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条件下单碱基分离DNA片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前  许旭 《化学学报》2004,62(1):66-70
合成了一种水溶性聚合物,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PDMA)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体系(PVP),并用于DNA分离.优选该体系溶液含量为2.0% PDMA+2.0% PVP,在紫外检测的条件下,对标准DNA酶切片段pBR322/Hae Ⅲ样品进行分离,其中123/124碱基对的分离度(Rs)为0.72.加入甲酰胺(φ≥0.10)对DNA样品进行去活处理后,该体系亦能对单链DNA片段中的123/124进行分离,分离度(Rs)为0.75.实验还显示进样时存在浓缩效应.本体系粘度较小,筛分能力强,具备芯片毛细管DNA分离介质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含有金纳米粒子(GNPs)的筛分介质在毛细管电泳(CE)中对不同长度DNA片段的分离.以聚环氧乙烷(PEO)-金纳米粒子(GNPs)-TBE为CE筛分介质,用涂层的毛细管柱(37 cm×75 μm,有效长度27 cm)分离DNA Marker D和1 kbp DNA Ladder Marker标准DNA片段,考察了CE过程中各参数(如筛分介质质量浓度、分离电压、温度和筛分介质pH值)对不同长度DNA片段分离的影响.对比了新型筛分介质与不含GNPs的PEO-TBE筛分介质的分离效果,并将新型筛分介质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在筛分介质中添加GNPs后能够改进CE的分离效果,且分离时间短.方法较适于分离较宽范围的DNA片段.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以羟乙基纤维素(HEC)为筛分介质,以100~1500 bp DNA ladder为分离对象,系统地研究了直流电场下毛细管电泳时DNA分离特性.论文考察了DNA迁移淌度及分离度随HEC溶液浓度和分子量、毛细管两端电场强度(E)、毛细管有效长度(le)及其内径形状、背景电解液(BGE)温度等因素变化规律.研究发现:(1)当筛分介质HEC浓度高于其阈值浓度c*时,HEC分子量越大,相邻DNA片段之间淌度差越大,HEC浓度越高,其迁移淌度越低;(2)对于相邻的DNA片段,le在一定范围内,其分离度随le增大而线性升高;(3)毛细管有效长度一定时,DNA淌度随毛细管侧面积与截面积之比R增大而升高,分离效率提高;(4)BGE温度升高,DNA在筛分介质中扩散效应增强,迁移淌度变大,相邻DNA片段间分离度减小.根据以上结论,在直流电场下毛细管电泳φ×174-Hirc II限制性酶切片段,并实现了其高分离度、快速分离.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毛细管电泳聚乙烯吡咯烷酮与羟乙基纤维素混配无胶筛分介质分离较短的 p GEM7Zf(+) Hae DNA片段 (DNA长度为 1 8~ 675bp)。研究表明 ,在 1 %的羟乙基纤维素无胶筛分介质中 ,加入 2 %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能显著提高 DNA片段的分辨率和分离效率。在混配无胶筛分介质中 ,聚乙烯吡咯烷酮有两种作用 ,一是动态涂渍 ,降低毛细管内壁对 DNA片段与 DNA荧光插入试剂的吸附 ,改善分离效率 ;二是两种不同长度、性质的线性高分子能形成更为致密的“缠绕网络”,有利于较短的 DNA片段电泳分离。  相似文献   

5.
宋立国  陈洪  张乐  程介克 《色谱》1999,17(4):379-382
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表明;适当稀释DNA样品溶液,采用流体力学进样或电动进样都不会较大地减低峰高,而DNA片段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效率和分离度还能有所提高。采用稀释样品的方法可提高DNA样品的使用效率。采用羟乙基纤维素无胶筛分介质分离了DNA片段。用激光诱导荧光(氩离子激光器,488nm)电荷耦合器件检测。用低浓度的筛分介质(0.4%)分离了分子质量较大的ADNA-HindⅢ全部8个片段(12bp~23130bP)。用高浓度的筛分介质(1.6%)分离分子质量较小的pBR322-HaeⅢ22个片段(18bp~587bp)。  相似文献   

