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59年6月,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拒绝援助我国研制原子弹,1960年7月,撤走了全部在华专家,带走了图纸和资料。有的专家说:"这是对你们的毁灭性打击";"再过两年,你们只好卖废铜烂铁了";"从此你们将处于技术真空状态,估计20年后你们也搞不出来原子弹"。正在苏联杜布纳联合研究所工作的周光召、吕敏、何祚庥等中  相似文献   

2.
 1945年原子弹(AtomicBomb)在广岛长崎爆炸之前,一般人很难理解原子弹的威力,原子钟(AtomicClock)也不是大家都能一睹为快的;但是,原子弹和原子钟的概念的确已是家喻户晓。如果我们要比较原子钟和原子弹谁更重要还真不容易,原因很简单:它们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对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不是在减弱,而是在日益加剧。从理性上来讲,原子钟的贡献并不比原子弹小,也并不让人毛骨悚然。我们认为,原子钟给人类的贡献要远远大于原子弹,而且,在社会和科学研究中日益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核能应用与核电事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著名化学家哈恩早年从事放射化学研究,在矿物分离等研究过程中,出人意料地发现了放射性钍Th、锕Ac及镤91234Pa等;1938年,哈恩、斯特拉斯曼和梅特纳,在费米、伊仑·居里等人用中子轰击铀核的实验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与分析,提出了中子打进铀核,引起铀核剧烈振荡,使铀核发生形变,最后分裂成两个原子核.铀核裂变既放出巨大能量,又释放出中子.每一个铀核裂变,将放出200MeV的能量,并且放出2-3个中子,这些中子被另外的铀核分别吸收,又再引起铀核裂变,如此继续下去,形成链式反应.1942年费米利用核裂变的链式反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可控的链式反应装置--核反应堆,揭开了人类利用原子能的新篇章.原子能首先在军事上应用.1945年美国最先安装了核爆炸装置,制造和爆炸了原子弹,1949年苏联也研制成功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英国于1952年、法国于1960年相继试爆原子弹成功.我国也于1964年成功爆炸了自己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  相似文献   

4.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宣告了核武器的问世,即产生了第一代核武器--原子弹.原子弹是利用铀-235,或钚-239等重原子核的链式裂变原理制成的核武器.  相似文献   

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美国于1945年8月6日和9日先后在日本两次投掷原子弹,遏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继续。原子弹的巨大破坏力,使人们一听到“原子弹”三个字便不寒而栗,令人闻而生畏。原子弹刚在日本爆炸,在中国社会各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人们惊呼人类已经进入原子时代。有关原子弹的内容,很快成为中国人非常热门的话题,竺可桢和胡适的日记中都多次提到原子弹。  相似文献   

6.
<正>1982年我所申报的题为"原子弹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理论问题"项目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申报这个奖项的时候,参加申报的人一致推举彭桓武先生为第一完成人。彭先生享受这一殊荣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的。因为我国的原子弹、氢弹的理论研究设计工作就是在彭先生亲自组织指导下进行的。彭先生是1961年调到九所从  相似文献   

7.
1945年第一颗原子弹问世.四十多年来核武器的性能不断提高.美、苏庞大的核武库对国际政治、外交、军事都产生重大的影响.现代核武器不但数量极大,性能也远远超过了初始阶段的原子弹。美、苏为改进其核武器投入了很大的资金和技术力量,许多精明能干的物理学家在武器实验室从事研究  相似文献   

8.
《光谱实验室》2007,24(1):71
哈里顿是前苏联发展原子弹的第二把手。他于192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多科工业大学。1926-1928年,他被前苏联政府选派到卡文迪许实验室,在卢瑟福指导下工作,并获博士学位。他是卢瑟福的学生中去世最晚的。1931年他在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研究金属蒸气的凝结和离心法分离气体的理论。1939年他和泽尔多维奇对铀的链式裂变反应进行了计算,他们发表于1939-1941年的一系列论文为后来苏联发展原子武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5年8月6日,美国一架B-29战略轰炸机在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8月9日又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至今已整整60年了。原子弹的使用尽管迫使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是并未为人类赢得永久的和平,相反地却把世界带进了原子战争的时代,笼罩在广岛长崎上空的原子弹烟云,绵延到整个世界,核武器从此开始威胁全人类。一、原子弹的物理基础原子弹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瞬时释放巨大能量的核武器。其基本原理是:铀235、钚239等重核在中子轰击下发生裂变反应,这一过程同时放出2~3个中子和200MeV的能量(相当于3.2×1011焦耳)。  相似文献   

