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加试试题第二题是 :给定实数a ,b ,c .已知复数z1 ,z2 ,z3满足 :|z1 |=|z2 |=|z3|=1.z1 z2 z2z3 z3z1=1.求 |az1 bz2 cz3|的值 .命题委员会提供的“参考答案”用到了关于复数的欧拉公式eiθ=cosθ isinθ .下面我们给出此题的一种简便的解法 .解 令z1 =cosθ1 isinθ1 ,z2 =cosθ2 isinθ2 ,z3=cosθ3 isinθ3,则z1 z2 z2z3 z3z1=cos(θ1 -θ2 ) cos(θ2 -θ3) cos(θ3-θ1 ) [sin(θ1 -θ2 ) ] sin(θ2-θ3) sin(θ3…  相似文献   

2.
向量是数学中的重要角色 ,是沟通数和形内在联系的有力工具 ,也有着深刻的物理背景 ,用它来解决复数问题既简捷又直观 ,不仅免去了冗长的运算 ,而且能直接抓住问题的本质 ,是数形结合不可多得的例证 ,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及数学素养的养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例 1  (1999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第二题 )给定实数a ,b ,c ,已知复数z1,z2 ,z3满足|z1|=|z2 |=|z3|=1,z1z2 z2z3 z3z1=1.求 |az1 bz2 cz3|的值 .解 ∵ |z1|=|z2 |=|z3|=1,∴ |z1z2|=|z2z3|=|z3z1|=|- 1|.又z1z2 z2z3 z3z1=1,∴ z1z2 z2…  相似文献   

3.
复数取模     
复数等式两边取模是一种运算 ,它可以把复数问题变为实数问题求解 ,运用复数取模 ,可以达到顺利求解之目的 .例 1(课本P195第 16题 )已知z1 ,z2 ∈C ,z1 ·z2 =0 .求证 :z1 ,z2 中至少有一个是 0 .证 由z1 ·z2 =0两边取模有 :|z1 ·z2 |= 0 ,则 |z1 ||z2 |=0 ,∴ |z1 |,|z2 |中至少有一个为 0 ,从而z1 ,z2 中至少有一个是 0 .例 2 试求与自身平方共轭的复数 .解 设所求复数为z ,由题意有 : z =z2 ,两边取模有 :| z|=|z2 |,则 |z|=|z|2 ,∴ |z|=0或 1.由 |z|=0得z =0 ;由 |z|=1, z =1z,方程变为z2 =1z,…  相似文献   

4.
胡兰田 《数学通讯》2002,(17):15-16
问题 应用复数知识求函数 y =x2 + 9+x2 - 2x + 5的最小值 .在一次课堂练习中 ,笔者提出以上问题 ,第一步同学们都能将此函数式化为y =x2 + 9+ (x - 1) 2 + 4 ,转化为利用复数的模的性质来求解 .但在第二步设复数具体解的时候 ,所设复数可以说五花八门 ,而所得结果不外乎两种 ,简录四种如下 :(以下x均为实数 )1)设复数z1=x + 3i,z2 =x - 1+ 2i,则原函数可化为 y =|z1| + |z2 |≥ |z1-z2 | =| 1+i| =2 .2 )设z1=x + 3i,z2 =1-x - 2i,则原函数可化为 y =|z1+ |z2 |≥ |z1+z2 | =| 1+i| =2 .3)设z1=x + 3i…  相似文献   

5.
高考中 ,圆锥曲线解答题常作为把关题或压轴题 .定义法、待定系数法、参数法是解圆锥曲线题中不可忽视的三种方法 ,要努力提高应用这三种方法解决圆锥曲线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1 定义法例 1 △ABC的三边a >b>c成等差数列 ,A ,C两点的坐标分别是 (- 1,0 ) ,(1,0 ) ,求顶点B的轨迹 .解 设B点的坐标为 (x ,y) .∵a ,b ,c成等差数列 .∴a +c=2b ,即 |BC|+|BA|=2 |AC|.∴ |BC|+|BA|=4 .根据椭圆的定义易知 ,点B的轨迹方程为x24 +y23=1.又∵a >b >c ,∴a >c 即 |BC|>|AB|,∴ (x - 1) 2 +y2 >(x +1) …  相似文献   

