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鸡胚和鹌鹑胚视网膜细胞所形成的细胞聚集团,观察其组织发生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诱导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谷氨酰胺合成酶活力随发育年龄增加到第九天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在以鸡胚和鹌鹑胚视网膜细胞组成的混合细胞聚集团中,其酶活力均比预期值低;在9天鸡胚和7(1/2)天鹌鹑胚视网膜细胞的混合细胞聚集团中,有三种类型玫瑰花环,而9天与13天鹌鹑胚视网膜细胞的混合细胞聚集团中,仅有一种类型玫瑰花环。  相似文献   

2.
本文证明杜仲剥下的树皮,其里面的部分具有未成熟的次生韧皮部.这一部分在人工培养下,可以由射线细胞和韧皮部中其他生活的细胞发生愈伤组织,从中分化出不连续的分生组织带或直接形成一些管胞状分子,后来并可出现成群的管胞状分子团.雄株韧皮部产生的愈伤组织中并可分化出不定芽和不定根原基.离休韧皮部经过人工培养所发生的愈伤组织内,没有分化出筛胞状分子。  相似文献   

3.
利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钙结节(Vonkossa)染色的方法对诱导21 d的淫羊霍苷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鉴定;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淫羊霍苷的形貌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诱导0、5、10、15、21 d后的细胞形貌。结果表明,经成骨诱导分化21 d后,ALP染色呈强阳性,Vonkossa染色可见明显钙结节。AFM分析表明,淫羊霍苷在盖玻片上呈分散状分布,在细胞表面上聚集并呈微米域分布。实验发现,由于吸附在细胞表面时,被细胞膜分子包裹,更有利于在细胞表面的吸附,进入细胞内部,细胞表面的淫羊霍苷颗粒较在盖玻片上时增大,由淫羊霍苷颗粒进入细胞后在细胞表面留下一些小孔,可知其通过进入细胞内部诱导成骨分化。分化后,细胞表面有小突触,是由成骨分化后细胞内形成钙结节造成。  相似文献   

4.
本文证明稻胚分化期间(开花后 6—13d)每胚的DNA、RNA含量和细胞数都迅速上升.此后都趋于稳定,但 18—25d RNA再次增加.蛋白质含量基本上随RNA而相应地变化.淀粉的积累和利用对胚的发育有调节作用.冷藏稻种胚内18SrRNA降解程度随发育进程有规律地减小,表明rRNA(核糖体)在胚成熟期间逐渐积累并得到某些形式的保护.在讨论生物大分子动态与胚胎发育进程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将稻胚发育过程划分为原胚期、分化期、成熟期和休止期。  相似文献   

5.
利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合成适合细胞三维培养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多孔微球, 并对其表面进行丝素改性,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能谱、 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对改性前后PLGA多孔微球的理化特性进行表征. 原代培养人牙龈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成骨(茜素红染色)成脂(油红O染色)分化鉴定. 通过负压混悬法将牙龈干细胞负载于丝素改性的PLGA多孔微球上进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研究. 结果表明, 原代培养的牙龈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负载在丝素改性的PLGA多孔微球上的细胞有利于细胞增殖. 丝素改性的PLGA多孔微球是良好的细胞递送载体, 为进一步修复牙槽骨缺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乙烯控制瓠瓜性别分化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激素改变瓠瓜的性别是与其花芽分化过程中有“特定两性期”有关.ACC(乙烯前体)和STS(乙烯拮抗剂)能改变“特定两性期”的离体花芽性别分化的方向.STS是通过抑制乙烯的作用,直接促进雌花芽中的雄蕊原基发育、相应地抑制雌蕊原基发育而发挥诱雄作用,由此推论,乙烯是直接抑制雄花芽中的雄蕊原基发育、相应地促进雌蕊原基发育而发挥诱雌作用.乙烯的这种诱雌作用是通过改变同化物向雌雄蕊运转的方向,进而改变雌雄形态分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乐卫东小组发现,纳米材料氧化石墨烯在胚胎干细胞向多巴胺神经元分化过程中可发挥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日前发表于《纳米医学》。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行性死亡是帕金森氏症的最显著特征,通过干细胞诱导多巴胺神经元分化并进行细胞移植治疗已经成为潜在的帕金森氏症治疗方法。然而,学界对于胚胎干细胞向多巴胺神  相似文献   

