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本文应用斜压适应和高原加热作用的原理,研究了高原北侧低涡发展东移时高层辐散的形成和维持机制.认为高原西南部大的地气温差通过湍流和对流加热对流层大气后,经西南气流输向高原东北部,促使高原上200毫巴暖脊发展,脊顶西风急流增强,在强西风中心东南侧形成超地转风.当下层为准或次地转风时,则在该区产生超热成风,通过温度场向流场热成风调整适应后,出现暖平流.高空冷槽东移又不断破坏适应过程,使超热成风区及其派生的暖平流东移增强,凝结加热促使暖脊进一步发展,高层位势增高,变压风使高空辐散区东移加强.文中还定性地讨论了高原低涡发展的能源和能量转换方式.据此,我们认为高原低涡的预报方案既要考虑高原近地面生涡高频区的局地热力条件,又要根据长波位置预报外来影响系统的移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季劲钧 《中国科学A辑》1981,24(10):1248-1259
本文从理论上讨论了低纬度大气、海洋耦合系统中多年振荡的现象。文中采用一个沿纬圈平均的二维模式,其中大气部分是斜压的,海洋部分包括混合层和温跃层,通过海洋大气间动力和热力的相互作用耦合起来。分析结果表明,系统中发展着一类周期为三年左右的自由振荡,从而证实了这个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中一个重要的观测事实。  相似文献   

3.
部分平衡t-设计t-(v; b;w; 1; 0) (X;A) 称为可划分的, 如果它同时也是一个部分平衡(t-1)-设计(t -1)-(v; b;w; λt-1; 0) 并且可将区组集A划分为A1;…;Aλt-1; 使得每个(X;Ai) (1≤i≤λt-1)是一个部分平衡(t-1)-设计(t-1)-(v; b/λt-1;w; 1; 0). 本文证明可划分部分平衡t-设计PPBD t-(v; b;w;λt-1; 1; 0) 的存在性蕴含着完美(t;w; v;λt-1)-门限方案的存在性; 而且在某些情况下, 最优可划分部分平衡t-设计OPPBD(t;w; v) 的存在性等价于最优(t;w; v)-门限方案的存在性. 由此我们得到了最优(t;w; v)-门限方案的一些新的无穷类.  相似文献   

4.
用高温光电子谱和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SrTiO3 纳米微晶材料表面 .结果表明热力学平衡过程中各种离子在晶粒边界附近发生迁移和再分布以及晶格氧和气相氧间的相互转换 ,导致表面组分随着温度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 .温度上升时体内的晶格氧离子向晶粒表面迁移 ,同时导致钛离子也向晶粒表面迁移并与表面的氧离子形成Ti O团 .温度下降时则发生相反过程 ,但后一过程比前一过程慢得多 .提出一个初步的模型解释这一过程 .  相似文献   

5.
曾庆存  卢佩生 《中国科学A辑》1980,23(12):1193-1202
本文用WKBJ方法统一处理了叠加在非均匀气流上的小扰动随时间的演变问题,得到了二维正压大气中重力-惯性波(快波)和涡旋波(慢波)具有不同的演变规律.前者发展时伴随着波长变短,衰减时波长变长;涡旋波与此正相反.由此可推知:在实际大气中只有短波长的快波比较显著,波长较长的快波不明显,从而不易观测到.还可解释:一个移动性的高空槽脊发展时它加宽,而衰减时总以收缩(波长变短)北退(强度减小)的形式出现.上述两种波的不同演变特性,主要由气流的不均匀性和波动的类别所决定.对于科氏参数为零的情况也对.科氏力的影响只是给波包以附加的弥散,给能量变化过程以次要的影响,并使慢波满足地转风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资料[1]的继续,模拟了青藏高压的移动。它的活动方式有二:一是没有外界影响下,它自身的摆动,这种摆动振幅不大。二是在与外界相互作用下,它的活动振幅才比较大。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1)西风带加强,可以使青藏高压南移和东伸;东风带加强,可以使它北移和西伸。 (2)下游加热可以使它东伸,上游加热可以使它西伸。 (3)青藏高压的主要活动都伴随着大型环流的演变。它的大规模东移是由于70°E以东高原上空冷槽的爆发。 试验结果得到了实际天气的检证。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DLTS测量了P型硅MOS结构Si-SiO2界面的缺陷,发现了一个主界面缺陷Hit(0.503),其特点是:在测量温度范围内,它的平均空穴离化吉布斯自由能ΔGP≥0.503eV;当栅压使Si-SiO2界面处Fermi能级与硅价带顶的距离明显小于ΔGP时,它仍然具有很高的DLTS峰;随着半导体表面电位势的缩小,它的空穴表现激活能明显增大;它对空穴的俘获过程造成合脉冲宽度的多指数电容瞬态,难于用有限宽度的脉冲电压引进的空穴对其作饱和填充。上述实验结果表明:热氧化生长形成的Si-SiO2系统的能带是从共价键硅的能带连续过渡到SiO2的能带;Hit(0.503)分布在其中的过渡区中,它的能级与价带的距离随着离开硅表面越远而越大。  相似文献   

