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这项研究的目的在于验证这样一种假说:针剌镇痛基本上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功能,是从针刺穴位来的和从痛源部位来的传入冲动在脑内特别是在丘脑内相互抑制作用的结果。用大白鼠和家兔实验的结果表明,丘脑束旁核和中央外侧核内某些神经原对于伤害性刺激能够产生特殊的单位放电,而这种放电可以被吗啡所取消。种种证据被提出来,说明这种放电是和痛觉有关系的。束旁核和中央外侧核的痛反应能够被电针刺激穴位、机械地压挤跟腱或用弱电流刺激一条感觉神经所抑制。但是过强的刺激则倾向于增强痛反应。束旁核里有一种自发节律放电,被证明是被不断来自实验动物手术创伤的痛觉冲动所触发而产生的。这种自发放电,和诱发的痛放电一样,能够被伤害性刺激所增强,被非伤害性刺激、捏跟腱或针刺穴位所抑制。一个非伤害性刺激对于束旁核神经原自发节律放电抑制时间的长短,是随着当时正在进行中的放电频率的高低,换言之,就是随着当时神经原兴奋水平的高低而变化的,这提示,针刺镇痛效应的大小,可能主要是为脑兴奋水平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本工作观察了重复刺激传入神经对由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猫脊髓腰段背外侧索纤维(可能是脊颈束纤维)活动的抑制效应。 重复刺激前后肢的皮肤或肌肉神经、电针或手针刺激穴位都可产生抑制效应,抑制作用在重复刺激开始时较强,以后逐渐减弱消失,当伤害性刺激施加于后肢时,重复刺激后肢神经的抑制作用显著地较刺激前肢神经强, 我们还刺激了传递由强电脉冲刺激引起的“伤害性”传入信号的同一神经,观察对背外侧索纤维的抑制效应,大多数背外侧索纤维的反应受到抑制,其抑制效应比刺激其他传入神经引起的为强,刺激传入神经中全部A纤维的抑制效应比只刺激Aβγ纤维的要强。 对这两种刺激引起抑制效应的可能不同的机制作了推测,讨论了脊髓的整合机制在针刺镇痛中可能有的意义,认为本文所描述的各种传入冲动在脊髓中的相互作用可能在针刺镇痛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复合材料的细观随机破坏机理,对单向复合材料的拉伸破坏提出了一个新的细观统计力学模型——随机扩大临界核理论,导出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分布和相应的破坏准则。结果表明:对于T300/5208和玻璃/环氧的理论强度值,与现有的实验结果很好相符。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在针刺对内脏传入信号的抑制效应中,下行性抑制是否参与的问题。在麻痹的清醒猫的皮层眶回记录由刺激内脏神经引起的诱发电位,并用计算机叠加,这种诱发电位可被电针所抑制,切割脊髓下行抑制通路(位于背外侧索)后,后肢或前肢电针抑制眶回诱发电位的效应均大为减弱,由于前肢传入纤维在切割水平(第3—4胸段)以上进入脊髓,针刺信号至脊髓以上结构的神经通路可确保完整。损毁桥-延脑内侧网状结构中主要包含中缝大核的区域,电针抑制效应同样减弱,以上结果表示由针刺所激发的脊髓以上中枢(很可能是中缝大核)的下行冲动,在脊髓水平抑制了内脏传入信号的向上传递。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A辑》1980,23(3):293-299
本文以体表检测心脏的希氏束电位为例,说明信号-噪声比小于1的生物电信号通过电子计算机,采用加算平均程序,可以使信号-噪声比大于1.本文不仅用多种实验方法论证了导管希氏束电图和体表希氏束电图的H-V间期的相关性很强,而且论证了A波的稳定性,使体表法可以获得导管法的全部信息——P—A、A—H、H—V间期和H波宽度.  相似文献   

6.
张松懋 《中国科学A辑》1994,37(4):418-423
本文提出了一种高维文法——森林文法,森林文法中产生式的左部和右部都是树结构的并置,本文研究了森林文法的分类,特别研究了它的子类——上下文有关森林文法,并定义了上下文有关森林文法的一个子类——弱优先森林文法。  相似文献   

