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固体吸附式制冷是一种可直接利用余热作为驱动热源和使用天然制冷剂的制冷方式,它对环境保护与节约能源具有重要意义,吸附式制冷技术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普遍关注的一个学术方向。其中,采用其他以热能为动力的制冷循环方式与固体吸附式联合制冷在制冷领域已成为一个重要方向。首先介绍非单一吸附式制冷方式的总体研究进展,随后对其未来研究和应用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吸附式空调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引言近年来固体吸附式制冷或热泵得到了制冷工程研究领域的普遍关注,已有各种吸附式制冷机/热泵被开发研制的报导,其中大多数是活性炭一甲醇、分子筛一水、硅胶一水、氯化钙一氨以及金属氢化物一氢等。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太阳能热利用的间隙式制冷机[‘]、回热型循环制冷机[‘]和复叠式制冷系统[’]。新的热力循环,如热波型制冷循环l‘]和对流热波型制冷循环问也在不断研究探索之中。对吸附式制冷的研究兴趣主要在于这种制冷方式没有CFCS方面的问题、其价格效用比高、结构简单、与吸收式制冷系统比不需溶液泵或分馏装置,另外它…  相似文献   

3.
二级吸附式制冷循环是降低吸附式制冷机驱动热源温度的有效措施,但是存在传质性能下降的问题。通过一级、二级循环吸附剂循环吸附量分析发现,不同循环采用不同吸附剂,可充分挖掘不同吸附剂吸附性能潜力,能够解决二级吸附式制冷循环系统采用单一吸附剂造成传质恶化的局面。本文选择沸石FAM-Z01、活性炭分别为一级、二级循环对应的吸附剂,建立不同吸附剂二级吸附式制冷循环系统,并开展系统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低品位热能驱动的绿色制冷技术,吸附式制冷吻合了当前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总趋势.文中对所设计的氯化钙-氨吸附制冷管在不同热源温度和冷却方式下分四种情况进行了性能试验:200℃热源温度水冷、200℃热源温度空冷、350℃热源温度水冷和350℃热源温度空冷.按照制冷的速率、可获得的最低制冷温度和制冷温度在0℃以下可维持...  相似文献   

5.
高性能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与供热联合循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电加热器为热驱动源,对所提出的太阳能供热与制冷联合循环的复合机系统进行了实际测试及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供热与制冷联合循环的复合机装置,能有效地应用于太阳能为驱动源的固体吸附式制冷装置之中,并在制冷的同时对外供热,系统的总能利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为太阳能制冷技术的有效利用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针对吸附式制冷机组制冷量输出的波动性和间歇性的问题,通过动态模拟,对吸附式制冷机组错相群组运行的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系统的能量特性以及相位差、机组数量和蓄冷设备容量的影响等问题,并得到了最佳相位差、最优机组数量等重要参数。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吸附制冷机组群组运行的系统设计和运行控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内燃机车司机室吸附式空调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系统是一种采用分子筛-水吸附式制冷原理、以内燃机排气的余热驱动的新型空调系统。制冷系统为单吸附器结构,并通过蓄冷器,实现向内燃机车司机室连续、稳定地供冷。本文阐述了内燃机车司机室吸附式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及部分实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
导热高分子/沸石复合物强化固体吸附热传导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引言固体吸附式热泵是一种以热能为动力的能量转换装置,在强调环境保护,避免破坏臭氧层的当前,吸附式热泵作为一种替代氯氟烃的制冷供热系统,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但在研究进程中,各国研究者们遇到的共同问题是其固体吸附床传热传质速度太慢,从而引起吸附式热泵循环周期长,能量转换效率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吸附床所采用的粉末多孔无机介质(沸石)的导热系数较低。为提高吸附剂的导热性能,意大利Cacciola[1]等人在吸附剂颗粒中加入铝粉或铁粉,但由于是物理混合,加入量较小,不能形成高导热的连续相,总…  相似文献   

9.
针对100℃以下温度低品位热能的利用,提出二级吸附式制冷循环,建立吸附性能测试实验台。分别以氯化钙与氯化钡作中温盐与低温盐,测试当冷却温度为30℃时,不同热源温度与不同蒸发温度条件下吸附剂的循环吸附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二级吸附式制冷系统的性能。研究表明,二级吸附式制冷循环能够满足全年冷冻工况的应用,并且当热源温度、冷...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一种以吸附式制冷单元为高温级、以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单元为低温级的复叠式多效制冷循环.通过热能在系统中的分级与多效利用,可提高制冷系统COP.在该循环中,吸附式单元工质对的温度高于200℃时,也不会产生腐蚀作用,因而是一种工艺上易于实现的新型制冷循环.  相似文献   

11.
回热型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实际循环与循环周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前言在吸附式制冷系统中,许多因素影响着系统的实际运行,包括运行工况、实际循环与理想循环的偏离程度、循环周期以及工质对的匹配等。要进行系统的设计,并最大限度地利用所设计的机组,就必须首先考虑这些因素。本文以连续回热型吸附式制冷系统为例,分析了系统运行的循环周期,以及实际循环偏高理想循环这两个主要因素,得出了相应的结论。2连续回热型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实际循环和理想循环基本的回热型吸附式制冷循环包括两个吸附器,它的流程图见图1。在这个系统中,阀A、B、C、D交替开启关闭,吸附器1和吸附器2分别加热和冷却,使…  相似文献   

