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粉末XRD法、EXAFS法,激光喇曼散射法、热重法和高真空质谱TPD法研究了超导体型氧化还原催化剂Ba_(2-x)Sr_xYCu_3O_(7-α)(x=0,0.25,0.50,0.75,1.00)的物理化学性质,并用常压连续流动法测定了它们的CO催化氧化活性,得到了催化剂氧化反应活性大小与催化剂的可失氧量(即晶胞中O_I 位置上的氧量)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目前,人们对高温超导体已进行广泛的研究,而且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用熔融织构法和液相烧结法能够制备出织构的样品,经过高温烧结的样品其组分Y、Ba、Cu是否发生变化则研究的较少。为了研究化学组成与其性能的关系,本文  相似文献   

3.
周仁贤  丁云杰 《分子催化》1996,10(3):226-230
用TPD-MS,TPSR-MS及CO氧化活性测定等方法研究了Pt/Al2O3和掺杂超细ZrO2的样品的表面氧脱-恢复性能,CO表面氧化性能有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在Pt/Al2O3中掺杂ZrO2后,样品表面上的氧物种脱出和氧经恢复性能明显提高,脱氧量也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4.
杜芳林 《分子催化》1998,12(2):125-128
以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纳米铜活性组分。将物理法制备的负载型纳米Cu/γ-Al2O3催化剂用于催化一氧化碳氧化反应,发现在催化过程中其催化活性呈规律性变化,即初始活性较低;空气中焙烧预处理易使纳米粒子长大。  相似文献   

5.
自朱经武等最先报道液氮温区Y—Ba—Cu—O体系超导体以来,世界上涌现第二次高Tc超导体研究热潮。材料的烧结与退火均在高温下进行,尤以退火条件对超导性能好坏影响为大。因此,高温热转变的研究对于优良材料的获得及超导机制的认识都至为重要。迄今  相似文献   

6.
YBa2Cu3O7的化学键性质和穆斯堡尔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介质的平均能带模型计算了YBa2Cu3O7的化学键参数,得到Cu(1)-O键的平均共价性为0.406,Cu(2)-O键的平均共价性为0.276,应用化学环境因子计算了Fe:Y-123的穆斯堡尔同质异能位移,确定了57Fe在Y-123中的价态和占位情况,由电声子强度参数与共价性的关系说明了超导相中Cu(2)离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8.
利用CO2-TPD技术考察了Ba-La2O3系催化剂的表面碱性,实验发现,催化剂表面仅有单一的强碱位或中碱位时,其催化性能均较差。只有表面的中碱位与强碱位以适当量共同存在的样品(6%Ba-La2O3),才能获得好的催化活性和C2选择性。此碱性特征可能有利于表面活性位的产生。同时利用XRD和XPS等技术分别对体相结构和表面氧物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a-La2O3系催化剂表面存在O2^2-离子,但  相似文献   

9.
以YBa2Cu3O7-x(YBCO)超导涂层为导体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由于其优异的本征性能,吸引着人们不断探索和研究其实用成材技术.现在,近千米长带的研制成功,使其已经或即将应用于电缆、马达和其他电力器件.为了更好地使YBCO涂层导体能够在高温高磁场下应用.最近在YBCO中引入钉扎中心以提高它的电磁性能的研究是一个热点.综述了近年来二代超导带材的发展状况,并对目前高温超导体中提高电学性能的研究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Pt/Al2O3,Pd/Al2O3催化剂上CO氧化与表面氧脱出-恢复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仁贤  郑小明 《催化学报》1995,16(4):324-327
  相似文献   

11.
NaCl-NaF-RE2O3体系的表面张力和密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urface tension and density of NaCl-NaF-RE_2O_3 melts have been measured by means of maximum buble pressure and Archimedes methods. The results are expressed by two mathematic models. Mass fraction of RE_2O_3 in the melts from 0.0 to 0.6% and that of NaF/NaCl, 50—90%. This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there might be complexes in the melts.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in the preparation of Al-RE alloys.  相似文献   

