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美国运筹学发展历史、学会组织、宗旨、会员、会议活动、奖励、刊物等。一、简史运筹学在美国的简称是O.R.(Operations Research)。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运筹学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1942年,美国组织了几个科学家小组,参加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运筹,到大战后期,已达几百人。战事结束后,一些战时的运筹学科学家仍在军队中  相似文献   

2.
一、会议概况第十届国际运筹学会联盟(IFORS,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ies)大会于1984年8月6日至1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大会的主题是:合作——运筹学取得成就的途径(Co-operation——The Culture for O.R.Succes).今年的IFORS会议适逢IFORS成立25周年,因此大会筹备组作了大量的宣传工作欢迎各国、各地区的运筹学会派代表参加.我国自1982年加入IFORS后,是第一次作为  相似文献   

3.
软运筹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软运筹学处理是“议题”的一种软科学方法,是传统运筹学的一个新发展,柔性运筹学是软运筹学发展的初级阶段。软运筹学的发展趋势是更多地采用“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更多地采用“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的研究手段、更多地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更多地采用“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技术路线、更多地采用“软计算”。  相似文献   

4.
漫谈中国运筹学的早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Philip M. Morse和George E. Kimball的《Methods of Operations Research》(1951)所论述的,运筹学一开始就着眼于“运用”,是搞“作战研究”(Operational Research)的。在非军事方面,早期的工作主要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见Л.В康托洛维奇著,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运筹室译,“生产组织与计划中的数学方法”科学出版社(1959)],康氏的研究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相似文献   

5.
由运筹学会教育与普及委员会召开的首届全国运筹学正规教育与普及教育讨论会于1985年6月1日至5日在成都科技大学举行.近60所大专院校和出版单位代表70余人出席了会议.运筹学会秘书长徐光辉同志在大会上作了“中国运筹学教育的回顾与展望”的报告.这次会议的主题是:(1)就运筹学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2)普及教育、(3)教材建设  相似文献   

6.
“线性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研究实际问题的某个指标最优化问题 .尽管本节“简单线性规划”只是其中最简单的部分 ,但它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和应用性 ,渗透着数形结合、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 ,是数学建模典型范例之一 .因此 ,教学中要充分强调建模过程 ,锻炼建模能力 .1.“线性规划”的教育价值(1)“线性规划”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意识”和“优化思想”的良好题材 ;(2 )“线性规划”为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数学学习兴趣创造了条件 ;(3)“线性规划”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  相似文献   

7.
生产函数与综合 DEA 模型 C~2WY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一种新的决策方法,它可以用来评价决策单元之间的相对有效性.从生产函数的角度看,这是用来研究生产部门“规模有效”和“技术有效”性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在经济领域中,用其确定相对的有效生产前沿面时得到了充分的应用.1978年,美国著名运筹学家 Charnes,Cooper 及 Rhodes 提出了关于生产部门同时为“规模有效”与“技术有效”的 C~2R 模型,这是 DEA 方法的第一个模型;1985年  相似文献   

8.
运筹学简介     
在本文中,我们打算从下列三个方面来谈谈运筹学:一、运筹学的含义及其简单历史什么是运筹学?这是一个颇难回答的问题。按照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运筹学会(英国运筹学会)所下的定义,运筹学是“运用科学方法来解决工业、商业、政府、国防等部门里有关人力、机器、物资、金钱等大型系统的指挥或管理中所出现的复杂  相似文献   

9.
文[1]中提出了“圆周向量定积定理”:设⊙C的半径为R,其同心⊙C′的半径为R′,R>R′,M是⊙C上的动点,AB是⊙C′的任一直径(如图)1),那么MA·MB=R2-R′2.文[2]将该定理改进为:设AB是半径为R的⊙O上的两点,M是平面上任意一点,如果AB是⊙O的直径,则MA·MB=MO2-R2.本文主要讨论该定理的逆定理是否成立,即:AB是半径为R的⊙O上的两点,M是平面上任意一点,如果MA·MB=MO2-R2,则AB是否一定是⊙O的直径呢?分析当M与A点或B点重合时,由于“MA·MB=MO2-R2”是一个恒等式,故AB一定是⊙O的直径.当M与A点及B点都不重合时,我们分M…  相似文献   

10.
问题1578如图1,⊙O1、⊙O2内切于点P,⊙O1的弦AB切⊙O2于C,设⊙O1、⊙O2的半径分别为R、r.求证:AACP22=R-rR.这是贵刊2005年第11期《数学问题解答》栏中第1578问题,经过我们认真地研究发现,它具有“证法多样、可以推广、应用广泛”的特点,可以说,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好问题.下  相似文献   

