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发展了一种球面上联络——规范势对应的方法,得出了有SU(2)、SO(5)、SO(N)对称的无源规范场球对称解.指出了规范变换和球面上标架转动的关系.指出了具SO(N)对称的无源规范场的球对称解,只有四维的情况下,才具有有限能量的类粒子解。  相似文献   

2.
马中骐 《中国科学A辑》1982,25(6):511-523
对SU(N)规范场和属伴随表示的Higgs场的相互作用系统,作为全空间正则的能量有限的静态球对称磁单极解(q=0)在r→∞Higgs真空区域的渐近形式,本文得到了所有SU(N)静态球对称点磁单极解,列举了N=2,3,4,5的SU(N)不等价或不准等价的点磁单极解及其相应的磁荷值,最后讨论了在SU(N)情况下磁荷与Higgs场拓扑性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张鉴祖 《中国科学A辑》1991,34(7):727-735
本文在Technicolor框架下构造了一个无反常的Chiral Color模型,按规范群SU(3)cl×SU(3)cl×SU(2)L×U(1)Y规范手征低能有效拉氏量和Wess-Zumino项,获得:(1)轴胶子质量MA>170GeV,排除了轻轴胶子存在的可能性;(2)轴胶子参与的一切可能的纯规范介子顶点,其中单喷注事例gA→gZ0,Z~0→vv,e+e-和γ——喷注事例gA→gγ是与标准模型不同的主要预言。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诱导规范场的概念,推广了通常的绝热近似方法,在绝热或准绝热的情况下,建议了一种处理量子体系自旋自由度与空间自由度分离的微扰近似方案——推广的Born-Oppenheimer近似,由此一般地分析了诱导规范场的物理效应——Aharonov-Bohm效应,我们不仅从新的角度,用一级近似分析了验证Berry相位的Bitter-Dubbers实验,而且指出了在绝热条件破坏时该实验中出现的非绝热效应。  相似文献   

5.
段一士  葛墨林 《中国科学A辑》1979,22(11):1072-1081
本文扼要地阐明了关于规范势Bμ可分解和具有内部结构的基本观点,指出Bμ可分解为bμ和Γμ两部分,bμ满足伴随交换,它对应于某种具有质量的矢量粒子,Γμ满足规范势的变换,它可由更基本的场组成,在SU(2)规范理论中,这种基本场是Higgs场φ(x),由此导出了N个磁单极运动体系存在时的电动力学的基本方程,由于这一理论自身包含了磁单极的拓朴守恒流,由此给出磁荷量子化条件,并证明了φ(x)的零点的世界线对应磁单极的运动轨迹,磁单极的电动力学由φ(x)零点的电动力学描述,文中还得到了对应于N个磁单极运动体系的SU(2)规范场方程的无源解,并将吴-杨势推广到N个磁单极的运动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文献[1]所给出的理论形式,对于两大类对称陪集空间上的二维非线性σ模型,即定义在复Grassmmn流形U(m+n)/U(m)×U(n)上的经典非线性σ模型和U(N)主手征场,导出了无限系列定域守恒律的显示形式。  相似文献   

7.
林元章  王正志 《中国科学A辑》1981,24(9):1096-1103
本文用四极场近似讨论了1972年8月大活动区的磁场结构。推导出如图1所示对称线性无力场的三维分量、磁能和自由能的分析表达式。具体计算了自由能的逐日变化,并与每天的区域耀斑指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i)此活动区的耀斑能量来源于磁场扭转产生的自由能贮备;(ii)此活动区磁场可用四极场近似处理;(iii)文中提供的分析解(20)—(22)和(29)—(32)式以及横场形态(图5)可供具有类似极性排列的黑子群使用;(iv)似乎存在2级以上耀斑的自由能下限,△E~8×1031尔格,此判据可供耀斑预报参考。  相似文献   

8.
吴詠时  曹南薇 《中国科学A辑》1982,25(11):1025-1034
本文在左右对称规范理论SU(2)L×SU(2)R×U(1)模型中引入四种离散的水平对称性,分别得到各代轻子之间的混合角及相应的质量关系。文中对v3的可能的质量值作了估计,并讨论了这四种模型中中微子非零质量和轻子混合所引起的各种物理效应。诸如夸克混合角的确定、μ—e普适性的表现形式、中微子振荡及其在天体物理学中的应用等等。特别着重讨论了模型B中重中微子(mv3)约为2×102MeV)的寿命和各种可能的衰变模式,以便为重中微子的实验探测提供一点线索。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手征混合表象构造了一个SU(3)×U(1)规范理论中的弱电相互作用模型.在sinW=1/4的极限下,这个模型在低能范围则化为简单SU(2)×U(1)模型.当sinW略小于1/4时,中性流部分有小的修正,可以通过实验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0.
将2θ(204)-2θ(400)角度差(称为E函数),与△θ1=2θ(131)-2θ(131),△θ2=2θ(241)-2θ(241),Γ=2θ(131)+2θ(220)-4θ(131)或△θ1-△θ2等角度差相配合,可以对An0—An70范围内的斜长石An含量和结构状态作出合理的鉴定.将E=2θ(204)-2θ(400)CuKα分别投于△θ1—An(mol%),△θ2—An(mol%),Γ—An(mol%)和△θ1—△θ2—An(mol%)图中,即得到四个鉴定图(图1—4).运用本文的方法,在一未知斜长石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中测定出所需反射的2θ值,再将有关的2θ差值投于相应的鉴定图中,便可容易地同时鉴定出该斜长石的An含量和结构状态.  相似文献   

