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陆豪杰  康经武 《分析化学》1999,27(5):585-588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添加剂对毛细管柱进行动态修饰,用于碱性蛋白分离。对4种碱性蛋白质进行分离,实验结果表明聚乙烯吡咯烷酮能够很了地抑制电不渗流(EOF)及碱性蛋白在石英毛细管壁上的吸附作用。在pH4.0,PVP浓度(W/V)为0.4%时,EOF仅为1.35×10^-9m^2/V.s,平均柱效可达5×10^5理论塔板数/m。每次运行之间(n=6),天与天之间(n=6),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  相似文献   

2.
以1,5-二甲基-二杂氮十一烷亚甲基聚N-甲溴化物(HDB)为添加剂对毛细管柱进行动态修饰,对4种碱性蛋白质进行分离。实验结果表明:HDB可使电渗流(EOF)反转,很好地抑制了碱性蛋白质在石英毛细管壁上的吸附。HDB浓度(W/V)为0.012%,pH4.0~8.0之间时平均柱效为1.0 ×10~5~1.5×10~5理论塔板数/m。每次运行之间(n=6),天与天之间(n=6),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小于1%和4%,表明该动态涂敷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正电荷聚电物动态涂敷毛细管电泳柱对碱性蛋白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化学》2002,30(2):144-147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新型吡咯烷酮类离子液体N-辛基-2-吡咯烷酮甲磺酸盐([NOP]~+CH_3SO~-_3)作为毛细管动态涂敷试剂时,对3种常见碱性蛋白质标准物质(溶菌酶、细胞色素c、α-胰凝乳蛋白酶原)的分离情况。系统考察了缓冲溶液类型、缓冲溶液p H值、离子液体添加剂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动态涂敷方法简单快速,3种碱性蛋白质在8min内实现了高效分离,理论塔板数分别为2.9×10~5、5.8×10~5、1.8×10~4N/m。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毛细管电泳聚乙烯吡咯烷酮与羟乙基纤维素混配无胶筛分介质分离较短的 p GEM7Zf(+) Hae DNA片段 (DNA长度为 1 8~ 675bp)。研究表明 ,在 1 %的羟乙基纤维素无胶筛分介质中 ,加入 2 %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能显著提高 DNA片段的分辨率和分离效率。在混配无胶筛分介质中 ,聚乙烯吡咯烷酮有两种作用 ,一是动态涂渍 ,降低毛细管内壁对 DNA片段与 DNA荧光插入试剂的吸附 ,改善分离效率 ;二是两种不同长度、性质的线性高分子能形成更为致密的“缠绕网络”,有利于较短的 DNA片段电泳分离。  相似文献   

6.
碱性蛋白质毛细管电泳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碱性蛋白质毛细管电泳分离研究任吉存,邓延倬,程介克(武汉大学化学系分析测试科学系,武汉,430072)关键词毛细管电泳,碱性蛋白质,吸附,精氨酸,赖氨酸蛋白质的吸附作用严重影响了毛细管电泳分离蛋白质的重现性[1].为此,人们寻找各种途径来克服蛋白质的...  相似文献   

7.
新型共聚物涂层毛细管电泳柱及其分离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新型共聚物——ZB系列表面键合剂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采用物理吸附的方法制备了ZB-004,ZB-014,ZB-016等3种涂层毛细管柱,在pH3~5范围内,3种涂层均能有效地降低管壁对蛋白质的吸附作用和电渗流,其中亲水性较弱的ZB-004涂层的分离性能最好。在pH<5时,涂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分析重复性,但在更高的pH值条件下,仍然存在着峰形畸变和电渗流迅速增加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电泳和层析一直是研究蛋白质和多肽的重要方法。毛细管电泳除了具备凝胶电泳的高分辨力外,以其快速、定量、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及自动化程度高等诸多优点在近几年内成为蛋白质、多肽乃至其它生物分子分离分析的一项崭新且重要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新型共聚物涂层毛细管电泳柱及其分离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新型共聚物——ZB系列表面键合剂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采用物理吸附的方法制备了ZB-004,ZB-014,ZB-016等3种涂层毛细管柱,在pH3~5范围内,3种涂层均能有效地降低管壁对蛋白质的吸附作用和电渗流,其中亲水性较弱的ZB-004涂层的分离性能最好。在pH<5时,涂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分析重复性,但在更高的pH值条件下,仍然存在着峰形畸变和电渗流迅速增加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用一步法和准一步法合成了以三羟甲基丙烷为核的两个系列的超支化聚酯,利用红外光谱、羟值测定等手段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超支化聚合物低粘度的特点,采用化学键合的方法将其涂于石英毛细管电泳柱内壁,使其在毛细管内壁上形成稳定的超支化聚酯涂层。该涂层在pH 3.0~7.0范围内能够有效地抑制电渗流和碱性蛋白质在毛细管壁上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该涂层柱在pH 5.0的磷酸缓冲溶液中,对碱性蛋白质的分离柱效可高达塔板数106/m。每次运行之间(n=6),天与天之间(n=3),以及柱与柱之间(N=3)的迁移时间的标准偏差(RSD%)在0.5%~1.5%之间,表明本方法制得的涂层柱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寿崇琦  张志良  康杰分 《色谱》2007,25(4):463-467
采用一步法和准一步法合成了以季戊四醇为核的两个系列的超支化聚酯,利用红外光谱、羟值测定等手段对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超支化聚合物低粘度的特点,用物理吸附方法将其涂于毛细管电泳柱内壁,使其在毛细管内壁上形成稳定的超支化聚酯涂层。该涂层在pH 3.0~7.0范围内能够有效地抑制电渗流和蛋白质在毛细管壁上的吸附,在pH 5.0的缓冲液中分离碱性蛋白质时,分离柱效可达105塔板/m,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2.
康经武  欧庆瑜 《分析化学》1996,24(2):144-148
本将聚乙二醇20M改性为二烯丙基聚乙二醇20M,使其更容易在毛细管壁进行,交联和键合,采用超动态涂柱技术,实现了快速制备二烯丙基聚乙二醇20M交联键合型毛细管电泳柱,该制柱方法具有简单,速度快,制柱重复性高的特点,用四种碱性蛋白对所制的柱进行评价,平均柱效可达5×10^5理论塔板数/米,每次运行之间(N=6),天与天之间(N=3),以及柱与柱之间(N=3)的迁移时间的标准偏差(RSD%)在0.2  相似文献   

