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艳雪 《科技信息》2013,(6):223-223,224
本文主要论述了中英诗歌中意象的异同,以及英诗在汉译时意象是如何再现的,本论文从中英文内在的本质差别论述了如何忠实的再现英诗中的意象。据笔者观察要做到全面再现英诗中的意象。  相似文献   

2.
张利娜 《科技信息》2013,(6):198-198
诗歌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语言凝练且内涵丰富,诗歌的灵魂在于诗的艺术形式,即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诗的三原则:"意美"、"音美"、"形美",诗人借此来宣泄或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本文以几首英诗汉译为例,分析译者是如何靠近原诗,从而再现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达到与原诗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3.
张楠 《科技信息》2013,(16):172-172
文学语言是民族语言的精华,而诗的语言则是精华中的精华。诗歌翻译需要把精华转换成精华,要求译者既能充分领悟原诗的语言,音韵和意境,又能用高超的艺术手段驾驭目标语。因此在英诗汉译的过程中,如何体现原诗在源语言方面体现的美尤为重要。本文选取托马斯.纳什的《春》及李云启的译本为例,分析了英诗汉译过程中体现出的音韵、意象及形式上的美学再植。  相似文献   

4.
刘鸿庆 《科技信息》2010,(8):I0161-I0162
概念整合理论是由Gilles Fauconnier提出并在最近几年得到广泛关注。Fauconnier作为该理论的创始者极大的推动了概念整合理论体系的确立和发展。本文对该理论作了一定程度上的阐述,介绍了概念整合理论的基本定义,分类以及构建原则,并尝试以该理论为依据。通过对罗伯特·佛罗斯特的The Road Not Taken汉译本的分析,试图探讨概念整合理论在英诗汉译上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从意象图式理论出发,通过对比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不同译本,尝试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英诗汉译的本质,并着重探讨用词曲体翻译英诗的优势及劣势。研究表明,词曲体相比于其他翻译文体更能准确传达和移植英诗的本质,但由于其适用文本以及对译者自身文学素养的高要求,词曲体很难广泛使用和传播。  相似文献   

6.
语音象征指的是音具有意义这样一个概念,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注意到声音象征意义的存在并进行了相关研究。英诗与语音象征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单个音和音组都具有相应的象征意义,并且音和音之间,以及语音和语篇之间都密不可分,同时,语音象征也可应用于英诗教学。  相似文献   

7.
诗歌的灵魂在于诗歌的审美韵味及其艺术形式,即诗歌的三美——音美、形美与意美。传达出原诗的审美韵味也是诗歌翻译的重中之重。然而,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显著,依附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如何在诗歌翻译中把握两种语言各自之美,将原诗的美感移植到译作之中也就成了诗歌翻译中的难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英诗汉译实例,旨在探讨在英诗汉译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译入语言的优势,运用翻译补偿手段,将原诗的音美、意美以及形美移植到译作当中。  相似文献   

8.
作为英语格律诗汉译的基础研究,素体诗的汉译策略在形式上可以设定"兼顾顿数与字数"的量化标准,还应该使译文尽可能体现句中停顿与跨行、节奏替换与缺省等原作中有意义标记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9.
作为英语格律诗汉译的基础研究,素体诗的汉译策略在形式上可以设定“兼顾顿数与字数”的量化标准,还应该使译文尽可能体现句中停顿与跨行、节奏替换与缺省等原作中有意义标记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10.
陈娟 《科技信息》2009,(30):124-124
佐哈尔在文学翻译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多元系统论",并把翻译文学纳入特定的译入语文化,探讨其在多元系统中的"中心—边缘"地位。本文试图通过对比分析《哀希腊》两个汉译本,探究多元系统论对英诗汉译及翻译策略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1.
李倩 《科技咨询导报》2010,(22):131-132
日语中有大量的拟声拟态词,表达丰富、细腻,可以生动地再现当时状态,准确表达作者的心情,使文章表达生动传神,在日语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汉语中与之对应的词较少,拟声拟态词的汉译也是日汉翻译的难点。本文试从拟声拟态词的特征着手研究其汉译。  相似文献   

12.
翻译迪伦的诗化歌词,应合理再现其美学元素。从翻译美学的视角看,迪伦诗化歌词的汉译,应匹配原曲节奏并兼顾韵式对应以再现歌词的语音美;注意优化选词以凸显歌词的文字美;利用句法变异和频度以再造歌词的句段美;充分应用移情的手段,在正确把握意蕴的基础上显现歌词的意象美。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化妆品品牌的翻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得到商家的重视。英文化妆品的品牌翻译具有明显的美学属性,译名不光选用含义美好的字眼,而且具有优美的韵律。本文将从大量实例中对其美学特征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4.
葛攀  刘洪泉 《科技资讯》2006,(18):245-246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谚语同文学作品、诗歌一样是语言的精华。谚语是在百姓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谚语是富于色彩的语言形式,一般具有生动形象、喻义明显、富于哲理的语言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谚语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翻译谚语时,仅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等价性)为前提,寻求对等的表现是不够的。译者须较多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段,力求能再现谚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只有多注意谚语字面以外所特有的语言内涵色彩,才能使译文讽喻得当,宜于说理,又不失原来谚语所具有的语言形象。这里我主要谈谈英语谚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5.
英语习语的翻译是让广大英语翻译者觉得比较困难的部分,其高度概括性和深刻寓意令译者头疼。本文通过分析英语习语来源,通过大量的习语翻译例证,提出习语翻译时的一些理解方法,从而归纳出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6.
诗歌的魅力主要来自它的语言,读者在细细品味诗歌语言的过程中,体味领悟诗中所隐含的思想、情感。修辞作为语言的艺术,更是追求较高的审美价值,达到美的境界,使人获得美的享受。英诗中修辞的运用增添了诗歌的美感和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17.
理解英语新闻标题必须了解其自身独有的语言特征,体现在词汇上主要是偏爱简单词、惯用缩略语、倾向口语化等;在语法上主要是现在时态和省略句式的普遍使用;修辞上则常用暗喻、押韵、典故、习语等修辞技巧.翻译英语新闻标题离不开对标题语言特征的了解,也离不开对翻译技巧的掌握,更离不开对时事新闻的关注和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19.
赵哲 《科技信息》2010,(31):223-223
英语小说汉译的兴起和发展与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客观历史发展紧密相关。但近现代中国小说翻译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不尽如人意。小说的翻译对译者提出比较高的要求。怎样恰当地翻译英语小说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译者应在遵守通顺、忠实原则的前提下,将原著的精神风貌,即风格展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20.
谢巍 《科技信息》2011,(30):159-159
本文以日剧台词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汉译实例进行分析探讨,探究能更好地译出原文意思的几点技巧。这对于加深日本文化在中国的受容程度、提升日汉翻译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