8.
过去十年,神经干细胞研究发展迅速,但很多结果还存在争议,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可靠的技术来稳定地对被移植的干细胞进行充分示踪.量子点的优越荧光性能及其应用的巨大进展为这一领域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相关的研究初露端倪~([1,2]).本文采用量子点被动吞噬的方法标记胎鼠脑神经干细胞,在适宜标记条件确定的基础上,研究了标记后干细胞的生长、分化情况;体外定向诱导分化成神经元和星型胶质细胞的能力.为进一步研究组织以及体内神经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稀土和微量元素对鸡胚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稀土和微量元素对鸡胚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吸收分布情况。以海兰种蛋为实验材料,在稀土中按一定比例添加不同量的7种生物必需微量元素,注入种蛋进行孵化,实验发现,稀土与微量元素共用对鸡胚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稀土剂量一定,加入不同量的微量元素,稀土和微量元素会产生最佳配比;最佳配比能使鸡胚正常生长发育,且稀土在各组织中的积累较使用同剂量的单一稀土少。  相似文献   

10.
在A型流感病毒等许多包膜病毒的病毒颗粒中,除包含病毒基因组编码的结构蛋白外,还包含来源于宿主细胞的多种蛋白。然而,在鸡胚内增殖的病毒颗粒所包含的宿主蛋白的种类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20%~60%(w/w)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了繁殖于鸡胚的流感病毒,并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结合质谱法对纯化的流感病毒颗粒进行了全面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在病毒颗粒中,除包含9种病毒编码蛋白外,还发现了12种来源于鸡胚的蛋白,如膜联蛋白A2、肽酰脯氨酰顺反异构酶B、过氧化物酶1、磷酸甘油酸激酶、丙酮酸激酶肌组织异构酶等,以及2种细胞骨架蛋白(微管蛋白b-3和肌动蛋白)。  相似文献   

11.
采用紫外固化法制备了基于丙烯酸酯类水凝胶的聚合物涂层(PC),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水接触角(WCA)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别对PC进行了化学组成和表面性能的表征.在PC表面进行了人类脂肪干细胞(h ASC)的体外长期培养扩增,得到的第3代细胞的生物学表征结果表明,干细胞在PC表面能正常黏附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干细胞对特征标记物CD49d,CD73,CD105的阳性显性比例较高,对HLA-DR和CD31几乎不显性,说明扩增的干细胞具有h ASC特征.对PC上扩增的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并用油红O、茜素红和阿利新蓝分别进行染色分析,结果表明,该干细胞保留了h ASC的多能特性:能分化为成脂、成骨和成软骨细胞.含有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和甲基丙烯酸-2-(二乙氨基)乙酯(DEAEMA)的PC2(质量比为3∶1∶2)在用于h ASC体外长期培养时,比其它PC和TCP更有利于细胞的黏附和增殖,纯化细胞,保持其多能性.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的分析表明PC2上得到的细胞更容易向成骨和成软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2.
袁倬斌  李珺  李向军  张君 《分析试验室》2003,22(Z1):391-392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独立生存的生命实体,是展现活的生命状态全部特点的最小单位,是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元.它是以膜为界的一个小室,充满着生物分子,其浓度和组成的变化都决定着细胞的生存、繁殖、损伤和死亡.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目前人类胚胎干细胞已可成功地在体外培养,变成所需要的功能细胞,以替换坏死的细胞.  相似文献   

13.
稀土元素镧,镱对鸡胚发育的影响及其在雏鸡中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La或Yb的EDTA络合物进入鸡胚的过程及其对鸡胚发育的影响,对比了试验组与对照组雏鸡中La、Yb在脏器间的分配,探讨了使雏鸡畸变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从一例临床诊断为硬腭癌病人的大腿皮肤建立了一个上皮细胞系.该细胞系已在体外繁殖传代二年以上,命名为PcaSE-1细胞系.根据细胞在瓶中的生长特性、大B标记染色体的持续出现、电镜观察以及异种移植等结果,证实PcaSE-1细胞为一个异常的上皮细胞系.PcaSE-1细胞接种于免疫的Wistar大鼠新生乳鼠皮下所形成之结节,一部分病理诊断为低分化鳞癌细胞,另一部分细胞形成类皮肤样组织结构,病理诊断为角化鳞状上皮。  相似文献   

