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教育工作者是否应具备.相当的哲学素养?1985年在曼谷举行的亚太地区理科教育会议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理科教师必须通过“科学哲学”课程,日本著名学者泽田利夫的报告《探索今后的数学教育方向》(1985)强调指出:数学教育工作者“不要忘记数学哲学!”数学的本质是什么?数学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对这些数学哲学问题的认识无疑在影响着数学教育工  相似文献   

2.
一、数学本质是什么数学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从不同的角度看数学,便对数学本质有不同的认识。从宏观上看,数学本质就是数学观问题,即“什么是数学”。“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恩格斯)这是对数学研究对象的一种经典的解释。《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沿用此说: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相似文献   

3.
数学观就是一个人对“数学是什么”的观念或认识,其内涵十分丰富,一个数学工作者的数学观念将直接影响到他从事数学研究的方式,同样,一个数学教师的数学观也会在他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并最终影响到学生数学观的形成,因为,数学课堂本质上是一个环境,学生的数学观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学校的数学教学应该反映数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对数学本质特征的若干认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什么是数学 ?这是任何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只有对数学的本质特征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才能在数学教育研究中把握正确的方向 .1 数学 ,其英文是mathematics,这是一个复数名词 ,“数学曾经是四门学科 :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 ,处于一种比语法、修辞和辩证法这三门学科更高的地位 .”[1 ] 自古以来 ,多数人把数学看成是一种知识体系 ,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形成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总和 ,它既反映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认识 ,又反映了人们对“可能的量的关系和形式”的认识 .数学既可以…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知道,要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在于能否把这个数学问题“看破”.而所谓的“看破”,就是把握解决问题的核心与关键,也即揭示问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华佳 《数学之友》2020,(4):56-58,60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理解并掌握数学内容,获得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然而在实际数学学习中,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学生只掌握结论,忽略结论背后隐藏丰富的数学思维活动;仅认识符号,不理解其真正的含义;只会解与例题相似的题目,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尝试分析学生数学思维“瓶颈”的成因,寻找突破“瓶颈”的方法,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应用数学思维方法,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更好地领会数学本质.  相似文献   

7.
变式教学是利用变式方式进行教学,一般有概念性变式和过程性变式.概念性变式是利用概念变式和非概念变式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使学生获得对数学概念的多角度理解,进而建立新的概念与已有概念的本质联系;过程胜变式是通过变式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从而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因此,变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技能和思维训练的重要方式,通过对数学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变式探索研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索“变”的规律,从而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什么 ,对人类文明发展有怎样的贡献 ?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又是一个深受误解的问题 ,要引起全社会对数学教育的重视 ,要明白数学教育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 ,首先应对这个问题有清醒的认识 .一、数学———理性思维的基本形式人类认识的发展基于经验的积累和理性的思维 .单靠经验的积累 ,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前进 ,不可能有认识上的重要突破 .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 ,经过理性的思维才能产生伟大的飞跃 .许多人虽然清楚地看到科学发展所引的现实生活的变革 ,却忽视或忘记了理性思维所起的主导作用 .重视“硬件”却忽视更为重要的起着主导…  相似文献   

9.
“这是什么”和“它怎么样”是每一门科学中的两个基本问题.数学中经常用定义来界定一个概念,以此告诉人们“这是什么”;也经常用定理来阐述一个规律,以此告诉人们“它怎么样”.不仅如此,数学是一门重视推理过程的学科,不只是呈现“是什么”和“怎么样”的结果,而常常是将这两个问题串起来,形成“→怎么样→是什么→又怎么样→又是什么→”的一个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象与变换是两个决定性的因素,它们确定了数学的具体内容.换句话说,数学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是数学对象在变换过程中的不变性.  相似文献   

10.
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  相似文献   

11.
数学解题教学与数学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世球 《数学通报》2004,(11):17-19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只有通过问题的解才能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又只有在充满兴趣的情境下才能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只有在数学美的氛围中才能对数学解题充满兴趣.什么是数学美呢?它就是数学的优美感.数学家庞加莱说:“数学的优美感,不过就是问题的解答适合我们心灵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满足感.”  相似文献   

12.
解题是数学教学永恒的主题.而怎样训练数学思维?这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一个大的课题.本文笔者通过对一些常见的典型数学问题的本质性的挖掘与分析,提出一些解题的思维策略和解题技法,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数学创新思维的灵魂是灵活性,如何发现或检测中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呢?关键看数学命题是否能通过设置新颖问题情境来体现这种灵活,而这种新颖问题情境将数学本质隐藏其中,要求学生充分挖掘其中的信息,发现其中的数学本质.2006年各地高考试题中就出现了许多具有此类闪光点的题目.  相似文献   

14.
刘金山 《数学通报》2007,46(4):46-49
所谓辩证思维就是用辩证法去揭示事物的本质.数学中充满着矛盾,同时也处处渗透着辩证法.“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数学教学的一个最基本的形式.在解题数学中,教师若能不失时机地运用辩证法的观点阐述问题,引导学生用辩证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科学的世界观,而且使解题思路宽阔,解题方法易求,是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1动与静“动”与“静”,本来就是相对的.动中求静或静中求动,动静互换,往往可以将关系复杂,规律不明显的问题转化为关系简单,规律明显的问题.图1例1如图边长为Q的等边△ABC的二顶…  相似文献   

15.
兰诗全 《数学之友》2022,(15):48-50
“为思维而教”.数学教学要深刻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插上思维飞翔的翅膀,沟通数学问题内部多层次的联系,让学生对问题“不仅知其然,更知所以然”,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深入数学问题的本质,激活学生思维?结合例子谈“三点”做法.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和研究中我们常提及“数学本质”,2019年第6期《数学通报》刊登了“数学教学如何突出数学本质”(下称文1)和“把握本质精心设计”(下称文2)两文,读后受益匪浅.那么,什么是数学本质?教学中如何把握数学本质?  相似文献   

17.
用数学美的思想方法指导解题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策略。在解题过程中数学美的思想能启发引导我们去进行直觉思维,使思维过程跃过分析推理的细节,凭感觉去发现问题的内在联系。所以,“美的观点一旦与数学问题的条件与结论的特点结合,思维主体就能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产生审美直觉,从而确定解题的总体思路或入手方向。”一、追求简洁美,探索解题捷径简明就是一种美。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说:“算学中所谓美的问题,是指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所谓美的回答,则是指对于困难而复杂的问题的简单回答。”有  相似文献   

18.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对象的本质认识,对数学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建立数学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数学思想的培养,数学的能力才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才能使学生受益终身.数形结合思想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通过数形转换,“数因形而直观,形因数而入微”,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它是数学的规律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数学与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锋  王尚志 《数学通报》2005,44(4):19-21,18
在这一轮课程改革中,“数学与文化”成为了数学和数学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许多数学和数学教育工作者已经在思考和研究这个问题,在即将推行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的要求把“数学文化”贯穿高中课程的始终.对于涉及“数学文化”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应该承认还没有讨论得很清楚,  相似文献   

20.
数学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象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门学科都在积极地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研究本学科所关注的重大问题,科学的数学化趋势越来越显示出数学的重要性。同时,数学又是基础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数学的学习,不仅能使受教育者更好的掌握一个强有力的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工具,而且还训练人们的思维,培养和发展人们的科学思维方式。所有这一切,迫切的要求人们(特别是数学及数学教育工作者)积极关注“数学教育”这一崭新的研究课题。 本文试图通过对若干个国家数学教育目的发展演变历史的研究及比较,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人的自由成长规律等角度出发提出一个中学数学教育目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