12.
Spindal, star-shaped and bipyramidal monodispersed particles of Fe_2O_3 were prepared from solutions of Fe(NO_3)_3 by using the simplified procedures under gener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The concentration and pH domain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se monodispersed systems have been given.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shape of pricipited particles formed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is pH value in the initial solu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particles in various shapes were observed by using an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obtained results will be helpfull to preparation in a large scal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monodispersed systems.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低温燃烧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xLi2MnO3-(1-x)LiNi0.7Co0.3O2,对合成产物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合成条件和材料的组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低温燃烧法合成的富锂层状正极材料具有α-NaFeO2型层状结构、球状形貌和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其最佳合成条件为:回火温度850℃,回火时间20 h;Li2MnO3的最佳配比为x=0.7。在此条件下合成的0.7Li2MnO3-0.3LiNi0.7Co0.3O2,最高放电比容量达到263.1 mAh.g-1,并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以Bi(NO3)3·5H2O和Ti(OC4H9)4为原料,采用自组装单层膜技术,在负载有功能化三氯十八烷基硅烷(octadecyl-trichloro-silane,OTS)的FTO基板上制备了Bi2Ti2O7 薄膜。基板表面的亲水性测试表明,紫外照射使OTS自组装单层膜表面由疏水转变为亲水,实现功能化。借助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分别对Bi2Ti2O7薄膜的组成、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沉积溶液浓度为0.02 mol·L-1时,所得Bi2Ti2O7薄膜均匀致密。560 ℃热处理1 h、厚度为0.4 μm的Bi2Ti2O7薄膜在100 kHz的介电常数为153,介电损耗为0.089。  相似文献   

15.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 计算了In2O3电子结构和光学线性响应函数, 系统研究了In2O3电子结构与光学性质的内在关系. 利用计算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分析了带间跃迁占主导地位的In2O3材料的能量损失函数、介电函数、反射图谱, 根据电荷密度差分图分析了In2O3材料的化学和电学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In2O3光学透过率在可见光范围内高达85%, 可作为优异的透明导电薄膜材料. 同时, 计算结果为我们制备基于In2O3透明导电材料的设计与大规模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也为监测和控制这一类透明导电材料的生长过程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大环穴醚配体C_(16)H_(32)N_6。在SCN~-参与下, 进一步合成了大环穴醚配合物[Cu_2(SCN)_3(C_(16)H_(38)N_6)]_2(ClO_4)_2, 并用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测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空间群C_(2h)~4-P2/n, a=1.6274(8), b=0.8114(3), c=2.3199(10) nm, β=98.46(4)°, V=3.0301 nm, Z=2。晶体中的Cu(Ⅱ)的配位几何构型为畸变的四方锥。硫氰酸根有两种配位形式, 一种是以N端的单配位, 处于四方锥的底面; 另一种是以S端和N端的桥连配位, 处于四方锥的顶端, 桥连的硫氰酸根把大环穴醚双铜络合物联成一维无限链状。  相似文献   

17.
Co3O4纳米立方体的可控合成及其CO氧化反应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乙醇和三乙胺的混合溶液中,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尺寸为10 nm的Co3O4立方体. 考察了钴盐前驱体和溶解氧对Co3O4纳米立方体结构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合成过程中不同阶段产物的结构分析和表征,提出了Co3O4纳米立方体的形成机制是溶解再结晶的过程. 将所制备的Co3O4纳米立方体在200 ℃焙烧处理后,尺寸和形貌均可保持稳定,但400 ℃焙烧后,变为球形纳米粒子. 这种主要暴露{100}晶面的Co3O4纳米立方体催化CO氧化反应的活性低于纳米粒子({111}晶面),验证了四氧化三钴纳米材料在CO氧化反应中的晶面效应.  相似文献   

18.
Cu/ZrO2-Al2O3上表面氧物种脱附及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RD,TPD-MS和TPR方法研究了ZrO2的改性对CuO/γ-Al2O3催化剂上铜物种人散状态,表面氧物种的脱附和恢复性能,铜物种还原再氧行为的影响,并CO氧化反应为探针考察了催化剂的氧化活性,结果表明,ZrO2的存在的铜物种在γ-Al2O3载体上的分散容量降低,促进CuO/γ-Al2O3催化剂上表面氧物种的脱附,同时有效地促进铜物种的还原,从而增加CO的氧化活性,实验还发现热处理条件对催  相似文献   

19.
用计算机Monte Carlo法研究铝酸钠熔体结构. 计算了径向分布函数和局部结构. 表明NaAlO_2熔体是由畸变的共隅AlO_4四面体离子集团、Na~+离子和xNa~+·yO~(2-)离子集团所组成.  相似文献   

20.
硫物种对负载型钯催化剂上氢吸附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X光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负载型Pd/Al_2O_3催化剂上硫和钯的状态。以程序升温脱附-质谱(TPD-MS)方法研究了不同硫物种及不同气氛对催化剂氢吸附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硫物种对氢吸附的影响按S_2~(2-)、S~(2-)、SO_4~(2-)的顺序减小, 且前两者的影响远比SO_4~(2-)的大。这与催化剂在H_2-O_2反应中的抗硫性评价结果一致。并用原子分子轨道理论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