12.
吸附制冷中的蓄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一台余热驱动的带有水蓄冷器的单吸附器吸附空调系统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了系统的吸附制冷过程和水蓄冷器的作用与影响,并对该吸附制冷系统中的吸附式蓄冷这种无能量损失的蓄冷方式的放冷过程进行了实验分析,比较了蓄冷式系统和双吸附器连续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TK511.3 2005010490 太阳能冷管的研究及其进展=Research of solar cooling tube and its advancement[刊,中]/刘震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30)),徐海峰…∥太阳能学报.-2004,25(1).28-32 太阳能冷管以沸石分子筛-水为工质对,在一根玻璃管内完成吸附式制冷循环,一根冷管即为一个制冷单元, 成功地解决了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技术难以转化为成果的  相似文献   

14.
评价吸附式制冷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COP与SCP等参数,其中SCP是单位吸附剂质量的制冷功率。SCP的计算包括按照单床运行进行计算以及按照多床循环进行计算等方式,这些计算值所代表的物理意义并不相同,本文通过对吸附式制冷不同循环方式中SCP物理意义的分析,更加明确了SCP不同计算方式所适用的场合及所代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中吸附床的有效传热,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较高导热系数和较快吸附速度的固化块状活性炭,并对其物性和吸附性能进行实验研究.针对采用不同材料配比的块状活性炭,测试了活性炭-甲醇在吸附温度35℃,蒸发温度3~5℃条件下的吸附性能曲线,对比分析了粘结剂比例、固化密度及不同的床换热条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由此给出了块状活性炭作吸附剂时的合适的粘结剂比例、固化密度、吸附制冷循环中的循环吸附量和循环时间.  相似文献   

16.
连续回热型吸附式制冷机的改进及运行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吸附式制冷的循环类型有基本型、连续型、连续回热型、热波型、对流热波型山。目前真正成功的样机只有基本型、连续型和连续回热型,对热波型和对流热波型的研究主要是理论模拟性的,近来我们的热波型样机和理论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要实现假想的条件是十分困难的[1-2]除非大幅度减小热/冷媒流体的流量以减小能量密度为代价问。我们已研制了一台热波型活性炭一甲醇吸附式制冷机[2](采用螺旋板式吸附器),96年针对热波型样机的问题作了全面的热力循环回路的改造,实现了日制冰13余公斤的成效[4],经进一步改进97年又达到了日制冰30余公…  相似文献   

17.
吸附式制冷是一种适合于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低品位能源驱动的节能环保型制冷技术。以活性炭-甲醇工质对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带有分散到吸附剂中的矩形支管、刺孔膜片式吸附质管的壳管式吸附床,定性研究了扩散通量和扩散传质系数之间的关系及其传质特性;同时,通过分析吸附床的导热性能,进行了吸附质管制作材料(不锈钢、铝合金、铁皮)的导热性能测定试验。试验表明,铝合金材质(膨胀系数较大)的导热性能较好,可以作为吸附质管制作材料的最佳材质,有助于为促进吸附质的传质扩散、优化吸附床的结构设计及改进生产工艺等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新型平行流铝扁管吸附床结构,搭建了吸附式制冷实验台。通过实验研究不同运行参数下的吸附式制冷系统性能差异,比较不同热源和冷源温度、换热流体流量下吸附式制冷系统COP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冷、热源温度为10℃和60℃,换热流体流量为0.26 kg/s时,新型吸附式制冷系统COP达到最大值0.35。当冷源温度在20℃附近时,增大热源温度可有效提高吸附式制冷系统COP,并且换热流体流量越大,增加的幅度越明显;当换热流体流量在0.13~0.26 kg/s范围内时,系统COP随着冷源温度的增大剧烈下降,并且换热流体流量越小,下降趋势越显著;当热源温度在55~60℃范围内时,COP随着换热流体温度的增大明显增大,并且冷源温度越高,COP增大的趋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1前言在吸附式制冷系统的理论运行研究中,很少考虑吸附床材料的影响。实际上由于吸附式制冷系统的非连续性,吸附床材料的热容对实际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个影响体现在系统不断地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所损失的吸附床材料的显热热量,这个热量的大小直接受吸附床本身设计的影响,另外还受到系统运行过程的影响,如:系统运行的解吸温度、回热所进行的程度等。由于该系统中通常所用的吸附剂均属多孔性材料,其特点是热导率小,密度低,要满足一定的制冷功率,所设计的吸附床往往很大,另外为增强吸附床内的热传递,加快吸附床的冷却…  相似文献   

20.
氩气、氮气来源于空气,都不与药品中热敏性成分起反应。吸附式流化床冷冻干燥设备简单、节能,而且冻干产品品质与真空冷冻干燥接近。分析了应用在流化床冷冻干燥装置上的制冷循环,对氩气、氮气作为工质应用于该系统的性能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