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化学》2009,37(1)
随着现代仪器分析的发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日趋成熟,并在科研与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基础理论,介绍了液相色谱和质谱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及工作条件、LC/MS接口、质谱信息解析;第二部分食品功能成分分析,介绍了LC/MS方法分析食品中的蛋白质和肽、低聚糖、皂苷、核苷、黄酮、维生素、甾醇等功能成分及有害残留物;  相似文献   

2.
《分析化学》2009,37(4)
随着现代仪器分析的发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日趋成熟,并在科研与生产巾发挥了重要作用。该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基础理论,介绍了液相色谱和质谱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及工作条件、LC/MS接口、质谱信息解析;第二部分食品功能成分分析,介绍了LC/MS方法分析食品中的蛋白质和肽、低聚糖、皂苷、核苷、黄酮、维生素、  相似文献   

3.
《分析化学》2008,36(12)
随着现代仪器分析的发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日趋成熟,并在科研与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基础理论,介绍了液相色谱和质谱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及工作条件、LC/MS接口、质谱信息解析;第二部分食品功能成分分析,介绍了LC/MS方法分析食品中的蛋  相似文献   

4.
《分析化学》2008,36(10)
随着现代仪器分析的发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日趋成熟,并在科研与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基础理论,介绍了液相色谱和质谱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及工作条件、LC/MS接口、质谱信息解析;第二部分食品功能成分分析,介绍了LC/MS方法分析食品中的蛋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仪器分析的发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日趋成熟,并在科研与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基础理论,介绍了液相色谱和质谱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及工作条件、LC/MS接口、质谱信息解析;  相似文献   

6.
正不久前,国家食药总局发布《食用油脂中辣椒素的测定》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本次发布的检验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要求配有电喷雾离子源。自2016年12月,食药总局发布《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规定》以来,已经有超过10项的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发布,且采用的分析方法中,液相和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比例超过50%。本次发布的检验方法的仪器与设备除采用了液相色  相似文献   

7.
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LC/ESI/MS)在蛋白质分析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LC/ESI/MS)在蛋白质分子量测定、一级结构的分析、蛋白质和多肽纯度的鉴定、肽质量酶谱、蛋白质分子内二硫键的定量和定位、磷酰化位置的测定以及在蛋白质组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二恶英类分析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倬斌  李Jun 《分析化学》2001,29(10):1222-1227
通过综合介绍国内外二恶英类物质分析研究的最新动态,包括二恶英类的前处理和气相色谱法(GC)、液相色谱法(LC)、胶束电动色谱法(MEKC)、质谱法(MS)、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和生物分析法等多种分析技术及其改进方法,指出了二恶英类分析研究工作中现存的问题,对今后的发展动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现代分析技术以仪器分析为主,大量先进的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纺织品及皮革分析。介绍了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LC)、色谱质谱联用(GC-MS、LC-MS)、原子吸收(AAS)、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OES)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纺织品及皮革分析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沃特世公司隆重发布新型WatersACQUITYQDaTM质谱检测器——能为色谱分离提供高质量质谱数据的质谱检测器。ACQUITY QDa质谱检测器经过专门设计,可作为色谱分离系统的完美补充,可以与沃特世超高效液相色谱ACQUITY UltraPerformance LC(UPLC),超高效合相色谱ACQUITY UltraPerformance Convergence ChromatographyTM(UPC2)、Alliance高效液相色谱(HPLC)、沃特世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和基于LC的纯化系统完美结合。解决了影响日常质谱应用的复杂性、仪器体积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高分离能力、高灵敏度、应用范围广和极强的专属性等特点。对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食品分析和环境分析等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中草药成分分析、中药指纹图谱研究、药物代谢研究、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西药及中成药成分分析、药物筛选研究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微囊藻毒素检测方面的各种研究方法及成果,对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毛细管电泳(CE)、薄层色谱(TLC)、生物法和生物化学法等检测方法存在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并展望了该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检测动物性食品中万古霉素药物残留的方法。用磷酸盐缓冲溶液对动物性食品中的万古霉素进行提取,经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以正离子检测方式进行质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万古霉素质量浓度在1~500μ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8。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84.8%~118.2%,相对标准偏差为2.2%~7.2%(n=5),检出限为2μg/kg。  相似文献   

