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含2-苯基-1,2,3-三唑基单环β-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寻找能口服、广谱的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烯酮-亚胺环加成是最有效的合成方法之一. 在三乙胺与含2-苯基-1,2,3-三唑基的Schiff碱的苯溶液中逐滴加入邻苯二甲酰亚氨基乙酰氯或丙酰氯的苯溶液, 加热回流, 通过环加成反应得到含有2-苯基-1,2,3-三唑基和邻苯二甲酰亚胺基的单环β-内酰胺类化合物. 产物均为反式构型, 其结构由元素分析, IR, 1H NMR, MS以及NOESY谱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3.
4.
用Dane盐与不同取代的二苯甲亚胺环合,制备了11种未见报道的α-酰氨基-β-内酰胺,研究了二苯甲亚胺的取代基对成环反应的影响;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环合反应收率与二苯甲亚胺上取代基的取代常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环合收率与二苯甲亚胺上取代基的电性效应常数σ值呈负的线性关系,与甲亚胺的 pK(?)值呈正的线性关系。利用取代基的σ值和甲亚胺的pK(?)值可以预测同系列化合物成环反应活性的相对高低。 相似文献
5.
1-芳酰基-4-取代吡唑甲酰基氨基硫脲和环化产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利用1-苯基-3-甲基-5-氯-4-吡唑甲酰基异硫氰酸酯(Ⅰ)与芳酰肼(Ⅱ)的加成反应合成了系列新的酰胺基硫脲衍生物(Ⅲ),并将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环化反应得到2-取代吡唑甲酰基氨基-5-芳基-1,3,4-噻二唑(Ⅳ).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Ⅲ和Ⅳ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6.
2-取代-5-吡唑基-1,3,4-恶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5-吡唑甲酰肼和取代羧酸为起始物,运用"一锅煮"法合成了一系列2-取代-5-吡唑基-1,3,4-二唑.此外,还合成了1-苯酰基-2-吡唑酰基肼.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有较好的杀菌和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7.
8.
9.
1-(2-苯并噻唑基)-3-苯基吡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机荧光化合物有多种结构类型,其中含氮唑系杂环类化合物可作为一些合成纤维和塑料制品的增白剂[1~4]。据此,我们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具有不同取代基的苯并噻唑基吡唑啉化合物,并观察了其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5-三芳基吡唑类化合物合成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现了一种以查耳酮(1a~1g)等不饱和酮(1h)和苯肼为主要原料,二氢铬酸四吡啶合钴(TPCD)为脱氢芳构化试剂,经“一锅法”合成1,3,5-三芳基吡唑(3a~3g)等吡唑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合成过程中首先生成的1,3,5-三取代吡唑啉不需要分离,直接在二氢铬酸四吡啶合钴氧化下脱氢芳构化成相应的吡唑类化合物,反应物分子中的碳-碳双键不受加入的二氢铬酸四吡啶合钴影响.该合成方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65%~93%).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电导、pH滴定法研究了乙醇-水溶液中希土与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乙醛酸(简称H_2A)的配位反应.合成了15种新的希土固态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化学分析、水份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HA)_3·nH_2O(RE=Ce、Pr、Sm、Tm、Lu、n=1;RE=La、Nd、Eu、Gd、Tb、Dy、Ho、Er、Yb、Y,n=1-2).并对配合物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热稳定性、紫外光谱、溶解性及摩尔电导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4.
15.
In(Ⅲ)-1-苯基-3-甲基-4-噻吩甲酰基-吡唑啉酮-5配合物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pH3.0的HCl-NaAc介质中,In(Ⅲ)与1_苯基_3_甲基_4_噻吩甲酰基_吡唑啉酮_5(HPMTHP)生成配合物,于-0.63V(vs.SCE)处出现一尖锐、灵敏的极谱峰,In含量在0.002~1μg/mL范围内与峰高呈线性关系。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反应机理,证明-0.63V处的极谱波为配合物吸附波,峰电流由中心离子In(Ⅲ)还原产生。用直线法测得配合物组成为n[In(Ⅲ)]∶n(HPMTHP)=1∶1,表观稳定常数为2.96×103。 相似文献
16.
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与胺类缔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苯基-3-甲基-4-苯甲酸基毗哇琳酮一5(HPMBP)是一类酸性鳌合革取剂,已广泛用于多种元素分离、分析研究['j.它不仅在单独使用时能很好地革取金属,而且在与有机胺类共同使用时对稀土元素、过渡金属元素有明显的快同革取性能L'·'].因此研究HPMBP与胺类的相互作用对于分析产生协同作用的原因,改善革取性能是很有必要的.1实验部分1.1试剂HPMBP,化学纯(北京试剂厂);三千胺(TOA),FLUKA进口分装试剂,纯度大于99%;伯胺N1923,工业级(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化学实验厂),经减压(267~533Pa)蒸馏,收集413~459K馏… 相似文献
17.
A novel Cu(Ⅱ) complex of 1-phenyl-3-methyl-4-acyl-5-pyrazolone was synthesized and crystallogra-phically characterized. The single-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reveals that the crystal belongs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 with cell parameters a=0.938 7(4) nm, b=1.124 4(5) nm, c=1.222 3(5) nm, α=99.538(7)°, β=104.049(8)°, γ=113.806(6)°, and Z=2, V=1.093 3(8) nm3. Cu(Ⅱ) ion is coordinated by two 1-phenyl-3-methyl-4-acyl-5-pyrazolone ligands, and one methanol molecule giving a coordination number of five, the coordination polyhedron around Cu(Ⅱ) ion can be described as a square pyramid. Two complex units link to each other through the hydrogen-bonding interactions to form a dimer. Meanwhile, a staircase-like layer structure was built up by offset face-to-face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and weak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dimers. CCDC: 625422. 相似文献
18.
以苯肼和4-取代苯乙酮(1a~1d)为原料, 经过缩合, 再与Vilsmeier-Haak试剂反应合环, 制得1-苯基-3-芳基-4-甲酰基吡唑(3a~3d), 将其与2-肼基-4/6-取代苯并噻唑(4a~4f)反应, 合成一系列新化合物1-苯基-3-芳基-吡唑-4-醛 [N-(4/6-取代苯并噻唑-2-基)]腙5~8. 所有新化合物的结构均经IR, 1H NMR, MS谱和元素分析证实. 对化合物5~8的荧光进行了测定, 结果显示这些化合物具有荧光特性, 并探讨了化合物的结构对荧光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依据生物活性叠加原理,以邻羟苯基和苯基吡唑为分子核心,构建了6种未见报道的N-[(1-芳基-3-苯基-吡唑-4-基)次甲基]-2-羟基苯甲酰肼衍生物.以芳胺为原料,经重氮化、还原、与苯乙酮缩合及Vilsmeier-Haack反应制得1-芳基-3-苯基-4-甲酰基吡唑,再与水杨酰肼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NMR和元素分析等验证.探讨了制备中间体(3a~3f)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1位芳环上取代基对关环反应有显著影响,供电基有利于关环反应的进行,吸电基则恰恰相反.抗菌活性测试表明,质量分数为0.01%的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高达100%,有极强的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70%以上,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是一类极具潜力的抗真菌和抗革兰氏阴性菌的化合物.构效分析结果表明,1位芳基中引入Cl和Br等卤原子,能显著增强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而引入NO2和CH3基团,则会降低其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