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4 推理和论证 1.推理论证的意义和要求。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判断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例如: (1) 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2) 因为:锐角三角形的三高交于一点;直角三角形的三高交于一点;钝角三角形三高的所在直线交于一点;三角形只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三种可能情况。所以;三角形三高的所在直线交于一点。由此可见,推理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推理所依据的判断,叫做前提:一部分是推出的新判断,叫做结论。论证是利用一些确实可靠的判断,通过推理,来阐明某个判断的真实性的过程。数学中的论证通常叫  相似文献   

2.
§2 概念 1 概念的概述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与感觉、知觉、表象有着质的区别。前者反映事物的具体形象,不可能区分事物的本质和非本质属性;后者是抽象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扬弃了事物的非本质属性。这样经过抽象和概括形成的概念,虽然离开了个别事物的具体形象,但它却更深刻地反映着客观现实。因此,概念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数学概念,有些是直接从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得来的。如几何中的点、线、面、平行、垂直、多边形、圆、多面体、球等概念都是直接从物体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抽象概括得来的,但  相似文献   

3.
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和教研员要求介绍一点逻辑知识,我们特邀请安明道老师将其原著中的一章缩写成这篇文章,将分四期连续刊出,以供大家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1998199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印度经济学家AmartyaSen(1933-),以奖励他对福利经济学的贡献.Sen可以说又是一位经济学家中的数学家.他对福利经济学中有多项关键贡献:社会选择的公理化理论,福利与贫穷指标的定义,饥荒的经验研究.其中社会选择的公理化理论研究几乎可以说是“纯数学”的.所谓社会选择理论就是研究如何由个体选择来导出集体选择.最为人们熟知的集体选择规则是“少数服从多数”.但是著名的“投票俘论”指出,“少数服从多数”规则在三个以上的候选人时选举可能出现不满足传递律的情况.例如,有A,B,C三个候…  相似文献   

5.
(五 )离散小波变换正交小波基上面我们介绍了连续小波变换 ,但在实际问题及数值计算中更重要的是其离散形式 (在作具体数值计算时 ,连续小波的参数 a,b必然要离散化 )。对确定的小波母函数ψ( t) ,取定 a0 >1 ,b0 >0  令ψmn( t) =am20 ψ( am0 t-nb0 ) ,  m,n∈ Z ( 5.1 )这里 Z表示全体整数所构成的集合 ,我们称 ψmn( t)为离散小波。对于函数 f( t) ,相应的离散小波变换为 :Cf( m,n) =∫∞-∞f ( t)ψmn( t) dt,m,n∈ Z ( 5.2 )  我们知道对连续小波 ,由 Wf( a,b) ,a,b∈ ( -∞ ,∞ ) ,a≠ 0可唯一确定函数 f ( t) (反演公式( 3 .…  相似文献   

6.
一、复数域上的微积分Frobenius定理说 :实数域上所有有限维结合可除代数 ( Division Algebra)只有三个 ,即 :实数域 ,复数域 ,四元数 ( Quaternion)代数 ,如果去掉结合性要求 ,则实数域上还有另一个可除代数 Cay-ley-Dickson代数 ,即 Octonion代数。在实数域上的维数为 8。由于四元数代数不可交换 ,Cayley-Dickson代数既不可交换又不结合。而复数域既可交换又可结合 ,且复数早已为人们所熟悉 ,于是人们在考虑原有微积分 ,即实数域上的微积分之后 ,理所当然地考虑复数域上的微积分 ,这就形成了复分析。复分析既然是复数域上的微积分 ,那…  相似文献   

7.
组合最优化中的布尔方法(续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3 天篷取优 为了计算最好的天篷,我们研究在SAM-图S_f上的最大W-对集问题(WM)。首先,对于S_f上的边引进变量:  相似文献   