8.
孟小龙 《上海中学数学》2004,(5):F002-F002,1
从哲学到教育学 ,从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到信息加工理论 ,都从不同角度或不同侧面对学习过程作过描述 ,并对有效学习这个概念作过界定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积累的过程 ,而是认知结构不断重新建构的过程 .他认为 ,个体的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而获得不断发展 ,以适应新的环境 .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 ,总是把对象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同化) .若获得成功 ,便得到暂时的平衡 .如果已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容纳新的对象 ,个体就必须对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变化 ,使其与环境适应 (顺应 ) ,直至达到认知上的新的平衡 .如果面…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A辑》2001,31(Z1):133-136
利用位于中国中部地区的高频Doppler台阵观测数据, 对太阳活动峰年(1989年) 期间的大尺度电离层行扰(LSTID, 周期为40~250 min)进行了分析, 得到了这类扰动的周期、相速度、传播方位角、波长等主要传播参量及其统计分布情况. 分析结果揭示出地处中低纬的中国中部地区LSTID的主要传播特性:首先, 观测到的LSTID的传播方向基本为南北向, 其中南向扰动占绝大部分, 且主要出现在冬季, 北向扰动仅占次要部分, 且主要出现在夏季; 其次, 大部分LSTID具有表面波模(L2模)的色散特性, 另一小部分具有长周期重力波模(G模)的色散特性, 这两种模式的相速分别为200和450 m/s左右. LSTID是与太阳活动及空间磁暴等密切相关的一种重要电离层扰动, 对研究空间天气特别是中低纬地区电离层空间天气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用二维磁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磁层顶边界区剪切流涡旋诱发撕裂模不稳定性饱和后的准定常渐近状态。该渐近态由大尺度涡旋及同心磁岛组成,磁涡旋管与涡管重合。管内流线、磁力线和等涡度线接近互相平行,等离子体密度和电流密度近似为常数。管内磁场的法向分量显示出双极特征。这一特征及管内外密度变化均与卫星对FTE的观测特征相符。磁涡旋管的直径1RE,也与观测一致。  相似文献   

11.
张其瑞 《中国科学A辑》1987,30(9):949-952
本文通过差分比热测量,在连续升温条件下研究了金属玻璃Zr66.7Ni33.3的结晶化行为。发现: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不仅使结晶化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完成整个结晶化过程的温区明显地被加宽;而且其放热曲线从单峰结构过渡到双峰结构,两个峰的相对高度也发生消长变化。对一些从典型状态快速淬火的样品作X射线衍射分析,其结果表明:所包含的结晶相均为四角结构的 Zr2Ni。可以认为:所观测到的现象很可能是与结晶化过程中结晶成核和生长的不同速率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Bi2Sr2Ca1-xYxCu2Oy.(BSCYCO)体系中Y替代Ca后材料从超导体向绝缘体的转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替代量X=0.4附近发生的从四方到正交的结构转变是BSCYCO超导性消失的直接原因,并发现结构参数c/0.5(a+b)的变化与材料的超导—绝缘—反铁磁这一性能的转变过程有较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用X射线衍射方法对液相烧结的RCo5型永磁体内的金属相结构进行了分析,配合着也观测了磁性,烧结体无例外地有一个约0.3毫米厚的表皮层;故须把烧结体的表皮层和核心部分分离,对它们分别进行观测,磁性测量则只是对核心部分作的,结果表明,表皮层与核心相比,它的结构较为复杂;但仅就成分讲,则它的R含量较高,Co含量较低,具有最大矫顽力的烧结体核心只显示了一个金属相,即具有CaZn5型结构的RCo5型金属间化合物,X射线衍射未察觉有其它金属相(R2Co7或R2Co17)的存在;这情况出现在63%(重量)的总Co含量附近,也对烧结前的混合粉中的“液相”含量作了变化,使烧结体的总Co含量偏离此值,这些不同Co含量的烧结体核心中一般地有第二个金属相的出现,随着这第二相(不论是R2Co7或R2Co17)的出现,核心的永磁特性就降低,根据上述结果,试提出以液相转变为主的烧结模型,磁性最佳的烧结体核心本质上是单相的RCo5型结构,这一结果是与Strnat等提出的以R2Co7外延层的存在为基础的“磁壳钉扎模型”相矛盾的。  相似文献   

