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实验室固定床反应装置上,选用Mo-Ni-P/Si-Al工业催化剂,对精煤液化中油进行了加氢裂化制取喷气燃料的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空速对芳烃加氢转化及产品馏分分布的影响。通过加氢裂化,降低了油品芳烃含量,提高了喷气燃料馏分的收率。在总压为15MPa,反应温度为350—360℃,空速为0.8—1.0h~(-1)条件下,获得了芳烃含量低于10w%的低结晶点的优质喷气燃料产品。并对煤液化中油制取的喷气燃料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相溶性及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助溶剂解决乙醇/柴油的相溶性问题,讨论了混合燃料中乙醇和助溶剂添加量对相溶性的影响,并使用助溶剂体积分数为1.5%、乙醇体积分数分别为5%、10%、15%的混合燃料及 20号纯柴油(分别表示为E5、E10、E15和 E0)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了性能和排放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柴油的烃组成是决定相分离温度的决定性因素;对全部测试油品,乙醇体积分数在10%、助溶剂添加体积分数为1.5%时,混合燃料相溶性较好。台架试验显示,随着混合燃料中乙醇掺烧比例的增加,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逐渐增加,而发动机的额定功率和最大扭矩逐渐降低,但最大扭矩降低的幅度较小;此外,随着乙醇掺烧比例的增加,CO比排放量减少,HC、NOx和PM的比排放量逐渐增加,但NOx和PM的比排放量增加幅度不大。10%体积分数的乙醇添加量是乙醇/柴油的最佳掺烧比。  相似文献   

3.
生物油/乙醇混合燃料燃烧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空气气氛下采用热失重技术研究生物油及其与乙醇混合燃料的燃烧性能,利用Achar微分法和Coats-Redfern积分法结合的方式进行动力学分析,并对热解焦炭的物化特性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生物油及其与乙醇混合燃料的燃烧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轻组分挥发、重组分裂解和焦炭燃烧;随着升温速率的升高,生物油的挥发性能和燃烧性能提高;随着乙醇质量分数的增加,挥发段和焦炭燃烧段的活化能都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混合燃料中乙醇质量分数不宜超过26%,否则其燃烧段的活化能增大,且热解焦炭所含有机官能团强度变弱,燃烧性能反而变差。  相似文献   

4.
Influences of stabilizer (KI) on the corrosion performance of the Ni-Fe-P-B deposit alloys,were investigated using electrochemical methods,weightless corrosion and heat treat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corrosion current density (0.1585mA·cm~(-2)),porosity(0.5 No.cm~(-2)) and weightless corrosion rate of the deposit (Ni-Fe-P-B) in corrosion media are lowest,when the stabilizer (KI) concentration is 8mg.L~(-1).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deposit drops to a different degree in the range of 200℃~600℃,and slowly falls down when CKI=8mg.L~(-1).The lattice changes and diffusion layer forming of the deposit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changes of corrosion performance in the different range of heat treatment.However,the hardness and abradability of testing alloy increase to a different degree in 200~400℃.When CKI=8mg.L~(-1),hardness of alloy is as high as 950HV after heat treatment at 400℃×1h,which is twice that of the as-plated coating.  相似文献   

5.
以DPH和ANS标记深黄被孢霉的生物膜,考察了生物膜流动性的变化与去饱和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生物膜流动性下降,活化了△12和△6去饱和酶,进行合成了大量的亚油酸和亚麻酸;生物膜脂中脂肪酸不饱和度的提高可使生物膜的流动性提高,这可能是在低温下,微生物保持正常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的自我调控,从而为高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调控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液燃烧法合成了钙钛矿型LaFeO3纳米粉体,系统考察了不同燃料及燃料/氧化剂的摩尔比对LaFeO3晶相组成和结构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纳米粉体的晶相组成、晶粒大小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制备LaFeO3的适宜的燃料/氧化剂比随燃料的不同而变化,甘氨酸为燃料,在燃料/氧化剂比为化学计量比时可得到19.0 nm LaFeO3纳米晶体;柠檬酸为燃料,贫燃时(-50%)产物LaFeO3晶型最好,而乙二醇为燃料,富燃时(+40%)LaFeO3晶型最好,产物为蓬松的多孔网状纳米结构,晶粒尺寸为28.0 nm.  相似文献   

