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白茆沙河段西起徐六泾,东迄七丫口,全长约28公里.长江出徐六泾后,逐步形成三级分(?)和四口(即南支、北港、北槽和南槽)入海的河势(图1),因此本河段正扼长江口咽喉,上与南通河段相接,下与河床激烈多变的南支“三沙”(即扁担沙,中央沙与浏河沙)河段相连.研究木河段的河演规律与发展趋势,不仅对阐明整个南支河段的河床演变关系密切,而且对长江口的总体治理也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闽江福州段河口河工模型整治方案试验:高水位治理方案已胜利结束,其他治理方案试验即将进行.闽江模试是我国当前正在运转的感潮河口模型中规模较大的一个,模型试验的河段长达45公里,它包括了福州以上的分流口和以下的合流口段以及分(氵义)的南北港的全  相似文献   

3.
基于种群生态学概念论大黄鱼种群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种群生态学概念, 对我国沿海分布的大黄鱼地理种群划分进行了论述. 以是否有地理隔离作为划分必要条件, 其他作为辅助参考. 经分析论证认为: 大黄鱼分布区域的天然屏障的地理隔离并不存在. 黄海、东海由台湾暖流和沿岸流形成的环流, 台湾海峡、南海由季风形成的环流, 在我国沿海形成了完全分隔的海流体系, 作为海流形成的区域性的地理屏障, 将南北大黄鱼隔离形成南黄海-东海以及台湾海峡-南海2个地理种群. 南黄海-东海地理种群由朝鲜西南部、中国的吕泗洋、岱衢洋、大目洋、猫头洋、洞头洋、官井洋和东引列岛等8个产卵群体组成; 台湾海峡-南海地理种群由牛山岛、九龙江外诸岛屿、南澳岛、汕尾外海、硇州岛附近海区和徐闻海区等6个产卵群体组成.  相似文献   

4.
1 引 言湖南花垣陨石于 1 998年 9月 1 7日下午约 1 9时落于湖南省花垣县茶洞庭湖镇石牛村 ,地处湘、黔、川三省交界处 .当时方圆数公里内众多村民目睹了陨石燃烧的火球及尾迹 ,并听到空中雷鸣般的轰响 .陨石落地后约 1 h,当地村民在茶洞庭湖镇石牛村小学附近山坡发现了坠落点 .地表土壤见有直径约 2 0 0 mm的撞击坑 ,后滚落山坡 ,被村民捡到后 ,陨石尚有灼手之余热 .这是继 1 976年 3月吉林陨石之后 ,发生在我国的又一次较重要的陨石事件 ,由于坠落点地处山区 ,尚未引起国内科技界的重视 .陨石后经湖南省永顺县科委送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相似文献   

5.
我们进一步研究了J/ψ→ωpp,ψ(2S)→γpp衰变末态pp在阈值附近的实验现象.发现通过考虑末态N相互作用可以同时很好地解释J/ψ→γpp,e~+e~-→pp末态阈值附近pp的分布情况,pp→pp阈值附近的散射截面,J/ψ→ωpp在阈值附近没有增强的现象,以及ψ(2S)→γpp在阈值附近不十分明显增强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破开算子法建立一个二维潮流数学模型,用于分析研究宁波北仑电厂取、排水对镇海石化总厂算山码头25万吨级泊位附近潮沐流态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电厂取、排水影响码头附近横向水流流速并不大,约3. 0厘米/秒,小潮和憩流期间则更小,因此对超大型油轮靠泊、系泊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天目山位于浙江省的西北部,西起浙皖边界的百丈峰,呈西南—东北走向,经过西、东天目山主峰,由莫干山到湖州逐渐倾没于平原.全山长约130公里,宽为20公里.由火山岩组成的山地主体,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其中不少山峰都在1500米左右.高大巍峨的山体与其两侧由下古生界地层构成的200—400米的丘陵,形成地貌上明显的对照(图1).  相似文献   

