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卡尔曼滤波在室内定位系统实时跟踪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室内定位系统实时跟踪应用中所估算的用户位置方差较大,用户位置移动不平缓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室内定位方法.首先利用最近邻居法估算用户的位置坐标,然后再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用户的估算位置坐标进行滤波处理,以提高室内定位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卡尔曼滤波算法可以将2 m以内85%的定位精度进一步提高到93%,3 m以内95%的定位精度提高到98%,改进效果明显而且稳定.  相似文献   

2.
采用改进型二进制树搜索算法,优化了二进制树搜索路径、仲裁中断信道传输及高效随机数产生器的设计,用Verilog HDL语言在RTL级对全算法模块进行了描述,并用ModelSim软件进行功能仿真及时序验证,在Stratix EP1S10F484C5器件上进行防碰撞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综合,使射频识别技术(RFID)系统兼容基于位碰撞及非基于位碰撞两种识别机制的硬件设计得以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执行效率接近50%,比传统算法具有更高的时分多址(TDMA)信号利用率及平均识别效率,能满足多标签的快速准确识别,起到良好的防碰撞作用.  相似文献   

3.
由于射频识别标签本身具有资源受限的特点,因此它只能采用轻量级的加密算法.AES(advancedencryption standard)是当今世界著名的加密标准算法,它具有安全、适应领域宽、实现方便等特点.为了能够把AES用于射频识别标签系统,必须对其进行轻量化处理.本文在对AES加密过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模块复合结构提高利用率.经仿真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案符合射频识别标签系统集成电路面积小和低功耗的要求,同等条件下加密速度较快,且如标签同时实现加解密功能,芯片面积及响应时间等综合指标将达到最优化.这一方案同样适用于传感器网络以及其他资源受限环境中.  相似文献   