7.
纤维素燃料乙醇废液与煤的成浆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纤维素燃料乙醇废液大规模资源化利用的新方法—将纤维素燃料乙醇废液与煤共混制备废液煤浆作燃料用。借助旋转黏度计对废液煤浆(WLCS-CEF)进行流变性测定,研究了成浆浓度、废液加入量和添加剂对煤浆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液煤浆的表观黏度随成浆浓度及废液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添加剂的加入明显改善废液煤浆的流变特性。废液中大分子量的木质素及未水解完全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能起到稳定煤浆的作用,同浓度下的废液煤浆比水煤浆稳定性高,且煤浆稳定性随浓度增大而增强,合适的添加剂也能改善稳定性。当选择添加剂A,成浆浓度为62%,废液添加量为煤量的2.5%时,制得的废液煤浆比较适合气化。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胜利石化总厂 0 #柴油和齐鲁石化 0 #柴油的烃族组成、蜡碳分布的基础上 ,进行分子设计 ,研制出一种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它主要由具有一定粘度的三元共聚物组成。实验结果表明 ,这种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能十分有效地提高胜利石化总厂 0 #柴油的低温使用性能 ,而胜利石化 0 #柴油对目前国内外其它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感受性较差。  相似文献   

9.
生物柴油树种油脂脂肪酸组成对燃料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目前中国主要开发或具有开发潜能的10种生物柴油树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果实或种子油脂脂肪酸组成对合成生物柴油燃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本植物生物柴油产品十六烷值、碘值、氧化安定性等燃料特性主要由原料油脂肪酸的不饱和度决定,脂肪酸不饱和度低于133.13,十六烷值(GB/T 20828-2007)和碘值(EN 14214)就可以达标。生物柴油产品冷滤点随着长碳链饱和脂肪酸的增加而升高,脂肪酸饱和碳链长度因子分别小于8.41和2.72时,可以满足冷滤点0℃和-10℃的要求。高品质生物柴油的原料中应该具有较高的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通过油脂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组成绘制出生物柴油特性三角预测图,为预测生物柴油产品燃料特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理化及排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表面张力、运动黏度、抗磨性、氧化稳定性以及碳烟排放等特性进行了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表面张力随生物柴油含量的增加呈抛物线趋势变化,并随温度升高呈幂函数曲线下降.生物柴油的磨斑直径小于柴油,最大卡咬极限压力大于柴油.生物柴油的质量分数为40%-70%,混合燃料的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成核剂和促进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结晶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一种成核剂和结晶促进剂及其混合物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结晶过程和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核剂的引入降低了PET的结晶成核界面自由能,起到促进PET结晶成核的作用,从而加快了PET的结晶速度.而结晶促进剂对PET的结晶速度影响很小,不能促进PET的成核结晶,但能使PET结晶更完善,使PET的结晶度提高.当两者并用时,PET由熔体降温的结晶行为主要由成核剂控制,而成核促进剂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溴钨灯照射含异丙醇、甘氨酸(稳定剂)和硝酸银的水溶液制得非金属银团簇Ag42+(λmax=275nm),其产率随甘氨酸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在空气中甘氨酸可以稳定其数天。对所得结果以及Ag42+在照相潜影形成过程中的可能作用进行了讨论。本文用溴钨灯照射含异丙醇、甘氨酸(稳定剂)和硝酸银的水溶液制得非金属银团簇Ag42+max=275nm),其产率随甘氨酸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在空气中甘氨酸可以稳定其数天。对所得结果以及Ag42+在照相潜影形成过程中的可能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ReCently,zcoliteZSM-48hasbeenspehesizedinapurelysolidsystemll1.Thismethedusedtosynthesizezcolitescangndlyincreasetheyieldofpnductsperunitvolume,simplifythepr0cedresanddecreasethecnvironmentalpolluti0n.ThisincreasestheacualPOssibilityofsynthesisofhigh-silicazcolitesinchemicalindustry.MoreOver,itisalsohelpfulforstUdyingthezeolitecrystalliZai0nmechanism.ItiswellknownthatthesamewneofzeolitessynthesizedindifferentsystemshasdifferentcatalyticpropertiesduetothechangesoftheirfinestruC…  相似文献   

