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某一居民小区在新建时,每天有10万居民外出,乘坐的交通工具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公交车,另一种是出租车,通常情况下,当天乘坐公交车的居民,在第二天出行时,仍有95%的居民乘坐公交车,剩下5%的居民将改乘出租车,而当天乘坐出租车的居民,第二天全部改乘公交车,由于小区的规模仍在不断扩大,平均每天将增加105人,  相似文献   

2.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建立了环境容量限制下的居民出行总量动力学模型,使用模糊推理方法预测出租车对出行总量的分担率,在此基础上求得了该城市的出租车最佳数量.根据基于激励约束机制的出租车定价模型,结合司机和乘客的共同利益,给出了油价上涨后的调价方案①将起步价由目前的8元上调到8.5元;②将起租基价公里数由现在的3公里降低到2.75公里;③将每公里单价由1.8元上升到2元.最后,对各模型的进一步改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关于城市出租车规划的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增长率法,建立指数增长的模型,结合规划期的人口规模,预测规划期的居民出行量和居民出行强度,以及乘坐出租车人口,随后利用出租车空载率为主要参数,建立数学模型并预测出租车的最佳数量.利用经济学分析方法,用埃奇沃思盒式图描述交易双方的福利变化,建立均衡时的价格竞争模型,寻求使司机和乘客达到帕累托改进的可能性.分别就油价调整前后的情况,找出调整起租基价和综合单位里程车价能使双方都满意的次优方案.进一步分析了起租基价和里程的合理性,提出了数据采集的建议和方案,并向市公用事业管理部门概括介绍.模型对确定其他类似准公共产品的供应量和定价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出租车规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佳数量的确定和价格的制定是城市出租车规划中的两个核心问题.对影响出行强度的市区人口和建成区面积分析建立了出行总量预测模型,再通过分析出租车最佳数量与出租车运营里程的关系,得出出租车最佳数量的预测模型.在出租车最佳数量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出租车数量的差异和差异产生的原因,给出了出租车定价判断模型,为出租车定价机制的调整指明了方向.最后以长沙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城市居民出行调查,本质上都是以一日行调查为基础的,并以此来计算全年居民出行的总交通量.本文探讨了一日出行次数和全年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动态关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了各月居民平均出行的次数.该方法对目前国内正在进行的城市交通调查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得到具有客观性、动态性的居民出行起止点间交通出行量(OD trips),以中国移动手机信令大数据为基础,阐述了手机信令数据的来源与构成,针对城市居民出行目的,通过数据分析,设置10分钟为划分出行活动的阈值,提出基于手机信令数据获得的OD矩阵的原理与方法,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贵阳市居民出行OD矩阵进行了预测.为进一步加强大数据与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融合,将得到的城市居民出行OD矩阵应用到真实的城市公交线网中.最后通过MicroCity平台,将数据结果实现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OD调查方式相比,利用手机信令大数据获得的OD矩阵客观性、动态性较强,信息采集分析周期短,更容易与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融合,应用可视化平台,可实时反映出城市公交运营状态,为城市智能规划和调度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出租车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城市的发展情况以及类比其他城市的发展状况,对城市交通出行情况建立模型,对城市出租车的数量及乘坐人口做出预测;并针对目前的油价上涨给出租车行业带来的收入问题做出分析;建立最优化问题对驾驶员和顾客的满意进行描述,最终给出合理的价格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8.