6.
聚环氧乙烷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分离宽分子量范围DNA片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中,以聚环氧乙烷为筛分介质,用硅烷化处理的毛细管柱(31.2 cm×75 μm有效长度21.0 cm)分离DL5000 DNA Marker(DNA长度为100~5000 bp),研究筛分介质浓度、缓冲液pH、分离电压和溴化乙锭浓度对分离双链DNA片段的影响,优化出分离100~5000 bp DNA片段的最佳条件。毛细管电泳的最佳条件为PEO浓度0.5%、缓冲液pH值8.0、电压12 kV、溴化乙锭浓度3.0 μg/mL。此条件下,对山梨醇脱氢酶基因(SDH)和乙烯受体基因(ETR1)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产物同时检测,分离、鉴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以羟乙基纤维素为筛分介质, 在直流、方波脉冲、反向脉冲电场中对0.1~10.0 kbp范围的DNA样品进行分离, 改变脉冲电场调制深度, 探讨电场方式对毛细管电泳分离DNA的影响. 研究发现, 其它实验条件一定时: (1)直流电场下, 小片段DNA (<1.0 kbp)可以被有效分离, 大片段DNA (>1.0 kbp)迁移时几乎重叠在一起; (2)方波脉冲电场下, 增大调制深度可提高大片段DNA (>1.0 kbp)分离效果, 但降低了部分小片段DNA (0.6~1.0 kbp)的分离度; (3)反向脉冲电场下, 可以实现0.1~8.0 kbp范围内各个DNA片段的有效分离, 改变调制深度会影响样本DNA的分离时间. 并将反向脉冲电场应用于毛细管电泳分离λ-DNA的EcoT14 I/Bgl II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片段. 结果表明, 反向脉冲毛细管电泳技术具有快速、准确、重复性高等特点, 可用于宽分子量范围DNA片段分离.  相似文献   

8.
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分离盐生盐杆菌DNA片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园朝  熊音  曾昭睿  程介克  沈萍 《色谱》2001,19(5):439-442
 由羟乙基纤维素和聚吡咯烷酮混合组成筛分介质 ,在涂敷聚硅氧烷的毛细管柱上 ,研究了LambdaDNA/EcoRⅠ +HindⅢ片段分离的最佳条件。实验表明 ,混合筛分介质与单一的羟乙基纤维素筛分介质相比 ,改变了筛分介质的孔径大小 ,抑制了毛细管壁对DNA的吸附 ,从而改善了分离 ,并首次在同一条件下将所含的 13个片段完全分离。方法简便、快速 ,曾应用于两组盐生盐杆菌DNA片段的分离及其碱基对数目的推测。  相似文献   

9.
建立一种毛细管电泳快速高效检测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产物的方法, 使其更好地用于基因诊断. 以甲基纤维素(Methyl cellulose, MC)为筛分介质, 用pUC19 DNA/Msp I (Hpa II) Marker标准DNA片段为实验对象, 通过考察筛分介质的浓度、pH值、毛细管的温度和运行电压优化出分离小于600 bp的双链DNA片段的最适条件, 并将此方法应用于临床59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H-ras基因12位密码子点突变情况的检测. MC是一种良好的筛分介质, 运用其进行毛细管电泳对于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将更加快速、准确、简便、灵敏.  相似文献   

10.
用毛细管电泳以聚环氧乙烷(PEO)为筛分介质对pUC19DNA/Msp Ⅰ(HpaⅡ)Marker中的12条DNA片段进行了分离,并尝试用Ogston模型、爬行模型以及线性模型对分离机理进行研究,最终发现26~147bp的小片段,在低电场强度时能很好地符合Ogston模型理论,而190~501bp中等长度的DNA片段电泳迁移率与其尺寸间存在很好的负相关的线性关系,为此,提出一种新的线性模型来进行解释.此外,还探讨了PEO的浓度和电场强度对分离的影响.其结论可更好地从理论上指导对中小片段DNA的分离,对肿瘤基因突变点的分析和PCR扩增产物的分离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前许旭  戴立信 《中国化学》2006,24(12):1766-1772
Quasi-interpenetrating network of polyacrylamide (PAA) and polyvinylpyrrolidone (PVP) had been successfully used for single-base resolution of double-stranded DNA (0.76 for 123 bp/124 bp) and single-stranded DNA fragments (0.97 for 123 b/124 b) with UV detection. This quasi-IPN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 sieving matrix showed low viscosity (23.5 mPa·s at 25 ℃) and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This polymer also exhibited dynamically coating capacity and could be used in the uncoated capillary.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on the DNA separation of quasi-IPN matrix were also investigated and found that the temperature and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could markedly affected the mobility behavior of DNA fragments. This polymer matrix has also applied to separate the bigger DNA fragments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ith UV detection. Under the denaturing conditions, this matrix separated the samples with last fragment of 1353 base in 40 rain, in which the doublet of 309/310 base was partial separated and the resolution was 0.88.  相似文献   

