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晓峰 《化学教育》2007,28(7):62-62
许多资料这样总结醇的消去反应规律:只有和醇羟基所在碳原子相邻的碳上有氢时,醇才能发生消去反应。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欠妥,值得商榷。1反应机理醇在酸的作用下,脱水成烯是经过E1反应机制而完成的,如下图所示:醇羟基接受质子,然后以水的形式离去,原羟基所在碳因而带1个正电荷成为碳正离子,碳正离子的邻碳失1个质子,1对电子转移过来中和碳正离子的正电荷从而形成碳碳双键。如果醇羟基接受质子失水后形成的碳正离子的邻碳上无氢而发生重排后形成的碳正离子的邻碳上有氢,则发生重排形成新的碳正离子,接着邻位碳失去质子而成烯。例如:此反应可表…  相似文献   

2.
记忆效应之管见王怀亮山西师大化学系041004临汾一、前言记忆效应[1](memoryeffect)是J.A.Berson在1968年提出的,其含义是在一多步的碳正离子重排反应中,用构型上不相同的反应原料,经过首次异裂产生在结构上相同的碳正离子中间体...  相似文献   

3.
非经典碳正离子作为一种特殊的反应中间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研究的意义。本文以碳正离子理论的发展为主线,以历史上非经典碳正离子(特别是降冰片基正离子)之争为中心,简要综述了Winstein、Brown和Olah三人的观点,并结合最新进展进行评述。此外,还对除降冰片基正离子之外的非经典碳正离子进行了适当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环庚烷正离子重排反应的从头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祥  张千峰 《结构化学》2004,23(10):1205-1209
先采用HF方法,基组采用STO-3G,对环庚烷正离子的重排机理进行了初步粗略的从头算研究,较快地找到了反应过程中的部分过渡态。然后再采用MP2/3-21G方法精确计算了整个重排过程中的各个过渡态的几何构型、零点能,同时对反应路径也进行了计算,以作进一步的过渡态验证。得出的结论是:环庚烷正离子的重排是环的缩小过程,在生成甲基环己烷叔正碳离子的过程中,经历了2个过渡态;首先是C(1)C(7)的键长变长、C(1)C6的键长变短,β位H(20)逐渐远离与之相连的C(1),与C(7)形成化学键;然后是与C+相连的H(16)逐渐远离C+,与β位的C(1)形成化学键,产生稳定的甲基环己烷叔正碳离子椅式结构,甲基环己烷叔正碳离子还有可能进一步重排为一个含伯正碳离子的甲基环己烷结构,计算了每一步重排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5.
活性中间体和过渡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许多有机化学反应中,从反应物到产物往往不是一步完成,而是经历若干步骤。在这些多步骤反应中会形成一些极不稳定的反应中间体。例如,烷烃卤代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碳游离基,烯烃与卤化氢加成过程中生成的碳正离子以及芳烃亲电取代反应中生成的σ络合物—碳正离子中间体等等都是非常活泼的中间体,它们一般称为有机活性中间体。有机活性中间体除碳游离基、碳正离子外,还有碳负离子、碳烯、苯炔等等。这些活性中间体都有着共同的特征:它们都非常活泼,生成后立即与其它物质反应,存在时间很短暂。  相似文献   

6.
频哪醇重排是本科有机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但学生对重排机理、区域选择性和基团迁移规律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为了加强学生对频哪醇重排反应的理解,我们设计了一个利用计算化学方法解决有机化学问题的实验。通过直观的图像和具体的数据清楚地展现出:能形成稳定碳正离子中间体的底物主要以分步重排机理进行,而不能形成稳定中间体的底物则按协同重排机理进行。计算结果验证了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取决于邻二醇质子化羟基的位置以及基团的迁移能力,明确了基团迁移能力的顺序为氢>芳基>烷基,并从微观角度对其进行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7.
硫代磷酰酯的硫逐-硫赶重排,即Pistschimuka反应,一直是吸引人们广泛兴趣的课题。O-正丙基硫代磷酰二氯酯(n-ProP(S)Cl_2,Ⅰ)经此重排得到的正丙硫基磷酰二氯酯(n-PrsP(O)Cl_2,Ⅱ)是一重要的化工原料,它是近十年来国外新开发的一类具有对抗性有着优异杀虫活性的丙硫基(硫赶)磷酰酯类新农药生产的关键中间体。由于Ⅰ与其甲、乙基同系物相比,碳链较长,该重排反应较难进行。我们引入了新型催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烷氧基重排反应。根据不同的反应机制,可将烷氧基重排反应分为三类;通过碳正离子重排的烷氧基重排反应,分子内烷氧基亲核取代反应和烷氧基α-迁移反应。  相似文献   

9.
陈国强  张旁 《有机化学》1992,12(5):464-469
本文综述了烷氧基重排反应.根据不同的反应机制,可将烷氧基重排反应分为三类:通过碳正离子重排的烷氧重排反应,分子内烷氧基亲核取代反应和烷氧O-迁移反应.  相似文献   

