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建立通栓醒脑注射液中冰片和麝香酮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法处理样品,用GC-MS法同时分离测定冰片和麝香酮的含量。冰片和麝香酮的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7.8%~104.8%,2.72%和97.6%~105.4%,3.86%。本法快速准确,可用于通栓醒脑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付春梅  刘三康  李章万 《色谱》2006,24(1):105-105
泼尼松龙磷酸钠(prednisolone sodium phosphate,PPNa)为11β,17α,21-三羟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磷酸酯二钠盐。目前国内还未上市销售,也无其分析方法的报道,但有对醋酸泼尼松龙进行分析的报道。美国药典26对其提取分离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PPNa中的游离泼尼松龙,但对其注射液未做有关物质的测定;英国药典2002年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PPNa原料中的有关物质,流动相系统复杂。本文建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系统简单。能将供试品中的主峰与杂质峰完全分离,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PPNa原料药及其注射剂的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山药皮中的batatasins-I和一些挥发性成分.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静态萃取时间、温度、压力以及各种改性剂对batatasin-I产率的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的batatasin-I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静态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的增加,batatasin-I的产率增加.添加改性剂可明显提高batatasin-I的产率,在40℃下,在40 MPa下萃取4 h,batatasin-I的产率最高可达395.54μg/g.以15%丙酮为改性剂,经气相色谱结合电子电离质谱(GC/MS-EI)测定,从山药皮中提取的batatasin-I的纯度可达到总提取物的23%.此外,还检测到了20余种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4.
陈国良  李小龙  隋丽丽 《色谱》2007,25(2):286-28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联用技术测定了洗涤制品中的1,4-二氧杂环己烷.使用自制的萃取头(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与PEG20M复合)于顶空平衡温度80℃下萃取样品40 min.萃取物用内壁涂有SE-30固定液的石英毛细管柱分离,外标法定量.1,4-二氧杂环己烷含量为0.35~120 μg/g时,其峰面积与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回收率为98.7%~102%;相对标准偏差(n=5)为9.33%.  相似文献   

5.
麝香(Musk)是1种传统的贵重中药,具有芳香开窍、活血通络、散结止痛的功效.麝香酮(Muscone)是麝香芳香气味的主要来源,药理实验表明麝香酮是麝香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因而测定麝香药剂中麝香酮的含量,是评价麝香制剂品质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麝香是雄性麝鹿的腺体分泌物,是一种贵重的中药材,是急救用中成药的主药.麝香含麝香酮[1,2],麝香吡啶[3]和一些大环化合物[4].Jae C D等人[5]采用薄层色谱对麝香的脂溶性提取物进行预分离,刮出不同的谱带进行洗脱,然后分步直接或制成硅醚化衍生物进行测定,共测出11种雄性激素、麝香酮、长链脂肪醇和胆固醇.麝鹿属二级保护动物,国家鼓励家养、活体取香,禁止非法捕猎.为了解野生和家养条件下麝鹿分泌物化学成分相对含量上的差异,本文以正二十三烷作内标物,用GC-MS法对这两种麝香的提取物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7.
环境水样中百菌清残留的单滴微萃取-反相液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单滴微萃取(SDME)-反相液相色谱(RPLC)检测了环境水样中的百菌清残留.优化了单滴微萃取条件:环己烷萃取剂6 μL、单滴体积2 μL、搅拌速率350 r/min、萃取时间40 min、水溶液温度35 ℃、无盐度.水样经单滴微萃取后,使用Hypersil C18柱反相液相色谱分离测定百菌清.反相液相色谱条件:100%甲醇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25 ℃、224 nm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相对标准偏差和富集倍数分别为1.0 ~50 μg/L、0.02 μg/L、6.1%和427倍.采用该法对环境水样中的百菌清残留进行了测定,环境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98% ~106%.  相似文献   

8.
吴晓苹  王玲  施点望  陈天文  谢增鸿  阎超 《色谱》2005,23(4):434-434
吡喹酮和克螨特是新型抗寄生虫药,在水产养殖中被作为渔药复配剂。二者均为受热易分解物质,其残留分析可采用色谱法、光谱法以及生物检测法,但对二者的同时分离检测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HPLC同时测定了鱼组织中二者的残留。  相似文献   

9.
短波近红外光谱法对蛇床子SFE萃取产物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晔  曲楠  王彬  任玉林 《分析试验室》2007,26(11):49-52
利用中药蛇床子CO2超临界萃取(SFE)的萃取物的短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800~1100 nm),以HPLC分析值作参比值,采用化学计量学中的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短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与蛇床子SFE萃取物中主要成分蛇床子素和欧前胡素间定量分析数学模型.实现了快速、无损的测定双组分中药的有效成分.讨论了光谱的预处理方法和主成分数对PLS定量预测蛇床子萃取物中蛇床子素和欧前胡素含量能力的影响,并对预测集样品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
丁立平  蔡春平  林永辉  吴文凡  方祥 《色谱》2014,32(3):309-313
为了考察水产品中二甲苯麝香和酮麝香的残留量,建立了水产品中痕量二甲苯麝香和酮麝香测定的多重吸附同步净化(MASP)-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以乙腈高速匀浆提取样品,应用MASP方法对样品同时进行提取、盐析和净化,并采用GC-MS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下测定水产品中的痕量二甲苯麝香和酮麝香,以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选用DB-5 MS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采用电子轰击电离源,二甲苯麝香的选择监测离子为m/z 282、297、265,酮麝香为m/z 279、294、191。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二甲苯麝香和酮麝香在1~100 μg/k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不低于0.999,检出限(S/N=3)为0.30 μg/kg。明虾、花蛤和鳗鱼空白样品中1.0、2.0、10.0 μg/kg 3个添加水平下二甲苯麝香和酮麝香的加标回收率为79%~1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13.3%。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可用于水产品中痕量二甲苯麝香和酮麝香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