13.
用毛细管电泳以聚环氧乙烷(PEO)为筛分介质对pUC19DNA/Msp Ⅰ(HpaⅡ)Marker中的12条DNA片段进行了分离,并尝试用Ogston模型、爬行模型以及线性模型对分离机理进行研究,最终发现26~147bp的小片段,在低电场强度时能很好地符合Ogston模型理论,而190~501bp中等长度的DNA片段电泳迁移率与其尺寸间存在很好的负相关的线性关系,为此,提出一种新的线性模型来进行解释.此外,还探讨了PEO的浓度和电场强度对分离的影响.其结论可更好地从理论上指导对中小片段DNA的分离,对肿瘤基因突变点的分析和PCR扩增产物的分离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分别合成了以三羟甲基丙烷和季戊四醇为核的超支化聚(胺-酯),并对其进行了红外测定、羟值测定、粘度测定等表征。采用化学键合方法将其涂于毛细管内壁,并测定涂层柱的电渗流以及对碱性蛋白质的分离能力,结果表明,涂层柱能有效地抑制碱性蛋白质在毛细管内壁上的吸附,大大降低电渗流;以三羟甲基丙烷为核的超支化聚(胺-酯)涂层柱的塔板数达105/m,而以季戊四醇为核的超支化聚(胺-酯)涂层柱的分离柱效更高,塔板数达107/m。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类涂层柱都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西他沙星差向异构体的毛细管电泳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佩  林蕾  范琦  曾令高 《色谱》2006,24(5):513-515
以γ-环糊精和D-苯丙氨酸为手性选择剂,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成功地分离了新型抗菌素西他沙星差向异构体。考察了添加剂的种类、浓度和缓冲溶液的pH对毛细管电泳分离西他沙星的影响。分离电压为15 kV,选用60 cm(有效长度52.5 cm)×50 μm i.d.的石英毛细管,缓冲溶液组成为10 mmol/L KH2PO4-K2HPO4(pH 4.5),10 mmol/L CuSO4,20 mmol/L γ-环糊精和 10 mmol/L D-苯丙氨酸。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剂的种类和浓度是影响西他沙星手性分离的重要因素,只有当 D-苯丙氨酸、铜离子和γ-环糊精同时存在并达到一定浓度时,西他沙星差向异构体在毛细管电泳中才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该方法可用于西他沙星差向异构体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A novel method for the fabrication of poly(dimethylsiloxane) (PDMS)-base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 microchips using epoxy templates is described. A PDMS plate containing the channel structure was replicated from a hard master with the positive relief of negative photoresist on a silicon wafer by replica molding. It was used as a soft mold to produce the positive relief of a hard epoxy template for molding of the final soft PDMS micro devices. The present hard-to-soft, soft-to-hard, and hard-to-soft micro fabrication method offers a promising way for the mass production of PDMS microchips, epoxy and other hard polymer templates. The epoxy templates are durable for molding PDMS electrophoresis microchips because of its higher mechanical strength. High chip-to-chip reproducibility has been found with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n = 30) of 3.7 and 4.1% for the widths (49.2 μm) and depths (41.5 μm) of the replicated channels in the final PDMS substrates, respectively. The feasi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PDMS microchips fabricated by the new method have been demonstrated by separating and detecting dopamine and catechol in connection to end-column amperometric detectio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nalytical performance of the microsystem for the separation of the two analyte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and optimized.  相似文献   

17.
利用化学键合的方法,将合成的以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D4vi)为核的聚碳硅烷类有机硅树枝状大分子涂敷到毛细管电泳柱的内壁,并用其来分离碱基及其衍生物。由于树枝状大分子球状立体,能够在毛细管内壁形成一层牢固、具有一定厚度的涂层,该涂层能有效抑制碱性物质的吸附,显著提高分离柱效,柱效达到3.80×104plates/m;树枝状大分子的骨架为硅碳键,性能稳定,耐酸碱,形成涂层牢固,迁移时间重现性能良好。实验进一步讨论了涂敷次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涂敷的分离效果最好,分离柱效达到14.79×104plate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