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70个猫的脊髓背角痛敏神经元和5个脊髓交感节前神经元上,观察到:1.外源性地电泳去甲肾上腺素(NA),可以明显地抑制痛敏神经元的诱发或自发放电.刺激延脑下部的去甲肾上腺能Al核团,或注射NA的释放剂苯丙胺,或针刺“足三里”都可获得与电泳NA相类似的结果;2.5-羟色胺(5-HT)对痛敏神经元的诱发性痛放电有抑制作用,其作用类似NA,但常能增强其自发放电;3.脊髓交感节前神经元对上述因素的反应也类同于痛敏神经元;4.电泳NA,刺激Al核团,注射苯丙胺或刺激深部肌肉组织均可兴奋痛抑制神经元的活动.提示下脑干的去甲肾上腺能神经核团,可能是构成脊髓痛反射活动的下行性负反馈通路的重要驿站.  相似文献   

2.
这项研究的目的在于验证这样一种假说:针剌镇痛基本上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功能,是从针刺穴位来的和从痛源部位来的传入冲动在脑内特别是在丘脑内相互抑制作用的结果。用大白鼠和家兔实验的结果表明,丘脑束旁核和中央外侧核内某些神经原对于伤害性刺激能够产生特殊的单位放电,而这种放电可以被吗啡所取消。种种证据被提出来,说明这种放电是和痛觉有关系的。束旁核和中央外侧核的痛反应能够被电针刺激穴位、机械地压挤跟腱或用弱电流刺激一条感觉神经所抑制。但是过强的刺激则倾向于增强痛反应。束旁核里有一种自发节律放电,被证明是被不断来自实验动物手术创伤的痛觉冲动所触发而产生的。这种自发放电,和诱发的痛放电一样,能够被伤害性刺激所增强,被非伤害性刺激、捏跟腱或针刺穴位所抑制。一个非伤害性刺激对于束旁核神经原自发节律放电抑制时间的长短,是随着当时正在进行中的放电频率的高低,换言之,就是随着当时神经原兴奋水平的高低而变化的,这提示,针刺镇痛效应的大小,可能主要是为脑兴奋水平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疼痛引起的丘脑束旁核单位放电,可以被直接电刺激中央中核所抑制,抑制的后效应长达数分钟之久。为了产生抑制效应,所用刺激的最佳频率为每秒4—8次。每一刺激脉冲所产生的抑制时程为100—170毫秒。示波器记录分析结果表明,束旁核放电抑制的出现需要一个长达10—20毫秒的潜伏期,这远远超过了密切相连的两核团间直接传导所必须的时间。因而推想,抑制效应的形成和传递,可能牵涉到一个较复杂的神经原迴路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A辑》1977,20(6):615-624
为了探讨针刺麻醉过程中镇痛作用的神经机制,在142只猫体上进行了实验性研究。以伤害性刺激刺激下齿槽神经或牙髓,用玻璃微电极在三叉神经脊束核中记录到两种类型的痛敏细胞的放电。观察到穴位电针或直接刺激神经干对其中一种细胞放电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三叉神经核在针刺镇痛效应中具有作用。并用药理学方法对上述电针的镇痛效应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此镇痛效应主要是通过突触前抑制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内脏牵拉反应是针刺麻醉有待克服的主要问题之一。在猫的身体上,以内脏躯体反射作指标,观察到针刺对内脏牵拉反应有缓解作用。这种针刺效应主要是通过脊髓以上结构的下行性抑制实现的。我们采取分别切割或毁损脑的不同部位的方法,分析了参预针刺的下行性抑制的有关中枢结构。发现:在去大脑动物,针刺效应仍能实现,但是其后效应基本消失;在延脑低位横断脑干的动物,针刺效应几乎全部消失,与脊髓动物相仿;单独毁损延脑中央内侧部分,可使针刺效应明显减小,同时完全取消其后效应,而毁损中脑或脑桥的中央内侧部分对针刺效应均无显著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延脑的中央内侧部分,包括其中缝核群,同针刺对内脏牵拉反射的抑制效应的关系更为密切。据此我们推测,上述结构可能是参预针刺的下行性调控过程的一个基本的中枢环节。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在针刺对内脏传入信号的抑制效应中,下行性抑制是否参与的问题。在麻痹的清醒猫的皮层眶回记录由刺激内脏神经引起的诱发电位,并用计算机叠加,这种诱发电位可被电针所抑制,切割脊髓下行抑制通路(位于背外侧索)后,后肢或前肢电针抑制眶回诱发电位的效应均大为减弱,由于前肢传入纤维在切割水平(第3—4胸段)以上进入脊髓,针刺信号至脊髓以上结构的神经通路可确保完整。损毁桥-延脑内侧网状结构中主要包含中缝大核的区域,电针抑制效应同样减弱,以上结果表示由针刺所激发的脊髓以上中枢(很可能是中缝大核)的下行冲动,在脊髓水平抑制了内脏传入信号的向上传递。  相似文献   

7.