8.
南麂列岛大柴屿潮间带底栖海藻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5月(春天)和2009年3月(冬天)分别对南麂列岛大柴屿潮间带进行了大型海藻调查,鉴定出大型海藻4门33属44种,其中红藻门25种,褐藻门10种,绿藻门8种,蓝藻门1种.南麂列岛大柴屿大型海藻主要为暖温性藻类,占藻类总种数的77.8%,其次为亚热带性藻类,占17.8%,冷温性藻类最少,占4%,调查未发现冷水性藻类.南麂列岛大柴屿潮间带大型海藻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春季46.43%、冬季48.89%的调查种类分布在低潮带,其中包括一些中潮带延伸种类,中、低潮带的海藻组成相似性值为0.57,高、中潮带相似性值为0.22,高、低潮带之间没有共有种.优势种有海萝(Gloiopeltis furcata)、无柄珊瑚藻(Corallina sessilis)、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铁钉菜(Ishige okamurai)、羽状凹顶藻(Laurencia pinnata)、粗枝软骨藻(Chondria crassicaulis)、花石莼(Ulva congllobata).比较1988年孙建璋等在南麂列岛的本底调查资料发现,海藻多样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小尺寸铁团簇在熔点附近的预熔化现象,根据均方根键长涨落判断出预熔化现象发生的温度区间并讨论在此温度区间内能量和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团簇体系预熔化过程中,表面原子是先于内部熔化,随着温度的增加,两部分原子在熔点附近相互扩散,趋于无序并最终完全熔化.  相似文献   

10.
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的中期信号初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是造成大范围洪涝的高影响天气事件,了解导致此类事件的全球和区域影响,对改进其预报是十分必要的.针对1951~2004年间16个典型个例,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事件发生前1~30d的全球环流场进行了相关与合成分析相结合的天气学统计普查,揭示了与此类过程显著相关的前期环流信号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了主要信号对过程形成可能的影响和联系:过程前3~4k,赤道太平洋对流层中高层的暖性高压增强,并通过遥相关影响后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及白令海附近低压的形成和加深;同期,南美洲南部南极附近的冷槽加深,其后能量频散至马达加斯加岛附近,有利于前2~3k南印度洋副热带地区以及西南太平洋西风带地区显著Rossby波列的出现,相应在马达加斯加岛南侧、澳大利亚西侧及新西兰东侧洋面上分别出现显著的低槽加深,经向环流增强;马达加斯扣岛附近的纬向风异常通过经向遥相关对应北半球欧洲地区所出现的多个正负相间的纬向风异常,导致欧洲中纬度环流经向度加大,从而触发欧亚Rossby波列的形成和东传,该波列中三个稳定的波槽分别位于伊朗高原、我国东部洋面和太平洋中部洋面,并使青藏高压加强北挺;最后随着波列消失,我国东部洋面低槽减弱北缩,副热带高压趋于加强西仲,促使事件的背景环流备件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历史图件和水文资料,论述了南支下段河床小三沙(即扁担沙、中央沙和浏河沙)的发展和演变,这对长江口航道治理和上海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港珠澳大桥位于通航环境极为复杂的珠江口水域, 海中桥墩多, 为超长桥梁, 发生船撞桥事故的风险高. 为了大桥建成后和营运期的安全, 本文结合港珠澳大桥的结构和环境特点, 系统融合技术方法和管理措施, 从桥区水域通航管理、导助航及警示、预警技术、拦截船舶技术以及应急反应等五个方面重点探讨桥梁防船撞关键技术, 建立了一套桥梁防船撞体系.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江淮地区气温日较差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安庆、霍山、合肥、蚌埠和亳州五站1954~2007年共54年逐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对江淮地区气温日较差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的基本特征和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淮地区平均气温日较差四季变化呈“高-低-高-低”趋势、各月变化呈“双峰型”,并且各站气温日较差都是春秋季大于冬夏季;江淮地区各站历年平均气温日较差随时间推移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9年春季(5月)和夏季(8月)对长江口的调查监测资料,研究了海水中溶解态重金属(Cu、Zn、Pb、Cd、As、Hg)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其影响机理,并对其污染水平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各重金属的质量浓度、空间波动程度在春、夏季,表、底层均存在一定的差异;Cu、Hg的污染最严重,且夏季污染水平高于春季;Cu与Pb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Zn与盐度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其余重金属与盐度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各重金属的平面分布可以分为沿岸条带状高值区、沿岸-离岸联片高值区、点源发散状高值区;研究海域重金属的分布受自身特性和外界环境因子影响,沿岸高值区的形成主要受陆源输入和海水稀释的制约,离岸高值区的形成与悬浮体解吸和海底沉积物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5.
台西南盆地构造特征与演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南海973航次在该区域的多道地震剖面的解释,并结合重力和磁力资料,发现台西南盆地的主要构造走向为NE-NEE向,沉积上具有独特的双层构造,是一个与南海演化密切相关的新生代伸展型断陷盆地.这个盆地早第三纪开始发育,形成了大量的正断层和由它们控制的一系列半地堑,发育了古新世-渐新世的沉积.渐新世末期盆地受到挤压作用影响,发育了一系列的逆冲断层和反转构造,表明了台西南盆地"先张后挤"的演化特征,从中新世开始进入热力学沉降坳陷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16.
珠江口沉积物主元素的组成分布特征及其地化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9年夏季采集的沉积物样品,采用X射线荧光法对珠江口沉积物中10种主元素质量分数进行了分析,与长江口和黄河口相比,珠江口沉积物Al、Fe等元素质量分数高,Ca、P等元素质量分数低,反映了“气候控制效应”、区域地质背景和河口类型对沉积物主元素质量分数的影响。Al、Fe、Ti、P、Mn和K等主要在伶仃洋西部和最大混浊带附近富集,Si的分布趋势与Al、Fe、Ti等基本相反,Ca、Sr、Na和Mg等在口外近海质量分数高,物质来源的差异、水动力环境的不同是造成主元素平面分布方式的主要原因,与重金属相比,大部分主元素在珠江口的垂直分布形式较简单,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均显示出Si、Al、Fe、Ti、P、Mn、K的陆源特征和Na、Mg、Ca、Sr的海源特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站位可分为4类,这种元素地球化学分区反映了珠江口不同区域沉积环境和主元素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从太阳号(SONNE95)1994航次的南海表层沉积物中分离出了有孔虫,并分析了它们的氧碳同位素组成.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变化,主要和海洋物理因素有关.在蒸发作用较强的东沙、中沙和南沙海域,表层种G.ruber氧同位素偏重,而在淡水来水方向,即南海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其氧同位素偏轻;次表层种P.obliquiloculata的氧同位素等值线图,指示氧同位素较重的黑潮水经由巴士-巴林塘海峡进入南海,并与氧同位素偏轻的南海冲淡水混合.浮游有孔虫的碳同位素空间变化趋势主要受海洋生物因素影响.在饵料来源丰富的珠江口外水域,以及光照充沛的南沙海域,G.ruber的碳同位素偏轻.在黑潮水所经之处,P.obliquiloculata的碳同位素偏重.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等值线在东沙和中沙海域变化梯度较大,与黑潮入侵引起的海水环流有关.  相似文献   

