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得到可调的谐振信号,驱动扬声器产生稳定的谐振动,使振动在特制的弹簧中形成驻波,研制出了便于教师携带的、适合学生们自制、可在普通课堂上演示的纵驻波实验仪器.  相似文献   

2.
弦振动驻波分析林建伟(河海大学数理系,南京210098)1引言电动音叉振动形成弦上驻波是普通物理的一个基本实验(见图1).一般教材在叙述图1稳定的弦振动驻波驻波现象时普遍采用两列频率相同,传播方向相反,振向相同,有确定初相位的简谐行波的叠加这一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设计依据若波源是驻波腹点,则纵驻波方程为y=2A cos 2πλ/x cos 2πνt而波腹位置为x=2kλ/4,波节位置为(2k 1)·λ/4;相邻波节(腹)间距离为λ/2;相邻波节间各点振动相位相同,波节两侧相反。二、演示方案纵驻波幻灯演示仪由一动片和一定片组成,用玻璃或透明胶片制作均可。动片如图所示,表示波线上若干个质点振动图形,质点  相似文献   

4.
三梁纵弯扭超声驻波电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三梁纵弯扭超声驻波电机的结构及原理.重点用F.E.M.方法研究了三梁纵弯扭耦合振子的动态特性.给出了振动频率和振型随耦合振子结构尺寸的变化规律,并对所研制的实验驻波电机性能进行了测试,还研制了驱动电路.这种电机运行性能优于已有的单梁纵弯扭驻波电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仪器演示横波和纵波的不足,自制了横波纵波波动演示仪.利用曲柄滑块机构将电机的旋转运动变成直线往复运动,以此带动橡皮筋和圆柱形弹簧振动得到横驻波与纵驻波,通过观察横波和纵波的振动图像、产生条件就能让学生直观感受横波与纵波的形成与产生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助自制的一个纵驻波演示软件 ,对照横驻波 ,分析了纵驻波的形成原理、波动特点和能量分布  相似文献   

7.
本文设计了一种将驻波法与声波传感器相结合测定金属棒中声速的有效方法.将金属棒固定在中点,沿轴向摩擦激励纵振动并在棒中形成驻波而发声,用DIS数字化信息系统接收声波信号,得到波形图,由此测得棒中声波的基频和声速.本文分别测定了铝、钢、黄铜、紫铜4种不同金属材料棒中的声速.结果表明,同种材料、不同长度金属棒中声速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8.
在大学物理教材中[1][2][3]常用音叉弦振动来描述驻波现象,并都认为驻波的形成原因是入射波(由音叉带动弦振动所引起的波)与反射波的干涉结果。这种解释实际上是欠妥当的。本文详细讨论了音叉弦振动形成驻波的现象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当在弦中形成驻波时,由于振动过程进行得较快,而无法直接分辨驻波的某些细节.本文拟介绍振动弦在频闪光照射下的视觉形象,及根据视觉形象来分辨弦驻波的某些细节与确定弦共振频率的方法. 用频闪仪发出的闪光照射振动的弦,当闪光频率与弦的共振频率(即弦中驻波的频率)稍有不同时,将会观察到弦作“缓慢振  相似文献   

10.
王荣  牛英煜 《物理实验》2012,32(7):36-39
利用弦振动方程研究了弦振动驻波的形成过程,以及空气阻力、弦长度对驻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驻波是一种重要的波的干涉现象.两个振幅相同的相干波,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时,叠加后成为驻波.在波形上,驻波的波节和波腹的位置始终是不变的,给人"驻立不动"的印象,但它的瞬时值是随时间而改变的.声音是一种可以听得到,却摸不着的物质,新设计的一种声驻波演示装置可以让声音跳起舞来,通过泡沫球的形态变化来观赏活泼跳跃的...  相似文献   

