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厦门港浮游硅藻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3年1月至1984年12月,每月在满潮时用GG25号筛绢制的浮游生物拖网采集,采到硅藻51个属162个种和变种,其中新种1种,新变种1种和在我国首次记录的3种(另文整理)。每个样品鉴定500个细胞(如果优势种的细胞个数超过50%,则鉴定1000个细胞),计算各种所占的%,20%以上的作为优势种,5~20%的为丰富种(Tab),种群结构分析采用种类多样性指数H和种类均度指数J。  相似文献   

2.
贝江硅藻生态群落特征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贝江流域13个样点进行硅藻采样,共发现82个硅藻种类.通过对贝江流域硅藻种类丰度和硅藻群落生态特征进行分析,平时村、怀宝镇和落久3个样点受到了一定的污染,而其它样点都是属于清洁水体.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对13个样点进行水质评价,也发现除了平时村、怀宝镇和落久3个样点属于β-中污带水体,其它样点都属于寡污带水体,与硅藻群落生态特征的分析结果一致.同时对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贝江流域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表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是可以用来评价贝江的水质情况.  相似文献   

3.
海洋微藻分类生态及生物活性物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海洋微藻是海洋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它们的盛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整个海洋生态系的生产力,因此,与渔业资源、水产养殖、环保、地质等密切相关;海洋微藻的分类和生态研究是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的基础。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陆地资源的衰竭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海洋微藻资源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利用微藻资源及微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等方面研究得到了科学家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海洋微灌资源丰富,过去对海洋微藻的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这些成果的应用和开拓新的研究课题是目前海洋微藻研究的2个重要方向。厦门大学在海洋硅藻研究方面的成果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在分类生态基础上,不断开展新的研究,在海洋微藻分类学和生态学、微型硅藻和微型浮植物生态、海洋微藻生物活性物质、微藻生物分子标记物、微藻胞外产物、及有害赤潮微藻的分离培养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随着海洋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一些海洋大项目(LOICZ,JGOFS)的实施,海洋生态学家在重新构建海洋食物网时发现,海洋藻类分泌的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s)是海洋碳的一个重要来源,它们可能直接参与海洋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微食物环的组成、藻-菌及藻-藻的相互作用等过程,因而藻类胞外多聚物的研究引起了海洋学家的高度重视,成为当前海洋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硅藻是海洋藻类中最重要的一大类群,也是海洋近岸水体中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具有种类多、数量大、繁殖快等特点,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表明,许多硅藻(包括浮游硅藻和附着硅藻)在其生长过程中均能生产分泌胞外多聚物(EPSs),它是硅藻生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海洋生  相似文献   

5.
海洋浮游硅藻胞外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浮游硅藻胞外多糖是其在生长过程中向外界环境所分泌的胞外产物中的一种,在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制药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海洋浮游硅藻胞外多糖生物量的影响因素,胞外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胞外多糖的成分分析与结构修饰及其药理学活性研究等进行了综述,并展望其在海洋生物制药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北部湾海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海域之一,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生物资源。北部湾还蕴含着极丰富的微生物资源,是新物种、新基因、新药物、新生物材料的潜在来源。为更全面地了解北部湾海洋微生物的研究现状,促进北部湾海洋微生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本文综述了北部湾海洋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和代谢产物活性成分多样性,为深入研究北部湾海洋微生物,开发和利用北部湾海洋微生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有机污染对嘉陵江南充段硅藻多样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了嘉陵江南充“段5个城市15个采样点藻类样品,研究城市有机污染对硅藻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污染程度的增加,导致硅藻物种数减少、细胞密度增加、多样性指数值和均匀度指数值降低;硅藻群落相似性聚类图表明,15个采样点根据有机污染程度及水质状况分成3类,B-7.5由清洁水体的LZ1,LZ3和NB1组成,C-7.5由污染较严重(α-中污)的NC2和NC3组成,A-7.5主要由污染较轻(β-中污或微污)的LZ2,NB3,NC1等10个采样点组成;聚类结果与其它指标及实际观测的水环境状况相吻合,较好地揭示了有机污染对硅藻多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浮游硅藻的多样性,丰富南极硅藻研究的数据,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团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在该半岛设置了10个采样点,进行了定量(600 m L)采样,并利用硅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对其水质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硅藻75种,未鉴定出11种。硅藻总细胞密度为1.64×10~5~2.06×10~5ind/L,平均细胞密度为1.85×10~5ind/L。优势种为极细舟形藻(Navicula perminuta)、冰川舟形藻(Navicula glaciei)、南极楔形藻(Licmophora antarctica)、南极海链藻(Thalassiosira antarctica)、Pseudogomphonema kamtschaticum、碎片菱形藻(Nitzschia frustulum)和Thalassiosira cf.maculata共7种,平均优势度为0.06。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1.33~2.13,平均值为1.60。均匀度指数变化在0.48~0.76之间,平均值为0.58。因此,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浮游硅藻的生物多样性较好,该地区水体质量总体为β-中污,贫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物群落结构的生态水文特征,特别是水深梯度下的硅藻生物群落差异为研究历史水位变迁提供了重要依据,亦为水质生物监测的合理采样水深提供参考意见.通过采集金鸡滩库区不同水深下的附生硅藻,研究了喀斯特地区水深梯度下的硅藻分布特征,探讨了金鸡滩库区硅藻种属对水深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曲壳藻属是该库区的绝对优势种,在2.2m深处达到峰值;在水深梯度上,桥弯藻属和脆杆藻属的丰度减小,异极藻属和直链藻属的丰度增加.硅藻的生态类群特征为:硅藻种群的耐污性和N-异氧类群增加,营养偏好和pH偏好呈波动变化,盐度偏好变化不明显.在不同水深下,各指数的相对离散程度很低,认为在合理水深内的生物采样对水质生物评价影响较小;在响应水深梯度上,SHE是所有生物指数中较理想的.该研究结果为重塑本地区的古水位、古洪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硅藻生物监测水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硅藻种类多,粒径分布范围广,其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海洋环境的稳定性,而硅藻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受温度、盐度和营养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探明营养盐结构与硅藻多样性指数的关系,本研究于2016年夏季采集东营广利港海区38个站位的水样,分别使用锌镉还原比色法、奈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次溴酸盐氧化法和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硝...  相似文献   