7.
密度函数的相合随机窗宽核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柴根象 《中国科学A辑》1984,27(4):320-327
设X1,X2,…,Xn是来自具有密度f的总体的Rd(d≥1)中iid。样本,定义基于样本X1,X2,…,Xn的f(x)的核估计为:其中窗宽hn不仅依赖于样本X1,X2,…,Xn,也同x有关,我们在关于核及hn的很弱条件下,得到了fn(x)的强一致相合性,而且应用这个一般结果于一个重要特例——最近邻估计,施加于数串{kn}的限制较文献[4]大为减弱,我们的工作,使在“核具有有界支撑”这一限制下,随机窗宽核估计的强相合问题达到接近彻底解决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杨海兴 《中国科学A辑》1990,33(10):1103-1112
本文将渐近法、平均法与文献[1—3]的方法相结合,讨论了双非对称双自旋航天器的姿态运动稳定性,并研究消旋过程中转子自转角速度接近相对转动角速度时航天器所产生的非线性姿态运动响应——陷阱状态,指出该状态是由于双非对称耦合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刘高联 《中国科学A辑》1980,23(5):500-508
本文建立了任意旋成面叶栅一种杂交型命题——在叶型周线的某段上给定叶型形状,而在其余段上则给定流速分布——的两族气动变分原理与广义变分原理,从而使正命题与反命题的处理完全统一起来,并加以推广.文中充分发挥了“自然边界条件”和“人工分界面”的有力作用,以简化各种复杂边界条件的处理,并提出了一个新的短函数.本文为在叶轮机叶栅的气动问题中引进和推广有限元法、变分-差分解法以及变分直接解法,提供一个更广泛、更完密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动态中子迁移Boltzmann积分-微分方程解的时间渐近行为,取决于方程所确定的迁移算子的占优本征值(Dominante eigenvalue).占优本征值问题是迁移理论中尚未解决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本文借L2空间的算子理论,对极为一般的迁移模型——含空穴的任何非均匀凸介质中,具各向异性散射和裂变的连续能量中子迁移——论证了相应的迁移算子的占优本征值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1.
恒星速度椭球分布是关于恒星运动的一个基本的观测规律,从本世纪初提出以来,它得到了进一步的观测证实,并在星系动力学研究中被广泛地运用.但是这一规律本身的由来——即恒星速度椭球分布最初是怎样形成的——却一直没有得到解释。根据恒星是从原始星云转化而来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本文考察了银河系前身原始气体云内部的湍流运动,证明这种湍流运动必导致速度椭球分布。这一分布首先为星胚所继承,以后星场的随机引力则只是引起椭球参数和方位的变化。这样,便为恒星速度椭球分布的最初形成提供了一个解释。  相似文献   

