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自制小型加压固定床气化炉研究气化剂为混合气的煤焦气化。混合气为含CO2、CO、H2和水蒸气的气体,它是模拟水煤浆气化炉出炉煤气成分在实验室制得的。实验考察气化温度、气化剂流速、混合气气体成分对煤焦气化的影响。实验发现,煤焦气化温度越高,气化剂流速越大,煤焦气化反应速度越快;H2、CO对煤焦气化有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2.
粉尘对高温煤气脱硫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在400℃-550℃范围内粉尘对氧化铁高温脱硫剂的硫容和脱硫反应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粉尘对脱硫剂的硫容和脱硫反应速度的影响增大。并利用收缩核模型计算比较了由于粉尘加入引起的H2S有效扩散系数的变化,发现有效扩散系数由于粉尘的作用,随温度升高显著降低。为脱硫除尘一体化工艺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催化剂条件下高温煤气中焦油组分的催化裂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温煤气净化技术是正在开发的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和煤气化燃料电池(MCFC)的关键技术之一。高温煤气中焦油蒸汽通过催化裂解方法去除,不但可以排除焦油堵塞管道,腐蚀设备,而且可以提高发电效率。Baker等[1]对模拟煤气中焦油催化裂解研究得出:在450~690℃和1010~1818kPa的条件下,YZ-Y82催化剂最好,焦油转化率达74%,同时催化剂积炭最高达055gg焦油。Aznar等[2]研究了Ni基催化剂对生物质气化气体中焦油的催化裂解得出:在780~830℃的温度下,所有催化剂对焦油的脱除都显示出很高的活性,反应时间48h内催化…  相似文献   

4.
高温煤气脱硫剂(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用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技术中的高温煤气脱硫剂的研究和开发,对几类主要应用的脱硫剂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总结,指出了脱硫剂在工业应用中最重用的几个特性,并对今后脱硫剂的改进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血液净化用吸附剂脱附过程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已吸附了低密度脂蛋白(LDL)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达到饱和程度的吸附柱,用1mol/L的生理盐水进行脱附,采用修正Langmuir吸附式建立了连续脱附过程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值吻合,表明该数学模型适用于描述类似于LDL及VLDL这类蛋白质大分子的脱附过程。  相似文献   

6.
应用穆斯堡尔谱考察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对锌铁基脱硫剂相态组成的影响。提高焙烧温度和延长焙煤时间均有利于ZnFe2O4的形成,但焙浇温度过高引起过度烧结从而降低了脱硫剂的活性。原脱硫剂中的ZnFe2O4和α-Fe2O3在脱硫过程中转化成零价铁、碳化铁和硫化铁。此外还形成了一定数量的高自旋Fe^2 含铁相。再生处理后脱硫剂的化学组成基本上可复至起始状态。  相似文献   

7.
钛酸锌高温煤气脱硫剂再生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在热天平装置上研究了再生反应温度、反应气体中氧气体积分数、脱硫剂颗粒粒径对钛酸锌高温煤气脱硫剂再生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高的反应温度和氧气体积分数,较小的颗粒粒径有利于提高脱硫剂的再生反应速率。由于二次反应的影响,脱硫剂再生过程中有硫酸盐生成,提高反应温度或降低反应气体的氧气体积分数可以减少硫酸盐的生成。利用收缩核模型对其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脱硫剂的再生过程存在动力学控制步骤的转移。脱硫剂再生转化率较低(<65%)时,再生过程主要受化学反应控制;再生转化率较高(>75%)时,再生过程主要受颗粒内扩散控制。表观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指前因子为8.01×10-2 m/s,活化能为19.11 kJ/mol;有效扩散系数的指前因子为3.12×10-4 m2/s,扩散活化能为48.84 kJ/mol。  相似文献   