为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降低能源强度是最有效的路径之一。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析出24个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作为备选变量,运用OLS-VIF-LASSO方法,最终确定经济增长、总人口数、能源价格、人均邮电业务和铁路运营里程5个根本性影响因素;进而基于1990-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时间上,能源强度表现为明显的“N”型绝对β收敛,有从收敛到扩散的风险;空间上,三个区域的统计显著条件β收敛呈现出中部、西部和东部地区递次减弱的特性,而且空间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抑制效应明显;5个影响因素的时空效应上,较为一致的是经济增长和人均邮电业务的促进效应及能源价格的抑制效应,但总人口数和铁路运营里程的影响在不同区域间表现各异。  相似文献   

8.
理性假设下,供应链运作过程中出现牛鞭效应也会出现反牛鞭效应,在考虑牛鞭效应与反牛鞭效应联合作用下分别构建二级供应链合作博弈模型与n级供应链合作博弈模型,得到Nash均衡策略,构建合作Nash均衡下供应链上订货模型,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订货模型及牛鞭效应特性与反牛鞭效应特性交替作用的最优化局势优于传统视角的消除牛鞭效应带来的供应链优化.研究表明:供应链上下游在周期内表现出牛鞭效应特性与反牛鞭效应特性的交替作用,会使得供应链整体上市场需求偏差减少、运作成本降低.贡献在于给出消除牛鞭效应的新思路,从整体上消除牛鞭效应或反牛鞭效应,使得整条供应链不管是短期的还是长期都是最优的,在长期还会给供应链企业带来显著的战略优势.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FDI资本和国内民营资本在行业准入、融资等许多方面,都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待遇.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国内一般认为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显著,而国内民营资本则是落后技术的代表.以1990—2009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回归方程并加入民营资本发展变量,实证分析得出,FDI对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在统计上表现为不显著的负效应,相反,民营资本的发展壮大对内资企业技术水平的影响表现为显著的正效应,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考虑了不同复杂网络结构(小世界、无标度和随机网络)条件下的耦合神经元系统,针对其进入相同步的同步化路径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发现系统呈现出非聚类相同步现象,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复杂网络上的耦合神经元系统与其在规则网络下有相同的同步行为,系统均不出现通常耦合相振子中的聚类成群现象,而表现为随着耦合强度的增加所有神经元渐进趋于同步.另外,随着放电尖峰的插入与弥合,最终导致系统个体平均频率先增强后衰减的变化.这些结果将丰富对于网络动力学行为(尤其是相同步)的认识,对理解神经认知科学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修正随机消费函数,构建了包含罕见灾难状态的理论模型,并根据中国经验消费数据测算了罕见灾难事件对国民福利的减损效应.研究发现:罕见灾难事件对国民经济福利的减损效应相当大,在合理的参数范围内,为通常意义上的经济波动福利减损效应的数十倍.罕见灾难事情的持续时间越长,福利减损效应越显著.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灾难风险,进而提升灾难发生期的国民经济福利.因此,科学制定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必要的,其作用主要体现于缩短国民经济处于罕见灾难状态的时长、降低可避免的罕见灾难发生的概率以及减轻罕见灾难发生后经济衰退的幅度.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聚与城市集群是集聚经济发展的两个不同维度的表现,当前中国城市群的产业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效应,而这对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修正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AHHI),结合Copula建模思想,构建了一种城市群产业集聚空间辐射效应的非线性测度方法;并从产业集聚与地理区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耦合机制研究的角度,对城市群发展不同辐射路径进行了系统探讨;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变系数模型对城市群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异质性分解。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2000年至2017年期间中国城市群的产业集聚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东部沿海城市群稳步递增、东北及中西部城市群逐年下降的态势。空间辐射效应方面,一是产业集聚的非线性辐射效应呈现出较大"地域差异性",其中,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总辐射效应最强,而哈长最弱;二是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耦合,而与地理区位的耦合效应较差.在产业集聚水平影响因素分析中,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和强度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集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产业集聚水平的分布特征与空间差异,更加重视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周宇 《经济数学》2015,(3):99-105
基于AR-EGARCH-M模型,对1991-2013年上证指数收益率序列的信息冲击非对称性进行分析.首先以年为单位分析了信息冲击的非对称性特征,根据非对称性效应的表现将其划分为6个阶段进一步分析.分析结果显示:A股市场表现出信息不对称性,信息冲击的正负杠杆效应交替出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对称性在明显减小.这表明中国股票市场的投机成分不断减少、投资者不断趋于理性,市场有效性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持续增加,深部岩体力学行为呈现出新形式、新特征.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的鞭梢效应与深部岩体部分动力响应现象极为相似.故从结构特征出发,以砂岩块体为研究对象,工作块体(水平冲击作用块体)水平位移及加速度为参考指标,通过试验及FLAC-3D数值模拟计算的方式,探究工作块体“位置”及“尺寸”对其超低摩擦鞭梢效应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系统产生超低摩擦鞭梢效应的难易程度与工作块体尺寸密切相关,模拟中工作块体边长为标准块体(边长100 mm立方体)边长2/5时,系统结构诱发超低摩擦鞭梢效应尤其显著;在一定范围内,工作块体所处位置距扰动源越远,超低摩擦鞭梢效应强度越大,当超过这一范围时,则会出现减小趋势,即超低摩擦鞭梢效应强度随工作块体与震源块体间距离呈先增后减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1999年到2013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投资的季度数据为基础,采用MS-VECM模型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内投资的区制状态、区制相关性以及转移概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样本期内,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国内投资总体上存在挤入效应,但从动态时间路径上看,在经济运行的不同时期,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投资的影响并不一致,在1999年一季度至2005年三季度期间表现为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而在2005年四季度至2013年四季度期间则表现为挤入效应  相似文献   

16.
