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班固的人格审美意识与《汉书》的人物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班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他的人格审美意识中,儒家思想的伦理哲学决定了他的人格审美意识的道德主体性。在《汉书》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他基于儒家的哲学与人的价值论而形成的人格审美意识体系,强调了道德的主体性及整体、秩序、规范绝对服从,从而使《汉书》中的人物形象趋于类型化,限制了人物个性的充分表现。  相似文献   

2.
班固生活在经学昌明的东汉初年,他深受经学影响,使得《汉书》具备清晰的经学特质。一是强烈的等级观念。作品中无论是格局的安排、人物传记的次序还是对史迹的勾画、对人物言行的评价、对之前史作的扬弃,均依此以“礼”为核心的“三纲”“五常”为据。二是信仰君权神授,在人与人关系上,上级要求下级信仰君权神授,实际上是全民都要信仰,主要是心理上要信仰。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和中国现代悲剧《雷雨》在故事情节的设置、母题的选择等方面都有不少相似之处。本着重于两部作品在主题内容、人物形象方面的比较研究,借以阐述两在审美意识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汉书》论赞中体现的是杂糅谶纬、强调忠顺的儒家思想。具体表现为树正统和饰主阙以及自觉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同时,还显示了作者一定的思想矛盾性。这种思想立场及表现特征的形成与家庭熏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及官修史书的压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天津科技》2004,31(6):46
班固是汉代继司马迁之后的又一个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和地理学家。他与司马迁相比有几点非常类似:首先他们都是中国汉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地理学家,不过时代上略有先后,相差了177年;其次,他们都是继承父亲遗志。班固的父亲班彪,也是著名历史学家,他“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  相似文献   

6.
两汉侠文化较先秦有了大发展。《史纪》有关于侠之道德,社会背景,地域气质的记载和评价,《汉书》则提供了有关游侠的全面描述。《史记》之后,侠的道德评价体系基本确立,《汉书》之后,侠的基本行为模式大致形成。故《史记》《汉书》对中国游侠史的建立有着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图书目录,从学术源流、编纂依据、编撰方法以及分类体系和著录体例几个方面对《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进行对比分析,探求传统目录学的发展轨迹以及两《志》在目录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 《夜如年》是中国作协会员温燕霞的长篇,描写封建男权压抑与摧残下旧中国女性的悲惨境遇与悲剧命运。在创作中,作者始终以人物为中心,致力于塑造人物独特的个性。在作者笔下,豆苗、五娘、铁板嫂、阿芸婆等一群客家女性形象无不栩栩如生,血肉丰满。她们那  相似文献   

9.
西汉王子侯封地的具体地望,或者没有记载,或者《汉书·王子侯表》与《汉书·地理志》记载常常出现不一致。本文主要根据《史记》相关纪、传、表,《汉书》相关纪、传,并参考《水经注》、《汉书补注》、《史记志疑》、《汉书地理志稽疑》、《校汉书八表》等来考证《汉书·王子侯表》中几个王子侯的封地所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功利意识与审美意识的角度入手,结合杜甫的生活道路、政治理想、忧患情怀及其艺术追求、审美理想,围绕《春夜喜雨》展开个案分析,认为此诗很好地体现了杜甫功利意识与审美意识的和谐统一,并进一步认为这种方法也有助于其他作品的分析鉴赏。  相似文献   

11.
《茶馆》里的人物形象众多,但主次分明。老舍先生成功运用独到的语言艺术,写出了人物,突出了主题,取得极大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不同场次的江姐唱段的音乐戏剧性分析,展现了江姐人物形象的各个侧面,从而印证了音乐戏剧性在人物形象塑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牛虻》中译本中人物形象的删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尼契的处女作《牛虻》的主人公牛虻为影响中国近三代人的英雄人物,对二十世纪50年代初我国出版的《牛虻》译本中人物形象作一历史研究,探讨《牛虻》译本中有关人物的删节与当时受政治意识形态制约的诗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对建国时期文学翻译中的人物存在的种种偏离现象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汉书.地理志》是我国第一部正史地理志,它是班固辑录刘向的域分和朱赣的风俗并在《史记.货殖列传》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和改编而成。《汉书.地理志》将当时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区域并概述了各个区域的情况。探悉其中地理分区的依据,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地理分区思想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雷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研究者大多从社会学、美学的角度来分析它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本文从“心理分析”这样一个角度来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认为曹禺在刻划周朴园、蘩漪、周萍这三个人物时 ,明显地借鉴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手法 ,使人物形象具有心理深度和生活逼真感。从而进一步拓宽了对该剧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凝聚了作者内道外儒的人生哲理,80年代台湾赵雅芝版,2005年赵薇版电视剧的改编,对原著做出了全新的诠释,体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与审美观.对此,评论非常激烈,最集中的声音就是两个电视剧版本的《京华烟云》和原著相比,哪个版本更经典,更适合观众对原著改变的口味,新版的大刀阔斧改编是否合适,是否是观众所期待的在原著基础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这里该文将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水浒传》续书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对原著中的人物进行了合理的再塑造。或模拟继承原著中的人物性格,或对原著人物形象进行创新发展。但总体而言,民国时期《水浒传》续书对《水浒传》中人物的再塑造,并没有突破《水浒传》的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人物形象塑造的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小说史上,《金瓶梅》的美学价值是不容忽视的。《金瓶梅》塑造的人物形象真实可信,颇具活力。这些来自现实生活的人物第一次走入长篇小说的艺术殿堂;他们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呈现出多变的形象;同时觉醒的女性有了合理的追求与欲望,开始了抗争。由人物形象剖析出作者的关学观:以丑为美,形象的市井化,关注人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功利意识与审美意识的角度入手,结合杜甫的生活道路、政治理想、忧患情怀及其艺术追求、审美理想,围绕《春夜喜雨》展开个案分析,认为此诗很好地体现了杜甫功利意识与审美意识的和谐统一,并进一步认为这种方法也有助于其他作品的分析鉴赏。  相似文献   

20.
《周易》为群经之首,时时谨慎而隐晦地阐释着它的人格价值判断,其中圣人、君子和大人就成为其理想人格的宣传对象。遍观《左传》这部史传文学,晋国著名的贤大夫叔向在一系列的政治、社会等历史活动中,不仅具有过人的雄才大略,而且表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不仅可以达到《左传》宣传道德史观的要求,更是渗透出符合《周易》所强调的圣人、君子和大人等风范的理想人格范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