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正电子湮没谱学研究了水热处理时间及温度对NH4NaY沸石的影响.测量了NH4 NaY 沸石分子筛在700 ℃经不同的水热处理时间(0.25 ~4 h)和在不同温度(300 ~800 ℃)下水热处理1 h 后的正电子寿命谱,所有谱中都出现了5 个寿命分量,其第中5 寿命及其强度与生成二次孔的大小和数量相关.实验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NH4NaY 沸石经水热处理后都能产生二次孔,其中水热处理温度为650 ℃处理时间为1 h 所产生的二次孔不仅数量最多而且孔直径最大.  相似文献   

2.
乳化-热交联法制备明胶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乳化-热交联法制备了明胶微球,研究了乳化条件对微球粒径大小和溶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乳化条件为:明胶溶液质量分数为20%,水油比为1:5(体积比),乳化温度为50℃,乳化时间为30 min,冷却时间为1.5 h,冷却温度为4℃.采用该方法可制备出粒径为50~1400 μm,溶胀率为150%~400%的明胶微球.  相似文献   

3.
采用简单的热CVD反应法成功制备了纳米硅粉、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结果表明:该产物是无定形的球形纳米粉体,粒径为20~100nm.粉体粒径随分解温度敏感,温度升高粒径减小,但高于700℃时急剧增加.傅立叶红外分析表明,粉体存在Si~H键,且H含量随分解温度升高而降低.进一步研究表明,该无定形纳米硅粉经700℃退火处理可转变为晶体硅.  相似文献   

4.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和热处理过程制备CoFe2O4纳米颗粒.研究了Co化学组分与热处理温度对纳米粒子相结构、穆斯堡尔谱与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o组分的增加和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纳米粒径逐渐变大;在平均粒径为11nm样品中,超顺磁性颗粒与亚铁磁性颗粒的比例为0.16;热处理对Fe3+离子分布有较大影响;随粒径尺寸的增大,其矫顽力和饱和磁化强度均增大.  相似文献   

5.
基于ANSYS LS/DYNA仿真软件, 探究不同压下率、轧制温度对铝合金非等界面复合板的影响规律, 并通过热轧实验对非等界面复合加以验证. 结果表明: 随着压下率的增大, 垂直压应力也随之增大, 同时垂直压应力呈现流道附近最大, 两端边部最小; 轧制过程中的上下板垂直应力变化趋势一致, 通过最大垂直应力与变形抗力比值分析得出边部区域复合较为困难. 热轧温度在400℃、430℃时, 边部界面在压下率为30%时就能完全复合, 此温度利于复合板复合; 热轧温度在460℃时, 边部界面在压下率为50%时才能完全复合, 不利于复合. 选用仿真优化参数组, 通过实验对比取样发现, 在微观下看到明显的复合界面与非复合界面的交界处, 说明非等界面复合板成功复合, 这为其他金属非等界面复合判断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的表面改性剂对超细氢氧化镁的表面改性.并分别以水和乙醇为溶剂,研究了表面改性后氢氧化镁的分散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以水为溶剂的体系,六偏磷酸钠分散性能最好,而以乙醇为溶剂,硅烷偶联剂KH-550分散性能最好,其用量为基体量的5%左右,可使制备的超细氢氧化镁粒径达到0.2 μm尺度以下.试验结果对进一步认识超细氢氧化镁的性质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栀子苷与不同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的相互作用的机理,以Zeta电位、粒径及微观样貌观察(SEM)为指标对栀子苷-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复合物进行表征,并采用荧光光谱法探究栀子苷与不同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之间的淬灭方式、结合位点数、结合作用力类型。结果表明,栀子苷会使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的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粒径减小,且栀子苷与80℃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的复合物Zeta电位绝对值最大,粒径最小;栀子苷与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之间淬灭过程是自发的,机制为静态淬灭,相互作用类型为范德华力和氢键,并形成了结合位点数近似于1的复合物。  相似文献   