6.
20 0 0年第 4 2届IMO的第 2题是 :设a ,b ,c∈R ,且abc =1.求证 :(a - 1 1b) (b - 1 1c) (c - 1 1a)≤ 1( 1)此题是一道陈题的变形 .事实上 ,由abc =1,不妨设a =xy ,b =yz ,c=zx (x ,y ,z∈R )代入 ( 1)式 ,得( xy - 1 zy) ( yz - 1 xz) ( zx - 1 yx)≤ 1 (x z - y) (x y -z) ( y z -x)≤xyz . ( 2 )( 2 )式是 1983年瑞士国际数学竞赛题之一 .关于它的证明较多 .其中最简单的莫过于如下证法 :由 x2 ≥x2 - ( y -z) 2=(x y -z) (z x - y) ,y2 ≥ ( y z -x) (…  相似文献   

7.
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数学》第二册 (上 )(必修 )P92和P1 0 5分别从椭圆和双曲线定义出发 ,得到集合P ={M | |MF1| + |MF2 |=2a}和P ={M | |MF1| - |MF2 | =± 2a},进而又得到(x +c) 2 + y2 + (x -c) 2 + y2 =2a( 1 )(x +c) 2 + y2 - (x -c) 2 + y2=± 2a ( 2 )我们将 ( 1 ) ,( 2 )分别叫做椭圆和双曲线的原始方程 .若将之作适当的变式研究 ,则得第 ( 1 )式的两边平方 ,得x2 + y2 +c2 + (x +c) 2 + y2 ·(x -c) 2 + y2 =2a2 .由定义知 :(x +c) 2 + y2 =|MF1| ,(x -c) 2 + y2 =|MF2 | ,x…  相似文献   

8.
说明 :本卷有可能使用三角函数中和差化积 ,积化和差的 8个公式和台体的体积 ,圆台的侧面积等2个公式 .选择题 (本大题共 13小题 ,第 ( 1)~ ( 5)题每小题 4分 ,第 ( 6 )~ ( 13)题每小题 5分 ,共 6 0分 )1 直线l与直线x y =0的夹角等于直线 3x -y 3=0与直线x y =0的夹角 ,则l的斜率为(   )(A) 13.     (B) 12 或 3.(C) - 3或 3.    (D) - 13或 3.2 函数 y =( 2 cosx) ( 5-cosx)的最大值是(   )(A) 2 32 . (B) 12 .(C) 4 94 . (D) 514 .3 已知两个集合C1 ={z| |z -i| =2 }和C2 ={z|a…  相似文献   

9.
源于一道教材习题的几例高考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一册(下),复习参考题五B组第6题:已知向量OP1,OP2,OP3满足条件OP1+OP2+OP3=0,|OP1|=|OP2|=|OP3|=1,求证:△P1P2P3是正三角形.1证法由已知OP1+OP2=-OP3,两边平方得OP1.OP2=-12,同理OP2.OP3=OP3.OP1=-12,∴|P1P2|=|P2P3|=|P3P1|=3,从而△P1P2P3是正三角形.反之,若点O是正三角形△P1P2P3的中心,则显然有OP1+OP2+OP3=0且|OP1|=|OP2|=|OP3|.即O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OP1+OP2+OP3=0且|OP1|=|OP2|=|OP3|点O是正三角形△P1P2P3的中心.2弱化题设条件,可得几个充要条件(1…  相似文献   

10.
马清芹 《数学通讯》2001,(24):22-22
本文介绍椭圆或双曲线上的点对焦点的张角的一个性质 ,将它们用之解题是比较方便的 .定理 1 点P(x0 ,y0 )是椭圆 x2a2 y2b2 =1(a >b>0 )上的点 ,F1(-c,0 ) ,F2 (c,0 )是左、右焦点 ,则有1)∠F1PF2 是直角的充要条件是x20 =c4 -b4c2 ;2 )∠F1PF2 是锐角的充要条件是x20 >c4 -b4c2 ;3)∠F1PF2 是钝角的充要条件是x20 <c4 -b4c2 .证 在△F1PF2 中 ,|PF1|=a ex0 ,|PF2 |=a -ex0 ,cos∠F1PF2 =|PF1|2 |PF2 |2 - |F1F2 |22 |PF1||PF2 |,1)∠F1PF2 是直角 |PF1|2 |P…  相似文献   

