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内燃机冷热电联产系统典型变工况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恒转速内燃机典型变工况解析式,结合产饱和蒸汽的单压余热锅炉的变工况解析式及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变工况修正DOE-2模型,研究内燃机冷热电联产系统变工况特性.内燃机负荷减少,总能利用率Z、当量(火用) 效率ηex、经济(火用)效率θ、相对节能率FESR及制冷机组性能系数COP先增加后减少,存在最大值;当负荷过低时,...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量实测数据总结出发电内燃机的典型变工况特性曲线,并给出相应的公式.结合饱和蒸汽余热锅炉的变工况特性解析解,对内燃机热电联产系统的变工况特性进行了分析:逼近温差ΔTa和相对蒸汽产量随负荷降低而减小,总能利用率、当量(火用)效率和经济(火用)效率随负荷减小先增后减,存在一个最佳值,该值对应内燃机最佳工作状态.余热锅炉蒸汽参数越高,变工况时ΔTa越低.与单轴燃气轮机热电联供装置相比,内燃机联产系统的ΔTa在低工况下更易变为负值,原因为前者在降负荷时烟气流量略增加,而后者降低.ΔTa变负会对余热锅炉有重要影响,内燃机进行热电联产时要注意其安全运转问题.  相似文献   

3.
开式循环吸收式热泵系统变工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式循环吸收式热泵是用于燃气潜热及水回收的新技术.本文建立了开式循环吸收式热泵系统变工况分析模型.首先,在设计条件下,进行了系统设计及性能模拟;其次,在系统确定条件下,改变输入参数,进行了系统变工况性能的分析.结果显示,在选择参数变化范围内,系统性能变化不大,运行比较稳定,变工况性能较好.烟气温度、流量及冷却水温度、流量增加时,系统性能系数及水回收率变化相反,实际过程中可以作为互相调节的参数,简化了调节手段.输出热负荷相同条件下,烟气湿度增加时系统性能变化较小,系统变工况性能最稳定,最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单轴恒速回热燃气轮机的变工况解析特性及初步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给出单轴恒速回热燃气轮机变工况特性的显式解析解,并且总结了其变工况的典型情况;发现当对所有参数都用与其设计值的比值表达时,燃气轮机效率可以基本总结为单一曲线,并定量论证了恒速单轴燃气轮机采用回热后变工况效率反而相对有所下降。利用得出的解析解,还对采用回热的经济评价给出了初步分析,给出了采用回热合适与否的判别公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变面积槽式太阳能卡琳娜循环的热力性能,用以解决低辐照无法利用以及变辐照条件下卡琳娜循环变工况运行的问题。新系统主要包括两部分:可变镜面积抛物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和可变流程卡琳娜循环。随太阳辐照强度减小,集热温度不变,透平入口温度不变,通过改变扩展聚光镜有效集热面积,维持集热量不变,减少变工况运行;当扩展聚光镜已经全部展开至主聚光镜两侧,而太阳辐照强度继续减小,需降低集热温度和传热介质进出口温差,降低透平入口温度,调整卡琳娜循环流程和主要参数。结果表明,新系统能够增大可利用的太阳辐照强度范围,维持集热场有效热能不变,减少系统变工况运行。  相似文献   

6.
基于热经济学结构理论的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热经济学结构理论为基础,针对采用燃气内燃机发电、吸附制冷机提供冷量的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建立了基于燃料-产品定义的热经济学模型,量化了系统内各设备间的生产交互关系.根据实验结果,利用??成本分析方法评价了系统在冷电设计工况以及变工况下的生产性能.结果不仅反映出热经济学结构理论是一种强有力的评价复杂系统性能的工具,而且证明吸附制冷机高效利用了系统中的低温余热.  相似文献   

