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将Ag(I)催化K4Fe(CN)6的水合反应与Luminol同Cu(CN)^2-4的化学发光反应相偶合,建立起一种新的灵敏测定痕量银的化学发光分析法,在所研究的优化条件下,该法测定银的选择性较好,检测限达到4.0×10^-13g/mLAg线性浓度范围为1.0×10^-12~1.0×10^-6g/mLAg对4×10^-11g/mLAg(I)溶液连续11次测定的RSD≤3.5%,用于环境水和岩矿中银的  相似文献   

2.
赵英  何久康 《分析化学》1993,21(12):1407-1409
本文介绍了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5-Br-PADAP)与稀土元素在pH8.0~11.0时,形成1:4红紫色络合物,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1]后,可被717型强碱性阴离子树脂定量吸附,其最大吸收位于620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9.2×10^5L·mol^-1·cm^-1;RExOy含量在0~10μg/5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回收率达到99%~103%。  相似文献   

3.
偶合反应化学发光法测定痕量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耿征  武竟存 《分析化学》1995,23(4):401-403
本将Ag(Ⅰ)催化S2O^2-8氧化Mn(Ⅱ)生成MnO^-4的催化反应与LuminolMnO^-4-OH^-的化学发光反应相偶合,建立起一种新的灵敏测定痕量银的化学发光分析法,在所研究的优化条件下,该法测定银的选择性较好,检测限达到3.2×10^-12g/mLAg线性浓度范围为1.0×10^-11-1.0×10^-5g/mLAg,用于水样分析,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4.
一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法用于扑热息痛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梁云爱  孙金辉 《分析化学》1994,22(4):359-362
一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法用于扑热息痛及其制剂的定量分析,在乙醇-水-2.0×10^-^3mol/LH2SO4(12.5:11.5:1)的溶液中,于0.24V(usAg/AgCl)处出现良好的一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峰,在3.3×10^-^4~3.3×10^-^3mol/L范围内,浓度与其一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峰值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7.8×10^-^8mol/L。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5.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甲氨蝶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云华  薛元英 《分析化学》1998,26(9):1136-1138
研究了甲醛增强高锰酸钾与甲氨蝶呤的化学发光反应,由此建立了一种测定甲氨蝶呤的流动性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方法的检出限为3.4×10^-9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1%(2.0×10^-6g/mL甲氨蝶呤,n=11)线性范围为1.0×10^-8~1.0×10^-5g/mL。该法已用于甲氨蝶呤针剂及片剂中甲氨蝶呤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高锰酸钾—连二亚硫酸钠—核黄素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酸性溶液中,高锰酸钾能氧化核素产生化学发光,连二亚硫酸钠的存在可使发光强度大大增强,采用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核黄素的化学发光分析法,方法的检出限为6.2×10^-8g/kmL,线性范围为2×10^-7~1×10^-5g/mL对4.0×10^-6g/mL核黄素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8%,方法用于针剂和片剂中核黄素测定,与药典标准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照,相对误差不大于±2%。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新息夫碱试剂水杨醛缩-5-碘-5-氨基喹啉(SAIAQ)的合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法确定了其结构。测定了SAIAQ的酸度常数Ka1=2.40×10^-4,Ka2=2.98×10^-9。在pH3.50 ̄5.00范围内SAIAQ与Ga^3+形成稳定的荧光螯合物,且在λex/λem=428nm/540nm产生强烈荧光。其荧光强度与Ga^3+的浓度在1.5μg/L ̄260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用银和铅标记人白蛋白的离子选择电极电位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离子选择电极电位法研究了银和铅与人白蛋白(HSA)的配合平衡。明确证实银和铅都与HSA形成了单核配合物MA和MA2.Ag-HSA配合物的稳定性积β11=4.4×10^7,β12=1.0×10^12;Pb=HSA配合物的β11=3.1×10^5,β12=2.0×10^9。根据HS与人白蛋白羊抗血清(GAHA)的免疫反应,用银和铅分别标记HSA时,测定GAHA(效价1:40)的线性范围是0.2~2.  相似文献   

9.
毛细管电泳定量分析植物激素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郑冰  杨海新  何金兰 《分析化学》1999,27(6):704-707
详细研究了三种重要植物激素,生长素吲哚-3-乙酸,吲哚-3-丁酸,赤霉素GA3,GA4及激动素6-苄氨基嘌呤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10min内完成上述5组分分离;分离效率为5×10^5 ̄2.6×10^6,5组分检出限为4.5 ̄18mg/L;迁移时间与峰高定量精度分别低于1.2%和2.4%,方法已用于香蕉叶中激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大口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植物生长激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杜黎明  许庆琴  范哲锋 《分析化学》2000,28(9):1114-1117
采用大口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多种植物生长激素进行了测定。萘乙酸(NAA)、吲哚-3-乙酸(IAA)、吲哚-3-丁酸(IBA)、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5组分,不需衍生化处理,直接进样,获得了良好的分析结果。其NAA、IAA、IBA、ABA、和GA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5.2×10-5、1.2 ×10-4、1.7 ×10-4、2.2 × 10-4、8.5 ×10-4g/L;其回收率分别为 92.4%、91.8%、98.2%、89.7%、91.4%。方法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