18.
钱塘江河口段动力沉积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根据钱塘江河口水动力和沉积物分析成果,探讨钱塘江河口动力沉积特性,作者认为,钱塘江河口以潮动力作用为主,但洪季流对河口段动力沉积有重要影响,钱塘江河口沉积物以跃移质为主,仅河口上段发育流影响下沉积的推移质量和县移质。  相似文献   

19.
机械法联络通道T接施工技术是一种施工软土地区地铁联络通道的新型工法, 具有全程机械化、施工周期短、可直接切削主隧道和洞口等优点. 以宁波地铁3号线某联络通道工程为研究对象, 通过监测分析研究新工法对周围地层、主隧道结构等的施工影响. 结果表明: 受交叉施工影响, 联络通道纵向靠近主隧道的地表沉降较大, 靠近联络通道中央影响较小; 横向中心位置地表沉降较大, 两侧影响较小; 主隧道结构沉降及隧道断面收敛变形较小; 顶推过程对周围地层影响明显, 但水平地面受影响较小, 表明地层总体沉降量小, 基本可控. 此外, 采用peck曲线和高斯曲线分别描述纵横向地面沉降的变化特征, 采用回归分析确定了沉降曲线参数, 与实际监测结果相比, 两者拟合良好.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角洲国际性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国际性城市群的建设是我国城市在下世纪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 ,以沪宁杭为中心的长江三 角洲城市群是我国参与 21世纪全球城市间国际竞争进而发展成为国际性城市群的主要代表 ,既分工明 确 ,又联合协作 ,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各主要中心城市实现国际性城市群战略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