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几何第三册,是义务教育阶段《几何》教科书的最后一册,供初中三年级用。按规定,初中三年级代数、几何两科并进,几何每周3课时,三年级上学期授课周数为17周,下学期为15周,共32周,96课时,按规定留有10%的机动时间,这册书实际按86课时编写,上学期期末复习及考试,下学期的总复习和考试时间不包括在内。本册书的内容包括解直角三角形、圆、几种简单几何体三章。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一册书的内容、教学要求及编写特点。  相似文献   

2.
考前叮咛     
高考复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一知识复习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将高中阶段所学数学知识分章节按照各知识点进行复习,是对各个概念、定理、公式的一次全面、系统地重温。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阶段数学知识内容  相似文献   

3.
新编初中《数学》第三册,将在今秋开始试用,现简单介绍如下。 1.主要内容 按照大纲规定,初中《数学》第一、第二册,都是代数方面的内容。从本册开始,出现几何内容。前三章是“直线、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而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相似文献   

4.
陈峰 《数学之友》2017,(8):91-94
复习课是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初中数学的每个单元、每个阶段的内容学习完成之后,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新编六年制重点小学高中代数第一册第二章“多项式”,是在第一章讲过“实数集”后,适当循环复习初中学过的关于式的知识的基础上,阐述了实数集上的多项式的有关概念,提出了两个多项式恒等的条件(这个内容十年制中小学通用课本是在初中讲的,现在移到高中),然后讲述综合除法、余数定理、因式定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分解整系数多项式的有理因式  相似文献   

6.
目前,不少学生在复习一些几何基本定理时,往往走马观花,就题论题,天地狭窄,效果不好。如何让这样的复习课别开生面,使学生兴趣盎然,收效较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我们觉得,通过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包括知识、方法和能力等),抓住教材中具有活力的某些点,融会贯通,灵活多变、开拓思路,探讨规律是上好复习课的关键所在。今就如何复习“斜边、直角边定理”(《初中几何》第一册3、13节)提出如下看法,供大家参考。一、温故温故是上好复习课的基础。没有“温故”,就不成其为复习课。温故要求做到知识上深化理解,方法上熟练掌握。一般可采用下面两个步骤。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复习比新授难,这是因为复习要求“温故而知新”。怎样达到这种“新”的要求,是广大教者十分重视并且颇费精力的问题。初中数学的复习,不仅要在较短时间内温习三年课程,更要在温习中不断完善学生在初中阶段初步建立但尚未“健全”的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的再创造能力在知识的不断积累中得到培养和发展。正是为了适应这样的要求,初中数学的专题复习就有可能成为产生良好效果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每年一度的数学中考复习,有经验的老师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理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进行基础知识系统复习;第二阶段:专题复习,丰富题型,训练思维.  相似文献   

9.
初级中学数学课本《代数》第二册(以下简称新教材)第七章“因式分解”,是在原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第二册(以下简称原教材)第七章“因式分解”的基础上改编的。下面对修改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因式分解这一内容,是初中代数教学的重点和难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数学会理事会的大力支持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在将日本岩波书店出版的现代应用数学讲座十五卷六十册陆续组译出版。该社将原著同一题目而分成二册或三册的加以合并,整理成四十二册。定名为“现代应用数学丛书”。这套书有一定的特点:涉及的面广,内容丰富而现代化,而且叙述扼要,每册篇幅不多,有利于读者以较短时间掌握有关学科的主要内容,引导读者走上研究的道路。例如“偏微分方程”一书,从古典的主要内容到现代的主要成果是极为丰富,但作者用较高的观点归并处理,全部压缩在这本不到二百页的书  相似文献   

11.
初中几何第一册是供初中一年级下学期使用的。按义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初中一年级下学期,代数、几何并行,几何每周2课时。下学期授课时间为17周,扣除10%的机动时间,这册书实际教学时间为31课时。下面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学章节复习课时,一般只针对本章节内容,容易忽视多个章节内容的综合性.如何设计具有综合提高性、有效互动性的复习课?笔者基于初中数学教学中与“形”相关的复习课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对于新编初中数学课本第三册1、9“垂线”一书的教学,我认为在讲完垂线的基本概念后,可以暂时只介绍用三角板或角尺作垂线的方法,接着讲述垂线的唯一性,垂线长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等内容。而用直尺和圆规作垂线的方法,可以移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法之后。教学中我是这样作的。  相似文献   

14.
终(括弧前数字指年、期数,括弧内的数字指页数) 关于新编中学数学课本.新编初中《数学》第三册简介 ”·”·“一余元庆吕学礼徐松鲍龙197。、1(6)新编初中《数学》第五册简介 ”一陈朝龙周大炎翟连林吕学礼1979、1(9)对新编高中《数学》第一册的几点说明 ····“·““一王汉生周大炎张鸿顺1979、2、3(l)新编高中《数学》第三册简介”........……;·豁瞥馨赣驴无‘g伙3“,初中《数学》第一册问答 二,.·..”·”“··”········一吕学礼蔡上鹤1979、4(1)初中《数学》第一册及教学参考书试用情况的调查 ....·..·..·..···…  相似文献   

15.
新编初中数学第六册第七章“统计初步”是为了初中毕业生直接参加工农业生产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需要而新增加的教学内容。这一章虽是新增内容,但由于以讲方法为主,涉及的理论不深,计算也只限于四则和乘方、开方,初中增加这部分内容是可行的,下面谈谈我们在教学大纲指导下教学“统计初步”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6.
不同阶段的中考复习,在教学任务上有着较大的差异.与二轮专题复习的综合性相对应,一轮复习应凸显基础性,一般以知识点的梳理为教学任务.因此,在一轮复习课上,我们应以概念回顾为主要教学目标,通过适量的解题训练帮助学生梳理初中阶段所学的知识,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网络.近期,笔者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为题开设了一节“起点和终点都是概念”首轮复习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这节课和笔者的些  相似文献   

17.
“直线和圆的方程”是初中数学课本最后一章,它广泛地联系到初中平面几何和代数的许多知识。本章的复习应当作为初中数学总复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看作是初中数学知识的一次综合练习。由于本章是用形数结合的方法——解析法研究数学问题,这对初中生来讲是研究方法上的一次飞跃,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这种研究方法,为他们即将进入高中学习一般二次曲线作好研究方法上的准备。基于以上认识,在设计复习课时,我考虑到以下三点: (1)尽可能把初中阶段有关知识贯穿进去。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初中一年级几何课中的《平行线的判定》一节课.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初中三年制的《几何》第一册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下面我分四部分来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这就是“教材分析”、“教学目的的确定”、“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  相似文献   

19.
<正>综合复习是数学复习教学的重要环节.但调研发现,不少教师在综合复习时完全抛开教材,眼睛盯着大题、难题,讲题、刷题成了常态.诚然,数学复习教学要根据复习内容、复习阶段、班级学情与自身教学特点合理安排,但综合复习必须回归本源、引导探究、关联建构、知能并重,以实现教材再利用、思维再发展、认知再建构、素养再提升的复习目标.本文以“从教材经典问题出发”的几何综合复习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初中数学综合复习教学的设计策略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六年制高中数学课本《代数》.第二册(以下简称教材)在“3.4不等式的解法”中,给出了“不等式的同解变形”的概念.教师在讲解这一概念时.应当引导学生复习初中学过的不等式的同解原理: (1) 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