11.
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过去和现状。阐述了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学说的基本原理,剖析了我国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存在的不足及与国际研究的差距,提出了海洋底栖生物研究的前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隐种广泛存在于各类海洋生物中,尤其是底栖无脊椎动物.然而,海洋终生浮游生物由于具有较强的扩散能力,往往被视为生物多样性低、物种形成慢.本文就海洋终生浮游生物隐种与物种形成的研究作一综述.基于研究的38个种类,结果表明:1)海洋终生浮游生物普遍存在隐种,其物种形成要比想象得快;2)由于引种的广泛存在,形态种生物多样性无法反映海洋终生浮游生物真正的物种多样性;3)地理隔离有助于海洋终生浮游生物隐种的形成,但异域物种形成的作用仍值得商榷;4)生态物种形成很可能是海洋终生浮游生物物种形成的主流模式.海洋终生浮游生物强基因流下快速的物种形成有悖于生物进化常理,解决该悖论将有助于我们对海洋物种形成和生物多样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海洋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位置以及人类历史活动道路的"路径锁定"性等决定了我们应慎重选择海洋技术创新模式,实现海洋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要实现海洋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必须在扬弃传统技术创新模式的基础上,坚持平衡好创新主体的"理性生态"、合理使用和保护海洋、倡导海洋消费的生态化等原则。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本体知识表示,构建了海洋生态本体,对海洋生态领域的概念、属性、关系等知识进行了规范化描述。建立了海洋生态领域知识规则库,用于本体知识推理。设计了一个基于JenaAPI的、支持OWL本体查询和推理的知识管理系统,实现了海洋生态知识的知识查询和初步的海洋生态危机预警功能,解决了海洋生态领域的知识共享和交互问题,为海洋生态的相关服务提供了语义层次的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5.
文中分析了厦门港杉木挂板(月、季板)上附着硅藻的周年(1986-12~1987-11)样品,同时进行了附着初期演替试验。共鉴定出附着硅藻80种和变种,隶属31属,优势种为多枝舟形藻(Navicula ramosissima)和狭窄双眉藻(Amphora angusta),附着量年高峰出现在秋季9月,为2×10~6个/cm~2;演替过程试验表明:水中附着的种类(舟形藻属(Navicula),双眉藻属(Amphora)先于竖直附着的种类(菱形藻属(Nitzschia)、针杆藻属(Synedra))附着,附着量在7~14 d之间递增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6.
休眠期是甲藻和硅藻抵御外界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有效的生理反应机制,也是许多赤潮藻生活史中的一个重要生活阶段.从生态分布、生态作用尤其是在赤潮生消过程中的作用等角度简述了海洋浮游甲藻和硅藻休眠期的生态学的研究情况,并对二者的生态学特征进行比较.甲藻孢囊和硅藻休止细胞在海洋沉积物中的丰度有明显差别,前者较后者具有更明显的季节性萌发能力.温度和光照是影响二者萌发的重要生态因子,温度是甲藻孢囊萌发不可或缺的因素,而光照是硅藻休止细胞萌发的触发因子.二者在种源策略和生态特征上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群落演替模式和引发藻华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分析广西北部湾港口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港口建设对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并结合广西自身特点,提出相应防治海洋生态环境污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海盐田中的嗜盐真菌类型及其抗肿瘤作用,采用稀释涂布法和平板划线法分离海盐田中的可培养真菌,并基于ITS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通过FGFR2过表达和未过表达的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评价真菌的抗肿瘤作用。本研究分离得到11种嗜盐真菌,隶属于3科4属。真菌Epicoccum sorghinum(编号GXIMD02001)的提取物对FGFR2过表达的乳腺癌细胞MDA-MB-231-(S252W)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11.02 μg/mL,而对FGFR2未过表达乳腺癌细胞MDA-MB-231几乎没有抑制活性,该提取物在1 mg/mL浓度下对FGFR2蛋白激酶活性抑制率为91.5%;两株真菌(编号GXIMD02004和GXIMD02009)对FGFR2表达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DA-MB-231(S252W)增殖抑制的IC50为11.94-16.41 μg/mL;5株真菌的IC50为219.2-449.7 μg/mL。嗜盐真菌(编号GXIMD02001)是首次报道具有靶向FGFR2抗肿瘤作用的海洋真菌,部分嗜盐真菌具有较好抗肿瘤作用,本研究为北部湾海洋微生物来源的抗肿瘤药物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海洋微生物抗肿瘤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从海洋微生物中已分离到许多结构新颖的抗肿瘤活性物质。对来自海洋放线菌、海洋真菌及海洋细菌中的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