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金属硫蛋白(MT) 是一种低分子量、高巯基含量、能结合金属离子的功能性蛋白,将MT基因转入蘑菇,可以获得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蘑菇以便为保健食品生产提供原料,但对MT蘑菇的富锌能力缺乏系统研究。文章报道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对富锌培养中的MT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菌丝和未转化的侧耳菌丝(对照)锌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MT侧耳菌丝的耐锌能力、富锌特性和锌有机化程度。结果发现转MT侧耳在锌浓度0~1.2 mmol·L-1范围内菌丝生长速度最高,超过1.6 mmol·L-1时菌丝生长开始受到抑制;转MT侧耳有较强的富锌能力,当培养液中锌质量浓度为0.6~1.2 mmol·L-1时,菌丝体中锌含量在2.56~27.49 mg·kg-1之间,与锌添加量呈正相关,且此浓度范围内菌丝体的生长情况良好;在锌浓度为0.6 mmol·L-1的液体培养基中,第7 d转MT侧耳菌丝锌有机化程度为88.7%,比对照(82.1%)显著提高(α=0.05),说明转入侧耳的MT有利于无机锌向有机锌转化;对在不同浓度下培养7 d的两种菌丝测定发现,其有机化程度差异不显著,说明锌与菌体内的物质已经紧密结合形成有机锌复合物,锌浓度对锌的吸收量有影响但对锌的有机化程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金属硫蛋白 ( MT)进行了分离 ,得到了单一的 MT- 和 MT- 组份 ,并用傅立叶变换拉曼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了它们的二级结构。对两者的谱图加以分析 ,发现MT- 和 MT- 的振动光谱在酰胺 带和酰胺 带范围内有较明显的区别 ,而它们在金属簇结构范围内的振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研究了金属硫蛋白(MT)与脱金属硫蛋白(apo-MT)在粗糙金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MT通过氨基与金作用;apo-MT与金的作用位点受制备方法影响:在溶液中预制的apo-MT通过半胱氨酸残基的巯基与金结合,在金表面制备的apo-MT通过氨基和巯基与金结合。SERS更适合于研究MT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4.
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了水母雪莲不同器官中铅、镉的含量。结果表明水母雪莲各器官铅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叶〉根〉苞片〉茎〉花萼〉花〉种子,各器官镉含量由多到少顺序是花〉苞片〉根〉茎〉叶〉花萼〉种子。本实验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采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技术针对中药炉甘石煅制前后锌、铅元素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探明了煅制对炉甘石中锌、铅元素赋存状态及分布的改变,为后续水飞减除铅元素的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测试结果显示:21批次炉甘石(生品)中的锌元素以主矿物水锌矿[Zn5(CO3)2(OH)6]和杂质矿物异极矿[Zn4(OH)2(H2O)(Si2O7)]为主要赋存形态,偶见菱锌矿(ZnCO3);炉甘石(生品)的背散射电子图谱及元素分布数据显示:Zn和Pb元素同时分布的区域为水锌矿,Zn和Si元素同时分布的区域为异极矿,Ca和Mg元素同时分布的区域为白云石,Ca元素单独分布区域为方解石。在炉甘石(生品)中,Pb主要分布于水锌矿中且分布相对均匀,Pb元素的分布与水锌矿中的Zn元素密切相关。大量水锌矿的微区点位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各不同点位中的ZnO/PbO含量的比值趋于定值,Pb在水锌矿中呈统计式均匀分布,说明Pb在水锌矿中主要以类质同象混入物的形式存在。但是炉甘石(生品)中的异极矿、方解石及白云石等杂质矿物中铅元素含量极低甚至检测不到。炉甘石煅烧后水锌矿晶格中的Zn和Pb分别生成了ZnO和PbO。Zn元素在炉甘石煅制品中主要以氧化锌(ZnO)形式存在,少部分以杂质矿物硅酸锌(Zn2SiO4)形式存在,呈较连续状态分布。Pb元素在炉甘石煅制品中主要以氧化铅(PbO)的形式存在,呈星点状分布,与Zn元素的分布未呈现相关性,说明Pb在炉甘石煅制品中是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的。煅烧破坏了水锌矿的晶格结构,在改变锌、铅化合物形态的同时,更改变了锌、铅的分布特征,打破了炉甘石中锌、铅的共生状态,使水飞减除铅元素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植物激素与矿质元素吸收以及与植物抗性的关系研究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实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转反义ACS基因耐贮番茄(乙烯的生物合成被抑制)及同品种普通番茄果实(对照)中Zn,Na,K元素的含量及Na/K比例的差异,并对其与果实抗病原菌侵染能力的关系进行讨论。结果表明:乙烯生物合成受阻的转反义ACS番茄果实抗病原菌侵染的能力高于对照果实,其Zn元素的含量是普通番茄果实的1.5倍;K元素含量在两种果实中无明显差异,但Na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Na/K比值是对照的2.0倍。说明Zn元素含量和Na和K元素的比例关系可能在转反义ACS番茄果实抗病原菌侵染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王水溶样ICP-AES同时测定土壤样品中的铜、铅、锌、铁、锰、钼、硫元素.