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岩土力学研究中的几个主要方面作了简要的介绍与讨论,包括岩土介质的本构关系、 岩体断裂性质、节理与层面问题、现场测试、室内试验有待解决的问题、岩土介质与上部结构物的共同作用、环境岩土力学与工程、数值分析与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岩土力学与工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文中还对学科发展与工程应用、数值计算与数值模拟、研究方法与技术途径、新领域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以及岩土力学与工程当前的有利与不利之处分别作了简要的说明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岩土工程中的位移反分析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从弹性力学的位移基本方程出发,讨论了平面变情况下的各类反演问题,扩展了文[1]的结果,并研制出相应的软件,最后给出的算例表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及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3.
一个新的岩土塑性屈服准则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干成 《力学与实践》1993,15(5):25-28,42
本文就岩土类材料中广泛应用的莫尔-库仑(Morh-Coulomb)准则,在π平面上提出了一种与之等面积的圆屈服准则,对于常用的十多种理想塑性屈服准则写为广义冯·米赛斯(Von Mises)准则形式,使之程序编制简单,计算工作量大大简化.实际计算表明,等面积圆屈服准则可获得与莫尔-库仑准则相同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4.
数值试验是认识岩土材料细观与宏观力学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常规岩土力学实验的补充和延伸.本文以pfc颗粒流为平台,利用matlab和fish语言混合编程编写了岩土力学虚拟实验仿真系统,系统根据获取的岩土材料天然结构构造图像信息,可以生成含不同天然结构构造信息的岩土体试件.可以对不同规格试件实现伺服加卸载,可以监测任意点的应力应变信息,可以捕捉试件加卸载过程中的边界输入能量和摩擦能、动能及应变能的转换信息,捕捉试件的最终破坏形态和破坏过程中裂纹扩展信息及不同类型裂纹的数量演化信息.利用其可以研究岩土材料天然结构构造特征对其宏观、细观力学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岩土类颗粒物质宏-细观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岩土类颗粒物质在自然界、工程建设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其运动特性的研究在力学界已经开展了几十年.在近20年开展的一系列小尺寸物理实验中,颗粒物质表现出许多新奇现象,人们从物理角度开展了系统研究,在统计力学中,颗粒固体的流体动力学等理论研究以及实验检测技术等方面都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刻地揭示了颗粒材料的物理机制,促使力学...  相似文献   

6.
???? 《力学与实践》1993,15(5):25-28
本文就岩土类材料中广泛应用的莫尔-库仑(Morh-Coulomb)准则,在π平面上提出了一种与之等面积的圆屈服准则,对于常用的十多种理想塑性屈服准则写为广义冯·米赛斯(Von Mises)准则形式,使之程序编制简单,计算工作量大大简化.实际计算表明,等面积圆屈服准则可获得与莫尔-库仑准则相同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7.
经典弹塑性力学体系下岩土材料的本构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剑桥模型,修正剑桥模型以及近年来出现的适用于砂土和黏土的统一硬化模型在岩土工程中有重要的科研和实用价值.在经典弹塑性力学框架下重新推导了以上这些岩土材料本构方程,对岩土工程中常用的本构模型和经典弹塑性理论框架下的岩土本构模型进行了对比,将两个体系下的相关量建立了联系.  相似文献   

8.
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结构分析计算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钧 《力学季刊》2005,26(3):329-338
本文扼要介绍了岩土力学和地下工程结构分析计算方面近年来的若干进展,主要只对作者在课题研究中所接触到的一些工作进行综合性阐述,而未求涉猎该一子学科领域中所有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岩土力学学科的若干进展;几种有前景的数值方法;计算机科学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中的采用和地下结构的抗震动力分析计算研究。  相似文献   

9.
岩土力学参数概率分布的切比雪夫多项式推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较大样本岩土力学参数概率分布的切比雪夫多项式逼近法。基于数值逼近原理,直接根据试验样本矩,运用切比雪夫多项式推断岩土力学参数的概率密度函数,并用精度较高的K—S检验法,从理论上证明所求密度函数的正确性和实用性。该方法直接根据试验样本信息和统计方法推断,而不是事先假定成经典的理论概率分布,因此数学和物理意义更加充分。通过对各种经典分布曲线(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对数正态分布等)数值检验,结果表明所得到的逼近表达式有很好的拟合性能。根据样本数据得出的某岩石抗压强度概率密度函数,与实际统计所得分布频率非常接近,可以满足岩土工程可靠性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顾宝和 《力学学报》2004,12(4):343-345
对于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的两个概念进行了详细对比 ,指出他们的异同。指出工程地质是岩土工程的基础 ,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质的一个延伸  相似文献   