11.
本文指出:在质量标度为1015GeV量级,用一具体的 Higgs机制,把大统一规范群SU(N)破缺到G_1=SU(3)×SU(2)×U(1)时,存在一个剩余分离对称性。这种剩余分离对称性使得某些费米子不会产生1015GeV量级的质量,从而使规范群容纳更多的低质量费米子。文中还证明了一个与剩余分离对称性有关的定理,并得到一个构造SU(N)大统一模型的新判据。由此具体讨论了一个SU(8)大统一模型,它容纳了V-A耦合的三代费米子,并给出了Higgs自发破缺的具体形式,得到了好的费米子质量矩阵。  相似文献   

12.
研究4维Artin空间中SU(3)规范场的线性化问题.首先对Yang-Mills方程的推导进行了讨论,给出了恰当的Yang-Mills方程的概念,其具有明确的几何意义.其次,构造了一类线性微分变换,称之为Artin空间SU(3)规范场的示性变换.示性变换是应用数学机械化方法确定的.经由示性变换,将非线性的恰当的Yang-Mills方程变为一组线性方程,实现了SU(3)规范场的场方程的线性化.从而证明了,对于恰当的Yang-Mills方程,SU(3)规范场包括8个独立的规范场.  相似文献   

13.
SU(2)规范场的恰当形式(欧空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数学机械化方法研究欧氏空间中SU(2)规范场的正规化问题.首先对Yang-Mills方程的表述进行了讨论,给出了一种具有物理和几何意义的YM-方程,称其为恰当的(exact)YM-方程.对于这种恰当的YM-方程,构造了一类线性微分变换,称之为SU(2)规范场的示性变换.经由示性变换,将非线性的恰当的YM-方程变为一组Laplace方程,实现了SU(2)规范场方程的线性化,即场方程的正规化.从而证明了SU(2)规范场存在3个独立的Yang-Mills规范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建立了ISO(3,1|N)、OSp(N|4)和S∪(2,2|N)三种可能的超引力理论,探讨了一种SO(3,1|N)规范超引力的量子化和重整化可能方案,实现了SU(5)大统一理论在SU(2,2|N)超统一理论中的具体嵌入,进一步给出了如上三种超引力中的可能的超对称粒子多重态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未量子化杨-米尔斯场的场强和外源能决定规范势到什么程度。给出了一些由场强、外源唯一地决定规范势的条件;指出在这种情况下无需通过解偏微分方程就可由场强和源通过解线代数方程而决定规范势。在非唯一决定情况下,给出规范势的结构;又给出了无源场方程一些类型的新的特解。指出即使在无源的情况下,相应于同一场强有不同规范势不能通过任何规范变换把一个变到另一个。  相似文献   

16.
SU(3)规范场的恰当形式(欧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赫 《数学学报》2008,51(5):833-840
应用数学机械化方法讨论SU(3)规范场的规范化问题.首先提出一种具有明确几何意义的Yang-Mills方程,称其为恰当的Yang-Mills方程.然后构造了一类线性微分变换,称之为SU(3)规范场的示性变换,它具体给出联络和截面之间的微分关系.经由示性变换,将非线性的恰当的YM-方程变为一组线性Laplace方程,即实现了规范场YM-方程的线性化.从而证明了SU(3)规范场包括8个独立的Yang-Mills规范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李代数SU(n)的生成元,引入了SU(n-1),SU(n-2),…SU(2)的不可约张量.并利用不可约张量的性质,求出了SU(n)的不可约表示,这些不可约表示的表达式比较简单.文中还给出了SU(n)的部分约化系数和Racah系数的代数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求出了阶化李代数SU(n/1)的不可约表示.  相似文献   

18.
桂元星 《中国科学A辑》1988,31(3):282-290
本文在热场动力学和弯曲时空量子场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热量子场论。热量子场论完全从量子力学出发推出了平衡态统计的主要结果,而无须利用任何统计假设,并预言可能存在一种新的热平衡态——超热态,讨论了超热态的热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19.
(n,d):={A|A是恰有d个正对角元的n×n本原矩阵},已经知道:本原指数γ(A)≤2n—d—1,A∈(n,d),本文给出了本原极矩阵集合1(n,d)={A|A∈(n,d),γ(A)=2n—d—1}的完全刻划。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一个可能的SU(7)大统一理论的模型,其中包含四代轻费米子,它们的弱作用是V—A型式的。在此模型中,可以得到所期望的mμ~3ms,memμ~mdms,Cabibbo角sinθ1~(md/ms)1/2和SU(5)标准模型中得到的所有符合实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