11.
1981年7月,笔者作为中国运筹学会代表团成员前往西德汉堡参加国际运筹学会议期间,曾两次出席了“运筹学教育与教学法问题”小组讨论会。当时给我印象较深的莫过于爱尔兰学者高尔特(Gault)的一篇报告,题目叫作“作为教育的运筹学”(Operational Researchas Education)。乍一听来,可能觉得题目有点奇怪。运筹学(简  相似文献   

12.
文[1]中题124:设在△ABC内,sin2A sin2B sin2C=1.求证:其外接圆与九点圆正交.本文介绍这道题的一种简单证法.证明 △ABC的外心、垂心、半径、九点圆圆心、半径分别记作O、H、R、O9、R9,○.O∩○.O9=M.要证明○.O与○.O9正交,只要证明R29 R2=O9O2,[2]∵ OM=R,O9M=R9=12R,[3]∴  相似文献   

13.
《运筹学杂志》是华罗庚教授(前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生前创刊并任名誉主编,越民义教授(前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副所长、首届中国运筹学理事长)任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运筹学会主办的第一份刊物。华罗庚教授生前宿愿在条件成熟时出一份刊载创造性学术论文的“学报”。  相似文献   

14.
征稿简则     
一、本刊贯彻执行百家争鸣,繁荣科学的方针,宣传和普及有关运筹学的知识,使运筹学在我国得到迅速和健康的发展。二、本刊的主要任务是:1.介绍有关运筹学的学科方向,学科的具体内容与方法。2.发表国内运筹学方面的科研成果简报。3.刊登运筹学方面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文[1]在阐明发射和平移、旋转之间的关系以后,讨论了旋转变换乘法的两个性质。 定理1.对于同一旋转中心O,接连施行两次旋转R(O,α),R(O,β),则R(O,α)·R(O,β)=R(O,α β)。 定理2.对于不同旋转中心,接连施行两  相似文献   

16.
饶从军  王成  李军 《大学数学》2006,22(5):18-23
对“公务员招聘”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运用模糊数学和运筹学理论,先建立了招聘人员的模糊多属性综合评价模型,解决了用人单位择优录取公务员的问题;然后建立了0-1整数规划模型解决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从而给出了一种科学有效的公务员招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关于“运筹学”学科分类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运筹学”学科分类的意见编者按:根据科协文件要求,学会组织了运筹学领域内部分专家进行讨论,起草了建议运筹学作为一级学科的初步意见,常务理事们已经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了推动运筹学的发展,现将该意见及附件刊载于后,欢迎广大运筹学工作者提出意...  相似文献   

18.
借助于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上2006年到2015年之间以运筹学为主题的3166篇学术论文进行分析,梳理了运筹学这十年间的发展脉络、重要文献、研究热点和前沿等。研究发现,目前美国在运筹学研究领域依然遥遥领先,英国、中国等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近十年对运筹学发展有较大影响的成果主要有Stahlbock R在2008对运筹学在港口的作业组织和控制,码头运作计划和调度应用的总结;19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由Charnes A和Cooper W W以及 Rhodes E开创的CCR和BCC模型;1979年由Garey M R总结的具有三百个具有NP完全性的问题;由Goldberg D E在1989年对于遗传算法的论著等。研究热点领域主要集中在集装箱码头调度运输方面的研究。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管理科学、战略制定、遗传算法、人员排班、数据包络分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指出了“军队指挥自动化就是信息处理传递自动化与指挥决策方法科学化相结合”这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论点.并就科学决策在作战指挥中的作用以及运筹学与形成决策的关系等方面作了概括的阐述.最后,讨论了保证科学决策的体制和机构问题,强调了军事家、运筹学家以及有关科技人员之间的共同合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建立含有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需求过程的供应链,零售商采用最小均方差预测技术预测提前期需求,分析(R,D)、(R,S)、(R,βS)、(R,γO)和(R,γO,βS)五种补货策略下的牛鞭效应.研究结果表明:(R,γO)补货策略是弱化牛鞭效应的最优补货策略,然而(R,γO)补货策略时出现了反牛鞭效应,无法保证供应链的安全供给.实践中当库存量调节系数和订货量调节系数较大时,(R,βS)补货策略能有效弱化牛鞭效应,当库存量调节系数和订货量调节系数较小时,(R,γO,βS)补货策略能有效弱化牛鞭效应;对于(R,βS)和(R,γO,βS)补货策略,牛鞭效应随着库存平滑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对于(R,γO)和(R,γO,βS)补货策略,牛鞭效应随着订货平滑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对于(R,S)、(R,βS)和(R,γO,βS)补货策略,牛鞭效应随着订货提前期的增大而增大;对于(R,γO)和(R,γO,βS)补货策略,牛鞭效应随着时刻t的增大而增大,但时刻t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牛鞭效应值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