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洋枯草芽孢杆菌Bs-1产生多种抗真菌活性物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香港清水湾海域中分离到一株能产生抗酵母样真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抗生素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s—1。对Bs—1产生抗生素条件的研究表明,Bs—1在多种培养基中生长迅速,但只在PDB(马铃薯葡萄糖液体)中产生抗真菌活性物质;活性物质粗提液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酸碱度,121℃加热15min及在pH2和pHl0处理24h仍有相当高的活性;对Bs—1产抗生素的营养条件和影响的理化因子进行了分析;最后用吸附、萃取、离子交换层析和RP-HPLC等技术对此菌的抗菌代谢产物进行纯化,结果发现Bs-1在PDB培养基中发酵时至少产生3种亲水性的抗真菌活性化合物,三在C18反相层析柱上的保留时间差别不大,对HPLC纯化后的其中一种化合物结构的初步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含有共轭双键但无任何氨基酸残基,与目前已知的枯草芽孢杆菌产生的抗生素都不相同,很可能是一种新的非肽类抗真菌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IMAUB1034活性物质的理化性质和盆栽实验中对甜瓜疫霉菌引起的病害的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对由甜瓜疫霉菌引起的病害具有一定防病效果,病情指数为40.22,生防效果达到35.9%.另外,其发酵液还能抑制甜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灰葡萄孢霉菌(Botrytis cinerea)、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甜瓜疫霉菌(Phytophthora drechsleri Tucker)、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e)的生长.无菌上清液中的活性物质能耐高温、耐酸碱,在pH,2~10仍然能检测到很高的抑菌活性.但经过酶处理后抑菌活性降低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3.
王家睦  汪一平 《广西科学》1997,4(4):316-318,324
用溴化乙锭诱发质粒,溴化乙锭不同浓度对棒状杆菌基因组起不同作用,低浓度无作用;高浓度消除质粒,适中浓度能诱发质粒,本试验诱发出4种大小不同质粒,转种5代质粒消失。  相似文献   

4.
BC98-Ⅰ是一株分离自沤肥浸渍液的拮抗菌株(Bacillus cereus),它的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具良好防治效果.它分泌产生的抗真菌物质的粗提物对黄瓜枯萎病菌有很强的拮抗作用.该物质对高温高压、紫外线和蛋白酶均不敏感,同时,在中性偏碱的条件下活性较高.抑菌机制试验表明它可造成孢子萌发率降低、菌丝生长形态异常.粗提物经丙酮沉淀后得到的沉淀也对黄瓜枯萎菌有较好拮抗作用,且对高温高压和紫外线不敏感,可认为是粗提物的进一步纯化物.  相似文献   

5.
资料表明,鸡棒状杆菌病在国内外报道很少。笔者于1998年3月初在龙岩市某鸡场发现了一起肉鸡棒状杆菌病,该病发生后,经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每次都能很好地控制本病,但一停药,马上复发,在治疗上成本较大。笔者认为该病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资料表明,鸡棒状杆菌病在国内外报道很少。笔者于1998年3月初在龙岩市某鸡场发现了一起肉鸡棒状杆菌病,该病发生后,经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每次都能很好地控制本病,但一停药,马上复发,在治疗上成本较大。笔者认为该病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为了优化发酵工艺,提高色氨酸产量,本文对发酵培养基的碳氮源、发酵条件、及小试发酵过程控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4g/L、胰蛋白胨20g/L,色氨酸产量达0.43g/L;在摇瓶发酵的基础上,进一步在50L发酵罐中进行小试表明,在发酵温度36℃、pH7.0、搅拌速率700r/min的条件下,色氨酸产量达0.45g/L。  相似文献   

8.
用食品级的大豆蛋白培养基代替MRS培养基进行植物乳杆菌发酵,并对其抗真菌活性进行研究,以期获得安全性较高的食品防腐剂.实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IMAU10014发酵大豆蛋白培养基后的上清液对娄地青霉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植物乳杆菌IMAU10014发酵液抗真菌活性,对不同碳源、氮源、pH和温度进行单因素研究,并通过L9(34)正交实验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组合及培养条件:葡萄糖20,g/L、大豆蛋白5,g/L、pH 6.5、温度37,℃植物乳杆菌IMAU10014发酵48,h时抑菌效果最佳.对抑菌物质的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IMAU10014发酵浓缩上清液的抑菌活性对温度的变化不敏感;抑菌活性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经过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
摘要: 本文简述了牛棒状杆菌感染的主要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传播方式及诊断,同时结合国内外关于牛棒状 杆菌感染的最新研究情况,对可行的预防措施、日常观察及病情判断,以及感染后的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为 牛棒状杆菌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PheAB基因在棒状杆菌染色体上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造大肠杆菌质粒pLCX31,切除其中的xylE基因得到大肠杆菌质粒pJL01.将源于大肠杆菌分枝酸变位酶-预苯酸脱水酶基因2.3kb BamHI片段克隆到大肠杆菌质粒pJL01中启动子P32的下降,构建成质粒pJL02。再在pJL02的HindⅢ位点接入棒状杆菌染色体的HindⅢ消化的随机片段,构建成带不同棒状杆菌染色体片段而不带棒状杆菌自主复制顺序的棒状杆菌整合质粒pJL03。  相似文献   