11.
关于环境岩土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斌 《力学学报》2002,10(4):349-355
回顾了环境岩土工程的发展历史 ,讨论了其定义、与传统岩土工程的区别以及研究内涵 ,介绍了国际上的发展现状和活动 ,指出了我国在这一领域中的差距 ,最后列出了环境岩土工程的一些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从弹性力学的位移基本方程出发,讨论了平面应变情况下的各类反演问题,扩展了文[1]的结果,并研制出相应的软件,最后给出的算例表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及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3.
顾宝和 《力学学报》2001,9(4):424-428
系统地介绍了与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理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 包括地质灾害的勘察、预防和治理, 似土废弃物和非土废弃物性能的测试研究, 填埋场和填埋体的稳定和变形分析, 填埋场的渗漏和污染物运移的规律, 粘土和筑坝建材的调查等。  相似文献   

14.
岩土介质横观各向同性的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评述了岩土介质横观各向同性模拟的进展状况,包括横观各向同性弹塑性及其屈服准则的模拟,并给出了相应的力学模型及其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15.
白冰  周健  徐建平 《力学与实践》2001,23(1):14-19,45
系统综述了计算机透析成像技术(CT)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包括CT的图像重建理论、CT图像分析的进展、岩土材料损伤的探测方法、岩土材料结构变化的动态监测、岩土材料本构模型的建立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岩土工程中的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分析计算是目前工程计算中一种实用且经济的计算法。本文对工程中常用的几种反分析计算法作了介绍,并比较了它们在实际使用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18.
伍法权 《力学学报》2009,17(4):463-468
采用激波管方法研究了酚醛树脂在温度范围1100K~1800K之间的热解过程。在激波管高温和短实验时间的条件下,分析了实验样品颗粒在高温气相中的传热过程,讨论了样品颗粒达到热平衡的条件。通过色谱和质谱方法检测热解产物,获得了酚醛树脂高温热解产物分布和热解速率常数。酚醛树脂高温热解最主要的产物为水、一氧化碳、氢、乙炔和苯。温度1400K将酚醛树脂热解分为高温和低温区,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热解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关键词:酚醛树脂,热解,再入过程,激波管,质谱分析,色谱分析  相似文献   

19.
简文彬  李润 《力学学报》2010,18(5):748-753
由于福州盆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以及隧道工程的特殊性,在福州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将遇到大量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主要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有:(1)隧道掘进范围内的承压含水层。承压含水层富水性、透水性强,由于开挖深度大,必须考虑下部承压水的影响,避免产生基坑突涌问题。砂砾卵石层直接覆盖于基岩裂隙热水上,受热水构造带高温热水的直接补给以及热传导,地下轨道交通建设对地热场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地热对轨道交通的影响需要深入研究。(2)软土的大变形与低强度。导致地基失稳与土体结构强度破坏。(3)深大基坑开挖施工引发的可能灾变。基坑开挖易产生滑塌、流泥、突水(涌)、地表沉陷等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避免基坑失稳而影响工程安全及周边环境。对这些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应加强勘察新技术的应用,查明建设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采用人工地层冻结法、桩基托换技术进行施工; 开发和利用适合本地区岩土条件的新技术、新工艺,如新型桩、新的止水、降水措施等基坑支护新技术,以及采用信息化施工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基于土体中结构面的岩土工程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structural plane exists also in soil mass and is concerned with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This paper studie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in consideration of structural plane of soil mass, in order to attract attention to the structural plane of soil mass. These problems are that , the structural plane has control over the failure of soil mass and affect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oil mass,soil slope stability and mechanical parameter ets, etc., as along the structural plane the water and pollutants can transport and percolate in the soil mass. It can be analysed by using DEM model for soil ma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