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本文根据激光衍射谱谱面光强分布随塑性损伤的变化规律,用30CrMnSiA材料进行了实测,给出了应变与损伤变量D(K)的关系曲线,并对加载和卸载条件下的D(K)~ε曲线进行了比较。结果再次表明,用衍射光强比来定义损伤变量是可行的;该方法检测方便,计算简单,具有较高的精度,可望成为塑性损伤检测的一种有效方法;30CrMnSiA材料沿垂直于轧制方向拉伸的力学性能及损伤状态优于平行轧制方向,且用空穴面积百分数F_A得到验证;弹性变形对塑性损伤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激光衍射谱谱面光强度随塑性损伤的变化规律,用30CrMnSiA材料进行了实测,给出了应变与损伤变量D(K)的关系曲线,并对加载和卸载条件下的D(K) ̄ε曲线进行了比较,结果再次表明,用衍射光强比来定义损伤变量是可行的,该方法检测方便,计算简单、具有较高的精度,可望成为塑性损伤检测的一种有效方法,30CrMnSiA材料沿垂直于轧制方向拉伸的力学性能及损伤状态优于平行轧制方向,且用空穴面积百分  相似文献   

3.
金属材料疲劳损伤的宏细观理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骏  孙毅 《力学进展》2002,32(3):391-401
工程结构的疲劳损伤发展过程经历了由初始缺陷的形成、裂纹的稳态扩展直到最后失效的不同发展阶段,通常疲劳损伤的演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1) 亚结构和微观结构的变化引起永久损伤的形成,产生微观裂纹;(2) 微观缺陷的长大会合形成主裂纹;(3) 主裂纹稳态扩展;(4) 结构失稳或完全失效.首先论述了疲劳裂纹扩展的物理机制,并从细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总结了处理疲劳裂纹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位错力学在处理短裂纹扩展问题中的应用,以及无位错区(DFZ)在疲劳裂纹扩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较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材料韧性耗散分析的疲劳损伤定量新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依据疲劳过程中结构钢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从反映疲劳损伤机理、对损伤过程表现敏感且便于实验测试等方面对上述材料弹性、塑性、强度和韧性等参量进行综合考察后指出,韧性是一个适合作为疲劳损伤表征的力学参量,并进一步建立了韧性随疲劳损伤演化的耗散模型。从交变载荷下材料韧性耗散规律出发,结合疲劳损伤的能耗过程分析,系统研究并提出了以韧性为基本参量的疲劳损伤变量、损伤临界值、损伤演化方程和累积损伤模型,据此建立了一种新的疲劳损伤定量方法,并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通过与其它方法比较表明:根据韧性耗散定义损伤变量优于基于延性、强度和弹性模量变化的损伤度量方法,由此得到的累积损伤模型较Miner线性法则与Manson双线性累积损伤法则更符合实验结果。因此,上述疲劳损伤定量方法可为现阶段工程结构的抗疲劳设计与寿命估算提供新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5.
各向异性材料疲劳损伤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连续损伤理论,考虑到了损伤能释放率等引起损伤的重要因素,提出了一个各向异性疲劳损伤模型。此模型结构简单,适用于各种各向异性材料。利用该模型对玻璃聚酯复合材料层板在单向受力情况下进行了寿命预测,预测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丁兆东  李杰 《力学学报》2014,46(6):911-919
该文致力于混凝土疲劳损伤发展机理的微细观解释. 以速率过程理论为基础,通过考虑裂纹断裂过程区中的水分子动力作用,在细观尺度上建立了具有物理机理的疲劳损伤能量耗散表达式. 结合细观随机断裂模型,以宏观损伤力学为框架,建立了疲劳损伤演化方程. 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单轴受拉时的疲劳损伤演化以及不同加载幅度下的疲劳寿命. 与相关试验结果的对比显示出该文模型能够很好地表现混凝土材料的疲劳损伤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程小全  杨琨  胡仁伟  邹健 《力学学报》2010,42(1):132-137
对有、无缝合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拉伸疲劳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0^\circ缝合对复合材料光滑板拉伸疲劳损伤扩展规律的影响. 通过有限元素法分析了有、无缝合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应力状态分布情况,对缝合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拉伸疲劳损伤及其扩展机理进行了分析. 研究表明,缝合改变了复合材料层合板拉伸疲劳损伤起始与扩展的机理,针脚附近的面内正应力\sigma_{x}与层间剪应力的集中对层合板拉伸疲劳损伤的发生与扩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自由边界处的层间集中应力对缝合板的疲劳性能也有影响. 自由边界处的层间集中应力是导致无缝合层合板疲劳损伤及其扩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的材料,在细观层次上将混凝土看作由骨料、砂浆和两者之间的界面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本文在对混凝土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的基础上,根据CT扫描图像反映的细观破损过程,分析了基于CT数平均值变化规律的特点;将混凝土材料的损伤过程进行了分段,提出了损伤变量的提取方法.随后结合试验得到的宏观应力应变曲线,经过拟合得到...  相似文献   

