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教师的教学语言和体态语言,能有效地保证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发挥最佳效能。化学教学语言的特征:语言的科学性、语言的规范性、语言的逻辑性、语言的情感性、语言的形象性、语言的启发性、语言的趣味性、语言的精炼性、语言的节奏性。体态语言的艺术,体现在指向性体态语言、形象性体态语言、解说性体态语言、情绪性体态语言、调节性体态语言、自信性体态语言、表情及姿势。总之,教学语言与体态语言要根据需要交替出现,做到协调一致.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体效应,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表征化学教育信息的符号包括化学语言符号和非化学语言符号两大类。非化学语言符号则包括动作性符号、音响符号、图像符号、目视符号等。我们在化学教学设计中 ,注重选择和提取优美的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传递化学教育信息的符号 ,使主观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同时结合现代教学多媒体形声的优势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吸引学生眼、耳并用 ,视、听并举 ,增加学习效果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再辅以一本内容精心设计、插图装帧优美、语言文字描述生动、排版印刷考究的赏心悦目的好教材 ,做到内容美和形式美有机结合。就能…  相似文献   

3.
经志俊 《化学教育》2013,34(7):52-54
增强教学语言修养,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修课。追求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逻辑性和精练性)和艺术性(启发性、趣味性和情感性),提升功力与品位是增强教学语言修养的着力点;留心处处皆学问,解读教材,领悟化学语言特点,旁征博引,拓展教学语言词汇,加强反思,总结教学实践的得失是增强教学语言修养的有效攻略。  相似文献   

4.
李哉平 《化学教育》1994,15(4):25-27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在教学中,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是以语言为主要手段,它支配、调节着学生的认识活动。因此,教学效果与教学语言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5.
任永胜 《化学教育》2019,40(18):54-61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本科国家教学质量标准视角下,针对国内大多数化工类高校传递过程原理教学中存在的弊端,通过对比国内外化工类高校传递过程原理的开设情况,并在大多数国内化工类高校“化工原理”与“传递过程原理”同时开设的基础上,提出优化传递过程原理课程知识体系,将“三传”发展史融入课程教学,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兴趣,以类比教学为主、多种教学方法耦合教学,突出学生中心和产出导向的课程考核标准等教学改革措施。改革后的传递过程原理课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解决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郑光明 《化学教育》1996,17(4):29-30
化学教学过程是一个有目标的有计划地进行化学信息的传递、接受、加工和贮存的过程,是一个由教师、学生、化学教学及信息传递工具等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体现了计划控制与随机控制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7.
在讲授化工基础课程中的传递过程时,对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概念、定义、公式和定律等运用类比法教学,将传递过程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较轻松理解并掌握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立体化学是有机化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了立体化学教学中不同教学语言的应用。以简明扼要的教学语言揭示事物特征,尤其是用32个字凝练对映异构的关键要素;以一组自创的比喻及形象性的教学语言帮助学生生动理解学习内容;以多媒体技术语言促进直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李凤艳  李远蓉 《化学教育》2004,25(5):19-22,50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以一种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组织和编排教学内容和材料,即把要传递的信息内容转换为适宜于接受的信号传递出去。本文对信息视觉模式在教学运用的理论依据及其意义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化学教学实际分别分析了7类常用的视觉模式特点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
化工原理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工程类实验课程 ,内容涉及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及相关领域 ,面对的是复杂的实际问题和工程问题。通过化工原理实验课的教学 ,能使学生对工程实验方法有一个感性认识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大部分理科院校来说 ,化工原理实验是不能与分析、物化实验等相提并论的 ,因此 ,在化工原理实验的教学过程中 ,投入的人力、物力相对较少。  不少院校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正常地完成实验教学工作 ,在经费上已显得捉襟见肘 ,更没有能力来添置新的实验设备和开设新的实验了。  这里介绍的…  相似文献   

11.
“传递现象”是国内外化学化工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最重要的学位课程之一,其“三传”理论在教学与工程领域应用广泛。Navier-Stokes方程组是“三传”理论的基础。综合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应力与形变的几何关系、压力起源等对其进行推导证明,并在推导过程中明晰其理论意义,完善化工“传递现象”课程的理论教学,提升了学生工程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12.
汪嵘 《化学教育》2013,34(8):23-25
结合教学实际讨论了合理运用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和化学教学语言的运用规范,其中包括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启发性、教育性、趣味性、节奏感等。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激发学生情趣,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教师应备的基本功。教学口语,灵活性强、易发挥、富情感、便于上口,出口成章、喧染力强、易受干扰,易错易改。化学教学语言应具备的特点是: 1.鲜明的思想性这是教学总任务和原则的要求。思想性应寓于到知识与教师的情感中,方能体现教材的思想性和教学的教育性。  相似文献   

14.
伍伟夫 《化学教育》2008,29(8):23-25
在化学教学中半定量地使用酸碱支配区图,在今天仍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用酸碱支配区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出在水溶液中弱酸和弱碱离子间的质子传递过程是如何进行的。用酸碱支配区图能确定一些弱酸弱碱盐水解的程度和形式,能判定一些多元酸碱相互反应的产物及反应方程式,能描述出一些有自身质子传递反应的化学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计算机的重要用途之一。国外发达国家的许多高校和大公司专门发展了数学软件的写作语言。目前计算机使用的语言约80种,而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有如下11种: Coursewriter Ⅳ IBM公司 IPS Simon Fraser大学 Tutor Plato Illinois大学 Dialog California Irvine大学 Extended Basic Catalyst/Pil Pittsuburgh大学 APL IBM公司 Pascal/Dialog California San Diego大学 Pilot Western Washington大学 Decal TDF  相似文献   

16.
王后雄 《化学教育》1995,16(9):40-44
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依据。在教学中,如何按照会考、高考、竞赛大纲的要求,控制好信息传递的“质”和“量”,提高化学学习的质量,实现多元化教育目标,是化学教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教育智慧传递学科智慧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巍  尤霞  徐迎春 《化学教育》2009,30(6):22-25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教育智慧传递学科智慧,首先要将多元化教学目标的预设提到课堂教学设计的首要地位,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重视即时生成的目标,实现教学目标3个维度的统一;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化学基本观念的引领作用,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采用多样化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大学化学》2021,36(7)
针对全英文授课中的一些普遍问题,结合作者近年来在相关化学课程全英文教学的实践和思考,借鉴了Bachman语言能力模型,提出一种全英文化学课堂的设计新方法。课堂上积极主动、丰富的交流和反馈是形成有效教学的关键。鉴于此,全英文课堂中要特别关注五个要素:专业知识、语言知识、策略能力、语言环境和个人特征。因此在课程准备的过程中就需要从这五个方面入手,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重新设计。同时,设计中必须意识到全英文教学中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培养的两个维度应该是相互支持和依赖的。实践表明,这一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活跃课堂气氛、正向激励、及时反馈和促进主动学习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和课程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绿色化学》教学中采用英语课件汉语讲解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绿色化学》教学中,采用英语课件、汉语讲授的方法。本文对学生关于这一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适应双语教学的主要困难是语言;双语教学宜在适当时机引入,大三是一个较好的时机;教学宜先英语板书、汉语讲解,其后循序渐进;双语专业课教学应有适当的课程体系与之配套,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双语教学可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20.
针对实验化学课程的特点,探讨了实验化学“课前知识传递,课堂知识内化,课后反思提高”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以“硫酸亚铁铵的制备”为实验案例,通过翻转课堂在学习目标、活动主体与教学流程上的教学设计,详细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施,并全面评价了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