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酶催化反应是绿色化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常用的酶中,漆酶是一种多铜氧化酶。在此,漆酶被用来研究邻苯二酚的氧化和芳香环开环的自由基过程。实验表明,邻苯二酚的初始氧化产物是一个半醌自由基,再发生分子间加成反应而生成二聚体和三聚体(通过质谱鉴定),和分子内加成而生成可被5,5-二甲基-1-氧化吡咯啉(DMPO)所捕获的含有支链烷基自由基的呋喃衍生物。后者经核磁共振氢谱(~1H-NMR)加以分析。同时,通过~(17)O同位素标记追踪方法,我们发现水直接参与该分子内加成反应,并释放出~(17)O标记的羟基自由基(?~(17)OH)。此外,除了3-甲基邻苯二酚和4-甲基邻苯二酚两种类似物,此自由基过程在间苯二酚、对苯二酚、萘二酚、3-硝基邻苯二酚和4-硝基邻苯二酚等底物中均未发生。据此,我们对C_4-C_5位点的选择性活化与开环的机理展开分析和讨论,并将该机理与邻苯二酚双加氧酶导致的邻苯二酚双氧中间位置和相邻位置的开环过程相比较。这些结果将有益于漆酶的改造和仿生。  相似文献   

2.
镧对油菜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La对与油菜抗病性相关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酶活性以及对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0.3mg·kg-1的La3+油菜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POD,CAT,SOD和PPO活性增高,MDA含量降低,但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可见La具有诱导植株产生抗病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番茄内源低Rf值(L-CTK_s)和高Rf值(H-CTK_s)CTK_s在抗病性和症状表现中显示不同的作用。TMV-T侵染以后,感病品种中CTK_s明显增加,特别是H-CTK_s;抗病品种无明显变化。抗病品种中L-CTK_s活性比感病品种中高,这种差别可能用以作为初步确定番茄对TMV-T抗病性的标准之一。外用H-CTK_s在健株上可诱致绿岛等症状;外用耐病毒诱导剂NS-83可增加感病品种中的L-CTK_s,使接近抗病品种的水平。因此推断认为L-CTKs可能与抗病基因间接有关,而H-CTK_s可能与控制症状表现的基因间接有关,这种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蘑菇多酚氧化酶的性质及其催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二次丙酮法从磨菇中提取多酚氧化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多酚氧化酶催化邻苯二酚的氧化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酶作用的最佳条件是pH等于7、温度30℃,反应活化能等于21.20kJ.mol-1。  相似文献   

5.
利用还原法制得金纳米球(Au NPs),与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G QDs)杂化后,再以壳聚糖胶黏剂并通过静电作用使Ru(bpy)3^2+负载于其表面形成复合膜,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固相电致化学发光(ECL)传感器。研究发现,与单一材料相比,Au NPs和NG QDs杂化复合材料作为载体显著提高了发光试剂Ru(bpy)3^2+的ECL信号。根据环境污染物邻苯二酚对该修饰电极ECL信号较强的阻抑作用,建立了测定领苯二酚的新体系。结果表明,Au NPs/NG QDs/Ru(bpy)3^2+修饰电极的ECL信号变化值与邻苯二酚的浓度负对数在5.0 nmol/L^10μmol/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0 nmol/L(r=0.9992)。对5.0μmol/L的邻苯二酚进行10次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4.6%,常见的共存物质不干扰测定,表明该方法的选择性较好。采用该修饰电极成功测定了河水中的邻苯二酚含量。  相似文献   

