苯基卟啉(TPP)配合物及Pd(Ⅱ)间氯四苯基卟啉(TPPm-cl)配合物的共振拉曼光谱。利用金属离子外层d电子与卟啉环的作用,解释了配合物结构灵敏带的变化规律,同时讨论了不同卟啉及卟啉环上取代基团对结构灵敏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用壳聚糖(CTS)分别与硝酸亚铈,硝酸锆,硫酸镉和硝酸铅在酸性介质中反应,制备了壳聚糖-Ce(Ⅲ)、壳聚糖-Zr(Ⅳ)、壳聚糖-CA(Ⅱ)、壳聚糖-Pb(Ⅱ)四种壳聚糖-重金属离子配合物(用通式M-CTS表示).用红外光谱(IR)、X-ray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光谱分析手段对M-CTS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在壳聚糖-Cd(Ⅱ)配合物中的配位原子是壳聚糖-NH2上的N原子,而在壳聚糖-Ce(Ⅲ)、壳聚糖-Zr(Ⅳ)、壳聚糖-Pb(Ⅱ)配合物中不仅壳聚糖-NH2上的N原子参与了配位,同时OH上的O原子也参与了配位.说明不同的重金属离子与壳聚糖之间形成配位键的配位原子是不完全相同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合成La(Ⅲ)、Gd(Ⅲ)、Tb(Ⅲ)8-羟基喹啉固体配合物,通过对其光声光谱的分析,研究了8-羟基喹啉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和驰豫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pH 7.4,0.05 mol·L-1 N-2-羟乙基哌嗪-N’-2-乙磺酸(Hepes)及室温条件下,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差光谱进行了Mn(Ⅱ)与N,N’-乙烯-二[2-(2-羟基苯基)甘氨酸](EHPG)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 Mn(Ⅱ)对EHPG荧光的猝灭为静态猝灭,Mn(Ⅱ)与EHPG形成1∶1的配合物,条件解离常数KD为1.43×10-5。紫外吸收差光谱表明,随着Mn(Ⅱ)的不断滴加其紫外差光谱在238和291 nm处吸收峰逐渐增强。经计算配合物的ε238 nm为(1.31±0.02)×104 cm-1·mol-1·L,条件解离常数KD为(1.36±0.21)×10-5。与荧光光谱结果一致且均表明Mn(Ⅱ)与EHPG结合比较弱。  相似文献   

15.
以NH4Cl-NH3.H2O为缓冲液,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荧光增强剂,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采集槲皮素、槲皮素-Sn(II)配合物溶液、槲皮素-Sn(II)-NH4Cl-NH3.H2O、槲皮素-Sn(II)-NH4Cl-NH3.H2O-CTAB溶液以及将其溶液分别静置7h和21h后的荧光光谱,并对光谱进行分析。在不加CTAB的条件下,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量加入缓冲液前后的紫外光谱。用漫反射方法测定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并对其结构进行初步分析。在缓冲液的作用下,槲皮素-Sn(II)配合物的结构发生了变化;通过分析,发现与缓冲液发生反应的主要基团为酚羟基,红外光谱中酚羟基的消失和NH4+基团的出现,说明了配合物中的酚羟基与NH4+发生了取代反应。  相似文献   

16.
以NH4Cl-NH3·H2O为缓冲液,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荧光增强剂,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采集槲皮素、槲皮素-Sn(Ⅱ)配合物溶液、槲皮素-Sn(Ⅱ)-NH4Cl-NH3·H2O、槲皮素-Sn(Ⅱ)-NH4Cl-NH3·H2O-CTAB溶液以及将其溶液分别静置7h和21h后的荧光光谱,并对光谱进行分析.在不加CTAB的条件下,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量加入缓冲液前后的紫外光谱.用漫反射方法测定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并对其结构进行初步分析.在缓冲液的作用下,槲皮素-Sn(Ⅱ)配合物的结构发生了变化;通过分析,发现与缓冲液发生反应的主要基团为酚羟基,红外光谱中酚羟基的消失和NH 4基团的出现,说明了配合物中的酚羟基与NH 4发生了取代反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合成La(Ⅲ)、Gd(Ⅲ)、Tb(Ⅲ)8-羟基喹啉固体配合物,通过对其光声光谱的分析,研究了8-羟基喹啉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和弛豫过程  相似文献   

18.
钇(Ⅲ)-环丙沙星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稀土钇离子(Y3+)与环丙沙星(CPLX)体系的荧光特性,Y3+可使体系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由此建立测定环丙沙星药物的新方法。对CPLX-Y3+体系荧光增强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系统研究了CPLX-Y3+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因素。在pH=5.5的Tris-HC1缓冲溶液中,Y3+浓度为5.0×10-5mol/L时,环丙沙星的浓度与体系的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1.0×10-9~2.0×10-6mol/L,检出限为3.1×10-11mol/L(S/N=3)。该方法可用于人体尿药浓度和环丙沙星片剂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19.
维脑路通-钼(Ⅵ)配合物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 Mo( )与维脑路通配合物的形成条件及反应机理。在 HAc- NH4 Ac缓冲溶液 (p H=3.50 )中 ,维脑路通与 Mo( )以 2∶ 1进行配位 ,表观形成常数为 1.6× 10 8。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了吐温-80水溶液中硫氰酸铋配合物的吸收光谱,最大吸收波长λmax=335nm,其摩尔吸光系数ε335=2.61×10^4,与PAR、偶氮胂(Ⅲ)与铋(Ⅲ)的配合物的ε610=2.70×10^4相近,性 种新的三元配合物,并用解释在吐温-80水溶液中硫氰酸铋为一种灵敏的显色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