14.
成核剂对PHBV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DSC方法测定了氮化硼及滑石粉成核剂对 (β 羟基丁酸酯 与 β 羟基戊酸酯 )共聚物 (简称PHBV)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Avrami方程指数n、成核机理、晶体生长方式基本上不受成核剂的影响 .少量的成核剂可使结晶成核自由能降低 ,结晶速率加大 ,其中氮化硼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用DSC方法测定了氮化硼及滑石粉成核剂对(β-羟基丁酸酯-与-β-羟基戊酸酯) 共聚物(简称PHBV)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Avrami方程指数n、成核机理、晶体生长方式基本上不受成核剂的影响.少量的成核剂可使结晶成核自由能降低,结晶速率加大,其中氮化硼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复合成核剂对聚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超细橡胶粒子与有机磷酸盐成核剂复配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复合成核剂,通过示差扫描量热法(DSC)比较了复合成核剂改性PP以及有机磷酸盐成核剂改性PP的结晶温度、等温结晶行为及等温结晶动力学;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能谱附件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复合成核剂的微观形态及其在PP中的分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成核剂中超细橡胶粒子作为载体使有机磷酸盐成核剂附着在其表面,提高了成核剂在聚丙烯中的分散性,因而提高了成核剂的成核效率,当成核剂用量较小时,即可明显提高PP的结晶速率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使用不同沉淀剂制备了CuO-ZnO-Al2O3/HZSM-5复合型催化剂,考察了其对CO2直接加氢的催化性能,并采用H2-TPR、XRD、BET、CO2-TPD、H2-TPD等表征方法对催化剂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沉淀剂对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晶相结构、还原难易程度、以及对CO2、H2的吸附性能等均有显著影响。催化剂上存在两种吸附位,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与其吸附性能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可以较好地解释CO2直接转化为甲醇和二甲醚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8.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无铅汽油中抗爆剂的含量。研究了消化条件及干扰因素对测定的影响;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回收率在94.9%-103.6%;最低检出浓度为9×10-4g·L-1。  相似文献   

19.
小鼠腹腔注射氯化镍溶液(5 mg Ni/kg)染毒,观察了N-苯甲基-D-葡糖氨基二硫代甲酸钠(BGD)、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DDTC)、二羟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DHED)及meso-2,3-二巯基丁二酸钠(DMSA)等螯合剂对镍致小鼠胰脏毒性的解毒作用。镍染毒后引起小鼠胰脏胰蛋白酶活性升高和羧肽酶A活性降低以及组织中镍、钙、锌浓度增加;镍染毒30 min和24 h后进行各螯合剂治疗(剂量均为400 μmol/kg),BGD、DDTC和DMSA可明显抑制上述变化,其中BGD解镍毒效果最好、自身毒性最小、对镍致小鼠胰脏毒性有更好的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20.
助熔剂对煤焦高温气化反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平顶山十二矿高灰熔点煤灰分别添加助熔剂(氧化钙和三氧化二铁)后灰熔点的变化规律,并考察了1 300 ℃~1 550 ℃范围内适宜助熔剂添加量下煤焦的气化反应性变化规律。实验表明:以灰的流动温度(t3)为选择依据,十二矿煤助熔剂氧化钙、三氧化二铁的适宜添加量相应为:3%~7%和5%~10%;助熔剂添加量对煤焦气化反应性的影响与气化温度密切相关。较低气化温度时,煤焦的气化反应性随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但随温度的提高,助熔剂添加量对煤焦反应性的影响逐渐减弱,温度升至1 550 ℃时,助熔剂的影响几乎消失。助熔剂在高温下的熔融、团聚导致其在煤焦中分散性的改变,从而使助熔剂在较低温度下具有的催化作用很快消失,这可能是高气化温度下煤焦气化反应性不受助熔剂影响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