6.
双波长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邻苯二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e(Ⅲ)能够催化H2O2氧化中性红和灿烂甲酚蓝混合体系并使其褪色,加入邻苯二酚以后,该催化氧化褪色反应的速度明显提高.分别测定540 nm和640 nm处加入邻苯二酚和没有加入邻苯二酚体系的吸光度变化,发现吸光度的变化之和(△A)与邻苯二酚的浓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研究了反应体系的吸收光谱,优化了实验条件,建立了双波长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邻苯二酚的新方法.该方法测定邻苯二酚的线性范围为0.16~1.44 mg/L,检出限为0.05 mg/L.方法用于废水样品中邻苯二酚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超声辅助HPLC法测定毛泡桐中乌索酸和齐墩果酸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建立了毛泡桐中乌索酸和齐墩果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V(乙腈) V(甲醇) V(水) V(磷酸)=168 682 150 1.68,流量0.8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乌索酸进样量在0.92~16.56μg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7.8%,RSD为1.2%(n=6);齐墩果酸在0.50~9.00μg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1.5%(n=6)。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毛泡桐中乌索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陈欢  马伟  孙登明 《应用化学》2012,29(5):576-584
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银掺杂聚L-甲硫氨酸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同时测定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的新方法.研究发现,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扫速为100 mV/s时,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在银掺杂聚L-甲硫氨酸修饰玻碳电极上均出现1对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a=0.228 V、Epc =0.162 V和Epa=0.347 V、Epc =0.287 V,二者的氧化峰电位差达119 mV,还原峰差达125 mV.在最佳的条件下,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同时测定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线性范围为3.00 ×10-6~1.00 ×10-4mol/L,检出限为8.0×10-7 mol/L(对苯二酚)和5.0×10-7 mol/L(邻苯二酚).此法用于废水样中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9.
外源钕减轻了重金属镉对菹草的毒害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不同浓度钕对菹草镉胁迫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单一镉(10 mg·L-1)处理降低了菹草叶片抗氧化酶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下降.用不同浓度钕处理后,明显减轻了这些症状,抗氧化酶活性均有所提高,与毒害对照相比,SOD、CAT及POD活性分别提高了14.0%~30.0%,8.8%~47.3%,4.6%~15.1%,并减轻了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降解,减缓了MDA的积累.随着钕浓度的进一步加大,缓解效应逐渐减弱,钕作用的最适浓度为10~15mg·L-1.  相似文献   

10.
梁志结  贾维妮  侍超 《化学研究》2022,33(2):158-163
利用K5[MnV11O32]·(10~12)H2O与漆酶催化邻苯二酚的聚合,并原位用于棉织物染色,分析其聚合产物和棉布样品的红外光谱,以及染色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探讨钒多酸、漆酶、反应时间等对棉织物染色深度的影响.测试了染色棉织物样品的耐摩擦牢度和耐皂洗牢度.结果表明,多钒氧簇/漆酶体系对邻苯二酚聚合具有优异的催化活...  相似文献   

11.
HAIMCM-41介孔分子筛催化1,3-苯并二嗯茂烷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HAlMCM-41分子筛催化邻苯二酚与环己酮、丁酮、丙酮、丙醛、丁醛、异丁醛、戊醛、正己醛、正辛醛、苯甲醛、二苯甲酮等十余种醛(酮)的缩合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酚与醛(酮)的配比、HA1MCM-41分子筛用量、硅铝比、催化剂重用次数等因素对邻苯二酚与醛(酮)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邻苯二酚与醛(酮)物质的量比为1:1.4,催化剂用量为3.5g/mol邻苯二酚,反应4h,分子筛n(SiO_2)/n(Al_2O_3)为15时,选择性一般在99.4%以上,转化率也一般在85.6%以上,因此,HAlMCM-41分子筛对邻苯二酚与醛(酮)的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基于氮掺杂石墨烯的多酚氧化酶修饰电极,并将其应用于苯酚的检测。首先利用改进的Hummers方法制备氧化石墨,然后以聚苯胺为氮源,采用水热还原法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对制备得到的氮掺杂石墨烯进行微观结构表征。将制备得到的氮掺杂石墨烯与多酚氧化酶复合,利用戊二醛交联的方法制备酶修饰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差示脉冲伏安法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该酶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及最优运行条件,结果表明在pH值为6.5时酶修饰电极性能最优;该酶修饰电极对苯酚的检出限为1.21×10~(-6)mol·L~(-1)(S/N=3),线性检测范围为2×10~(-5)~7.7×10~(-4)mol·L~(-1)。同时,该酶修饰电极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能,可用于水中苯酚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HY分子筛催化邻苯二酚与环己酮、丁酮、丙酮、丙醛、丁醛、异丁醛、戊醛、异戊醛、正己醛、正辛醛、苯甲醛、二苯甲酮等十余种醛(酮)的缩合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酚与醛(酮)的配比、HY分子筛用量等因素对酚与醛(酮)反应的影响。实验发现,当邻苯二酚与醛(酮)摩尔比为1∶1.0、催化剂用量为每mol邻苯二酚2.5g、反应4h,选择性一般在97%以上,醛(酮)的转化率一般在57%以上,表明HY分子筛对邻苯二酚与醛(酮)的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4.
紫外光谱法同时测定水中苯酚、邻苯二酚和间苯二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苯酚、邻苯二酚和间苯二酚的紫外光谱重叠严重,难以对它们进行单个分析,因此采用紫外光谱法测定水中苯酚、邻苯二酚和间苯二酚的吸光度,并以蚂蚁算法(ACA)处理测定后的数据,得到苯酚、邻苯二酚和间苯二酚的含量.苯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的回收率分别在98.33%~101.11%、96.25%~100.56%,98.13%~102.86%之间.  相似文献   