10.
在有机合成反应中,像某些反应中游离基中间体、互变异构、重排反应、取代反应,以及利用碳负离子进行的烷基化、芳基化、酰基化、共轭加成、与羰基和腈的加成、氧化等反应都与碳负离子有关。碳负离子表示在有机化合物的碳原子上带有负性电荷,此负性电荷的强弱与该化合物的结构和取代基有直接关系,若带有正性基团或金属阳离子及共轭键时,由于诱导效应使碳上的负性电荷减弱,反之可以使负性电荷增强。  相似文献   

11.
可多重N-羟甲基化的Mannich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MNDO法全优化了20多个Mannich反应中间体-N-羟甲基胺和亚甲胺碳正离子的平衡几何构型, 计算了它们的电子结构。根据N-羟甲基胺脱水反应的能量变化(△E)、亚甲胺碳正离子的净电荷(Q~C~+)和几何构型, 分类讨论比较了N-羟甲胺脱水的难易、亚甲胺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以及对反应历程的影响。以脲素、甲醛和硝仿之间的mannich反应为例, 建议在可多重N-羟甲基化情形下Mannich反应的机理。此外还对硝基脲的N-羟甲基胺及其亚甲胺碳正离子进行了计算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刘涛  严语波  马海燕  丁凯 《有机化学》2014,(9):1793-1799
Cyclocitrinol是一类具有独特的桥环结构的天然产物,其桥环核心骨架可由高张力的降蒈烯酮开环制备得到.以商品化的19-羟基雄甾为原料,通过高烯丙基碳正离子重排反应,高效地合成了降蒈烯酮关键中间体,完成了Cyclocitrinols天然产物的核心骨架的合成.  相似文献   

13.
发现了3-正丁基苯酞在三氯化铝作用下进行重排反应生成1-甲基-5-羧基四氢萘,并提出了氢迁移的重排反应机制。研究了3-位不同烷基取代的苯酞类化合物在三氯化铝作用下的重排反应。在重排过程中,既有氢迁移,也会有烷基迁移,这取决于形成的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4-氨基-3-氟苯酚(CAS No·399-95-1)是农药杀虫剂氟虫脲(flufenoxuron)的重要中间体,也是医药,化工制备的重要中间体,其制备方法报道较少,美国学者Benner[1],Brown等[2],Derrenbacker等[3],以及日本学者田中等[4],厦本等[5]分别用铂碳催化,进行还原重排反应制得4-氨基-3-氟苯酚  相似文献   

15.
在许多有机化学反应过程中,常有不稳定的碳正离子活性中间体产生。对于这类反应的主要产物,以及在相同条件下某些反应间的相对反应速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取决于瞬时碳正离子的相对稳定性。因此,瞬时碳正离子的相对稳定性大小是有机化学工作者所普遍关心的问题。蒋庆云用“轨道成分及能量对比法来判断某些处于同一反应体系中的瞬时碳正离子相对稳定性,说明了一些问题。但是用此  相似文献   

16.
罗铁军  李正名 《有机化学》2001,21(7):505-513
综述了包括五种带电荷中间体通过碳-碳键形成杂环的反应:(1)亚胺翁离子-乙烯基硅烷的环化反应,(2)亲核试剂引发的亚胺翁离子-炔的环化反应,(3)缩醛-烯烃的环化反应,(4)aza-Cope-Mannich反应,(5)通过Prins-pinacol重排合成环醚的反应;以及这些反应在有机合成特别是在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孙默然  卢宏涛  杨华 《有机化学》2009,29(10):1668-1671
以烯丙基脯氨酸甲酯(1)为起始原料, 经7步反应以42%的总收率得到了三尖杉碱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6-烯-8-羰基-1-叔丁氧基羰基氮杂螺[4,4]壬烷(7). 关键反应为构筑螺环季碳的[2,3]斯蒂文森重排(Stevens rearrangement)及烯丙基双键加氧的酸内酯化反应(Acid-lactonization reaction).  相似文献   

18.
半联胺通常是N,N’-二芳基肼在酸性条件下发生联苯胺重排反应时的副产物,包括邻半联胺和对半联胺。在某些情况下,如取代芳基的N,N’-二芳基肼重排的主要产物为邻半联胺和对半联胺。关于半联胺重排反应的机理,曾提出过π络合物过渡态机理、环己二烯正离子中间体机理和氯离子桥链的双阳离子型自由基对中间体机理,但通过动力学同位素效应、理论计算和实验结合研究确定该重排反应是构型翻转的N[1,3]σ迁移反应为关键步骤的周环反应。本文介绍了半联苯胺重排反应机理的研究历程及其代表性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芳烃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而难于发生亲电加成反应? 芳烃容易和亲电试剂发生取代反应而不易加成,这是由于反应生成的中间体碳正离子(σ络合物)进一步是脱去质子还是与负离子YΘ加成,哪一个来得容易所决定:  相似文献   

20.
利用紫外光谱方法测定了维生素A及其乙酸酯在不同胶束水溶液中的衰变速率常数和衰变活化参数. 数据显示, 维生素A及其乙酸酯在阴离子胶束溶液SDS中的衰变速度要远大于在阳离子胶束溶液CTAB和中性胶束溶液TX-100中的衰变速度. 机理分析表明, 维生素A及其乙酸酯在水溶液中的衰变是经过先质子化, 再脱去一分子水或乙酸生成碳正离子中间体, 碳正离子再脱去质子, 经重排后得到最终产物脱水维生素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