14.
李丽  刘春明  吴巍  越皓  刘志强  刘淑莹  田成 《分析化学》2005,33(8):1087-1090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LC—ELSD)与电喷雾质谱(ESI—MS)联用技术对人参和西洋参中的人参皂苷类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获得了相应化合物的分子量信息;利用质谱的源内CID技术获得了相应化合物的结构信息。根据人参皂苷Rf和拟人参皂苷F11两种同分异构体在质谱中的源内CID裂解规律的不同,建立了人参和西洋参药材的LC-ESI-MS简便、准确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5.
衍生化技术用于全氟烷酸化合物色谱分析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国强  孙怀华  侯征  祝凌燕 《化学进展》2012,(10):2019-2027
全氟烷酸化合物(PFAAs)是一类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环境污染与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PFAAs缺乏紫外或荧光官能团,不能用常规的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LC/UV)或荧光检测器(FD)进行分析, 同时PFAAs难以挥发,也不能用气相色谱(GC)进行分离检测。当前定量分析环境介质中的PFAAs多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但是LC/MS法检测成本高,难以推广,还存在基质干扰效应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发展衍生化LC或GC色谱分析法用于PFAAs的分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衍生化技术用于PFAAs色谱分析的发展,通过与LC/MS进行比较,讨论了衍生化色谱分析法的优缺点、应用范围及研究意义,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湖南黑茶中水溶性成分的液相色谱–离子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LC–IT–TOF MS)快速分离和确证方法。实验用90℃热水恒温提取湖南黑茶样品中水溶性成分,采用液相色谱–离子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对其中的水溶性提取物进行分离测定。利用准确质量数匹配和自建质谱数据库检索,结合保留时间、多级质谱、特征碎片离子等信息,对湖南黑茶中的43种水溶性化合物的进行了初步确证。该法可得到黑茶独特滋味品质的特征成分,为湖南黑茶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
童国忠 《分析化学》2007,35(2):308-308
本书是集红外光谱、气相色谱等大型仪器分析技术和涂料分析技术相结合的实用型技术书籍。全书共分17章,分别介绍了气相色谱、色谱质谱联用、裂解色谱、凝胶色谱、液相色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原子吸收光谱、x射线荧光及衍射光谱、数码摄像光学显微镜、电子及原子力显微镜、热分析以及其他精密测试仪器的基本原理、测试方法,并列举了大量涂料分析方面的应用实例。本书还举例叙述了仪器分析在涂料开发研究和未知样品剖析方面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8.
GC/MS法研究焦炉烟气中多环芳烃类污染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炉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 ,但是对人类和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的主要是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1~ 3] .由于该类化合物结构复杂 ,含量不等 ,因此 ,对其进行分析测试难度很大 .近年来 ,采用色谱 /质谱 (GC/ MS)联机、色谱 /红外 (GC/IR)联机、液相色谱 /质谱联机 (LC/ MS)以及超临界色谱 /质谱联机 (SFC/ MS)等新技术 ,对环境中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取得了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定量分析结果 ,并获得了许多结构信息 .但在我国 ,只对个别地区进行了研究 [4~ 6] ,目前还难以普遍实现 .本文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 ,对鞍山钢铁公司炼焦…  相似文献   

19.
童国忠 《分析化学》2006,34(9):1302-1302
本书是集红外光谱、气相色谱等大型仪器分析技术和涂料分析技术相结合的实用型技术书籍。全书共分17章,分别介绍了气相色谱、色谱质谱联用、裂解色谱、凝胶色谱、液相色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原子吸收光谱、X射线荧光及衍射光谱、数码摄像光学显微镜、电子及原子力显微镜、热分析以及其他精密测试仪器的基本原理、测试方法,并列举了大量涂料分析方面的应用实例。本书还举例叙述了仪器分析在涂料开发研究和未知样品剖析方面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分析化学》2007,35(8):1024-1024
该书主要介绍了色谱-质谱、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色谱-原子光谱和色谱-色谱联用技术。该书简述了质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原子光谱和核磁共振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与色谱联用时对接口的一般要求。该书内容丰富,包括:液相色谱-质谱、毛细管电泳-质谱、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液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薄层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色谱-原子光谱等联用技术,以及液相色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气相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不同的分离模式色谱联用技术的应用实例。该书是《色谱技术丛书》之分册,在第一版基础上作了修改和充实,补充了新近发展的仪器、技术与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