14.
赵勇 《中国科学A辑》1992,35(12):1294-1299
本文采用奇异摄动方法分析了延时微分系统从准周期态向完全混沌态过渡时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混沌带的合并点存在着吸引子危机窗口.这些窗口的临界值和宽度都随该系统中不同的线性模式规律性地变化,从而导致在进入湍态(即完全混沌态)之前发生基频的谐波分岔,即ω0→3ω0→5ω0→…→(2km+1)ω0,并出现回滞行为。作者认为这种从准周期态到高次谐波分岔最后进入混沌的方式是延时微分系统中通向湍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这一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 :它把设计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和盘端出来了 .一节好课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呢 ?一般 ,它要包含着 :千辛万苦的搜集素材 ,千淘万漉的比较筛选 ;不厌其烦的拜师求教 ,对每个细节的追根溯源 ;力求深入全面的了解学生 ,课堂上才能自如地感染引导学生 ;多角度多层面的站在系统的高度去把握、去理解教材 ,从多变、多解的角度去钻研例习题 .深入本质 ,更着重向哲理的升华 ;更重要的是 ,平时要不断地充实调整自己的教学知识 ,发展完善自己的教育思想 ,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 ;…本篇也记录下了作者在“引入课题”部分的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思想波折 ,颇有发人深省的启示之力 .  相似文献   

16.
薛行鸿 《中国科学A辑》1985,28(7):587-595
最优序贯分析实际上是一个最优停时问题。 关于可积适应序列X=(Xn,(?)n)1的最优停时的存在性已有较多的讨论。如果最优停时存在,自然要问,它是否唯一?如何刻划它?本文的目的是回答这些问题,给出最优停时的特征和判断最优停时唯一性的准则。  相似文献   

17.
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高Tc YBa2Cu3O7/PrBa2Cu3O7(以下简称为YBCO/PrBCO)超晶格的微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分析,高分辨电子显微象(HREM)表明YBCO/PrBCO超晶格层与层之间具有清晰的衬度,没有界面互扩散,通过HREM象观察,发现衬底表面的原子台阶和缺陷使薄膜最初1—2个晶胞层中出现层错等缺陷,但这些缺陷并没有向薄膜内部扩展,当薄膜厚度超过几个晶胞层后,其结构趋于完整。另外,在HREM照片上还可看出YBCO/PrBCO超晶格的调制周期存在波动,波动范围相当于一个晶胞层厚度,实验结果表明,利用YBCO/PrBCO超晶格研究CuO2面的二维超导电性时,临界温度Tc和临界电流密度Jc的变化不仅与二维CuO2面的失耦程度有关,还会受到各种晶格缺陷的影响,对YBCO/PrBCO超晶格和超薄YBCO膜的输运特性进行理论解释时,必须考虑衬底和晶格缺陷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曹策问 《中国科学A辑》1989,32(7):701-707
在Zakharov-Shabat特征值问题(ZS)的无反射位势与特征函数的一个关系式(q,r)=f(φ)决定的约束条件下,AKNS向量场的Lax方程组被非线性化且成为自然相容的。其空间部分(ZS)被非线性化为辛流形(R2N,dφ1∧dφ2)中以H=〈iZφ12〉+1/2〈φ11〉〈φ22〉为Hamilton函数的一个Liouville完全可积系统,它的解簇n是非线性化的时间部分所定义的S-流的不变集。此外,f将n映入定态AKNS方程的解簇,并将n上的S-流映为f(n)上的AKNS-流。  相似文献   

19.
本文测量了晶粒尺寸为30nm的Bi2Ti4O11在静水高压下的Raman光谱,发现在压力为3.35GPa时发生软模相变,其低频部分的Raman谱随压力的变化表明该体系存在着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20.
天气数值预报中使用过去资料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丑纪范 《中国科学A辑》1974,17(6):635-644
本文从微分方程只是近似的描述了大气中的物理过程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在数值天气预报中使用历史资料来考虑场演变的时间连续性问题。 通过将微分方程定解问题变为等价的泛函极值问题——变分问题的途径,推广了微分方程的解的概念,引进了新型“广义解”,并利用希尔伯特空间的理论,论证了“广义解”比原来意义下的“正规解”更接近方程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的“实况”。 文中对无辐散正压模式和准地转斜压模式,推导出使用多时刻观测资料的预报方程式,并且证明使用500毫巴的多时刻观测资料可以预报出大气的斜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