12.
研制了一组简易的驻波演示仪,可实现多种振动的合成演示,具体包括不同振动方向的波的合成,不同传播方向的波的合成及环形驻波的演示.本文着重介绍了该演示装置的制作技术和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13.
演示气柱中形成的纵驻波,以孔脱管实验最简单。但由于软木屑在管内的运动和分布情况比较复杂,要说明软木屑的运动和分布比讲解驻波本身更困难,作为演示实验来说这是不理想的。另外,在一些常见的教科书中,对实验中所出现的现象的描述和解释也往往太粗糙或不确切。因此,有必要对这个实验加以改进和讨论。 采用类似于《大学物理学》[1]所介绍的孔脱管实验装置,经过适当的改进,就可以演示气柱中的纵驻波──既能演示两端封闭的管内的纵驻波,又能演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管内的纵驻波。演示效果特别明显。实验中发现了一种有趣的、表征驻波形成…  相似文献   

14.
1引言 驻波的形成作为证明波的迭加原理的一个物理现象,在很多教材和文献中都有论述.但大多仅限于讨论入射波和反射波的迭加从而形成驻波的现象,并未对驱动源与反射面之间全部空间中波的迭加情况作详细研究.特别是在一些文献中[1~3],讨论驻波形成时所用的音叉振动在弦上形成驻波的示意图,采用了过于简化的处理,将起驱动源作用的音叉作为驻波的一个节点,很容易造成误解,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一端输入多端输出等幅振动的纵振动方向变换体。变换体由输入杆、半球形过渡体和输出杆组成,通过半球形过渡体将一个输入杆与多个输出杆耦连为一体,并且多个输出杆呈立体分布,可实现一端纵振动输入多个方向上纵振动均匀输出。利用振动变换体端面的自由边界条件,以及各组件连接处的纵向位移、纵向力、横向位移和转角连续条件,推导了纵振动方向变换体的频率方程。解析计算了不同几何尺寸的纵振动变换体的谐振频率,与有限元法的计算值及实验测试值基本吻合。将纵振方向变换体的输入端与谐振频率为19.8 kHz的换能器相连,利用激光测振仪测试了纵振动变换体各输出端振型及各输出端相对于输入端的振幅放大系数,结果显示纵振动经过方向变换体成功地传输到了变换体的各输出杆的端面,且各输出端的振幅基本相等。   相似文献   

16.
黄卫良 《物理实验》2006,26(2):30-31
针对现行教材的内容制作了光的偏振演示仪.该演示仪既可以真实的演示光的偏振现象,又可以通过在形成驻波的弦上放置狭缝,模拟演示光的偏振现象,且驻波的振动频率连续可调.  相似文献   

17.
驻波演示     
《物理》1965,(11)
演示驻波的方法是很多的。例如用电磁振动棒牵动拉紧的弦线,在弦线上即可见到驻波现象,如图1所示。过去我们就是用这种方法来演示驻波现象的。  相似文献   

18.
首先,我们描述了水珠和干粉末在驻波推动作(钢条和金属环)表面上的艺定分布实验,发现水珠将处于波腹而干粉末则位于波书.其次,我们从普遍的驻波解出发,分析了在驻波振动作表面上的水珠和干粉末的受力情况,从而指出水珠的稳定平衡位置在驻波的波腹而干粉末的稳定平衡位置在驻波的波节,这一结论与实验结果完全一致。最后,我们的结论可以应用于环形驻波马达的转子自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19.
根据声学原理对昆特管演示实验进行分析,给出了对实验现象细节的一种物理解释,即在昆特管中除主驻波模式之外还激励起了最低一级高次驻波模式振动,昆特管内的声波场实际上是主驻波模式和最低一级高次驻波模式叠加形成的声波场.  相似文献   

20.
机械驻波的电学方法演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振金  肖青 《大学物理》1998,17(12):22-22,24
驻波现象的演示,常是采用系在一水平细绳上的音叉的振动,观察波在细绳中的传播,本文介绍利用交流电演示驻波现象的方法,其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