根据城市的发展情况以及类比其他城市的发展状况,对城市交通出行情况建立模型,对城市出租车的数量及乘坐人口做出预测;并针对目前的油价上涨给出租车行业带来的收入问题做出分析;建立最优化问题对驾驶员和顾客的满意进行描述,最终给出合理的价格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仅一线城市地铁线路扩充至卫星城,一些二线大中型城市也将地铁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当中.地铁交通高峰出行具有准时及经济的特点,同时通勤人群选择地铁出行可有效地缓解地面交通拥堵.基于二线城市及一线城市卫星城的地铁交通线路未能完整覆盖从工作地到居住地的线路需要,本论文设计了城市晚高峰多方式出行均衡模型,研究晚高峰依托地铁多方式出行的交通特点并进行分析.对城市晚高峰人群可选择自行车地铁换乘、地铁出租车换乘等多方式达到晚高峰出行均衡,给出了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居民生活私人交通碳排放驱动因素的“三级分解”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破以往采用难以保证精确性估算数据的局限,根据居民生活私人交通所消耗的能源种类,利用官方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在保证数据真实性的基础上,基于扩展的IPAT与LMDI模型,构建一个包含居民私人交通碳排放强度、碳排放结构、交通消费倾向、收入、家庭规模与户数6个因素的居民私人交通碳排放驱动因素的"三级分解模型",对居民生活私人碳排放及其驱动因素进行核算.结果建议进一步降低居民私人交通碳排放强度,提高居民能源消费的利用效率;同时鼓励发展小排量与新能源汽车消费,并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倡导居民出行多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引导节能减排的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出租车供求匹配的长期和短期模型给出了打车软件平台上优化的补贴方案.长期模型中,建立出租车需求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供应量公式.短期模型中,应用BP神经网络预测每天高、中、低峰的出租车需求量,建立高、中、低峰供应量多元线性自回归模型.以西安市为例,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实时数据得出分时段的适用于网络平台的平衡供需的补贴方案.互联网时代的补贴方案依赖于实时更新,广泛全面的大数据,更及时,多样,具有针对性,不仅有效实现了软件平台公司的盈利,也最大可能地满足了乘客,政府,由司机代表的出租车公司的需求,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在优化出租车运营方式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郭敏  李肖楠 《运筹与管理》2022,31(1):149-154
针对乘运市场供需不匹配的情况,考虑乘客在网约车平台预约订单后的取消行为,以平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首先建立乘客选择模型计算乘客取消订单概率,再分别构建市场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状态下的利润模型,求解平台最优定价。研究表明:制定适当的违约规则可以有效减少乘客取消订单的概率,提高平台利润;最优定价随着服务质量的提高而增加,在打车非高峰期,平台可以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增加平台利润;非高峰期平台最优定价随着出租车费用的增加而减少,而高峰期定价策略受出租车费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14.
在全国联网收费的背景下,从动态收费的角度考虑,建立了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中将路网管理者作为领导者,以高速公路收费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同时考虑道路运营管理方的合理收益和养护成本支出情况,下层规划则以用户出行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充分考虑了道路使用者的道路选择差异性及道路拥堵对交通分布的影响,建立随机用户均衡模型.最后结合某地区AB地高速公路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采用了遗传模拟退火算法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并与其他的算法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优化模型可以有效提高高速公路的收费效益和用户的出行效用,可以分散高峰时的交通压力,提升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全面小康的逐步实现,乘客下飞机后乘坐出租车回市区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着眼出租车送客至机场后的情景,以出租车司机的盈利最大化为目标,讨论出租车司机的两种决策选择——决策A是留在机场蓄车池等待回城区的乘客,决策B是空载回城找生意.控制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用机场接客的订单金额来估计决策A的收益,用司机单位时间内平均收益乘以经营时长来衡量决策B的收益.以北京市首都国际机场为例,从数学模型的角度为出租车司机提供决策条件,有效实现司机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数学建模方法可知,由于出租车公司和政府部门追求垄断利润,出租车司机和消费者的福利减少,因此,对消费者和司机来说,出租车行业垄断确实是一种伤害.互联网专车服务以低廉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是打破出租车行业垄断的有力工具.从模型分析揭示的结果可知:传统的出租车行业必须对司机、消费者、公司和政府间的利润分配制度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出租车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杨彤  吴江宁 《运筹与管理》2020,29(9):208-217
基于改进的Salop环形城市模型, 研究了专车公司参与运营的多寡头出租车行业中, 出租车公司为改善利润水平, 可采取的两种合作模式, 即共享需求信息的共享信息模式和共同推出概率性服务的联合行动模式, 并进行对比分析。基于专车公司的在线平台, 采用共享信息模式可提升出租车公司利润水平, 条件是支付一定的平台使用费;采用联合行动模式则一定会提升出租车公司的利润。将两种平台合作模式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当出租车公司有较高的相对运营效益时, 合作程度更深的联合行动模式能给公司带来更高的利润。  相似文献   

18.
出租车司机的社会贡献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评价出租车司机的社会贡献是激励出租车司机多做社会贡献的重要手段。为了评价出租车司机的社会贡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实际出租车运营数据的评价方法。本文设计了运营特性、重点区域、恶劣天气、大事件四个体现司机社会贡献的指标,以此构建了出租车司机社会贡献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选用了主观赋权法G1法和客观赋权法拉开档次法相结合的赋权方式对指标赋权,并选择四种评价信息集结方法建立了出租车司机社会贡献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际的出租车运营数据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本文为评价出租车司机社会贡献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和企业策略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