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了在离体培养的小麦花药中雄核发育的过程。一些单核花粉经过一次均等分裂成为两个细胞,它们继续分裂形成多细胞球。多细胞球进一步发育成为外形不规则的愈伤组织块。花粉愈伤组织中幼芽的发生不仅取决于所用的培养基,还与花粉愈伤组织的细胞的状态有关。在某些培养基上花药产生胚状体,然后长成幼苗。已检查的花粉植株的根尖细胞的染色体数均为21个,是单倍体。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在离体培养水稻花药的条件下,一些因素对于诱导花粉发育为植株的作用,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中除补加生长素外,再补加酵母提取物、水解核酸等,对于提高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有显著效果,在补加有椰子乳、水解乳蛋白、水解核酸等的培养基中形成的愈伤组织分化根与芽的能力高于对照,培养时温度的高低对愈伤组织的发生与分化也有明显影响,获得了从x—4x不同倍性的花粉植株,对于来自F1花粉的二倍体植株后代进行的遗传学观察表明,它们基本上是整齐一致没有分离的。  相似文献   

3.
1977年2—3月,从三叶橡胶(Hevea brasiliensis Muell.-Arg.)花药培养获得了五株花粉植株.它们都具有主根、轮生侧根、茎、子叶、第一对真叶和顶芽.在显微镜下已观察到花粉粒发育成为胚状体的全过程.对15个直径2—3毫米的胚状体所进行的细胞学观察表明,它们全部都是单倍体(染色体数为18),在小植株根尖中,观察到许多非整倍体细胞,少数仍是单倍体细胞,但没有双倍体细胞.因此可以肯定,我们用花药培养所得植株起源于花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外都在大力开展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研究工作,为创造植物优良品种探索新方法、新途径,以适应生产上不断提高的要求。本工作报道了水稻(Oryza sativa L)体细胞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培养,为引进外来遗传物质以改变细胞遗传组成及细胞杂交准备条件。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由花药离体培养所产生的花粉愈伤组织,可以消化掉细胞壁并获得大量有生活力的原生质体。经过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原生质体增大体积,变为卵圆形并产生了新的细胞壁。培养约10天左右新形成的细胞开始分裂,培养约20天以后,形成了数十个细胞的细胞团。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高由花粉诱导单倍体植株的成功率,是当前单倍体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首要问题。研究花粉在离体条件下的分裂和分化,对其机理有更多的了解,就有可能采取某种措施提高单倍体植株的诱导成功率。 在人工培养基上,小黑麦(Triticale)花药中单核花粉的第一次分裂经常是形成形态上相似而生理上已有很大分化的两个子核。两个子核的进一步分裂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而且在核酸代谢上也有明显的差异。它们在单倍体愈伤组织的建成上起了不同的作用,对分化、静止和衰退的愈伤组织细胞的核酸及线粒体动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72个当代花粉植株(H_1)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染色体的稳定性问题.根据染色体倍性情况,72个小麦花粉植株可分为:3X,6X,8X.6X-2(缺体)和混倍体等五类. 在72个花粉植株中,87.5%为单倍体和二倍体.这和文献[1]的结果十分相近.同时观察到二倍体的染色体构型稳定,因此,花药培养方法可直接应用于育种工作. 在获得的近10%的异倍体和非整倍体植株中,缺体、八倍体以及混倍体等植株有的结了种子.文中还讨论了这些异倍体和非整倍体的产生和利用问题,认为花药培养方法可能获得染色体发生变异的新类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近两年来玉米花药培养研究中所取得的主要实验结果。接种花药时花粉发育时期对诱导频率影响很大,单核中期诱导率最高,一般为3—7%,个别可达15.6%,各发育时期的花粉对15%的蔗糖都产生较好的反应,在诱导培养基中加入适当配比浓度的激素(2,4-D2毫克/升和激动素1毫克/升)及一定浓度的酪朊水解物(500毫克/升)和活性炭(0.5%)能明显提高诱导频率。通过花药压片和切片的显微镜观察,已见到2-4个细胞的花粉粒和多细胞团,同时也发现部分花药的药壁或药隔细胞活化和增生而形成愈伤组织,植株根尖压片染色体数多为10,证明是来源于花粉的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植株移入土中,经加倍处理后于1977年4月有一株同时抽雄、吐丝,通过人工自交授粉,于6月1日收获一个有65粒种子的果穗,7月下旬播种出苗后,又对其后代进行了比较观察。  相似文献   