8.
在[4]中我们对空间LR+q、1≤q≤2,讨论了函数的逻辑导数与积分。例如,建立了下列公式D(1)(I(1)f)=f,I(1)(D(1)f)=f. 但那里的方法不能用于q>2情形。本文是[4]的继续.对2R+q的Walsh-Fourie  相似文献   

9.
汀州、杭州: 《数术记遗》在宋代曾一度遗失,南宋鲍浣之复得之于七宝山三茅宁寿观道藏书中,这七宝山在何处,有异说: 鲍浣之《数术记遗叙》:“唐以明算取士,其立于学官者曰九章、海岛、孙子、五曹、张邱  相似文献   

10.
麦克斯韦指出,为了认识例如电场这样的向量 A =(Ax,Ay,Az) ,重要的是要知道两个积分,一是 A经过某一曲面S的通量F= sAnds= s A·d s= sAxdydz Aydzdx Azdxdy,(9)另一个是 A沿某曲线L之环流C=∫L A·d s=∫LAxdx Aydy Azdz。(1 0 )尽管它们是由 A生成的,却是两类不同的物理量。(9)和(1 0 )的被积表达式称为二阶与一阶的微分形式ω2 与ω1 。(9)和(1 0 )本来都是很常见的第二型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但是正如我们刚才说到的,人们开始研究向量是从代数的、形式的角度来考察的,所以我们现在也从形式的角度来看待它们,所以说它们是“微分…  相似文献   

11.
面向21世纪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续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改革的指导思想及主要原则 (一)大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随着数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必然使得大学数学基本课程的结构及其内容的改革,引起各方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12.
第1课代数式(一)一、教学目标: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会把用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转化成相对应的代数式。二、兴趣变式:(教学引入)1、看教材P2的图:天上飞机凌空飞行,地下火车奔驰向前,中间写着“s=vt”——它标志着祖国正在高速发展奔向21世纪。2、填空题...  相似文献   

13.
简易逻辑知识解读点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明 《数学通讯》2003,(13):11-12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学习数学时 ,处处涉及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推理论证 .高中数学新教材“简易逻辑”结合中学数学内容 ,介绍一些简单而又实用的逻辑知识 ,使学生进一步弄清命题与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增强判断是非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避免一些易犯的逻辑错误 ,从而有助于学生学好数学 .但作为我们中学数学一线教师 ,往往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逻辑学 ,对逻辑知识存在一定的认知缺陷 .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 ,谈点肤浅的认识 ,敬请同仁斧正 .1 命题与判断初高中共有两次命题的定义 ,初中数学为了便于学生接受 ,给命题下的定义是 :…  相似文献   

14.
15.
The paper is a continution of [1]、[2]、[4]、[5]. In this paper we shall introduceconjunction symbol"∧", disjunction symbol "∨" and equality value symbol " asdefining symbols of MP, which are read as "and"、"or"、"if and only if" respectively.With these symbols we shall go on to prove the formal theorems of MP. The list ofthe following formal theorems are in succssion of refernce.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is a continuation of [1]、[2]、[4]. In this paper, we shall con-tinue to constitute the formal theorems and the important substituting theorem(see theorem 16 in this paper) of the propositional calculus system of mediumlogic MP. The order numbers of following formal theorems follow those in reference[4]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建立各种可换和非可换模糊逻辑的公共基础(蕴涵片段),提出了一个新的蕴涵逻辑,称为模糊BIK+-逻辑。证明了这一新的蕴涵逻辑的可靠性和弱完备性定理,同时讨论了模糊BIK+-逻辑与各种模糊逻辑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它们配套的代数结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tential infinity (poi) and actual infinity, Ref [4] has confirmed that poi and aci are in ’unmediated opposition’ (P,﹁P ) whether in ZFC or not; it has further been proved that the manners in which a variable infinitely approaches its limit also satisfy the law of intermediate exclusion. With these results as theoretical bas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rovide an accurate and strict logical-mathema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compatibility of Leibniz’s secant and tangent lines in the medium logic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gical mathema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