对样品溶解方法、溶解时间、谱线选择、干扰及背景扣除进行了讨论,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准确度、精密度实验.精密度(RSD,n=8)小于9.99%,准确度(△lgC)钼元素小于0.18(小于3倍检出限)、其他元素小于0.08.运用该方法对江苏省南京江宁区莺子山地区的资源评价项目土壤样品进行了测试,测试数据与传统方法进行了比对,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8.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地质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简便、快速、准确、经济,目前在地质实验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复杂的前处理流程和测试过程都会不可避免地引入不确定度。根据《检验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实验室应适当进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本研究利用电热板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国家标准岩石样品与采自胶东曲家金矿岩心样品中铜、铅和锌的含量。以空白样品测试结果标准偏差的三倍作为仪器检出限。标准样品及岩心样品测试结果均符合DZ/T 0130.3—2006中关于测试准确度与精密度的要求。在实验室内部,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进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确定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包括样品称量、样品定容、样品消解、标准系列的配制、标准曲线最小二乘拟合及重复性测量,准确计算了六个不确定分量的大小及扩展不确定度。其中,后四个分量是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结果显示标准样品中铜、铅和锌含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均小于标准证书中给定的不确定度,岩心样品中铜、铅和锌的含量分别为(4.965±0.383),(36.415±2.449)和(30.818±0.736)μg·g-1。对六个来源的不确定度进行比较,提出采用该方法测量岩石样品中铜、铅和锌含量时的几点改进:调整取样量或定容体积来提高待测溶液中元素浓度及吸光度、调整标准系列浓度使其与待测溶液中元素浓度相近、增加标准点和待测溶液测量次数、尽量使用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小的移液管进行稀释操作等。将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作为有效工具,指导改进分析方法及测试流程,在岩石样品微量元素含量准确测定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直读光谱分析法分析、研究铅基合金中铝、砷、钙、铜、硫、锑、硒、锡等元素的分布,找出了分布规律,总结了最佳测试取样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土壤中铅、砷、铬、铜和锌含量的连续快速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土壤中铅、砷、铬、铜和锌含量的连续快速测定方法。土壤样品经微波消解,用同一份消解液,分别连续测定土壤中的铅、砷、铬、铜和锌含量,铬、铜和锌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铅和砷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采用本方法,对环境土壤标准样品ESS-1黑钙土(GSBZ50011)和ESS-3红壤(GSBZ50013)进行多次测定,检测结果与标样的推荐值吻合。经统计计算,回收率为95.2%—103.6%,精密度RSD均小于7%。本法操作简单快速,光谱测定结果已成功地用于无公害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1.
ICP-AES直接测定海泥中的铅、锡、锌和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宁 《光谱实验室》2005,22(4):677-679
使用ICP-AES同时测定了海泥样品中的铅、锡、锌、镉。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5.3%—103.2%,11次测定的RSD(n=11)小于4.59%。方法操作方便,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测定进口硫酸铜中铁、铅、锌、镍的火焰原子吸收方法(FAAS)。利用测定主成份的废液直接测定四种杂质,不需另外制备样品,简化了操作步骤,省时省力,节约试剂,且灵敏度好,准确性高,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锂  韩国才 《光谱实验室》2005,22(5):1056-1059
建立了流动注射在线离子交换柱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钨矿中的铜、锌和铅的方法,样品经盐酸和硝酸分解后,加入5%宁可辛溶液使样品中大量的钨呈钨酸析出,样品中一般的伴生元素都可形成可溶性化合物与钨酸分离,之后采用流动注射在线富集与原子吸收联用技术,分别加入浓度依次递增的3种元素的标准溶液,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连续测定Cu、Zn和Pb的含量。建立了优化的仪器工作条件,并对可能存在的元素进行干扰试验。方法检出限Cu为0.001μg/mL、Zn为0.001μg/mL、Pb为0.01μg/mL,相对标准偏差Cu为2.7%、Zn为3.6%、Pb为1.9%,加标回收率为96%—106%。  相似文献   

14.