8.
以混合氢氧化物固体粉末为前驱体,在一定水热处理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制备了纳米级的CexZr1-xO2固溶体。XRD分析表明:焙烧前后的固溶体均与面心立方的CeO2的特征峰相符合,说明固溶体属于立方晶系;TEM分析表明:600℃焙烧后的粉体与焙烧前相比,晶界明显,晶型呈立方形;在一定水热处理时间条件下,不同的处理温度对样品的失重率影响较大,在180℃以下时,前驱体晶化不完全,且出现单斜相和四方相的ZrO2,这为水热法制备CexZr1-xO2固溶体的晶化机理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经800℃焙烧1.5h的粉体对光学玻璃有较好的抛光性能。相对高温制备样品其焙烧温度低200℃以上,并省去了后期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采用两亲嵌段共聚物聚丙烯酸-苯乙烯(PS-b-PAA)水溶液为介质合成了球形碳酸钙复合物,球形直径约3~4μm,由纳米级方解石微粒通过PS-b—PAA的有机键合紧密团聚而成.通过电镜、XRD、IR和差热热重分析复合物的微晶结构性质表明,复合物中有机质质量分数约为14%;其中的方解石微晶约几十纳米,较之普通碳酸钙晶体有更大的晶格畸变;热分解行为提前约15℃,红外V3吸收蓝移约10cm^-1.  相似文献   

10.
以Ca2 -H2O-CO23-反应系统,利用冰冻-解冻法制备了CaCO3纳米粉体.TEM和XRD测试表明:粒子基本星球形,晶体粒径约为40~70 nm,所得产物为方解石型.提出了"冰切割"机理,对其形成进行了初步探讨,用相同的方法制备了SrCO3、BaCO3纳米粉体,晶体粒径分别约为20~60 nm,60~90 nm,均为斜四方晶相.本法产物的粒径分布比室温沉淀法均匀而且形貌尺寸明显小于室温常规沉淀法.  相似文献   

11.
选用舟山市贻贝壳为原料制备羟基磷灰石(HA)多孔微球, 球形HA较其他形状的HA有更多的药物和金属负载量, 可以合成特殊的功能性材料. 实验过程为: 采用贻贝壳提取CaCO3, 以贻贝壳的CaCO3为原料用水热法、沉淀法、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模板剂法及反相微乳液法制备HA, 经比较确定可行方案, 并对制备出的样品进行银离子吸附实验. 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观察得出水热法制备的产物为球形; 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得水热法制得的产物为HA, 其他产物为方解石型CaCO3/HA复合材料; 比表面积及微孔孔隙分析表征得出水热法制备的产物介孔结构和比表面积最优;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检测产物的钙磷比及载银量, 确定水热法制备的样品为缺磷型HA, 该HA的银离子吸附率达75.10%. 表明贝壳制备HA多孔微球是可行的, 采用水热法可将贝壳CaCO3合成球形多孔HA, 且在转化程度和载银效果方面较其他方法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是塔中地区重要的油气产层.测定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热液矿物(方解石、石膏、重晶石等)及围岩的碳氧同位素以及锶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热液溶蚀围岩后释放的CO2可能是形成方解石中特征氧同位素组成的主控因素;自生碳酸岩矿物的碳同位素组成反映其在成岩期至少有2种碳源,早期形成的碳酸盐岩与二叠纪富^13C的碳源相关,成岩早期至晚期的碳酸盐岩的沉淀或重结晶可能与由局部地质事件导致流体在沿裂缝系统运移时混合了有机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富^13C的CO2有关;^87Sr/^85Sr值(0.708-0.718)高于同期海水,说明是该区域的热液流体富。^87Sr值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分别采用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高水热稳定性的Ce_(0.5)M_(0.5)O_2(M=Zr,Ti)载体,并通过浸渍法制得高分散Pt/Ce_(0.5)M_(0.5)O_2(M=Zr,Ti)催化剂,分析了短链脂肪醇作为氢供体用于香兰素加氢脱氧反应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氧化物催化剂Pt/Ce_(0.5)M_(0.5)O_2(M=Zr,Ti)具有高的水热稳定性和优良的加氢脱氧活性,且Pt/Ce_(0.5)Zr_(0.5)O_2较Pt/Ce_(0.5)Ti_(0.5)O_2的催化性能更胜一筹,催化剂的加氢脱氧性能与其表面的酸性质以及贵金属Pt在载体上的高度分散有关.短链脂肪醇作为含氢的有机小分子,可作为氢源替代氢气,是理想有效的氢供体.  相似文献   