12.
在70个猫的脊髓背角痛敏神经元和5个脊髓交感节前神经元上,观察到:1.外源性地电泳去甲肾上腺素(NA),可以明显地抑制痛敏神经元的诱发或自发放电.刺激延脑下部的去甲肾上腺能Al核团,或注射NA的释放剂苯丙胺,或针刺“足三里”都可获得与电泳NA相类似的结果;2.5-羟色胺(5-HT)对痛敏神经元的诱发性痛放电有抑制作用,其作用类似NA,但常能增强其自发放电;3.脊髓交感节前神经元对上述因素的反应也类同于痛敏神经元;4.电泳NA,刺激Al核团,注射苯丙胺或刺激深部肌肉组织均可兴奋痛抑制神经元的活动.提示下脑干的去甲肾上腺能神经核团,可能是构成脊髓痛反射活动的下行性负反馈通路的重要驿站.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淮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进行了综合研究.文中首先描述了几个新种,继而对地层和动物群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地层名称,一个过渡型生物区和一个宿县动物群(古菱齿象——披毛犀动物群),并进行了论证. 最后,文中总结出一个原则——性状接引,它的部分内容受分子生物学的启示和运用,指出了“新征先驱”和“祖征孑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电刺激家兔的延脑内侧网状结构的巨细胞核,对于丘脑中央外侧核区痛敏神经原诱发放电有显著的抑制性影响。在32个痛敏神经原中,有15个出现抑制效应,表现为诱发放电的消失或放电的潜伏期延长、频率降低、串长缩短,3个出现易化效应,表现为放电的潜伏期缩短、频率增高、串长增长,其余14个则没有影响。 在26个痛敏神经原上同时比较了延脑网状结构刺激和电针刺激对诱发单位放电的影响,表明这两种制约刺激的效应在性质上十分相似,所不同的只是程度上的差别。这些结果提示延脑内侧网状结构的巨细胞核可能是传递针刺镇痛信号的重要驿站。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1980年4月6日AR2372活动区中1B/M1级耀斑的高分辨Hα偏带单色像和真正同时性观测的向量磁场资料,研究了耀斑核块在闪相期间的发展及其与磁图和纵向电流图中特征的关系,得到了如下主要结论: 1.发生于20:53UT的耀斑开始由5个核块组成,这些核块不断增亮,于21:00UT同时达到极大,然而它们的寿命并不相同(图2). 2.耀斑起始核块处在磁场中性线附近,对应于Hagyard等所定义和计算的最大剪切区域(图3). 3.耀斑起始核块的位置与Krall等所计算的纵向电流密度极大位置一致(图4). 4.耀斑前夕和耀斑期间的活动区磁场是高度剪切的.自开始至耀斑极大期间,纵向磁场B和横向磁场B均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5.1980年4月6—7日,AR2372活动区中至少存在10个联结不同磁极性的Hα环系(图5).其中4个位于比较活动的南部区域.这4个Hα环系的位形与Machado等从X光观测推测出的环系一致.  相似文献   

16.
陈雅深 《中国科学A辑》1985,28(4):354-362
本文发展了文献[1]中的方法,提出了一个直接从全波段色散关系判别可能存在孤立波的波段的方法——色散关系法;并用它证明了平行或垂直于自洽磁场传播的10种线性波中,只有磁声波和电子哨波可能存在与之对应的孤立波。  相似文献   

17.
陈绍仲  李杰权  张同 《中国科学A辑》1997,40(11):997-1008
输运方程是气体动力学零压流的数学模型,同时也是用来描述宇宙中大尺度结构形成的粘合粒子动力学方程组.通过引入一个位势函数的凸包,清晰地构造了解,直接证明所构造的解是一个整体测度解;并且解中可能出现Delta-激波——质量的集中.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A辑》1977,20(6):615-624
为了探讨针刺麻醉过程中镇痛作用的神经机制,在142只猫体上进行了实验性研究。以伤害性刺激刺激下齿槽神经或牙髓,用玻璃微电极在三叉神经脊束核中记录到两种类型的痛敏细胞的放电。观察到穴位电针或直接刺激神经干对其中一种细胞放电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三叉神经核在针刺镇痛效应中具有作用。并用药理学方法对上述电针的镇痛效应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此镇痛效应主要是通过突触前抑制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吴元芳  刘连寿 《中国科学A辑》1994,37(12):1299-1299
对高能强子-强子碰撞多粒子末态高度各向异性的相空间(称为“纵向相空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相空间的各向异性除了表现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平均动量的大小悬殊之外,也应表现在这两个方向上的动力学起伏各向异性,导致相空间中的粒子分布有自仿射分形性质。给出了一种用实验检验自仿射分形和测量自仿射的特征量——Hurst指数的方法。此外,还讨论了纵向分形和横向动量之间的关联,给出了表征碰撞事件性质(硬、软、超软)的一个新特征量——单事件平均横动量Pt.将所得到的结果和实验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次介绍一个基于电路结构分析的测试产生系统——SABATPG.该系统从局部产生测试和后效作用两个新概念出发,以FAN算法为基础,采用局部蕴涵利用已知不可测故障加速测试产生和故障信号的共同敏化三项新技术.对ISCAS’8510个组合电路的测试产生结果表明,SABATPG与基于FAN算法的测试产生系统相比,测试产生效率提高近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