15.
稀土杂多配合物的抗流感病毒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鸡胚实验法,对几种稀土杂多配合物进行了鸡胚毒性及抗A3型流感病毒活性研究。在对鸡胚无毒情况下,稀土杂多配合物对A3型流感病毒具有直接灭活作用,双十一钨硼镨钾盐K15[Pr(BW11O39)2]·15H2O对A3型流感病毒的抑制率高达90%,抗病指数为69,明显高于阳性对照药物病毒唑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玮  李博  高长有 《化学进展》2011,23(10):2160-2168
结合细胞和生物可降解支架的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技术为组织、器官的修复和再生提供了一种新途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因其取材简单、来源广泛、增殖能力强,无伦理争议,免疫排斥反应小而备受关注。BMSCs在特定区域定向分化成为靶细胞是干细胞治疗的一个重要前提,尤其受到生物材料表面正负电荷、亲疏水和不同的拓扑结构的影响。材料表面涂层蛋白或接枝多肽能够促进BMSCs的分化能力,而生物材料不同的机械性能、几何形状也会影响BMSCs的分化方向。本文综述了近期生物材料调控BMSCs分化的研究结果,为基于BMSCs的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材料的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5-氮胞苷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呈现成纤维细胞表型,用12μmol//L 5-氮胞苷(5-aza)诱导培养,一周后细胞变为细长形成杆状.两周后培养细胞与临近的细胞融合,三周后形成类肌管状结构.通过RT-PCR检测,5-氮胞苷诱导前,间充质干细胞表达α-actin,desmin和MEF-2D,5-aza诱导后表达β-MHC和GATA4.westem Blot分析结果表明α-actin在诱导前后都表达,而myosin则在诱导后才表达.免疫荧光标记α-actin和β-MHC,证实了上述结果,即在5-氮胞苷诱导前后细胞表达α-actin,诱导后myosin才在细胞质中表达,Myosin和β-MHC是心肌细胞特异表达的蛋白.上述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新生心室肌分化的潜能,这些诱导分化的细胞为心肌梗塞移植治疗提供一种潜在的供体细胞.  相似文献   

18.
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多分化潜能、体外易分离和培养的特性,是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重要的种子细胞来源,但如何大规模地获得具有可再生活性的MSCs一直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关键因素,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贴壁动物细胞动态培养技术为MSCs的大规模体外扩增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本综述结合动物细胞扩增载体的发展现状,主要介绍了用于间充质干细胞三维动态培养的明胶载体、海藻酸盐载体、壳聚糖载体和其他多糖载体等常规载体及其表面修饰和改性方法,并进一步介绍了以非酶解途径回收扩 增细胞的新型干细胞载体的研究进展。随着新型载体材料的涌现以及人们对干细胞生长和扩增特点的了解,采用三维动态培养技术安全而有效地大规模体外扩增MSCs的必要性将得到进一步的确认。  相似文献   

19.
<正>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学院合作,研究发现金属富勒醇Gd@C82(OH)22碳纳米材料可高效抑制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Gd@C82(OH)22通过调控肿瘤微环境阻断细胞从上皮样(EMT)到间质样(MET)的转换,实现高效清除肿瘤干细胞,终止肿瘤发生和转移。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自然-通讯》。肿瘤干细胞是导致癌症复发、转移及化疗和放疗耐药根源。寻找能有效靶向"狙击"肿瘤干细胞  相似文献   

20.
透明质酸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参与调节如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等许多细胞生理过程。由其作为基础材料制备的三维网络状水凝胶可在一定程度上模拟细胞外微环境,协同干细胞在组织修复中发挥积极作用。透明质酸水凝胶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而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增强透明质酸水凝胶在各类组织损伤中的长效特异性修复,既可设计水凝胶的机械性能等自身特性以达到仿生水平,也可考虑在水凝胶上负载其他活性成分并对其实现可控释放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本文详细阐述了透明质酸水凝胶在皮肤修复、骨修复、软骨修复和中枢神经系统修复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