7.
程志伟  卢义刚 《应用声学》2019,38(3):345-350
在实车怠速工况下的噪声振动性能评价过程中,燃油系统是发动机诸多子系统当中一个重要的声源。针对这一子系统产生的车内脉动噪声偏大的问题,总结出了对燃油类液体的脉动噪声振动控制机理、原因及诊断方法。首先,采用在燃油轨内追加阻尼器的方案很好地抑制了谐频噪声;然后,从燃油泵这一主要激振源出发,提出了设定燃油泵单品噪声振动、声品质等目标值的策略,即从源头上控制关键产品的噪声性能。在此基础之上,与之相应的解决方案实施之后,怠速工况下的车内噪声提升到了较好的水平,而且,燃油系统噪声的主观评价结论也认为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R123为流动工质,进行离心透平级的一维热力计算,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ORC离心透平级内流动情况及变工况性能。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数值模拟结果与一维设计结果基本一致,功率与效率偏差在1%以内,符合设计要求。在变工况下,进汽压力在0.33~0.88 MPa变化时,效率随进汽压力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流量和功率随进汽压力增大而增大;背压在0.10~0.18 MPa变化,在临界工况下运行,效率和功率随着背压的增大而减小,流量保持不变;初温改变对透平生能影响较小,效率变化范围在1%以内;转速变化时,流量不变,效率先增大后减小,设计转速下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冷却塔供冷系统性能与所处地区气候条件及建筑负荷特点密切相关。为研究夏热冬冷地区冷却塔供冷系统的性能及影响规律,选取具有典型夏热冬冷气候特征的南京地区,建立了冷却塔供冷系统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开展系统变工况性能与优化研究,获得了不同环境湿球温度下,末端负荷和一、二次侧水流量变化对系统二次侧出水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末端冷负荷及一、二次侧水流量的增大,二次侧出水温度均不断升高。冷却幅高随冷负荷的增大而增大,且随着环境湿球温度的升高,冷却幅高明显降低,冷却塔效率提高;当系统一、二次流量均为6t/h,相比环境湿球温度为12.6℃工况,环境湿球温度为16.8℃时的冷却幅高平均降低1.0℃。在同样的冷负荷情况下,二次侧流量的减小有助于冷却幅高的减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商业楼为例,模拟计算微燃机和内燃机驱动的无蓄能及蓄能型联产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相对节能率、初投资及运行费用,对系统的热力学和经济性能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联产系统的一次能耗均少于分产系统,其年生命周期成本则高于分产系统。考虑能耗和经济性,该商业楼应选择内燃机为原动机。分析表明,增加蓄能装置可明显提高联产系统的能耗及经济性能,同时存在最优蓄能容量可使联产系统达到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1.
基于微燃机的HAT循环变工况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某微燃机构建了HAT循环,研究了其在功率下降(ISO条件)、环境温度变化时的变工况性能,并与简单循环、回热循环和RWI(注水回热)循环的设计工况、变工况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HNI、循环和RWI循环的变工况性能相似且好于简单循环和回热循环。其中,空气湿化程度的调整对于HAT循环变工况性能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但由于没有设置中冷器,且微燃机循环中可资利用的(火用)较少,HAT循环设计工况和变工况性能相对于其它循环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2.
Noise emitted by a vacuum cleaner suction unit has aerodynamic, mechanical and electromagnetic noise origins. The aerodynamically generated noise within the blower mostly prevails in the total emitted noise at design and off-design operations. The vaned diffuser built into the blower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aerodynamically generated noise and its spectra. Therefore, in this part of the paper, the effects of the vaned diffuser on the performance and noise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measured and analysed at the design and off-design operation. Analysis of measurement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built-in vaned diffuser has numerous disadvantages, including: increase in the rotational noise, increase in the non-rotational turbulent noise, especially at off-design operation, increase in production costs and reduction of the flow rate. Therefore, and due to variable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the suction units built into a vacuum cleaner, it could be omitted or replaced by a vaneless one.  相似文献   