9.
孔隙材料的动态损伤与破碎的细观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动态微孔生长的C-H-J模型分析了孔隙材料动态损伤的细观机理。利用Grady对动态破碎的能量描述给出了延性动态破碎的细观解释。此外,本文考察了应变率效应及应变强化效应(加工硬化)对动态延性损伤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应变强化与应变率效应相比其影响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0.
疲劳损伤演化方程约束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着重讨论疲劳损伤演化方程应满足的条件,指出损伤演化方程不仅必须遵循热力学准则,还应满足一定的物理条件.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可能导致严重的误差,并造成很大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韧性耗散模型的损伤定量分析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明敏 《力学季刊》2000,21(3):387-391
材料的静力韧性便于工程测量,对疲劳损伤较其它宏观损伤变量更敏感。本文以材料静力韧性为宏观损伤变量,依据疲劳过程中金属材料韧性随疲劳循环加载而变化的实验结果的规律分析,得到了应力和循环数表达的损伤演化方程和损伤累积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加载顺序的影响。推导出该疲劳损伤累积模型在多级加载下的递推公式。经四种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疲劳寿命是较为满意的。由于疲劳试验数据分散性大,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疲劳损伤临界值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疲劳过程和疲劳失效的临界状态的分析,提出疲劳失效判据应与损伤程度和应力水平两个因素有关,并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剩余强度退化的对数模型。根据疲劳过程中材料强度退化的事实及其规律。分析了损伤临界值与循环应力水平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一般应力水平下疲劳损伤临界值的范围,对于随机疲劳问题,给出了损伤临界值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沥青混合料疲劳过程的损伤力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损伤力学方法研究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失效问题。针对悬壁梁弯曲疲劳试件,推导出疲劳过程中应力场、损伤场和疲劳裂纹形成寿命的工程封闭公式。根据沥青混合料特点,提出一种模拟疲劳裂纹扩展的特征单元失效模式,从而将疲劳裂纹形成与扩展两个阶段统一用损伤力学理论进行描述和分析。本文对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疲劳裂纹形成寿命与扩展寿命分段进行了预测,还对疲劳过程中刚度衰减及位移幅值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理论预期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孙斌祥  郭乙木 《力学季刊》2003,24(3):416-422
根据电磁学原理,提出了基于电能耗散的疲劳损伤定义,指出其较能反映金属材料疲劳损伤的特征。获得了用电阻变化测量疲劳损伤的公式,应用计及疲劳极限和循环应力幅影响的非线性累积疲劳损伤模型,给出了金属材料疲劳损伤的剩余寿命预测公式。通过正火45^#碳钢的旋转弯曲疲劳试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剩余寿命预测公式的可靠性,和韧性耗散测量疲劳损伤相比较;说明了用电阻测量疲劳损伤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用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的方法推导得到了一个非线性的损伤发展方程,该方程计及了加载过程应力与损伤的完全耦合效应;又由损伤发展方程得到了一个计及加载循环周内和循环周间损伤积累非线性效应的完全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模型,已有的部分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模型成为它的特例。由损伤发展方程确定了材料剩余强度随损伤发展的衰减规律和临界损伤值。  相似文献   

16.
高周疲劳损伤的演化和Lognormal性统计的统一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高周疲劳损伤的演化和Lognormal性统计的统一理论,给出了循环次数变量和损伤变量的联合概率密度的Fock-Planck方程,获得了该方程系数的高阶修正表示,解得了该方程的解析解,讨论了不同条件下概率密度的分布性质,得到其损伤值取失效临界值时寿命的分布满足Lognormal性分布,所有结论与实验相符  相似文献   

17.
变幅疲劳载荷下钢纤维混凝土的损伤演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鞠扬  谢和平 《实验力学》1997,12(1):110-118
本文通过实验分析了变幅疲劳载荷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非线性损伤演化行为,指出变载时材料当前的损伤状态和变幅前后应力幅差影响材料的疲劳损伤演化行为。文中给出了损伤演变路径和描述该损伤演化行为的疲劳累积损伤方程。在此基础上,定性定量地分析了Miner线性累积损伤准则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