8.
9.
10.
土壤有机氯脱氯转化的界面交互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亮  周顺桂  李芳柏 《化学进展》2009,21(4):791-800
有机氯杀虫剂、除草剂等难降解有机物是重要的土壤污染物。近年来,有机氯脱氯转化的界面过程已成为土壤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土壤有机氯脱氯转化的界面非生物过程、界面生物过程以及界面生物-非生物交互反应过程。界面脱氯转化过程与主要土壤化学过程、土壤根际过程相互关联,该过程中,铁物种循环与铁氧化物的异化还原溶解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1.
氯化铜-四氯乙烯复合脱除煤中有机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用氯化铜-四氯乙烯复合脱除煤中有机硫的最佳条件,研究了脱硫条件对有机硫脱除率的影响,考察了使用复合法脱硫对煤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氯化铜-四氯乙烯复合脱除煤中有机硫效果较好,反应条件温和;最佳脱硫条件是:用四氯乙烯为有机溶剂,煤的粒度为0.076 mm,反应时间为120 min,反应温度为120 ℃,煤浆浓度为0.067 g/mL,在此条件下,脱硫率最高达43%;有机硫脱除率随着煤的粒度的减小而增大,随着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煤浆浓度的增加先增大,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变化不再明显,甚至降低;脱硫后,煤的结构基本未发生变化,发热量损失较少。  相似文献   

12.
廖晓垣  刘方 《应用化学》1989,6(3):26-30
本文对“中间盐”复分解制碱法进行了研究。“中间盐”的加入不能使两个三盐共饱和点在干盐图上发生明显的移动,但能使三盐介稳平衡点的介稳期延长,从而使得用碳酸氢铵和食盐通过复分解制碱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作者用溶液缩聚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含Cardo侧基的聚芳醚酮(PEK—C)共聚物,研究了氢气、氮气和氧气的透过速率随共聚组成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此系列共聚物的气体透过速率随共聚组成呈S形关系变化,并且与共聚物的自由体积参数之间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从热力学,动力学及柱上吸附三方面讨论了X-5大网树脂对三丁基氯化锡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吸附剂的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外表面,内表面的吸附率分别为38%,62%装柱动态吸附率主要取决于柱长及流速,而溶液盐度及pH值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磷酸铝吸附除水中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比表面为308m2/g的无定形磷酸铝吸附除氟性能,研究了接触时间、pH值、吸附剂量等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铝吸附除氟高效、迅速,30min内可以接近最大吸附量。对含氟50mg/g的溶液,优化条件下的最大除氟率约93%。研究了吸附与溶液pH的关系,得到了优化pH值并解释了吸附机理。吸附的最佳pH值约为5.5。用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了吸附速率并计算了速率常数。用Langmuir方程拟合了吸附等温线,计算的饱和吸附量为53.5mg/g。吸附剂量对分配系数的影响表明吸附剂表面是不均匀的。  相似文献   

16.
根据Lewis酸碱理论制备了苯乙烯磺化金属阳离子型树脂。以该树脂吸附柴油里碱性氮的吸附量为考察指标,选定Sr2 型阳离子树脂为最佳萃取剂,并对Sr2 型阳离子树脂吸附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在最佳吸附温度为25℃,8h就达吸附平衡实验条件下,此树脂静态饱和吸附量达9.10mg/g,吸附速率常数为9.28×10-5/s,主要受液膜扩散控制,树脂的物理结构对其吸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煤制活性焦性质对其脱除烟道气中二氧化硫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讨论了四种煤制活性焦的性质对其脱除烟道气中SO2性能的影响,活性焦的表面碱性与微孔面积决定了其对烟道气中SO2的吸附与氧化。生成的硫酸主要贮存在活性焦的微孔内。活性焦内的硫酸在脱附温度为300℃时达到最大脱附速率。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对以工业废渣铝灰与盐酸反应制取聚氯化铝的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在0.5~3N的盐酸浓度范围内,反应速度与盐酸浓度的1.5次方成正比,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8kJ/mol-H2。以某厂提供的铝灰为试样,测得动力学方程式为 dH2/dt=6.2×102·exp(-5.8×103/T)·W·CHcl1.5(mo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