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九十年代美国数学课程改革管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十年代美国数学课程改革管见张远增(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200062)1989年全美数学教师联合会(NCTM)发表《美国学校数学课程和评价标准》提出了将以技能为中心的数学课程转变为以问题为中心的数学课程,扩大中学数学的内容范围(包括增加统计、概率和离散...  相似文献   

2.
叶琳 《数学通报》2022,(12):22-25
推理是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的基本方式,渗透在数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回顾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推理能力始终作为数学课程目标的重要成分,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推理”出现的频次高达102次,并新增“了解代数推理”,同时指出:“要关注基于代数的逻辑推理,如代数运算规律的论证(例66)、韦达定理的论证(例67)、基于图象的函数想象(例68)”[2]这充分表明,初中数学要加强基于代数的推理教学。  相似文献   

3.
张丹 《数学通报》2000,(1):32-34
将概率统计的初步知识纳入到中小学数学课程体系 ,在国际上已形成共识 .我国也在义务教育阶段引入了“统计初步”,内容包括简单统计图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及频率分布、直方图等描述统计学的基础知识 ,并初步渗透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数理统计的基本思想 .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概率统计方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由于学生缺乏对随机现象的认识 ,教材不涉及数据的进一步处理和分析 ,再加上所选择的材料缺乏时代信息 ,又非考试重点 ,上述某些内容往往形同虚设或者被简单地处理成数字计算问题 ,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概率统计…  相似文献   

4.
关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明建 《数学通报》2006,45(6):18-2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是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在新数学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中,逐步探索出一种课堂教学新模式,就是“兴趣、发现、合作、创新”的教学模式,这个模式要求数学课堂教学贯彻这四个环节;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数  相似文献   

5.
1研究背景统计是研究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统计的基础知识已经成为每一个公民都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统计内容在数学课程中也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数据分析观念"作为数学课程中学生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明确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1].很多国家都将统计内容列为初中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  相似文献   

6.
1 《国家数学课程》推出背景 英国是数学教育改革最早的国家之一,随着“新数”运动的挫折,英国对其数学课程作了重大调整。比如曾于六十年代在世界广为传播的SMP数学教材,如今其面貌已为之一新。多  相似文献   

7.
《数学通报》1993,(7):1-3
国家教委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于1993年1月6—8日和2月23日,在北京召开了两次“数学课程内容改革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程民德、吴文俊、丁石孙、王梓坤、谷超豪等数学家及数学教育家,两次会议共60人。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第一次会议上听取意见并讲话。研讨会主要是听取数学家对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意见。研讨的议题为:展望二十一世纪,从社会  相似文献   

8.
与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实验版课标”)相比,《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显著加强了高中学生的代数培养要求.例如,课标给出的高中数学课程内容包含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四条主线,代数的地位有所突出;课标在必修内容中,设置了“预备知识”主题,明确了“以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为载体,结合集合、常用逻辑用语、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等内容的学习,为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作学习心理、学习方式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准备,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过渡”[1]的要求,这在本质上也是要求学生提高运用代数知识解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运算是数学的重要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各个学段中,运算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掌握关于各种运算的知识及技能.运算不仅是数学课程中"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  相似文献   

10.
年仁德 《数学通报》2005,44(2):8-11
1关于算法 算法,一个熟悉、古老而又清新的名词,随着计算机和数学的发展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把算法作为基础内容列入必修课,这是计算机和数学发展的结果,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黄雄 《数学通讯》2013,(9):50-53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作为高中数学课程的十项基本理念之一,提出: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为此,高中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并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  相似文献   

12.
王跃红 《数学通报》2006,45(3):16-19
形式化是数学的本质特征之一,就连最简单的2 3也已经具有显著的形式化特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把“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我国的数学教育历程和现实已经显示出,把握数学教育中数学形式化的适度性是一项有颇具难度的工作.要有效地改进这  相似文献   

13.
张丹 《数学通报》2005,44(1):12-15
将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方法、知识纳入到高中数学课程,在国际上早已达成了共识.我国现行高中数学大纲和教材中已经设置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在新近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中,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及其课时有了较大的增加,并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了数据处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顾继玲 《数学通报》2006,45(8):27-28
数学本身的发展,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国内数学课程的实施现状,都表明了数学课程改革加强数学应用的必要性,同时现行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改革实验,也说明了数学课程加强数学应用的可行性.但在加强应用的同时,我们要注意把握好数学应用的“度”,以免走向极端.1数学课程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概率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显得越来越重要,它帮助人们正确处理信息、做出合理的决策,其意义与价值充分体现在政治、经济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正是由于概率的重要性,21世纪初,我国启动了新一轮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其中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大幅度地增加了概率统计的教学时数,不仅使其成为高中必修、选修的内容,还顺利地进入了小学和初中数学课程.  相似文献   

16.
用计算机模拟无放回摸球试验的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与高中课程的整合,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得到了一个尤为重要的地位.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数学3有关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中,要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为条件,模拟一些游戏和随机试验.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数学课程的改革.我们选择数学课程的具体内容作为论述的立足点,希望能够引发大家对一般问题的思考.一元二次方程作为方程理论的基础知识,出现在世界各国的中学数学课程内容中.然而,不同国家对这部分内容具体知识的取舍以及在教材中的结...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基础教育的深度改革中,数学课程发生了体制性变化.这一变化导致了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的结构性调整,而学习方式的变革尤其成为数学课程变化的显著特征.当前,一种包含“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思考数学、实践数学”学习思想的,可以被称作研究性数学学习的学习方式在数学课程改革中被普遍倡导.诚然,要使这一学习理念成为现实,就必须清楚形成数学学习方式的原理,分析促成学习方式的转变因素,研究转变学习方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中数学建模中教师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锋  何霞  王尚志 《数学通报》2007,46(10):13-16
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口是我国中学数学应用与建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把数学建模纳入了内容标准中,这标志着数学建模正式进入我国高中数学.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更多的中学数学教师参与到数学建模活动的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20.
居艳 《数学通报》2013,(4):25-27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简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为此,高中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并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设立‘数学史选讲’等专题.这是对高中阶段加强数学史教育的要求,也是对开设《数学史选讲》选修专题的意义与价值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