苏建峰 《光谱实验室》2007,24(4):566-569
采用湿法消解一次性处理水产品,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镉、铜,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该方法简便、快速,通过优化前处理和上机条件,在最优条件下进行测试,铅、镉、铜、锌、砷的检出限分别为0.012、0.001、0.008、0.089、0.009mg/kg,回收率范围为87.6%-110%,相对标准偏差为3.9%-6.8%.通过测定有证标准物质,证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长期定位试验和ICP-AES测试相结合,研究了下辽河平原土壤有效Mn和Zn浓度变化以及不同施肥制度下大豆体内Mn和Zn浓度与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下辽河平原土壤有效Zn浓度已濒临临界值,应加强对其监测;大豆籽实和秸秆体内Zn浓度受施肥影响变化较小;而籽实中Mn浓度受施肥影响变化较大,且NPK和NPKO处理显著高于O和CK处理;养分循环再利用在增加大豆生物量的同时,Mn和Zn携出亦呈增加趋势;土壤-作物系统中,Mn和Zn均出现收支赤字,其赤字大小顺序为NPKO<O<CK<NPK,表明养分循环可以显著减缓这种赤字,使生态系统更可持续。  相似文献   

16.
烤烟中铅的检测及铅在烟株旺长期的含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子光谱法取样检测了云南省主产烟区烤烟旺长期烟株中铅的含量.并用DPS 8.01对检测的10组样品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铅在烤烟旺长期部位间含量差异总体上是显著的(P<0.05),其含量趋势是:下部叶片>中部叶片>根>下部叶脉、上部叶片>中部叶脉、茎>上部叶脉.  相似文献   

17.
样品年份、化学值分布参数对近红外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南优质烤烟为实验材料,在国产光栅漫反射型近红外仪器上,比较研究了不同年份样品建模、不同化学值分布建模对近红外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总糖、尼古丁组分模型偏差受年份影响较大,总氮组分模型偏差与样品年份关系不明显。烤烟组分的不同化学值分布建模结果表明:用化学值按自然正态分布的样品建立模型的结果优于按均匀分布建模的结果。该研究对从大量天然产物样品中挑选代表性样品时所采用的挑选方法和原则具有指导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FTIR及CLSM对转基因杨木细胞壁木质素含量及微区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木质素基因工程能够有效降低杨木细胞壁木质素含量,从而改善人工林杨树作为木质纤维材料的利用现状。选取C3H基因活性抑制表达的转基因杨树和其对照组杨树为实验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快速表征C3H基因表达活性降低后幼龄杨木细胞壁木质素的含量,并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和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原位表征木质素含量微区分布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转基因杨树与对照组杨树红外谱图的形状和特征峰数目、位置基本一致,表明C3H基因活性降低并未改变杨木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及结构,但I1 508/I1 379,I1 508/I1 425I1 508/I1 740木质素特征峰高度比值结果表明转基因杨木木质素含量下降了8.2%~9.5%,峰强度的区别说明C3H基因活性抑制表达能够改变杨木细胞壁上木质素等化学组分含量;CLSM观察发现转基因杨木木质素微区分布含量均为纤维细胞角隅>复合胞间层>次生壁,与对照组木质素呈现相同的沉积规律,且转基因杨木细胞壁木质素浓度低于对照组杨木;组织化学染色的结果同样表明杨木S单体木质素均匀分布于纤维细胞壁上,而G单体木质素微区沉积规律为纤维细胞角隅>复合胞间层>次生壁,进一步揭示了C3H基因活性的降低并没有改变转基因杨木G和S木质素单体的沉积规律,但对其纤维和导管壁上木质素单体含量分布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