11.
§ 1 IntroductionInthispaper ,wewillconsiderthesemilinearSchr dingerequationinonespacedimensionofthetypeut-iuxx =F(u) .  (x ,t)∈R×R+,( 1 )u(x ,0 ) =u0 , x ∈R ,( 2 )whereu =u(x ,t)iscomplex valuedfunction ,andFisasmoothfunctionofusuchthat|F(u) | =O( |u|α+1)for |u|sufficientlysmalland…  相似文献   

12.
椭圆(或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与其两焦点连线构成的三角形称为焦点三角形,解与焦点三角形有关的问题,尤其是解决有关面积的问题时,如果能紧扣圆锥曲线的定义,并结合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就能图1 例1图达到顺利求解的目的.例1 已知椭圆的方程为x24 y23=1,F1,F2是椭圆的左右焦点,P是椭圆上一点,且∠F1PF2=60°,求△F1PF2的面积.解法1 ∵a2=4,b2=3,∴c2=a2-b2=1,∴2a=4,2c=2.如图1,设|PF1|=x,则|PF2|=4-x.在△PF1F2中,由余弦定理, |PF1|2 |PF2|2-2|PF1|·|PF2|·cos∠F1PF2=|F1F2|2,即x2 (4-x)2-…  相似文献   

13.
题 1 1 已知复数 -4 ,4,z0 分别对应复平面内的点A ,B ,C ,z0 不在实轴上 ,|z0 |=8.1 )求△ABC的外接圆圆心M的轨迹C ;2 )若N是圆 (x -4 ) 2 ( y -b) 2 =4上的动点 ,求 |MN|min=f(b)的最大值 ;3 )若二次方程 2x2 ( 2m 4 )x m2 4=0有实根 ,且抛物线 ( y-n) 2 =92 (x m)与轨迹C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求实数n的取值范围 .解  1 )设z0 =x0 y0 i (x0 ,y0 ∈R) ,则AC的中点坐标为 ( x0 -42 ,y02 ) ,∴AC边的中垂线方程为y-y02 =-x0 4y0(x -x0 -42 ) ( 1 )又AB边的中垂线方程为x =0 …  相似文献   

14.
辛民 《数学通讯》2003,(7):37-38
题 6 5  已知函数 f(x) =x|x -a|(a∈R) .1 )判断 f(x)的奇偶性 ;2 )解关于x的不等式 :f(x)≥ 2a2 ;3)写出 f(x)的单调区间 .解  1 )当a =0时 ,f(-x) =-x|-x|=-x|x|=- f(x) ;∴f(x)是奇函数 .当a≠ 0时 ,f(a) =0且 f(-a) =- 2a|a|.故 f(-a)≠f(a)且 f(-a)≠ - f(a) ,∴f(x)既不是奇函数 ,也不是偶函数 .2 )由题设知x|x -a|≥ 2a2 ,∴原不等式等价于   x <a-x2 +ax≥ 2a2 (1 )   x≥ax2 -ax≥ 2a2 (2 )由 (1 ) ,得 x <a ,x2 -ax +2a2 ≤ 0 .  无解 .由 (2 ) ,得 …  相似文献   

15.
用代数的眼光来看代数式 ,解决问题可能很复杂 ,如果换一个角度 ,用几何的眼光看代数式 ,或许会简单 .比如一类函数的最值问题 ,转化为距离问题求解就是如此 .例 1  (第三届希望杯高二第一试试题 )设x∈R ,函数f(x) =x2 3x 3 x2 - 3x 3的最小值为 .解 将函数式作如下变形f(x) =(x 32 ) 2 (0 32 ) 2  (x- 32 ) 2 (0 - 32 ) 2 .设P(x,0 ) ,A(- 32 ,- 32 ) ,B(32 ,32 ) ,则问题转化为求|PA| |PB|的最小值 .由平面几何性质有图 1 例 2图|PA| |PB|=|AB|=2 3 .例 2  (1 990年全国高中联赛试题 )求 f(x)=x…  相似文献   