8.
用补加生长素、加或不加激动索的Ms培养基培养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的花药,成功地诱导小麦花粉通过形成愈伤组织发育为完整植株。研究表明:处于单核中期阶段的花粉最适合于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补加水解乳蛋白和适当提高蔗糖浓度,对促进花粉形成愈伤组织有一定效果。用不同材料(品种或杂交组合)的花药进行培养,结果有较大差异。杂种花粉植株的种子后代表现整齐一致,没有分离,说明将这种方法用于育种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大豆幼苗中分离出与poly A相连的RNA.将此RNA注入开花后的子房,并用此RNA处理水稻花药.处理过的花药经离体培养诱导出愈伤组织,再从愈伤组织诱导植株.通过免疫反应的实验发现,在上述两种处理过的后代种子中含有大豆的蛋白质,而对照无此蛋白.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由花药诱导的72株小麦单倍体的减数分裂过程。阐述了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的行为,特别是二价体和单价体在中期Ⅰ和中期Ⅱ的分布。根据单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的特点,讨论了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染色体向赤道面排列的机制和次级联会的原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军  马志良 《数学通讯》2006,(12):13-14
文[1],文[2]对两类椭圆的离心率范围的求解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对多种解题途径作了精辟的比较和提炼,读后得益非浅.同时,笔者也认为,文[1],文[2]中提到的两类问题值得再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圆锥曲线的离心率,是描述曲线形状的重要参数,是圆锥曲线的重要性质之一,当然也是高考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本文对离心率的取值范围问题作一探讨,并通过例题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氮源比较试验建立一种较好的水稻花药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花药培养是单倍体育种的主要技术环节,目前普遍采用国外引进的Miller培养基诱导水稻花粉愈伤组织和花粉植株,但诱导率不高。我们研究了氮源对水稻花粉愈伤组织的发生、生长和分化的影响,发现铵离子浓度显著影响花粉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并确定水稻花药培养的最适铵离子浓度大约为7.0mM(相当于3.5mM硫酸铵)。根据这一实验结果建立了一种较好的水稻花药培养基(N_6培养基),此培养基诱导水稻花粉愈伤组织和花粉植株的效果显著超过Miller培养基,这就为我国的水稻单倍体育种工作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以训 《中国科学A辑》1979,22(7):709-719
本工作部分内容已作报道~([1,2,3]),从大鼠子宫中纯化出一种雌激素诱导蛋白(IP),在离体下它能刺激3T6成纤维细胞吸取~3H-胸腺嘧啶合成DNA,这种纯化的子宫诱导蛋白组份少于10个蛋白带,分子量约为50,000,等电点在4.5左右,对注射和未注射雌激素的幼年大鼠子宫可溶性蛋白质的SDS-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比较证明,IP也存在于未经雌激素处理的幼鼠子宫中。实验说明,IP可能是由LX细胞所合成的一种促进生长的蛋白质类似物。  相似文献   

15.
离心率是圆锥曲线的一个重要性质 .椭圆的离心率是描述椭圆扁平程度的一个重要数据 ,双曲线的离心率是描述双曲线“张口”大小的一个重要数据 ,而抛物线离心率为特殊值 .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是按离心率范围不同 ,而确定圆锥曲线中的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类型 .高考试题对离心率的求值多次相继出现 ,受其启发 ,本文现对圆锥曲线离心率变化范围进行探究 ,对常见相关习题进行归纳 .1 由曲线图形的性质求离心率的范围从曲线的方程和性质 ,结合图形特定形状 ,求解离心率的范围 .例 1 过双曲线x2a2 - y2b2 =1  (a >0 ,b>0 )的右焦点 F作双曲…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材之中的核心知识点总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一个核心知识点加上一个好的背景,是一道好题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了解一道题的出题背景,也是能够成功解决此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前提.离心率是圆锥曲线核心的知识点,因此也就成为了高考数学出题者常常光顾的地方,对离心率问题的考查,常常要以一些边缘的知识为载体,综合考查离心率的知识.笔者就离心率问题的常见的背景作一些简单的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17.
宾汉流体与塞流的衔接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宾汉体在流动时候,离边壁远的地方经常会产生塞流现象。由于塞流没有明确的本构关系式,所以在有些问题中,得到的解可能会存在不确定性。本文讨论了环孔流动和管流,利用剪应力的解析性质,得到了唯一的解,并且和石油工程中泥浆流动时压力降的常用公式进行比较,表达式的形状是完全一样的。  相似文献   

18.
当前教育存在的缺点主要是:脫离政治、脱离斗产。因此,培养学生辯証唯物主义世界观就成为目前平面几何教学中特別重要的問題。现在我不打算闡述在平面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辯証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必要性,只談談我在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关于变量有上限的线性规划问题的一种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变量有上限的线性规划问题:中作了讨论,其算法由于不必扩大系数矩阵而被广泛采用,但伴随离基变量的六种选择,找初始解和换基都需增加运算量和程序,且不易掌握,无论讲授和学习起来都颇费时数。对问题(1)~(3)的另一种处理是[2]和[3]中介绍的对偶单纯形法,它是先置限制(3)于不顾,通过对问题(1)~(2)中每一正检验数λ_l作变换先得到正则解,继之用对偶单纯形法迭代求解。倘若求得的最优解中某变量x_9不满足上限约束(3),则仍作代换  相似文献   

20.
心脏和血管系统动态耦合对人体体动脉搏波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首次在心脏和血管动态耦合的基础上,研究了人体体动脉中压力和流量脉搏波的传播·左心室采作E(t)_R模型,体动脉树用T_Y模型,应用传输线理论和傅氏分析,选取了合适的心血管参数,得到了沿体动脉各处压力和流量的波形,并研究了心血管各参数对脉搏波传播的影响,对于实际工作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