10.
 1964年10月16日15时,在中国的西北部,一声震天巨响之后,一个蘑菇状烟云腾空而起,中国爆作了一颗原子弹.这一声巨响,在打开通向世界强国之门的同时,也树起了一座丰碑,它记录下了无数中华儿女的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支可歌可泣的创业曲。几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首那段艰苦卓绝的“秘密里程”,便可以在众多的奉献者中,看到一位瘦弱而执著的身影,她就是女学部委员王承书.在核物理领域,王承书默默工作了几十个春秋,为提前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装料计划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我国铀同位素分离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培育了队伍.  相似文献   

11.
美国反华分子抛出的“考克斯报告”诬蔑中国“窃取了美国核弹W70(中子弹)的设计机密,于是才在1988年试验了它的中子弹.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严正指出:“这是毫无根据的恶意中伤,是对中国人民和中国科学家的极在诬蔑”,并指出:“中国作为掌握了原子弹、氢弹技术的国家,经过不太长的时间的努力就掌握了中子弹技术,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其实,中子弹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氢弹,并不神秘. 1、中子弹原理 中子弹是在原子弹和氢弹小型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子弹是利用235/92U、239/94Pu等重原子核在热中…  相似文献   

12.
弗拉基来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科捷利尼科夫(B.A.)是苏联卓越的无线电物理学家、技术科学博士、理论无线电工学奠基人之一.他对无线电物理学、无线电技术和电子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08年9月 6日,他出生于喀山.1931年于莫斯科动力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同时在苏联人民通信委员部中央科学研究所工作.1947年起任教授.1953年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从1954年起任苏联科学院无线电工学和电子学研究所所长.从1963年起为苏联科学院主席团成员.从1969年起任苏联科学院副院长.从1978年起任《科学》出版社物理、数学文献主编,还任《物理科学成就》…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是我国高能物理事业的一个转折点.BEPC按计划高质量地完成,为我国高能物理实验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也表明我国的加速器事业已在世界高技术领域中占有了一席之地.BEPC的成就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早在1957年,在王淦昌教授的领导下。选派了一批年青的科学家,赴苏学习高能加速器的设计及建造.一年后,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进行1—2GeV电子同步加速器的设计,这一设计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被认为是保守落后的,而把方案改成15GeV的质子同步加速器.但当时苏联正在建造的加速器最高能量为7GeV,所以这一建议受到了苏联专家的“冷遇”,回答是:如果中方要建造,唯  相似文献   

14.
 这里全文刊登侯明东先生对于本刊2003年第3期“原子钟、原子弹哪个更重要”一文的看法。虽然本刊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只代表作者本人的看法,但是,对于一些重大的科技进步和发明创造,本刊应该注意把关。以上文为例,原子弹的研发,对于加强我国国防、提高国际地位,做出了重大贡献,与原子钟“两者无法比较”。在此,我们衷心感谢侯先生对本刊的关爱,并为我们工作上的疏忽向读者致歉!衷心欢迎读者对本刊提出批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巴索夫是著名的苏联近代物理学家,是量子电子学的创始人之一.1922年12月14日他出生于沃罗涅什.1956年在莫斯科得物理-数学博士学位.从1962年起担任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66年为苏联科学院院士.1963年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创建量子无线电物理实验室,他担任实验室主任.1958年至1973年间他担任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从1973年起任所长.1967年以来他一直担任苏联科学院常务委员会委员.此外,他还兼任苏联科学杂志《自然》的总编辑,《量子电子学杂志》的总编辑. 多年来,巴索夫积极从事量子无线电物理学及其应用方面的科学研究.他发现了量子系…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从1942年到194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赶在纳粹德国之前造出原子弹,打赢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集中了几乎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使用了巨额军费,历时4年,成功研制了原子弹。  相似文献   

17.
 五卢鹤绂不可逆性方程去年的七月,《香港新晚报》连续三次发表青子的文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著名物理学家卢鹤绂先生的历史贡献。在这篇题为《揭露原子弹秘密第一人--卢鹤绂与原子弹秘密》文章中,认为卢鹤绂是“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人”.  相似文献   

18.
<正>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成功地进行了原子弹爆炸试验。这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党中央领导下,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成功的原子弹。1960年,赫鲁晓夫集团撤走专家后,我和同志们在党中央号召下,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在北京花园路第九研究所热火朝天地开展  相似文献   

1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今天,我们深怀景仰和激动之情,在这里隆重举行彭桓武先生铜像落成揭幕仪式. 大家知道,再过四天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44周年纪念日,在举国欢庆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因特网上广泛转载这样一份Blog:"1964年10月16日15时,一团蘑菇云的升起令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在全球炎黄子孙心灵上引起了震撼.  相似文献   

20.
关于地磁起源的问题,有许多假设。本文是A.Г.卡拉什尼柯夫应苏联“物理教学”杂志编者的请求而写的文章,原载苏联“物理教学”1959年第5期。为了帮助读者,我们补充了四篇参考文献于文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