16.
1  (意大利 1995年数学奥林匹克 )求出所有正整数x ,y ,使得x2 615=2 y ( 1)解 对于非负整数k ,2 2k 1=4 k·2≡ ( - 1) k·2≡ 2或 3(mod 5) ,又∵x2 ≡ 0或 1或 4 (mod 5) ,∴ y必须是偶数 .令 y =2z ,代入 ( 1)得( 2 z-x) ( 2 z x) =615=3× 5× 4 1∴    2 z x =6152 z-x =1( 2 )  或    2 z x =2 0 52 z-x =3 ( 3)  或    2 z x =12 32 z-x =5( 4 )  或    2 z x =4 12 z-x =15( 5)显然 ,方程组 ( 2 ) ,( 3) ,( 5)无正整数解 .由方程组 ( 4 )得 :2 z=64,∴z =6,x =59,…  相似文献   

17.
从另一角度审视一元二次方程 ,引出根与系数关系 .不妨设ax2 +bx +c=0 (a≠ 0 )有两个不为 0的根x1、x2 ,且x1≠x2 .∵ ax2 +bx +c=0 (a≠ 0 ) ,∴  ca·1x=-ba-x .令y =ca·1x,则y =-ba-x .画它们的图像如图 .  由于它们的图像都关于直线 y =x对称 ,所以 ,可设两图像交于M (x1,y1) ,N(x2 ,y2 )点 .则 x1=y2 , x2 =y1,所以 x1+x2 =x1+y1=-ba.x1·x2 =x1·y1=ca.这就证明了韦达定理 (当x1、x2 均不为零的情况 ) .其它情况也可得出相应结论韦达定理的另探$山东省单县孙六张黄…  相似文献   

18.
大家知道,韦达定理在解答数学问题中用途十分广泛,有时甚至看起来不具备使用条件而经过构造二次方程,巧用韦达定理来进行解题。例1 有双曲线xy=1,过点,A(a,0)作斜率为m的直线,交双曲线于B、C两点,交y轴于D点,(a>0,m<0),①证明|AB|=|CD|;②若|AB|=|BC|,试用a表示m。  相似文献   

19.
题 2 6 已知 f(x) =sinxcosx - 3cos2 x + 32 ,x∈ [0 ,π],当方程 f(x) =m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时 ,1)求m的取值范围 ;2 )求方程的两实根之和 .解  1) f(x) =12 sin2x - 3·1+cos2x2 + 32=sin(2x - π3) .又∵x∈ [0 ,π], ∴ - π3≤ 2x - π3≤5π3.图 1 题 2 6图在同一坐标系中 ,作出函数 y =sinu(- π3≤u≤5π3)的图象和直线 y =m的图象 .易见 ,两图象有两个公共点时 ,m的取值范围为(- 32 ,1)∪ (- 1,- 32 ) ,又由于u =2x - π3是x与u的一一对应 ,故上述范围即为所求 .2 ) [方法 1…  相似文献   

20.
韦达定理 :“若实数x1 、x2 是方程ax2 +bx +c =0 (a≠ 0 )的两个根 ,则有x1 +x2 =-ba ,x1 ·x2 =ca” .其逆定理是 :“若实数x1 、x2 满足x1 +x2 =-ba,x1 ·x2 =ca,则x1 、x2是方程ax2 +bx +c =0 (a≠ 0 )的两根” .韦达定理是初中数学中一个充满活力的定理 ,不但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是一个命题的热点 ,而且其逆定理在初中数学竞赛题中应用也较多 .现举例如下 :例 1 已知实数a、b满足a2 +ab +b2 =1,且t =ab -a2 -b2 ,那么t的取值范围是.(2 0 0 1年TI杯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解 由a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