《数理统计与管理》2021,40(1):36-50
研究表明,基于日内(高低价)数据构建的价格极差测度相比日度收益率包含更多关于真实波动率的信息,同时,波动率具有聚集性、非对称性和长记忆性等丰富、复杂的典型特征,综合考虑这些特征对波动率进行建模与预测非常重要。本文在对价格极差建模的CARR模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扩展,构建了双成份CARR (CCARR)模型来对波动率进行预测。该模型假设价格极差的条件均值由两个成份组成,即长期成份与短期成份.该模型能够捕获波动率长记忆性,且容易进一步扩展为非对称CCARR (ACCARR)模型来捕获杠杆效应(波动率非对称性)。(A)CCARR模型具有较高的建模灵活性,且易于实现。采用上证综合指数、香港恒生指数、日本Nikkei225指数、法国CAC40指数和德国DAX指数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价格极差与已实现波动率(RV)作为比较基准,四种预测评价指标及Mincer-Zarnowitz检验结果表明:杠杆效应与双成份极差(波动率)都对样本外波动率预测具有重要影响,且杠杆效应相比双成份极差对于样本外波动率预测的影响更大;考虑了杠杆效应的双成份ACCARR模型具有最好的样本外波动率预测效果,其次是ACARR模型,CARR模型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17.
多层简化应变梯度Timoshenko梁的变分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材料特征尺寸与其内禀尺寸相当时,材料表现出明显的尺寸效应.基于简化的应变梯度理论,通过半逆法,本文给出多层简化应变梯度Timoshenko梁的变分原理,通过最小总势能原理导出系统的边界条件并对其低阶和高阶边界条件进行讨论,随后给出简支梁系统屈曲载荷和振动频率的Rayleigh(瑞利)解.通过双层梁系统的振动分析算例得到内禀尺寸、长径比等因素对梁系统振动频率的影响.该文构造的Rayleigh解有望对其他数值方法,如有限元法、传递矩阵法等,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对比.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从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两方面分析了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生态效率的理论机理,其次结合包含环境因素的C-D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构建数理模型,并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群2006-2014年77个地级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整体而言,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存在正向空间外溢效应,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对生态效率具有促进作用;分区域来看,长三角、长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变迁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而成渝城市群仅存在本地效应,黔中滇中城市群产业结构变迁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本文提出了提升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生态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房价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层面,基于HP滤波法分离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大一线城市的房价,采用有向无环图和信息溢出指数方法剖析了核心城市房价之间的同期联动效应和信息溢出效应,并结合滚动窗口估计法分析了信息溢出对外部信息和调控政策的反应程度。结果显示:一线城市房价之间有紧密的联系程度和较高的信息溢出规模。在同期联动效应上,深圳房价趋势的对外联动效应最明显,北京房价趋势在同期最易受其它城市影响;上海房价波动存在较强的对外联动效应,深圳房价波动受其它一线城市的波动冲击较迅速。在信息溢出效应上,深圳房价趋势有引领作用,对外溢出效应最强;上海房价波动处于引导地位,中长期对其它市场影响最大。核心城市房价趋势之间的溢出指数随着利好政策信息的出现而上升,随着限制政策等不利信息的出现而下降。核心城市房价波动之间的溢出效应对于外部信息反应更为灵敏,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增大核心城市房价波动的信息溢出规模。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A辑》2001,31(Z1):46-52
基于对一组初发于可见日面的日冕物质抛射的源区研究, 证认两类太阳大尺度磁场结构, 指出这些大尺度磁场结构是太阳磁场的内禀分量, 它们的不稳定性、向外膨胀和抛入行星际空间的过程, 是导致日冕物质抛射的基本过程. 这两类大尺度太阳磁场结构是联结太阳南北半球两个活动带的巨磁环和巨暗条(暗条通道)及与之相关的磁场结构. 后者在光球全日面磁图和综合磁图上, 表现为排成两列的相反极性的黑子或谱斑磁场, 其磁场极性反变线(磁中性线)的长度一般超过50日面度. 把后一类大尺度磁场结构称为“超级A结构”. 它们有时表现为巨暗条及相关的大尺度磁场. 由于这类大尺度磁场结构尺度大, 向日冕延伸到很高的高度, 在通常以研究耀斑等活动区尺度现象为目标的太阳磁场观测中难以证认. 证认这些大尺度磁场结构, 成为理解日冕物质抛射产生的物理机制和预报日冕物质抛射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