12.
本文合成了N,N-二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无规共聚物(P(DMA-co-NIPAM))和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PDMA),并将二者共混制备毛细管无胶电泳筛分介质,旨在降低筛分介质粘度的同时增强其对DNA的分离性能。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证明了2种聚合物的成功合成。表征了P(DMA-co-NIPAM)/PDMA共混物溶液的流体力学直径(Dh)、低剪切粘度和吸光度,结果表明,P(DMAco-NIPAM)聚合物具有温敏性,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为60~80℃。DNA筛分结果显示,PDMA中添加了10%P(DMA-co-NIPAM)的复合筛分介质性能最好,相比PDMA粘度降低19%以上,对大DNA片段的分辨率和理论塔板数均明显提高,分离时间缩短4%,显示了优良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以羟丙甲基纤维素和非交联聚丙烯酰胺浴液为筛分介质,将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用于DNA片段及基因扩增产物的分离检测。探讨了非胶筛分介质中高分子化合物的浓度、电解质的浓度、内插试剂用量等对DNA片段分离检测的影响;考察了DNA片段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重现性及DNA片段定量检测的关系。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的DNA片段及基因扩增产物分离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毛细管电泳快速高效检测小于70bp双链DNA的方法。对毛细管电泳过程中的各参数进行了考察,最终得到最佳分离体系(筛分介质浓度8%,添加剂甘露醇浓度8%,pH6.5,温度15℃,电场强度275V/cm),并将该体系用于临床59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基因248位、249位密码子点突变情况的检测,30min之内同时检测了两个密码子位点的突变情况,实现了35bp和40bpDNA片段的基线分离,且分离度较高(1.642),初步建立了快速、高分辨诊断胃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线性聚丙烯酰胺凝胶毛细管电泳的迁移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洁  王立强  石岩  郑华  陆祖康 《分析化学》2008,36(3):330-334
使用线性聚丙烯酰胺作为筛分介质,对片段长度为80~584bp的标准DNA样品进行毛细管电泳,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方法检测信号,荧光染料为溴化乙啶。改变电场强度100~375V/cm,得到的迁移率曲线与电场强度和DNA片段长度成复杂的函数关系,已有的经典理论模型:Ogston模型、Reptation无拉伸模型和Reptation拉伸模型都不能正确地描述实验观察到的迁移率随电场强度和DNA片段长度的变化情况。因此,提出一种修正的Ogston筛分理论,假定迁移的DNA分子在电场强度方向延展拉伸,如同小分子穿过凝胶筛孔。在该修正模型中,DNA的迁移率仅依赖于电场强度、筛分介质浓度和片段长度,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6.
在线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oly-N-isopropylacrylamide,PNIPAM)的TBE溶液中添加半乳糖醇组成一种新的分离脱氧核糖核酸(DNA)筛分介质.该筛分介质具有动态涂层和低粘度的特点,对ΦX174/HaeⅢ、pBR322/HaeⅢDNA片段获得了较好的分离效果.文中还对半乳糖醇提高筛分能力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毛细管电泳检测肺癌基因突变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一种毛细管电泳快速高效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以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产物的方法,使其更好地用于基因诊断.以聚环氧乙烷(poly(ethylene oxide),PEO)为筛分介质,用涂层的毛细管柱(37 cm×75 μm,有效长度27 cm)分离pUC19 DNA/MspⅠ(HpaⅡ) Marker标准DNA片段.考察了筛分介质的质量浓度、pH值、毛细管柱的温度和运行电压.在1×TBE (pH 8.2)电泳液、电压15 kV、温度15 ℃,于10 min内成功分离了Marker标准DNA片段.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用于临床76例肺癌患者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p53基因和ras基因点突变情况的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用于毛细管电泳DNA分离的合成聚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前  许旭 《化学进展》2003,15(4):275-287
毛细管电泳的无胶筛分方法在DNA片段分离、DNA 测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已成功应用于人类基因组计划.该法是在毛细管柱中充入一定浓度和组成的线性高分子溶液,利用其对样品组分电泳迁移时的阻滞作用,按分子量大小对DNA等生物大分子进行筛分分离分析.因此,聚合物筛分介质的类型、组成和性质会显著影响分离效果.近年来,由于受到基因组计划的影响,出现了许多用于DNA片段分离和DNA测序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并取得很大进展.本文按照均聚物和共聚物的分类,综述了作为筛分介质的各种合成聚合物及其应用效果,并简要介绍了有关的筛分理论和分离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检测凋亡细胞DNA片段的方法.以DNA相对分子质量标准品为溶质,考察了分离条件(电压、进样时间、温度、聚合物浓度)对分离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利用毛细管无胶筛分电泳对缺氧缺血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神经PC12细胞DNA片段进行了分析,并与流式细胞仪结果比较,研究缺氧缺血时胶质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20.
张海军  沈月华 《色谱》2003,21(6):625-625
在法医学中,常利用脱氧核糖核酸(DNA)片段的长度多态性进行个人识别和亲缘关系鉴定,主要分析以4个核苷酸为重复单位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tandemrepeats,STR)位点。其片段长度集中在100~400bp。目前在法医学中主要使用无胶筛分 光栅 CCD(chargecoupleddevice)成像进行DNA片段长度多态性的分析。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  ABI310基因分析仪、ProfilerPlusPCRAmplificationKit(PCR扩增试剂盒)、去离子甲酰胺、Rox 500内标(包含100,139,150,160,200,250,300,340,350,400bp等片段)、POP 4型高分子化合物溶液及相应电泳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