15.
正漆酶(laccase)(EC 1.10.3.2)是一类含铜的多酚氧化酶(copper-containing polyphenol oxidase),属于蓝色多铜氧化酶(blue multi-copper oxidase,MCO)家族,能催化多种酚类、芳胺类化合物的氧化,同时将分子氧还原成水.漆酶突出的催化特性是它的底物具有广泛性、催化反应具有复杂性,生  相似文献   

16.
初步提纯的马铃薯酷氨酸酶(TYR)固定于海藻酸钠/二氧化硅(ALG/SiO2)凝胶复合物中,并用于含酚废水的处理。在pH=7.0时,固定化酪氨酸酶的比活力为1120 U/g。25℃,以邻苯二酚作底物时,其米氏常数为10.6 mmol/L。相对于游离酶和海藻酸钠固定化酶,本杂化凝胶固定酷氨酸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贮存稳定性及连续使用性。研究表明,本固定化酪氨酸酶有可能实际应用于含酚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并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MCA血流速度及脉动指数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就诊于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三科门诊及住院部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64例。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查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测出患者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和脉动指数。比较所有患者患侧与健侧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和脉动指数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患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最快血流速度(t=15.63,P﹤0.05)、舒张期最快血流速度(t=10.61,P﹤0.05)明显小于健侧;而平均血流速度患侧与健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58,P0.05);并且大脑中动脉供脉动指数值明显高于健侧(t=3.54,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临床进行TCD观察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及脉动指数的变化的临床诊疗,预判病情变化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CdS量子点(CdS QDs)对三联吡啶钌(Ru(bpy)_3~(2+))电致化学发光(ECL)信号的作用,发现CdS QDs对Ru(bpy)_3~(2+)的ECL信号有良好的增敏作用,基于此建立了高灵敏的CdS QDs/Ru(bpy)_3~(2+)ECL体系。探讨了该体系的ECL机理,考察了CdS QDs的浓度、缓冲溶液p H值、扫描速率等实验参数对ECL信号的影响,优化了体系的ECL条件。基于邻苯二酚对该体系ECL信号的抑制作用,建立了邻苯二酚的ECL检测方法。在1.0×10~(-8)~1.0×10~(-5)mol/L范围内,邻苯二酚的浓度与ECL信号的变化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5.5 nmol/L,将本方法用于茶叶中邻苯二酚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聚丙烯酸酯类疏水性固定化酶载体(包括环氧基和胺基)的合成,旨在提高载体固载酶的性能。结果表明,所得载体的孔结构适合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D-氨基酸氧化酶、DL-7-ACA酰化酶、头孢菌素C酰化酶等。固定化D-氨基酸氧化酶的酶活与载体的含水量(与其孔结构相关)有密切的关系;载体的突出优点是固载酶时,酶的固定化效率可高达50%。  相似文献   

20.
用一步电沉积法制备了纳米铜/石墨烯/壳聚糖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邻苯二酚在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7.0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该修饰电极对邻苯二酚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其电化学信号与邻苯二酚的浓度在1.0×10-6~2.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1。检出限为1×10-7mol/L。结果表明,纳米铜/石墨烯/壳聚糖复合膜修饰电极显著提高了邻苯二酚的电化学响应信号,并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该方法成功用于水样中邻苯二酚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