13.
多级轴流压气机气动特性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轴对称特性优化程序对四级轴流压气机进行气动特性优化,研究分析叶片几何参数变化对设计工况及(n)=1.0、0.9转速线上性能影响.指出在多级轴流压气机气动设计过程中,设计工况性能优化将对非设计工况性能产生关联,因而在追求设计点性能同时必须兼顾各折合转速线上性能.实施非设计工况下设计参数优化有望带来多级轴流压气机性能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4.
非设计工况下1+1/2对转涡轮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和改善1 1/2对转涡轮性能,本文对1 1/2对转涡轮两种转速下不同落压比共16种工况进行了数值研究,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近设计工况下计算结果和实验值吻合较好.1 1/2对转涡轮出口背压对高压转子性能影响较小,对低压转子性能影响较大,这导致变工况下1 1/2对转涡轮高低压轴出功比变化较大.通过对某典型非设计工况和设计工况下的流场结构的分析发现非设计工况下1 1/2对转涡轮高压动叶中发生了明显的流动分离.高低压动叶不能很好地匹配,需要采取合理的流动控制措施去改善已有1 1/2对转涡轮的变工况性能.  相似文献   

15.
非设计工况下动静叶相互干扰的非定常流动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非设计工况下动静叶栅相互干扰的非定常流动特性进行数值研究。非设计工况主要考虑大攻角下的分离 流动,动静叶干扰的非定常流动的数值求解在N—S方程的基础上采用分区计算的方法来完成。数值分析结果揭示了在分 离流动本身的非定常特性与动静叶栅相互干扰的非定常特性的双重影响下的流场情况。  相似文献   

16.
1前言流场诊断技术是利用部分实测结果并配以若干简化数值计算软件,判断并得出尽可能多的流场信息的一门综合技术[1]、对于多级轴流压气机,由少数易于测量的部位的流场参数,例如进出口全部参数及部分外端壁静压值,推算出其它部位流场参数,是流场诊断技术的典型示例。当压气机远离设计点工作时,其流场中存在着严重的粘性效应,即分离和旋涡,较为通用的损失与落后角模型迄今尚未见到。本文利用神经网络的映射特性来重新关联实验数据,获得了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非设计点损失与落后角模型,将流场诊断技术推广到了压气机非设计点。流…  相似文献   

17.
采用动力机械变工况性能解析分析方法,研究了大气温度变化对燃气轮机功热并供和联合循环装置性能影响.指出燃气轮机在带有余热利用的条件下,大气温度的影响明显减弱,并对不同燃气轮机设计参数和蒸汽设计参数影响做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8.
单压过热蒸汽余热锅炉变工况解析解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主要符号说明符号:Cp比热DT温差F换热面积G工质流量H比焓值K换热系数L汽化潜热Q换热量Re余热回收率T温度Tg1烟气在蒸发器出口处的温度保热系数下标:a接近点e出口参数E省煤器g烟气d进口参数p节点B蒸汽V蒸发器B水0设计工况参数1序言余热锅炉是动力装置中余热回收的主要设备,由于余热锅炉的烟气侧热源变动大,因此在热力系统分析时,经常要对余热锅炉的各种工况的性能作出预报。余热锅炉变工况计算方法很多,但公开发表的文献较少。其中基于已知余热锅炉各部件详细尺寸,用类似于锅炉校核计算的方法进行变工况计算是比较精确的方法l…  相似文献   

19.
非设计工况下低比速泵叶轮内不稳定流动和湍流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两维激光流速仪,在非设计工况下对三种泵叶轮不稳定流动和湍流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叶轮内不稳定流动和湍流度受旋转和曲率及入流状态的综合影响,呈十分复杂的空间分布,偏离设计点时湍流强度和流动脉动与叶轮内流场相互关联,相对于设计工况都更要高些。  相似文献   

20.
冷却透平变工况性能预测葛满初,齐宗敏,徐进(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黄忠湖,胡松岩(航空航天部六零六所沈阳110015)关键词变几何透平,冷却气流,变工况1基本理论基本控制方程相对运动坐标系下基本数学模型为:连续方程力学方程能量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