14.
采用阳极氧化技术对不锈钢丝网表面进行修饰,成功制备了ZSM-5分子筛膜.通过XRD、SEM等技术对合成的材料进行表征,并考察了电解液种类、晶化时间、晶化温度以及合成次数等参数对分子筛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阳极氧化工艺处理后,不锈钢丝网表面出现了明显的孔径结构,并生成了一层致密的阳极氧化膜.这些孔道结构和阳极氧化膜有利于ZSM-5分子筛膜的生长,是成功合成高结合力分子筛膜的关键.各制备参数对分子筛膜的结构形成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中在乙烷聚乙二醇(PEG)辅助条件下,用水热法合成了纳米CoFe2O4.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磁学性质进行了表征.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了所得到的CoFe2O4是纯尖晶石相且晶粒尺寸为10-32nm左右.实验中发现CoFe2O4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随着水热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水热液温度不仅影响纳米粒子的大小,而且还影响其形貌,随着水热液温度升高CoFe2O4的形貌,从球形变到八面体.磁性研究表明,所合成的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随纳米颗粒的平均尺寸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紫心甘薯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以芦丁为标准品,通过选用L9(3^4)正交表设计实验,确立提取总黄酮的最佳条件并以Vc为对照品,采用DPPH·(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法研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紫心甘薯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8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35min;测得紫心甘薯薯肉和薯皮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55%和3.30%,二者抗氧化活性以半数抑制浓度(IC50)表示分别为0.0204,0.0192mg·mL^-1.微波提取紫心甘薯薯皮总黄酮的含量是薯肉的2.13倍,紫心甘薯薯皮的抗氧化性高于薯肉.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波水解法制备ZnO柱撑皂石,通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有机改性制备ZnO柱撑有机皂石,并以其为助剂通过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聚乳酸(PLA)/ZnO柱撑有机皂石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XRD)及红外光谱分析(FT-IR)表明皂石层状结构被剥离形成了纳米级皂石层片且有机改性效果良好.采用Avrami法对PLA/ZnO柱撑有机皂石纳米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ZnO柱撑有机皂石缩短了PLA的半结晶周期(t1/2),提高了PLA的结晶速率,PLA晶体以二维或三维的方式增长.  相似文献   

18.
利用无机原料水热合成法制备BiOI/BiOBr复合可见光催化剂,通过XRD、SEM、EDS、DRS、I-t响应曲线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相组成和光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以Rh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并对最优比例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评价,通过ESR分析和自由基捕获实验探究了RhB的光催化降解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无机原料水热合成法可成功制备纯度高、结晶性能良好的BiOI/BiOBr复合可见光催化剂;BiOI的复合降低了BiOBr光催化剂的电子-空穴的复合,拓宽其可见光响应范围,提高了光催化降解活性,其中质量比为8%的BiOI/BiOBr活性最佳,可见光照21min后RhB的脱色率可达100%,是纯BiOBr的1.50倍,且重复使用5次后仍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复合催化剂光催化降解RhB的过程中,参与降解的主要活性物种为空穴(h+)和超氧自由基(·O-2).  相似文献   

19.
龟山岛(Kueishantao Islet)是中国海域目前唯一已知的海底热泉密集分布区.2011年5月,由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和台湾中山大学师生组成的研究小组,对龟山岛海域海底热液地区进行了联合海上作业,自制温度传感器于5月25日放置在水深约16.7 m的白色热泉口(坐标:24.83419N;121.96198E),5月30日收回.对此次海上作业取得的水压和水温原位观测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后,采用Morlet小波变换进行分析,求出水压和水温的小波系数,得到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反映出当地潮汐以半日潮为主;兼有全日潮的性质.温度的变化周期与水压的变化周期不尽一致,存在2.5 h的尺度差,可能由于热液喷发强度和海水涨落内因一致,即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但地内流体(热液)和地表流体(海水)对外引力的响应却不尽相同所致.  相似文献   

20.
印染废水水量大、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以浙江某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单元废水为研究对象,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印染废水处理中有机物的降解过程.结果表明,初沉池、二沉池、终沉池水样中分别含有50、40、30种有机物,其中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等8种有机物属于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出苯乙酮、三氯甲烷、2-氯-2-甲基丁烷等5种物质作为印染废水的特征污染物.该结果对印染废水的处理与回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