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网络文学创作心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语境下,由大众网民构成的网络文学创作主体在文学传播中具有泛化与虚化的特性,并呈现出寻求情感宣泄与心灵突围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2.
网络写手与传统作家从网络文学诞生起似乎就是一组不可调和的矛盾,而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创作过程又天然存在着差异。网络文学以大胆新颖的构思,激情澎湃的情感以及它“另类”的语言,在文学这块领域内大放异彩。网络文学的不断发展给传统文学带来了冲击,同时他们又在相互影响,并不断走向交融。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学创作主体“自我与社会的统合”,由社会知觉、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三大维度构成。网络文学,以其有异于传统文学的感知方式、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去反映社会,从其作品中较明显地折射出创作主体在统合人格方面存在着特殊性:在社会知觉上,存在有负性情绪引致的社会认知的偏差及归因偏差;在社会交往上,突出地体现出真诚原则、交互原则和情境控制原则;在社会适应上,其创作动机及创作题材都显示出其较弱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网络创作主体应注重在写作过程中有意识地提升自我的健康人格品位。  相似文献   

4.
网络是伴随着社会、文化、技术的“后现代化”而萌芽、成长和壮大起来的,网络自身就打着后现代的深深的烙印,有着后现代的一些鲜明特征。众所周知,网络具有“开放性”与“互动性”等特征,网络是后现代的技术,而网络文学则是后现代的文学,这种文学体现了娱乐性、未完成性和偶然性等后现代特征,这里就网络文学的另一个后现代特征——阅读路径的立体交互体系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网络文学创作的生命力在于依靠网络媒体建立的超文本文学,它使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性得到最大限度呈现。本文粗略梳理了超文本理论的来源及实验,阐述了超文本网络文学创作中读者创造力的表现,探讨超文本网络文学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就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来看,一切学门类都是经由最初的大众创作、民间创作走向人创作,从而走向成熟的。网络学是网络时代的产物,网络的特点决定了网络学的自由性、交互性、通俗性和边缘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刘丽娜 《科技信息》2010,(25):214-214,222
网络文学是一种新的文学样式,他的独特性体现在四个方面,他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但是,希望文学界的有识之士为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培育一个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信息化发展速度全面提升。前中宣部部长,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副主任的刘云山在出席2007年全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时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文化发展战略出发作出的重大部署。而网络文学作为网络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近年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呢?笔者将就近年来的发展结合当前实际作出初步解读。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形成了后现代性的审美范式。在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层面上,作者和读者的传统身份渐趋模糊,双方共同参与创作,形成主体间性式的审美交流。从接受层面来看,由于文本的不确定性,读者对文本意义的阐释就只能高于每一次的文本体验当中。从网络文学的自身特性来看,它也表现出游戏化、娱乐化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学是一种结合了网络科学技术、大众文化、个人先锋行为的新的正在演变中的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它在网络上写作和传播,具有大众文化诸多特征。网络文学需要健康发展,则应具备人文价值、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文学是一种结合了网络科学技术、大众文化、个人先锋行为的新的正在演变中的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它在网络上写作和传播,具有大众文化诸多特征。网络文学需要健康发展,则应具备人文价值、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邓小平推进毛泽东思想大众化中,认同与信仰是心理基础,坚持与发展是科学态度,体系与精髓是传播重点,辨别与斗争是有效方法.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所具备资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成功推进毛泽东思想大众化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网络文学影视改编作品的出现,影视改编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本文结合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成功案例,通过总结其追求互动性、强化视听效果、洋溢后现代性等改编特征,分析改编的主要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忠实原著、脱离原著、推陈出新等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如今网络文学已经走过了无人问津的草创期,也度过了倍受指责的落魄期。借助互联网的蛛网覆盖和触角延伸,读屏多于读书,网络文学不但正悄然改变着文学格局,而且影响到社会、文化、以及文学的市场及其传播等等。文章仅将结合"文学性"来讨论网络文学的现状以及给文学带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文学是继口头文学、书写印刷文学之后出现的新文学形态,具有网络的依赖性、延伸性和网民互动性等特征。它还具有真正的全民参与性,突现文学中“俗”的传统。丰富了谐谑、戏拟、反讽、审丑等民间艺术手法。网络文学也颠覆了传统文学的生产运作规则和书写范式,消融了传统文学的题材痕迹。也从深层次上动摇了文学的外在功能。网络文学的未来走向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是以民阀文学的形态出现,彰现文学的原生状态,表现人类生存意义及其追求的自由开放和无拘无柬。并将大量涌现。如何使网络文学坚守文学的审美诗性。这将是当代文艺理论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自从网络文学这种新的文学现象产生后,文学理论界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也存在不少模糊之处,如对网络文学概念的界定,对网络文学特点的描述,对网络文学与网络技术关系的探讨,都需要重新思考。本文从网络文学概念的定义和特征等问题入手,对网络文学的研究进行了反思,试图为进一步研究打开一个缺口。  相似文献   

17.
文学的发展经由了最初的大众创作、民间创作而走向文人创作,并最终走向成熟。网络文学是网络时代的产物,网络传媒的特点决定了网络文学具有创作的集体性、传播的口头性、文本的变异性、作者的佚名性和内容的通俗性等民间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连续五年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进入大众化初级阶段。诠释了马丁.特罗对高等教育阶段论的定义及特点。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重点解决大学自治、投资多元化、结构多样化、大众化区域性、精英教育、质量标准多样化以及生源开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十二年来网络作家风起云涌,网络作品姹紫嫣红、蔚为大观。网络文学批评与网络文学却没有同步发展。本文对网络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梳理,从文学批评主体、批评对象、批评方式等方面探求批评缺失的诸多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网络大众化的迅猛发展既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有利契机,又带来了严峻挑战。正确处理网络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牢牢抓住契机,积极迎接挑战,对于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