11.
探讨树脂法提取链霉菌NG—715发酵液中抗真菌组分的工艺条件。采用3种大孔树脂吸附链霉菌NG—715发酵液提取液中抗真菌活性物质,选取最佳树脂进行吸附条件优化,以黑曲霉为指示菌测定抗真菌活性物质含量。结果 HP—10树脂吸附效果较好,其工艺条件为:1吸附前调节pH值至8.0;2树脂静态吸附15 h为佳;3吸附容量为686.79μg/g湿树脂;4最佳上样量与树脂比例为10∶1;5可用无水乙醇洗脱;6上样量与洗脱液体积比为2∶1;7最佳吸附流速为1.5 mL/min;8树脂可重复使用5次;9终产物纯度为53%。本研究为该菌所产抗真菌活性物质单体的进一步高效分离提供了有益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2.
对内生金色链霉菌No.37所产生的抗菌物质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此物质可耐受高温,具有较宽的pH活性范围,同时对光照稳定,耐贮存;在90℃及以下温度处理,抑菌活性基本不变;当温度达到100℃时,处理60min抑菌活性开始降低,处理120min后,活性为对照的76.5%.利用pH纸色谱、捷克八溶剂系统纸色谱等方法初步确认该抗菌物质为一种碱性水溶性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CICC20887为生产菌株,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发酵工艺条件对L-缬氨酸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发酵生产L-缬氨酸的适宜初糖浓度、生物素添加量、VB1添加量、玉米浆添加量分别为90g/L、80μg/L、0.20mg/L、30g/L,发酵期间,24h前pH值应控制在6.5~6.7、后48h应控制在7.0~7.2,温度30~31℃,发酵周期应控制在66~72h.  相似文献   

14.
构建1种组成型载体并将载体应用在表达瓜氨酸相关基因簇argCJBDF上。通过去除pXMJ19诱导型启动子上游阻遏蛋白lacI基因的方法,构建组成型质粒pXMJ19-lacI,并将谷氨酸棒杆菌中合成瓜氨酸途径的基因簇argCJBDF克隆到改造过的组成型载体中,实现瓜氨酸合成相关基因簇argCJBDF在谷氨酸棒杆菌的组成型表达。结果表明:重组菌在30℃摇瓶发酵72 h后,N-乙酰谷氨酸激酶的酶活达到(0.323±0.015)U/mg,瓜氨酸的产量达到4.33 g/L。成功构建的组成型表达载体,实现了外源基因簇argCJBDF在谷氨酸棒杆菌中的组成型表达。  相似文献   

15.
作者就本实验室分离到的一株对钝齿棒状杆菌B_9具有转导作用的噬菌体T_1,研究了噬菌体DNA的转染条件、钝齿棒状杆菌球状体的制备条件与转染频率的关系.证明以1%甘酸氨和0.8μ/ml青霉素培养,再经1mg/ml溶菌酶破壁处理10-16h效果较好;比较了各种二价阳离子和PEG对转染频率的效应,30mM CaCl,和16%PEG结合处理可提高转染频率,单独加Ba~( )或PEG,对转染无作用,二者结合处理有作用;加小牛血清白蛋白及37℃加温处理5min可提高转染频率,最适条件下,高达9.5×10~(-3)p.f.u./cell(2.8×10~6p.f.u./μg DNA)。噬菌体T-1对钝齿棒状杆菌是专一的,但以它的DNA对其它一些棒状杆菌也能转染,表明噬菌体T-1的受点与细胞壁有关.  相似文献   

16.
以质粒pTZ22为载体,用HindШ限制酶切割谷氨酸棒状杆菌染色体DNA进行克隆。分离到带有亮氨酸操纵子的4.5kb片段。用Southern切口移位分子杂交检测,证明在4.5kb的片段中既包含有leuB基因,而且对leuA基因也表现同源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Streptomyces alboflavus产生的抗真菌物质对串珠镰刀菌的抑菌机理。通过pH纸层析和捷克八溶剂纸层析实验对抗菌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利用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抗菌物质对串珠镰刀菌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破坏作用;通过细胞膜和细胞壁主要组分对抑菌物质的拮抗效果,探索抑菌物质的作用靶点;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抑菌物质对串珠镰刀菌细胞膜中麦角甾醇的抑制作用。极性实验显示,该物质呈中性,捷克八溶剂纸层析表明,该物质属于非水溶性Ⅰ型抗生素;光学显微镜观察,抑菌物质对串珠镰刀菌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同时使菌丝畸形,顶端、中部出现膨大泡囊,呈“念珠状”;经PI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抗菌物质作用后的菌丝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进一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泡囊状菌丝表面凹凸不平,并残留有碎片;抑菌物质对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组分拮抗作用和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显示,抑菌物质影响细胞膜中麦角甾醇的合成。研究结果表明,Streptomyces alboflavus产生的抗真菌物质发挥抑菌作用时,影响串珠镰刀菌细胞膜中麦角甾醇的合成。本研究可为抑菌物质的鉴定和拮抗菌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比较了海藻酸钙、明胶-戊二醛、聚丙烯酰胺和琼脂包埋法制备固定化细胞的方法。前者较后几种有较大的优越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固定化方法.分析了海藻酸钙法国定化细胞各主要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确定出制备固定化细胞的最佳条件.观察凝胶珠中细胞及酶活性的变化表明,细胞在凝胶珠中生长良好,有利于谷氨酸生产.固定化细胞发酵谷氨酸的最适 pH 为7. 0~7. 5,最适温度32℃,最适转速140rpm.每批发酵96小时,糖利用率为98%,产酸量达20g/L,比常规游离细胞增加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