4.
为了克服RFID系统的标签识别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和识别死循环问题,提出了一种群标签的识别与认证协议GIA.GIA协议在识别过程中采用假名进行防冲突识别,防止标签敏感信息的泄露,在认证过程中只用伪随机数发生器实现了阅读器和标签之间的相互认证,解决了中间人攻击、前向安全、重放攻击和克隆等安全问题,同时也满足了低成本标签的要求.用可证明安全模型证明了GIA满足了安全性目标.与现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比较,GIA在存储开销、计算代价和通信开销上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回溯方法的RFID防碰撞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二进制搜索算法在搜索N个电子标签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由于算法在同时对大量标签操作时效率较低.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叉树中序遍历的回溯算法,在标签识别过程中,阅读器不回复到顶级初始状态处理,而是按下行处理集合构成的1棵二叉树进行逐级上行回溯处理.这样,搜索N个电子标签的时间复杂度为o(N).与前者相比,可以大大提高RFID防碰撞处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人脸微表情具有持续时间短,运动幅度小,只发生在面部局部区域的特点,给微表情的准确识别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持续时空注意力网络(Continuous Spatiotemporal Attention Network, CSTN)的人脸微表情识别算法。该算法由主、副两个通道组成,主通道为持续时空注意力模块,副通道为位置校准模块。首先主通道进行离散采样,等间隔抽取原始视频帧组成一个新的视频序列,利用帧间差分法提取各帧之间的运动差异,再将其输入到持续时空网络,提取面部肌肉运动的时空特征;其次利用副通道提取的面部位置信息对主通道信息进行位置校准,最后将融合信息输入到Softmax分类器对微表情进行分类。实验表明在3个公开微表情数据集CASMEⅡ,SAMM,MMEW上该算法识别的平均准确度分别达到了89.96%,86.73%,89.76%,优于现有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室内定位方法,根据目标节点在运动过程中与参考信标节点间产生的多普勒效应,得到一种距离差测量方法,避免了对目标节点与信标节点间时钟同步的要求.为实现此距离差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拟牛顿法的室内定位算法.随机选取初始猜测值,得到一个测量点的距离差信息,由此迭代得到单个测量点坐标,再将所有测得的相对位置坐标进行整体迭代并调整初始位置,直到得到稳定的初始位置,实现定位.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SNR=10时,定位误差不超过0.5m.同时,为提高定位速度和成功率,尝试用粒子群算法求初始猜测值,进一步提高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保障实验室中存放的药品安全, 提出一种基于射频识别(RFID)和指静脉识别的化学药品智能管理柜. 智能柜采用RFID、指静脉识别等物联网技术, 通过用户身份认证, 化学药品的自动识别、记录以及存储空间的智能控制, 实现实验室化学药品的高效安全管理. 样机实际测试结果表明, 系统可以较好地通过指静脉识别对使用者的身份进行认证, 也能够通过RFID快速识别化学药品; 系统智能化程度高, 各项功能完备, 可显著提高实验室化学药品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匿名RFID认证协议(ARAP)存在的安全缺陷,指出攻击者可利用该协议存在的异或运算使用不当的安全缺陷发起身份假冒攻击.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该协议修改了ARAP认证协议中部分异或运算和验证操作,仍采用假名机制提供隐私性保护,防止攻击者对标签进行跟踪.结果分析表明,改进后的协议具有双向认证、前向安全性和匿名性等安全属性,并能够抵抗冒充、跟踪和重放等攻击.同时,性能对比分析表明改进后的协议具有比较好的效率,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0.
维吾尔语句子边界识别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维吾尔语的句子结束形式,研究维吾尔语句子边界规则,给出了句子划分思路,并实现了维吾尔语句子边界识别算法及程序.在对大量手工划分句子语料进行统计测试结果表明,该句子边界识别程序准确率超过98.7%.维吾尔语句子边界识别的研究对实现维吾尔语词性标注系统、维吾尔语句法分析器、机器翻译等众多领域有着很高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用比较基因纽学方法,在河豚(Fugu rubripes)基因组中鉴定了IL-2基因(FrIL-2).该基因为单拷贝基因,其结构、染色体定位均和人等高等动物一致,但基因非常精简,基因上游调控区含众多转录因子结合位点,3tUTR含poly(A)加尾信号和8个细胞因子类普遍存在的转录不稳定序列;FrIL-2基因编码149个氨基酸,N端含22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肽链内含8个Cys,其中和生物学活性相关的Cys-66和Cys-116高度保守,在结构上存在一个类似IL-2特征性功能域结构,此外还存在一些修饰位点如N-糖基化位点和N端酰基化位点,比较河豚与人、哺乳动物、鸟类等IL-2的同源性,其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25%~34%,研究结果为今后利用鱼类基因组数据库和生物信息学快速鉴定新的鱼类功能基因打下了方法学基础.也为进一步开展鱼类IL-2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不增加RFID标签成本和用户私人信息管理成本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个具有个人信息保护功能的新的系统结构.利用现有的RFID硬件,通过对信息的加密和策略管理,使系统自动、实时地对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权限控制和保护,从而加强对用户私有信息的管理和保护,提高用户对商家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提出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开发超市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案。RFID技术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不需要与标签接触即可获取相关信息,无须人工介入,反应快速,可以大大降低超市在人员和仓储上耗费的成本,从而提高超市利润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观察caspase依赖的脱氧核糖核酸酶(CAD)及其抑制剂ICAD对星形孢菌素(STS)诱导的C6细胞凋亡的影响,用含有ICAD/DFF45和caspase抗性的ICAD/DFF45突变体ICAD DM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包装细胞,并用产生的病毒感染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株C6,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目的蛋白的细胞.结果发现STS可显著诱导ICAD组的C6细胞出现DNA凋亡梯带,而ICAD DM组不出现DNA凋亡梯带;与ICAD DM组相比,STS对ICAD组MTT代谢的抑制作用更强(P<0.05);透射电镜观察显示ICAD DM组的细胞核形态改变弱于ICAD组.表明ICAD/DFF45的切割应在CAD/DFF40的激活中占主导地位,抑制ICAD/DFF45的切割并不能阻止凋亡的发生,但可延迟细胞死亡的速度,对染色质凝聚和核固缩的出现亦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水溶性壳聚糖浸种对小麦幼苗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0.5 g/L的5 种水溶性壳聚糖分别对小麦进行浸种处理,在幼苗发育的5 个时期对叶内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进行测定.壳聚糖处理降低叶内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不显著,初期酶活性较对照高,随幼苗发育先降后升.壳聚糖浸种处理显著提高叶内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5种分子量中以10×103的壳聚糖C浸种处理小麦幼苗叶内抗性相关酶活性强.  相似文献   

16.
基于支持向量机及遗传算法的光刻热点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及遗传算法(GA)的集成电路版图光刻热点检测方法.首先对版图样本进行离散余弦变换(DCT)以提取样本的频域特征,然后基于这些样本训练SVM分类器以实现对光刻热点的检测.为了提高光刻热点检测的精度及效率,采用遗传算法(GA)对频域特征进行选择,并同时优化SVM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VM及版图频域特征并结合遗传算法进行优化的光刻热点检测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版图光刻热点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7.
苯基荧光酮在表面活性剂体系中同时测定铜、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存在下同时测定了Cu^2 和Zn^2 ,找出了最佳实验条件,对水样和健康人体的冻干血浆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观察电针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的脑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表达的影响, 探讨电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分子机理.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 采用夹闭颈总动脉和再通方法建立脑卒中模型. 7d后根据文献[1]方法建立PSD模型, 电针“百会”“大椎”穴, 留针20min, 1次·d-1共持续15d. 旷场试验观察其行为学表现,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脑谷氨酸类神经递质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 行为学实验发现电针治疗组大鼠旷场穿线抬壁次数明显增多,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免疫组化检测发现谷氨酸及其受体NMDA/AMPA积分光密度值明显下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明电针可抑制脑卒中后抑郁大鼠脑NMDA/AMPA的表达, 这可能是电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分子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